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华人网 民间中医网 重视您的隐私
我们在本网站上使用Cookie,包括第三方Cookie,以便网站正常运行和提升浏览体验。单击“全部接受”即表示您同意这些目的;单击“全部拒绝”即表示您拒绝非必要的Cookie;作者:杨力 《易经》阴阳观与中医学 关于《易经》的阴阳观,我在第三讲《〈易经〉的基本原理》中已作了详细的讲解,在这一讲中就只说《易经》阴阳观与中医学的关系,并突出阴阳平衡与中医学、养生学的关系。 阴阳观的主要含义 (一)阴阳含义 “一阴一阳谓之道”。道,规律。阴阳者,阴阳二气也。“一阴一阳谓之道”,言阴阳二气相互作用以化生万物。阴阳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这是《易经》最光辉的哲学命题,其重大内涵在于指出:阴阳是万事万物运动的元规律。 “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太极为太虚发展而来,太极为宇宙本体,两仪为天地,四象为四时,天地生四时,有四时才有万物。《黄帝内经》“太虚寥廓,肇基化元”同样认为万物化生于宇宙。《庄子"天下》说:“《易》以道阴阳”,就是说《易经》是一部讲阴阳哲理的书。《黄帝内经》所说的“阴阳不测之谓神,神用无方谓之圣”就是对《易经》阴阳思想的阐发,即言阴阳的变化是高深莫测的,也说明万物的造化无不由于阴阳之变化。然而阴阳变化虽然复杂高深,但只要掌握了阴阳的变易规律即可通晓万物。 (二)刚柔含义 “阴阳合德,刚柔有体”。刚柔是阴阳的内涵之一,是阴阳的属性,即:阳刚、阴柔。“阴阳合德,刚柔有体”,是《易经》用以说明人不是上帝创造的,也不是鬼神产生的,而是阴阳交媾产生的,结合“天地氤氲,万物化醇”,表明《易经》认为人产生于天地中的原始态——气,即太虚。 这是《易经》关于生命科学的理论。 (三)动静含义 “一阖一辟谓之变”。阖,合也,闭也;辟,开也。一开一合,代表一动一静。因为乾主动为开,坤主静为合。所以开合为动静之机,动静乃乾坤之用。总括:阳主动,阴主静。动则生阳,静则生阴。 这一理论在养生学有重大意义:阳虚者上午锻炼好,因上午阳生阴消;下午,傍晚阴长阳消,所以阴虚者宜下午静养,如做静气功以养阴。《素问"阴阳离合论篇》曰:“是故三阳之离合也,太阳为开,阳明为合,少阳为枢……”,《易经》的开合理论奠定了《黄帝内经》的开合理论。 阴阳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一)阴阳的气化功能是什么? 《黄帝内经》说:“阳化气,阴成形”,就是说阳产生功能,阴产生形体。同时,阳主升,阴性热。阴主降,阴性寒。 (二)阴阳的变化功能是什么? 阴阳的三大功能:阳生阴长、阳杀阴藏、阳动阴静。 阳生阴长:指阳是促使万物生发的功能;阴是供给万物成长的物质。阳杀阴藏:阳杀,就是说阳能使万物呈现枯萎肃杀的景象;阴藏,是指凡能使万物保存根芽、蛰藏过冬的功能。阳动阴静:阳动,就是说阳有鼓动、催化、产热的能力;阴静,是指阴能相对静止的作用。 总之,《黄帝内经》有一句话叫做“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万之大,不可胜数。”就是说阴阳是无限划分的,无论宏观世界或微观世界,万事万物阴阳之中再有阴阳,这是无穷无尽的。 《易经》阴阳观对中医的主要影响 《易经》比《黄帝内经》成书早,其丰富的哲理及自然科学的原理渗透入《黄帝内经》。《黄帝内经》吮吸了《易经》的精髓,并进行了卓越的发展,它把阴阳哲理灵活地应用于解释医学,是对阴阳特殊性的发展,也是《黄帝内经》对《易经》阴阳哲理的最杰出的应用,《黄帝内经》名言:“生之本,本于阴阳”就是最好的证明。 《易经》的阴阳哲理在《黄帝内经》中的应用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黄帝内经》把阴阳哲理延伸应用为中医学的核心。《黄帝内经》把阴阳和人体医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用来解释人体的生理和病理,这样,把阴阳由原来的哲学概念升华为医学理论,并贯穿于中医的理、法、方、药等各个方面,使其成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核心部分。 