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华人网 民间中医网 重视您的隐私
我们在本网站上使用Cookie,包括第三方Cookie,以便网站正常运行和提升浏览体验。单击“全部接受”即表示您同意这些目的;单击“全部拒绝”即表示您拒绝非必要的Cookie;世无阴阳,圣人立阴阳以类万物之情。世无五行,达者言五行以明万方之象。故阴阳五行者皆假名也。先贤立言,旨在 望后学能因指得月,得意忘言。不然亦是徒增故事,枉添败厥。 夫太极动而生阴阳。阴阳动静而生万物。然何谓太极?太极因何而动?此万化之源,生身之本,非亲证不能明。诸君其有意乎。生生死死转辗轮回,皆唯此一动。释迦曰:无明缘行,此也。 此一动,即钦安所谓真阳,此物即阴即阳,即精即气。内经所谓欲以精气血津液营卫以为一气者,此也。医家所言阳者,即此真阳升达之象;所言阴者,即此真阳敛藏之象。故又有阴阳一体之论。经云:阴盛则阳虚。真阳敛藏有余,致升达不足。阳盛则阴虚。真阳升达有余,致敛藏不足。 后天水谷进,而知识开。七情妄动,真阳难藏。故有持河间,丹溪之说者药尚苦寒,味法滋阴,以安藏真阳。孰不知,五味饮食,后天之本,皆籍此真阳之升动。今时之人,厚味频纳,尾闾注流,一线微阳难敌硕肤之阴。如再频服阴寒之品,一线危阳生机何在? 孰重孰轻,孰急孰缓,望君切自斟酌。 诊病之余,草草成文。不周之处,还望指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