您好,欢迎光临 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注册
楼主: 火德星君

感觉身体 完善生命——依照《道德经》修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9/21 00:49:38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楼主的观点,“道”这个东西是修出来的,不是研究出来的,那些所谓的学者啊研究员之类的就算能把整个佛教道教大辞典全背下来也不见得就是懂道的人。
发表于 2009/9/22 18:21:29 | 显示全部楼层
刚刚看了第一章,就非常有兴趣,以后会慢慢看好好体会,感谢楼主,写得很生动且平实。
支持出书!
发表于 2009/9/28 17:20:17 | 显示全部楼层
星君老师呢,好久没有更新了,祝您节日愉快,身和体安。
 楼主| 发表于 2009/10/1 23:45:26 | 显示全部楼层
十六 章
腰为先天之府
我先来说说腰这个字形吧,是月旁,其义是肉,也就是我们的身体。这边是要,重要的要,也是要害,重要的部位。这样我们也就知道了对于身体来说,腰部就是一要害的部位,一个重要的部位。腰为一身之枢钮,也就是一身活动的中心轴,这也可见腰对于身体的重要。然而我们人却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腰却越来越死板僵硬。这就是因为我们的腰越来越老了,我们的人也越来越老了。为什么我们的腰很难保养呢?是因为我们的腰要能补得了先天,才能补得了,它是先天之府,也就是先天之气的家。所以当我们修行到一定的功夫了,也就会补先天了,也就可以延寿了。但我们现在的人却不明白这些,或者知道这些道理,却不知道怎样的情况下才是在补先天,在这一章,我就说得很明白了,就是当腰敏感起来时,当我们的腰容易感觉疲劳时,我们的腰就开始在进行修补了。
我们现在的人,没有明白这一点,着是和腰过不去,总是想要把腰弄得来不痛不酸不胀,结果腰却变得僵硬了,变强直了,直至变弯曲了。
我这样一说,可能就有人想不通了,说不能才痛啊,我让它通了,它就不痛了。可为什么通了还会僵硬呢?其实是我们让它麻木了,让那里的肉变得更硬而不敏感了,这就是我们用药所得到的结果。那么难道我们就由它疼痛吗?我们要知道它疼痛的原因,是不是它太劳累了,有体力的原因,或是性活动过头的原因。还是一个最奇怪最不能让我们注意的原因,是我们的床,我们睡觉的床,让我们的腰没有得到支撑,床太硬了,睡觉时腰下虚悬着,这样我们的腰部肌肉就不能放松,这是很多人腰酸痛的原因。
腰部敏感了,是我们更容易感觉到我们对腰的不公平,所以才容易酸痛。这时我们应该去解决我们对腰的不公,也就是要去对它好一点,让它得到休息。所以坐久了,就要活动一下腰;站久了,就要坐一坐,放松一下腰;腰部僵硬了,就要揉一揉,敲一敲腰;床太硬了,腰不能落实,就要在腰下面放一条毛巾或一个内衣之类的,把腰垫一垫,让腰部落实腰部肌肉能放松。这些办法其实都很简单,当然你去按摩一下也行,只要不是一味的吃药,一味的去麻痹腰部就好。如果我们总是感觉不到腰的疲劳酸疼,那才是不好,那说明我们的精神全浮在身体以外了,全不管我们的身体了,这样你的腰才会僵硬的,才会变形变弯的。
所以我治的那些病人,当他们出现腰酸胀时,我会为他们高兴的,有些年龄大一点的,当他出现腰部的反应是,还可能腰也直不起来,但过上二三天也就没事了,他的身体反而会进步的,这时是他开始补他的先天了。
当然年轻人你感觉不到你的腰酸,那就是正常了。
(原文)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殁身不殆。
(注释)
虚极:极度放松.
守静笃:保持深度的清静.
并作:共同兴起生长.
观复:看到循环.
芸芸:众多繁复样.
归根曰静:根在下,归根也即把注意力向下引导,当我们把注意力向下引导时,我们的心和气也很容易就安静下来了.
复命:也即增加寿命.
常:正常.