第二,《黄帝内经》以阴阳为基础,把阴阳、表里、虚实、寒热八纲作为辩证论治的基础,即以表、热、实证为阳;里、寒、虚证属阴,从而作为判断疾病发展变化的纲领。 第三,《黄帝内经》以阴阳平衡作为健康的标志,将阴阳失衡即阴阳平衡被不同程度地破坏作为疾病的概念,把纠正阴阳平衡作为治疗的手段,恢复阴阳平衡则作为治疗的的目的。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曰:“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又曰“治病必求于本”,清代医家张志聪解释说:“本者,本乎阴阳”,足见阴阳在中医学中的地位。 《易经》平衡观对中医理论的影响 《易经》平衡观对中医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以下三方面。 第一,《黄帝内经》高度强调阴阳平衡是维持生命的基础。 杨力提示 《黄帝内经》在生命功能方面发展了《易经》的平衡观,它高度强调阴阳秘,精神乃治”;在病理方面,则强调“阴阳离决,精气乃绝。” 《黄帝内经》认为:疾病的发生与脏腑阴阳的平衡被破坏密切相关。在诊断方面以审查阴阳的变化为主要诊查原则,如说“审其阴阳,以别柔刚。”在治疗方面,以恢复阴阳平衡为宗旨,如说“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在养生防病方面,以顺应内外阴阳的消长平衡为养生原则。总之,《黄帝内经》强调人体内部的阴阳必须保持平衡。 第二,《黄帝内经》强调人与外界环境的平衡。受《易经》人与天地相应的观点的影响,《黄帝内经》不但强调人体的内在平衡,还尤其重视人体与外界环境的平衡。《黄帝内经》认为:大自然具有充分的自衡能力,如生态的稳定自调,这是一种自然规律。人体的自衡、自稳能力也是惊人的,包括生理上的自我平衡及心理上的自我平衡。这种自我平衡是通地脏腑气机升降出入,脏气之间的生、克、乘、侮以及经络之间的气血多少来实现的。 第三,《黄帝内经》运气七篇总结了人与自然阴阳气化的平衡规律。《黄帝内经》运气七篇通过胜、复、郁、发气化规律总结了自然界的自我平衡机制,并以天道、气化、物候三者之间的关系归纳了人与自然相应的平衡机制。“五运之政,犹权衡也,高者抑之,下者举之,化者应之,变者复之”,表明宇宙气化之间是互相平衡的,太过的要被另一种气制约,不及的同样要受到另一种气的相助,从而使自然界的气化保持相对平衡。 总之,《易经》的阴阳平衡观渗入了《黄帝内经》,对人体的阴阳平衡及与大自然的平衡作了理性阐述。 阴阳消长理论在传统养生学中的应用 我在前面已讲到十二消息卦的精华在于是通过阴爻和阳爻的增减来反映阴阳的消长转化规律。这个规律在养生气功中被《周易参同契》作了重大应用。《周易参同契》把十二消息卦应用于丹道修炼。 参,即三,指《易经》、黄老及炉火。契,即契合。参同契,即《易经》将天地比做一个大宇宙,把人比做一个小宇宙,并把人体比做一个炼丹熔炉。参同契的核心,是通过十二消息卦的阴阳消长规律,提出了火候说,从而使《周易参同契》成为中国第一部炼内丹专著。《周易参同契》所创“内丹”理论成为道家内丹的圭臬,也成为中华养生的瑰宝。 有读者问我,《周易参同契》的火候怎样用于丹道修炼? 火候包括进阳火及退阴符。所谓进阳火,指自11月复卦起到次年乾卦,为阳长阴消时期,这个阶段应顺应大自然阳长进阳火,即呼吸以吸为主,升督脉,呼吸频率及呼吸强度增加。所谓退阴符,指自5月姤卦起至10月坤卦,为阴长阳消阶段,这个时期就当顺应大自然阴长退阴符,即呼吸以呼为主,降任脉,呼吸强度及频率减慢。即一年之内,春夏宜进阳火,秋冬应退阴符。一日之间,子时至午时宜进阳火,午时至子时宜退阴符。一月之内,晦月→上弦→望月应进阳火,望月→下弦→晦月应退阴符。 《易经》整体观对中医阴阳平衡的影响 《黄帝内经》说:“生之本,本于阴阳。”《易经》的整体观对中医的影响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易经》主张天人合一,人与天地、社会相应的整体观成为中医学的指导思想。《易经》的整体思想渗入了《黄帝内经》,《黄帝内经》强调人-自然-社会三位一体的三维医学,三维观的实质就是整体观。《黄帝内经》不但强调人体内部是一个整体,而且非常重视人与天地自然的统一关系,如曰:“人与天地相应也。”又如《黄帝内经》阐述生命时,突出“生之本,本于阴阳,其气九州九窍,皆通乎天气。”表明《黄帝内经》非常重视人这个小宇宙与天地这个大宇宙的密切关系。这个密切关系就是维护人与大自然的阴阳平衡。 第二,中医藏象学说源于《易经》,并对天象、物象和人象的关系进行了重大发展。《黄帝内经》的藏象学说把天象、地象和人象作了三合一,并将阴阳五行贯穿其中,是人与天、地相应的整体观的升华。中医藏象的内涵,就是将人这个整体以五脏为中心,联系六腑及体表五官七窍,归类为五个系统,并与天地宇宙大整体密切相关。《黄帝内经》:“心者,生之本也,神之变也,其华在面,其充在血脉,为阳中之太阳,通于夏气。”表明了心与神、面、血脉相关并通于夏天,并成为一个藏象整体。藏象整体成为中医主要基础理论,并用以概括人的生理病理。 第三,中医运气理论把《易经》强调的人与天、地相应作了重大发展。运气理论是《黄帝内经》对《易经》天人合一观的杰出发挥。运气学说的核心是通过运气气化揭示宇宙气化与人体气化的宏观整体关系,这个关系就是“天道-气化-物候(包括病候)”的关系。运气气化是连接天道(宇宙运动)与物候(包括生物体,尤其人体生理病理)之间的枢纽。运气理论的要旨就是通过气化理论把握天道对物候的影响,以及物修对天道的应答规律,从而应用于疾病的治疗及预测。 杨力提示 《易经》阴阳观奠定了中医理论的核心,没有《易经》阴阳理论,就没有中医学。《易经》的变易观奠定了中医的辩证论治。《易经》的整体观奠定了中医的指导思想。 总之,中国是系统整体思维之乡,在整体思维方面有着优良的传统,《易经》是我国系统思维的结晶,集中了我国系统思维的精华,是不能丢掉的。最后,我要强调一下,不要因为有人攻击《易经》的“天人合一”就有顾虑,恰恰相反,“天人合一”就是《易经》整体思维的基础,这是不能丢。中医的藏象论治也在于发挥了整体互动优势。下面,我举几个例子说明一下。 例1:向糖尿病挑战。中医把糖尿病叫消渴,有不少中老年人的消渴属于肾虚,尤其表现为肾阴虚,用六味地黄丸效果就很好,影响到眼睛的就用杞菊地黄丸养睛明目,肾阴阳两虚的就用金匮肾气丸调补阴阳,这样根据病情的不同分别辩证用药可以更好地改善病情,这叫整体治疗。 例2:向高血压要终身服药挑战。高血压最常见的证是阴虚阳亢,阴虚是肝肾阴虚于下,阳亢是肝阳亢于上,按照五行理论分析,属水不涵木。因为在五行生克关系中,正常情况下水是滋养木的,即所谓水生木,但是如果人的肾阴虚,肾水不能滋养肝木,就会形成阴不制阳,这样,五行的和谐受到破坏,就会使血压升高。对这样的患者,我们应给他们补肾阴,从五行的理论说叫滋水涵木,肝木得到濡养,阴能制阳,血压自然下降。所以如果我们用协调五行的办法治疗高血压,使其五行和谐,五脏相安,血压自然恢复,当然就可渐趋控制血压。可见,西医坚持要高血压患者终生服降压片,而中医发挥协调阴阳、和谐五行的办法,使其脏腑之间的关系协调了,就可以不吃西药、至少可以阶段服药。这就叫治木。 《易经》阴阳五行与中医理念 太极与阴阳的关系最密切,太极图就是阴阳生机的缩影。 春为卯时,应对人体的肝,肝气通于春。 夏至阳极,应对人体的心,心气通于夏。阳极则阴长,午后则气降。 秋为酉时,应对人体的肺,肺气通于秋。 冬至→夏至气化的特点是阳长阴消。 夏至→冬至气化的特点是阴长阳消。 河图洛书与五行、五脏 相传一只背上负图的龙马从黄河中浮出,伏羲发现这图寓含着深刻的宇宙大道,并将图起名为“河图”,用以探索自然及社会的奥秘。 大禹治水时,洛水中浮出了一只背负文图的的神龟,大禹看到了深受启发,悟出了治理九州天下的办法,并将该图起名为“洛书”。(《易经"系辞》):“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 河图与五行的关系最密切,通过河图与五行生成数来说明一下河图与五脏、五行的关系。 天一生水与肾为水脏 水为河图的生数“一”,水为至阴,为生命之源,万物之祖。故水为天之始数,肾水居北方属坎卦。与医学、生命的关系:①肾水坎卦 其实并非纯阴,一阳爻含于两阴爻之间。两真水合藏一真火,因此,肾阳极其宝贵,不能凉。②肾水蛰藏,故肾为卦藏之本,《黄帝内经》说“年四十而阴气自半。”表明中年人保肾精的重要意义。