知常曰明:懂得正常正确的归根修行的方法,才能让自己更明智.也就是我们懂得向下导引,我们的大脑反而不会糊涂.这里而是有很科学的道理的,当我们的注意力向下导引时,也更容易让静脉血回流,这样反而动脉血更容易向上养大脑.如果我们的气总是向上冲,反而静脉血阻塞着,大脑反而会失养.
容:心能容物容人容事,也就是更宽容.
公:公正公平,能考虑到大家的利益.
王:公推的领导.
天:宽,管得宽,也就是可以担负更多的责任.
天乃道:能为天下作想,心胸自然宽广,也就更能合虚无宽广的道.
殁身不殆:至死也健康不生病.
(意译)
尽力放松自己,去感觉身体里的空虚,一直守住这空虚的感觉,尽力停下自己的思维,保持心灵的安静,深深地守住这份安静。在大自然环境中,我们也可以看到,万物静静地生长,但是,最后它们都会回到它们初生的根部。归根的方法就是一个静字,这个静可以给我们带来长寿。在我们人的身体上,腰部就是根,修行到最后,气血、感觉都会归根于腰这个部位。只要我们一直感觉到腰部的不适,然后尽力把这种由先天不足和疲劳累积的不适感放松开,生命就在抗衰老了,这也就叫复命。我们身体其它地方的疲劳感和不适感都可以逐渐减轻恢复,唯独腰部的很难。复命是一定的规律,懂得这一规律的,修行到这里的,就是明白人。不明白这一气血归根的道理,胡乱引导气血流动,就会带来凶险,是会让身体出问题的。知道这一点,心里的目标明确,到了归根这一步,基本上身体就没有疾病了,人的性格也会变得宽宏大量。一个宽宏大量的人就容易做事公道,公道的人就能得人心。得人心,外在的矛盾也减少了,内心的压力也就小了。这才是更符合健康的生活,更合于天道。这样也就活得长久,可以长寿,直到生命的最后都不会生病,也没有危险。
(解释)
我们个人与外界的关系,起决定作用的还是我们的性格。我们通过修行,可能让我们的身心更加健康,这样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人际关系的和谐。
我在这一章,还要专门来说一说关于修行过程中,我们的注意力,也就是意念,要如何来引导体内气血运行的问题。历来修行的人里有许多的都想走捷径,一步登天,修什么气脉运行之法,这都是妄作。在《道德经》里,老子明确提出“人法地”这一大原则,也就是说我们人的意念、感觉应当取法于地,应当引导气血下行,到最后归根于腰,就是到腰部,你在有意念时还是向下才对。在中医里,称腰为先天之府,而我们的先天老是填不满。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以后,都是在不断地耗损先天,而我们在还没有修行到通先天之前,是感觉不到你的先天处于虚耗之中的。加上祖辈都是这样消耗着先天,所以我们的先天总是很虚的,这也是我们人不能活到自然寿命的一个重要原因。这也是我们修行要一直守虚的原因,就是要让我们感觉出先天的虚损,这样我们的后天才能补得上先天,纠正我们遗传上的损失,改变遗传下来的慢性病。通过一步一步的修行,到这里,我们就连通了先天和后天。
在这里,我总结一下气血运行的过程:一开始是忘言入道,得玄境,接着放松大脑的凡心杂念。放松下来后意归丹田,守中,守中虚,气血入命宫(腹部)。在命宫积累生命能量,养命养足后,要注意控制增强了的性欲。这一过程也在修正自己的行为心性,这样,体内的气血自然会积满而上行,这是不需要你去向上引导的,反而意念还要向下装填。当气血积满自然会上头部,但你还是最好不要注意头部,在有意念时还是要向下,这时就进入了惚恍。惚恍过后,一切归于平静,意念归根于腰而复命。大概过程就是这样,说得再简单点也就是先大脑静下来气归丹田,一直向下装填,气血满后直到大脑进入惚恍,惚恍过后打开先天之门,归根于腰而完成。在这个过程中,你的心理因素会对身体有明显的影响,只有人的心性更宽宏、更健康,你才能进步。