③足少阴肾经“挟舌本”,其精气上注于舌,舌下金津、玉液(廉泉穴)为肾水之源,唾为肾液,故从中年起应吞津以救肾液。④肾为故肝肾有同源关系,养肾水以济肝木之阴,这对中老年人养生防高血压有重大意义。⑤肾阴为五脏阴之根本,肾阴关系着全身阴阳的平衡,因水为天数之始,万物之基,故顾护肾阴(精)为永葆青春的第一要义。⑥坎卦属肾水,离卦为心火,坎离交泰,水火既济,是人体生命学中的重要环节,故养生家极力推崇取坎填离、填精补脑,认为这样是返老还童的手段。⑦什么是取坎填离?取坎填离是指人在出生前是先天八卦,即乾坤分主上下,出生后,就成了后天八卦,即离坎分主上下,坎卦一点真阳藏于两水之中,真火种矣(命火);离卦一点真阴舍于两阳之中,乃真水也,也就是说,人出生后,坎离水火交济,乾中一阳爻陷于坤宫而成坎卦,坎中一阴爻上济乾宫而为离卦,如是乾坤失去圆满而成为坎离。于是道家内丹返还理论主张取坎填离法,就是将坎中阳爻上填于离中,使离中虚还原为乾三满,把离中阴爻下交于坎,使坎卦复归于坤卦。 也就是通过渡政府任督小调天的修炼,把坎中先天阳 藏于下丹田,复经中丹田还归上丹田(大脑泥丸宫),这个过程道家称炼精化气、炼气化神和炼神还虚,最终将后天八卦返还于先天八卦,这就叫取坎填离。图示如左: 地二生火与心为火脏 河图的第二位数为火,火位正南方,属离卦。象征阳气,为水之动源。水为阴,火为阳,有了水还要有火,阴阳才能气化,万物始能生长,故火代表动力,代表温热阳性。与医学生命的关系:①火气通于心,故人体心火应离卦,火生土,脾应土,故心与脾关系密切。②火性炎上,故火忌耗散,人体之火除心火之外,尚有命门相火、肝肾龙雷之火等,皆以内敛为重,忌浮越。③心主藏神,故中国历代养生学家皆注意敛神宁火以潜阳固阴,《易经》提出“潜龙勿用”,“亢龙有悔”,都提示稚阳应护、盛阳宜潜,于生命学中有重大意义。④中国历代养生家都注意心神内守,宁敛心火,如孔子提出“坐忘”,老子主张“虚无”,庄子强调“守一”,佛家讲究“禅定”,道家追求“炼己修心”,都为内敛离火的静功,内敛离火,保护心神,在人体生命学中有重大意义。 天三生木与肝为风脏 木为河图“三”之数,木代表新生,标志着万物之萌动,象征着生命之始。故《易经》八卦以震卦应春,方位向东。在医学、生命学的应用:①人体肝属木,秉风雷之性,故肝为人体升发之脏。肝气旺者意气风发,欣欣向荣;肝气虚者萎靡不振,消极颓废,故人体生命力的旺盛和衰减与肝气的鼓动很有关系。②风雷对大自然很有调节作用,应于人体的肝,肝对人体的阴阳气血皆有重作用。肝能调节血量,《黄帝内经》“肝为否极之本”就是这个意思。③肝藏魂,又有调节心理的作用。④肝为本性,喜生发,故人应助其温升,晨练导引功有助于肝的温升。⑤木喜条达,忌抑郁,故调节情志是养肝的关键。⑥目为肝之外窍,肝气不虚则目不衰。 地四生金与肺为金脏 河图“四”为终数,象征万物有始必有终,有生长必有收肃,困为兑卦西方,酉乃万物成熟之意。 应用于医学、生命学:兑卦象滋润大地。①人体肺应金,肺津四布,滋润五脏,“肺朝百脉”是也。②肺应兑卦,处酉月,主万物之收,人体应肺宜肃降。③我到中年,肺气宜收敛,人的一生中,肝为升发之脏,主动损耗最大,衰退也最早,所以五十岁肝气即始衰。反之,肺气主收,耗损相对小,故衰老也较迟,八十岁肺始衰。④肺为金,爆气通于肺,最易损耗肺津,故保护肺津是保护肺的重要环节。⑤肺为人体水之高源,高源化竭则水精不能四布。⑥肺主气,人一生中肺气耗能不少,故中年以后必须注意润肺,敛肺以顺其生理特性。气功中采气,收气就是保护肺气的重要措施。 天五生土与脾应土脏 “五”为河图之母数,土为万物之母,成数赖之以衍生,五位中央、象坤土,属土,脾与之相应。脾数为“五”。 河图洛书与五脏 在医学、生命学的应用:①土应长夏、万物之长春,土的长养及藏性,人体的脾应之,脾为万物之源,故健脾培土是维护生命的重要基础。②在人体气机升降过程中脾又为枢转的中轴,左右着人体的气机升降。③五脏中脾土的负荷极大,故应节制饮食,保护脾土。 易理影中身下的中医理论特色 杨力提示 易理对中医理念的影响,我概括为八个字,所谓八字方针即:阴阳平衡,五行和谐。这是中医的理念。 所谓理念,即观念,是中医理论的最高概括。其中阴阳平衡,是万事万物运动协调的准则,中医是指维系正常生命活动的最高原则。五行和谐,是万事万物之间协调的原则,中医是维持五脏六腑相互协调的总则。下面我就重点分析一下《易经》五行对中医学的深刻影响。 《易经》对五行理念的形成有重大影响 (一)五行是什么? 五行指木、火、土、金、水五种与日常生活及生产实中睛关系最密切的五种物质,最早称为五材。五行说以五行归类阐述事物的联系。五行与百姓的密切性在古籍中还有不少记载。如:《左传》“天生五才,民并用之,废一不可。”《尚书》:“水火者,百姓之所饮食也;金木者,百姓之所兴作也;土者,万物之所资生,是为人用。” 五行的性质《尚书"洪范》作了最早的归纳:“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火。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 ,全曰从革,土爰稼穑。” (二)《易经》奠定了五行理论的基础 《易经》虽未直接阐述五行,但《易经》八卦已有五行要素,并且五行的核心是阴阳。如乾卦为金,坤卦为地(土),巽卦为木,坎卦为水,离卦为火,艮卦为山(土),兑卦为泽(水),雷卦为风雷(木)。《易经》还把五行与五方相配合,如“离(火)……南方之卦也”,“坎者、水也,正北方之卦也。”《易经》已把五行与万物作了初步归类,并与人体相对应,人中医藏象理论奠定了基础,如“离为火,为日,为电,为中女,为早胄,为戈兵,其于人也为大腹……坎为水,为沟渎,为隐伏,为矫輮,为弓兵,其于人也为加忧,为心病,为耳痛……巽为木,为风,为长女,为绳直,为工,为白为长,为高,为进退,为不果,为臭,其于人也为寡发,为广桑,为多白眼……乾为天,为圆,为君,为父,为玉,为金,为寒,为冰,为大赤,为主发马,为老马,为瘠马,为驳马,为木果。坤为地,为母,为布……为子母牛……”《易经》首次提出五行之间的和谐关系,曰:“故水火不相逮,雷风不相悖,山泽通气,然后能变化,既成万物也。” 《易传》说:“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其中一至五代表五行生数,六至十(加五)代表成数,正是“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地二生火,天七成之;天三生木,地八成之;地四生金,天九成之;天五生土,地十成之。” (三)河图 洛书对五行理论作了重要发展 第一,河图洛书高度强调了五行与阴阳的关系。如:“太极一气产阴阳,阴阳化合生五行,五行既萌合万物。”即水为至阴居下,火为至阳位上,木主长升发而居东,金主收降而居西,土为成数之母而居中。就是说太极阴阳气化生五行,五行化生五脏。 第二,河图洛书配五行图的意义。河图洛书认为土皆居中,五为万物之母,水数为一,代表阴,阴为阳之基,故生数起于一;火数为二,代表阳,阴阳水火相互作用才有木,故三数为木;有木之发才有金之收成,故金数为四,可见河图洛书的生成数,象征五行即阴阳化生五行,五行衍生万物。而河图以天地合五方,洛书以阴阳合五行,充分发明五行与阴阳的密切关系。 第三,中医把五行理论用于医学,对五行理论作了杰出的发展。中医在《易经》的基础上进一步把五行配人的五脏,用以阐述五脏的关系:木性开发,肝性条达,故肝属木。火性炎上,心性温煦,故心属火。土性敦厚,脾性生化,故脾属土。金性清肃,肺性肃降,故肺属金。水性寒藏,肾主水,性蛰藏,故肾属水。 综上所述,《易经》奠定了五行的基本理论,对后世五行学包括中医五行学说的形成及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四)五脏配五行的目的何在? 表明五脏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五脏不是孤立的。具体为五行生克关系:即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表明五脏与自然界相联系。如:“东方生风,风生木,木生酸,酸生肝,肝生筋……”、“南方生热,热生火,火生苦,苦生心,心生脉……”、“西方生燥,燥生金,金生辛,辛生肺,肺生皮毛……”、“北方生寒,寒生水,水生成,咸生肾,肾生骨……”、“中央生湿,湿生土,土生甘,士生脾,脾生肉……”(《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 中医高度强调五行之间有着生克乘侮的制约规律。生克是五脏之间的正常制约。