(发挥)
我在这里要专门说一说后世道家的大小周天法。后世的道家流传于世的修行有小周天、大周天之说,要把后背的督脉打通,通周天,把精气往上提,以图还精补脑,延年益寿。这是一种在形式上的强与天合,多有误人,修行人不可不察。其实我们的后天之精根本就不可能通过脊柱上行补脑,后天之精可能是通过别的通道,如血管和淋巴管吸收的,这个过程你根本就不用去管它,它是自己发生完成的。
我的病人中,就有几个是炼周天功,通了周天后虚汗淋漓,甚至有发展到糖尿病手脚麻木,行动不便的。他们开始并没有怀疑是周天功的错,只是以为自己病了。后世道教修行,初成以擒白虎、斩赤龙为标志,所以就发展出周天功这种有违自然之法。其实好的修行方法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会使身体的分泌更旺盛。而身体不好的,有严重问题的人,他的后天生殖之精才长期没有。真正的修行应当顺自然,还人以本来面目。当然,首先要明白,我们现在人的生活,并不是自然人的生活。
 楼主| 发表于 2009/10/1 23:45:59 | 显示全部楼层
十七 章
要做怎样的人
这一段明显是说如何做一个王者的,可对于我们绝大部分的人,我们都不可能是王者,只是我们希望有最好的领导者。
那么做人,这一段对我们有没有启发呢?应当还是有的。做人做得最好的,总是能帮助人们,而人们知道这是个能帮助人能把事情做好的人。还有一些是有心要帮助人,但不一定能把事情做好的,人们也能理解他喜爱他。还有种人是只是要求别人,而对别人能提出还算合理要求的,这种人总是能找到别人的错误弱点,人们就会有些怕他,但不会喜欢他的。最糟糕的,是那种又没有能力,又喜欢指手画脚的,也就是那种讨人厌的。
而我们现在那种人多呢?应该就是那种个人在自己的圈子里的人多,那种独立的人多,那种内心里希望能和别人相互沟通,但又怕与人相通,或者是没有能力与人相通,怕被别人伤脸的人最多。这样我们的社会,看似有无数的人,城市里看起来人流如织,可有多少人相识相知呢?有多少人又渴望与人相识相知呢?我们人总是有许多的矛盾,这些矛盾总是在折磨着我们。我们都不愿意只做一个封闭在自我圈子里的人,我们能不能成为一个受人尊敬和爱戴的人呢?
能受到人们爱戴拥护的,是那种真正能帮助大家的,有德有能的那种。而要有能力,修行提高自己,是一条路径。修行还能提高自己的“德”,也可以把这个“德”的提高,理解成情高的提高吧。在当今的社会,并不是有能力的人就一定能有好的结果,这一方面是社会的原因,另一方面也是他这方面的能力超常,而处世为人却还不行,也就是情商还不够吧。修行也是可以提高人的情商的,这一点对于修行还是很重要的,所谓的“性命双修”,其中的修性,也就包含着对自己修养性情的培养和提高。
(原文)
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注释)
太上:最好.
信不足焉:信用不够.
悠:安闲轻松.
贵言:物以少为贵,说得少,自然说的也重要.
事遂:事情成功完成.
自然:自来的样子,本来就是这样.