如木生火,木克土;乘侮是五脏之间的不正常制约。乘:肝木过亢,抑克脾土,就叫做木乘土。侮:指反侮,如木过于强盛时,不仅不接受肺金的正常制约,还可反过来压制肺金。《黄帝内经》说:“亢则害、承乃制,制则生化”就是说五脏之间某一脏气过亢,就会产生危害,因此,彼此之间就要有制约,否则就要生病。 杨力提示 五脏之间,如果盛衰失调,就会互相制约,《黄帝内经》用一句话来概括:即“气有余,则制已所胜而侮所有胜;其不及,则已所不胜而侮而乘之,已所胜轻而侮之。” 为了理解这段话的意思,我们举肝木来说明:如肝气过旺就会不仅过于压制脾土(乘克),并且反过来去压制平时制约它的肺金(反侮),这是肝气过盛可能出现的两种情况。相反,如果肝气过弱,那就会发生原来可以制胜的脾土侵侮(反侮)而本来制约于肝木的肺金就会愈加制约它(乘克)。这就提示了一条重要治疗规律:“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 《易经》与中医的阴阳平衡理念 正常情况下,阴阳双方是以互根互制为前提的对立统一关系,《黄帝内经》把这种关系叫做阴平阳秘。一旦互根互制关系被破坏,那就势必导致阴阳之间的统一关系被破坏,从而导致阴阳失衡。 阴阳是怎样维系平衡的? 阴阳双方通过互根互制关系、消长转化关系来维持对立统一的相对平衡关系。下面我们分别进行讲解。 (一)阴阳的互根互制关系 正常阴阳之间是互根互用的,一句话即“阴生于阳,阳根于阴”,进一步说就是“无阳则阴无以生,无阴则阳无以化”,也就是说孤阴不生、独阳不长。所以阴阳的互根关系就是互相依存的关系,也是互根互用的关系。宇宙万事万物如此,医学上也无不如是。我们以阳气和阴精(精、血、津、液)为例,阳化气,阴成形,所以阳气是功能,阴精代表物质,阳气和阴精是互相依存、互根互用的,缺了哪一方都不行,只要其中某一方面出现盛衰,就会出现问题,阴阳就会失去平衡。 阴阳之间不仅是互根互用的,而且是相互制约的,当然这种制约是建立在互根基础上的,有了互根关系为前提,才有制约的可能。所谓制约,就是指阴阳双方一方对另一方的控制,目的在于达到阴阳双方的协调。那么,阴阳双方是通过什么手段制约的?阴静阳躁,阳生阴长,阳杀阴藏是阴阳的主要制约方式。所谓阴静阳躁,即躁动属阳,静止属阴;动则生阳,静则生阴,就是说阴阳双方通过动静关系影响阴阳消长,从而达到互相制约,互相协调。临床上安静寡言、倦怠蜷卧的的多属阴证;反之,躁动多言,外向不眠的多属阳证。而阳生阴长,阳杀阴藏,则是指阴阳双方通过生长化收藏,进行互根互制,以达到双方协调。 (二)阴阳双方互为消长 阴阳双方通过阴阳消长进行协调。所谓消长,就是阳长则阴消,阴长则阳消。换句话说,就是阴极则阳生,阳极则阴长,阴极必阳,阳极必阴。结合四季阴阳消长转化来看:冬至为阴极,阴极阳生,于是从冬至到夏至是阳渐生、阴渐退(阳长阴消),昼渐长、温渐高;反之,夏至是阳极,阳极阴长,这样从夏至到冬至就是阴渐长、阳渐消(阴长阳消),夜渐长、温渐低。如此,一年四季通过阴阳消长转化协调生长收藏及寒暑温凉,从而维持大自然的阴阳平衡。 杨力提示 所以,四季养生也就是把人的阴阳消长顺应于大自然的阴阳消长,从而得天之助,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阴阳失衡是怎么回事? (一)阴阳的偏盛偏衰导致阴阳失衡 杨力提示 阴阳双方若有一方过于偏盛或偏衰,都会导致阴阳的相对平衡遭到破坏而失衡。 阴阳偏盛,则易产生寒。热证:阳盛则阴病,阳盛则阳盛,阳盛则阴病,阳盛则热,阴盛则寒。” 归纳如下:寒证:阴盛则阳寒。热证;阳盛则阴病,阳盛则热。再进一步划分,那就是:阳虚则外寒,阳盛则外热。阴虚则内热,阴盛则内寒。临床上,阳虚的人以主要一肺为畏寒,手足发凉,阴虚的人怕热、手足心发热,就是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的表现。反之,阳盛的人,表现为面赤、手足发热,阴盛的人出现腹冷肚痛、便稀尿清,就是阳盛则外热,阴盛则内寒的表现。 阴阳盛极还常出现物极必反的情况。出现这种情况表明阴阳严重失衡,提示病情危重。如:重寒则热(阴极似阳,水极似火)则会出现真寒假热(阴盛格阳),为内真寒而外假热。如久病里虚寒腹泻日久反而出现不怕冷、面色赤、肚子冷、手足凉的的情况,就应用扶阳温热药“以热治热”,使可寒除凉消。正如《黄帝内经》运气七篇所说的“诸寒之而热者取之阴”,是说用寒凉药治疗热证还热的,说明不是实热而是阴虚,正确的治疗应该是滋阴,这也是唐代大医家王冰所说的“壮水之主,以制阳光”。 相反,重热则寒(阳极似阴,火极似水,重阳必阴)则会出现真热假寒(阳盛格阴),为内真热而外假寒。如阳热内实证,大便热结,反而出现手足发凉、四肢厥冷,即所谓热深厥深(里热越重,手足越冷),就应该用“以寒治寒”的反治法,用承气汤下其内里郁极的有形实热,便可热去寒清。正如《黄帝内经》运气七篇所说的“诸热之而寒者取之阳”,是说用辛热药治寒证,反而寒证更严重者,说明不是真寒而是阳虚,正确的治疗应该是助阳,也就是“益火之源,以消阴翳”。 (二)阴阳偏衰导致阴阳失衡 杨力提示 阴阳偏衰是导致阴阳失衡的又一重要因素。所谓阴阳偏衰,指阴阳的一方偏虚(不足),即无论阴虚、阳虚都可引起阴阳失去相对平衡。 阴阳偏衰的规律如下: 第一,阳虚则寒,指阳虚致功能减弱,产热不足,所以出现寒象,中医称之为阳不制阴。 第二,阴虚则热,指阴虚致人体阴精不足,从而引发相对的功能增亢,产热增加,所以出现热象,中医把这个现象叫阴不制阳。 第三,阴损及阳导致阴阳两虚,指阴虚到一定程度时,阳无以化,而致阳亦虚。 第四,阳损及阴导致阴阳俱虚,指阳虚到一定程度时,阳不能化精,致阴亦虚。 可见,阴阳偏胜偏衰皆可导致阴阳失衡而产生疾病。 从生命的角度看待阴阳平衡与养生的关系 杨力提示 阴阳平衡是生命活动的根本,阴阳平衡则人健康、有神;阴阳失衡人就会患病、早衰,甚至死亡,所以养生的宗旨是维系生命的阴阳平衡。 什么是生命阴阳平衡? 生命阴阳平衡的含义是脏腑平衡、寒热平衡及气血平衡。生命阴阳平衡的总原则是阴阳协调,协实质是阳气与阴精(精、血、津、液)的平衡。 生命阴阳平衡的四大特点 即气血充足、精力充沛、五脏安康和容颜发光。 阴阳平衡的三大具体表现 即生命活力强(有朝气、乐观、向上)、生理本能好(食、眠、性正常)和心理承受力强(应急能力强、应变能力强、适应力强、耐受力强及抵抗力五大能力强)。 阴阳失衡有什么危害? 阴阳轻度失衡可导致长期亚健康状态;阴阳中度失衡可导致疾病、早衰;阴阳重度失衡可导致重病;阴阳离决则生命终止(死亡)。 怎样维持阴阳平衡? 对于阴阳失衡导致疾病,通过中医辩证论治,调整失衡,疾病就可好转。阴阳失衡导致亚健康的,要先检查有无潜在疾病,如在就尽早治疗;如无疾病,就休息及调整心态,并注意加强营养,加强睡眠,因为亚健康主要是累出来的阴阳失调。 正常人如何通过养生维持生命阴阳平衡? 第一,生命节能是现代人维持阴阳平衡的法宝。为什么要节能养生?因为生命好比燃烧着的蜡烛。燃烧得越旺,熄灭得越早。通过节能养生来协调生命阴阳平衡主要包括了下三方面:静养生是对生命的轻抚;慢养生是节能养生的绝招。低温养生是对生命火种的涵藏。总之,静养生、慢养生、低温养生互为因果关系,是生命节能的法宝,是呵护生命阴阳平衡的重要措施。 第二,生命储备是维持阴阳平衡的基础。食养生是对生命的营养储备;眠养生是对生命的充电;性养生是对生命阴阳的协调。总之,食、眠、性三大本能养生,是生命储备的三大要素,是维持人体阴阳平衡的主要环节。 《易经》变易观对中医阴阳平衡的影响 《易经》的变易观为中医的影响有三个要点: 第一,变易的目的是为了维持阴阳平衡。《易经》变易观的精髓是强调事物是在不断的变化及发展着,变化的目的在于维护阴阳平衡,这对中医辩证论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第二,中医辩证论治的要旨是通过辩证,把握阴阳失衡状态、把握疾病的发展变化,从而提出相应的治则。 第三,所谓证,指不断发展变化着的疾病中的某一阶段,这个阶段的征象(病理概括)就叫证。辩证,就是通过四诊八纲揭示这一阶段的本质。论治,就是在辩证的前提下进行治疗。辩证论治可以发挥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的优势,从而避免了“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片面,所以可以达到整体治疗的高度,和整体调节人体脏腑阴阳而达到治本的最高境界。 《黄帝内经》运气理论对五行理论作了重大发展 《黄帝内经》的五运六气反应了外界气化与人体相关的五行承制规律。