(意译)
最好的国君,是那种有道的国君,下面的百姓只是知道这个国君而已。次好的国君,是那种实行仁政的国君,百姓亲近他,赞誉他。较差的,就是那种实行严酷法治的国君,百姓畏惧他。那种最差的国君,是那种无道又无能的,百姓就会咒骂他。一般说来,如果领导不讲信用,下面的人也同样不信任他。有道的国君对下面的百姓少有干扰,大家都觉得宽松,他说得也就少。这样,当事业成功的时候,百姓都会说:“我们本来就是这样”。
(解释)
在这里老子描述了在他心目中的理想国君,如果我们只从表面来理解,就会认为他的理想统治只是放任百姓,其实不是这么简单。有道的统治者,首先是他的有道就不简单了,也就是他的大脑是完全健康的,具有足够的灵性,所以他就能根据实际况来应对,不会因自己的错误给百姓来带麻烦。有道的国君和实行仁政的国君的区别就在灵性上,实行仁政的国君他有为民爱民之心,但他也可能好心办成坏事。而有道的国君,他的判断力和他的预见能力超出普通人,这样他就可以不受一般的观念和认识的影响,根据实际情况来做出正确的决定。其次,有道的国君还会因他的明道,而引导天下百姓走向健康,这个问题在后面,老子会有具体的说明。
(发挥)
在老子那个时代,他根本就不知道会出现现代社会的民主制、集体领导,所以他只能借希望于统治者的正确领导。而人类社会进入文明以来,随着社会的复杂化,人类社会经验的积累,社会好象是越来越不再需要圣人了。现代社会的政治理念是相信只要是人就可能犯错误,但是出了错误要有机制能保证及时纠正,这样的制度比人就要可靠,毕竟是不是圣人,不是一般人能判断出来的。然而,由于一般人缺少的是预知能力,这样就会出现每一步看似正确,但从更长远的时间来看,就出现了严重的错误,这可能就是人类的命运了。我们现在的科技的发展,就有可能出现这样的结局。科技的发展,带来了对地球环境的破坏,战争的威协;医药的发展,同时也让人身体内环境的恶化,基因遭破坏,恶性疾病的比例严重增加,慢性疾病的终身不愈,等等。这些都可能带给人类的是毁灭,但愿这不是我的盛世危言。
发表于 2009/10/4 16:56:18 | 显示全部楼层
赞一个,老师加餐了...
发表于 2009/10/4 17:48:16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更新,出书了发布一下
 楼主| 发表于 2009/10/8 17:54:26 | 显示全部楼层
十八 章
并非发展了,就是合理
并非发展了,就合理,还要看它的方向。同样,今天我们的医药发展了,对于人们来说,也不一定就是福音。这个问题是个很大的问题,而且我这样来怀疑现代人们引以为豪的医学成就,本来就是可能遭至无数人的攻击的。但我们不得不面对这样的现实,就算现代医学发展到今天这样的规模,可人们还是老是要生病,而且恶性疾病也是越来越多,花费也是越来越大,医药开支已经成为社会的一类最大的开支了。我们多数人会把这一现象看成是人们重视健康的结果,可为什么不可以看成是医学的失败呢?古代的良医都希望自己的医术好到能让人们少生病的地步,就算自己完全没有生意没有收入也在所不惜,可现在医学却是让更多的人生病了。你可以说是人们的生活习惯不好,是人们的健康意识不强,也可以说是环境污染对人的不利,还可以说是因为产科医学发达了,让本来活不起来的人活起来了。但是,这些原因就包括了全部意义?就没有医学不成熟?就没有医学方向上没对的原因?我们现在一味的和疾病相对抗,可就没有人去倾听一下身体是不是在告诉我们什么?医学总是在去迎合人们对自己身体的损害,你吃辛辣的吃多了,好,我就给你吃苦药来清;你不顾身体的去玩,你不休息,你疲劳了,我给你兴奋的药;你性放纵不行了,还想放纵,我给你春药;你感冒了不舒服,我知道我杀不了感冒病毒,但我可以抑制你大脑的感受,让你感觉轻松一点,我给你感冒药;你胃疼,你胃酸多我看出来了,这个我可以给你中和,我给你中和胃酸药;你血压高了,我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但我通过扩张你的血管可以降低你的血压,我给你降压药;你血糖高了,我知道是你对胰岛素不敏感,我没法让你敏感起来,但我可以给你降糖药。。。凡些种种,都不是真正在帮且我们的身体,而是在害我们的身体。仔细看看我们的医学思维,就知道有多少的并非帮且我们的身体,而只是在抑制我们身体的感受,直至最后破坏我们的身体。
而要能真正让我们的身体健康起来,是要让我们的身体能自己管理自己,这样的身体才是能健康长寿的。要让身体苏醒起来,让身体觉悟,这才是最终的解决之道。
医学走到今天这个地步,才有我这样的人来说这个问题,呵呵,真是有问题了,才有忠臣啊。
(原文)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注释)
大道废:在人类的语言产生后,人们也就少有感觉那种没有语言干扰的大脑活动了,人们作事也因各种观念的影响而失去自然了,也就是人们忘记了道的感觉了.