五运六气的承制规律是太过不及,胜复郁发,即:某一气化太过就会形成胜复,如木运太过,相应的肝就会成为胜气,被它制约的脾土就会被过于制约而成郁气,肝气平时所不胜的金气就会在为复气来调节、制约太过的胜气,被压抑的脾土到一定时候,郁气也可成为发气来制约过盛的肝气,目的在于恢复平衡。 经过胜复郁发的调整、制约,气化太过、不及便可恢复为平气。正如《黄帝内经》一个重要命题所言:“五运之政,犹权衡也,高者(太过的)抑之(制约),下者(不及的)举之(助之),化者(正常的)应之(平年),变者(有胜气的)复之(复气来调节),此生长化收藏之理,气之常也。” “岁木太过,风气流行,脾土受邪,民病餮泄食减,体重烦 ,肠鸣支满……甚则勿勿善怒,眩冒巅疾……”分析:“勿勿善怒,眩冒巅疾”,风木太过致相应的肝气太盛,“民病餮泄食减,体生财烦,肠鸣支满”,风气太过致肝气太盛、肝木抑克脾土。所以,治疗就是:“必折其郁气,先资其化源,抑其运气,扶其不胜。”具体如下:“必折其郁气”指折其致郁之气,具体指抑肝木太过之气。“先资其化源”指资其母气,如土气被抑,则资其火气(火生土)。“抑其运气”指抑太过的本气,如泻肝。“肤其不胜”指培补受肝木制克的脾土。 所以《黄帝内经》运气七篇的胜复郁发、太过不及是五行承制的最高规律。 五行和谐 五行和谐指五行之间维持着正常的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关系,也就是维持着正常的生克制约关系。生克制约的目的在于维持平衡关系,正如张景岳所说:“造化之机,不可无生,并不可无制,无生则发育无由,无制则亢而为害,必须生中有制,制中有生,才能运行不息,相反相成。”所以五行生克规律的阴阳对立统一规律的进一步应用。 五行是阴阳的具体应用。因为五行也分阴阳,五行之间同样保持着消长转化关系。其中,五行制约的最终目的是维持阴阳的相对平衡。这就是说,五行正常的和谐关系是生克关系,所谓“承乃制,制则生化”。一旦五行的生克制约关系被破坏,变成乘侮关系,就意味着五行和谐被破坏,即五行和谐关系被破坏。其后果:轻度则导致五脏功能轻度紊乱,主要为两个脏气偏旺、偏复,如肝弱肝旺。中度则导致脏腑功能中度紊乱,主要为两个以上脏气失调,如脾弱肝旺、肺失治节、不能肃降,如肝旺乘牌土反侮肺金,出现巅顶痛、腹胀、腹痛食少咳逆,治宜培土生金平肝。重度则导致五脏六腑功能紊乱。 五行生克的制约被破坏的原因:①饮食偏颇:如今食酸或甘,长期可导致某脏气偏盛,从而引起生克关系的改变。如《黄帝内经》说:“过食酸,肝气以津,脾气乃绝。” ②情志过敏:喜、怒、忧、思、悲、惊、恐可引起五脏脏气偏盛、偏衰,从而导致生克关系紊乱。如过喜、过怒引起肝气太盛,导致相关脏腑变化,抑郁引起木郁等等。 运气(气化)与天气的关系 由于五运六气的关系,导致某一气气化太过、不及,从而引起五脏生克制化的改变,如土年太过,引起湿气太重,至脾旺肾衰,或燥化太过、致金旺肝弱等等。如风年风气大行,肝气太盛,导致肝旺脾弱,肺金被反侮,从而形成太过不及,胜复郁发。 轻度、中度失衡,经过生克制化的调整可以恢复平衡。如“亢则害,承乃制、制则生化”。有胜必复,胜盛则复盛,胜盛则复盛,胜微则复微。轻度失制,可通过五味补泻(食补):酸入肝,苦入心,甘入脾,辛入肺,咸入肾进行调治。同理:辛胜酸(金克木),咸胜苦(水克火),酸胜甘(木克土),苦胜辛(火克金),甘胜咸(土克水)。中度失衡:导致疾病,要通过辩证论治,利用寒热温凉调整脏腑就要用药补。制度失制:属于五运六气失调引起的,就要用运气制化规律纠正。 结语 中医是以阴阳理论为核心的医学 阴阳贯穿于中医的理论方药。“善辩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治病必求于本,本于阴阳”。 中医是以八纲为辩证论治的基础 八纲中表、热、实属阳;里、虚、寒属阴。 人与天、地相应,是中医学的指导思想 尤其人与天地、社会相应,高度强调事物的整体性,强调天道、人道、地道的合一。 中医以阴阳五行作为基础理论 以五行理论说明人与自然的关系;以五行理论说明人体的生理病理;以五行学说指导诊断治疗。 杨力提示 总之,中医与《易经》唇齿相依。《易经》与中医的关系,可归纳为“唇齿相依,唇亡齿寒”。如果把《易经》摧毁,那么中医也就消亡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