有仁义:正是人们失去了自己的天生的健康心态,才有人提出了仁义这些人类社会的道德规范.
智慧出,有大伪:正是人们对什么事情都用机械的经验来判断,也才让作假的人能迎合人们的观念而作假.
六亲:父子,兄弟,夫妇,也就是指家庭.
孝慈:孝顺长辈,慈爱晚辈.
昏乱:不明而无序.
(意译)
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以后,那种纯朴的、自然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遭到破坏了,出现了人的地位的不平等,人与人之间出现了对立情绪,才有人提出了“仁义”的理论来调和社会的矛盾。人们的智慧、语言思维产生了,人们的判断能力反而下降了,才有虚伪的、没有信义的人出来欺骗人们。由于人们的私心,使得家庭不和睦,才有人提出“孝慈”的理论来规范人们的行为。也正是国君的昏庸,国家的混乱,才显出了忠臣。
(解释)
大道为什么会被废弃,就是因为人类在进入语言社会以后,人们更多地使用语言,大脑的灵性部分渐渐进入抑制,本性逐渐迷失,那种天生的爱人的德变得模糊了,大道就渐渐地被人遗忘了。因为大道在开始并不是人为的规定,而是人类的本来面目,所以应当是被遗忘的。但是,是不是人类在进入文明社会之前,就是老子所理想的社会?可以说这是老子把那个时代理想化了。在原始时代,人们应该和其它的动物在需求上没有多大的区别,也就是自身的生存和族群的繁衍。而当时的人类族群都比较小,这两点之间的矛盾还比较容易调和,所以在族群中还是比较和谐的。我们现在对那个时代已经是无法考证了,所以也只能想象,老子那个时代可能他还有一些资料吧。
(发挥)
我还是认为老子在这里的说法有些偏激,这也可能是他当时和儒家之间的争议吧。人类社会的发展,就象一个企业,在开始规模小的时候,由于人少,而且都是和老板是一家人,老板可以不重视管理。随着企业的壮大,增加了外来的员工,老板就一定要重视管理了。有管理,就会有人不自在了,这就需要做思想工作。道家的理想象就是家庭式小企业,老板和员工都全心全意为企业。而儒家要解决的就是在企业做大以后,如何做员工的思想工作。但是,单从人的心理健康的层面来看,在没有外界大的竞争的情况下,家庭式的小企业里的人要比大企业的人单纯和谐。而要应对外界的竞争,大企业就要比小企业强得多。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道家的理想就只能成为美好的记忆了。虽然在中国历史上有过两段有名的以道治国时期,但那都是在天下大乱以后,国家刚统一,民心思治的时期,以后道家治国理念都没有坚持住。当然,我们也可以说道家思想的式微,是因为方士炼丹家误国的原因,但这也刚好说明了道的难以理解。那些方士炼丹家对道的错误理解,才是误国误道的真正原因。
如果我们对于道有了真正的理解,老子的理想是为了让人人健康,然后自然形成一个健康的社会,那么这就会比儒家的人为约束人更为理想。而且能以人的健康作为指标,来参考一个人的心理是否健康,是否更能考虑到他人的利益?这样就可以让掌握社会权力的人,不再是那种只会说好听的话,其实心里只想着个人利益的人了。也许这样,会建设一个更加美好的社会。中国历史上,治理官僚的腐败,历来就是一个很难的事情,就是因为无法判断这个人是清还是贪,我在后面还会说到这个话题。
 楼主| 发表于 2009/10/8 18:11:29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我出书的网友们,大家帮我想想书名的事。以现在这个帖子的名字出书,可能是有些没卖相。
我想过用《实用养生《道德经》》的名字,看看是不是要好些?
本来《依照《道德经》修行》我认为最合适,可现在的人一听说修行就有些怕,这样还有谁敢买呢?
发表于 2009/10/9 03:31:24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楼主!学习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