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 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注册
查看: 45|回复: 0

钟知霖品老子(天地不仁五)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6/24 04:11: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第五章    原文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声人不仁,以百省为刍狗。
      天地之间,其犹橐龠舆,
      虚而不簴,
      动而俞出;
      多闻数穷,
      不若守于中。
     〖经文——译文〗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天地不仁,把万物当作刍狗对待。】
 (什么叫做“刍[chú]狗”?其实是草扎的狗,不是真的狗。上古的祭祀,除了五畜外,也有用狗肉作祭品,并且是很普遍的事。大约到了商、周以后,在祭祀中,才渐渐免除了狗肉这项祭品。但在某些祀典中,仍然须用草扎一个象形的狗,替代杀一头真的活狗,这就是“刍狗”的来源。刍狗还未登上祭坛之前,仍是受人珍惜照顾,看得很重要。登上祭坛之时,就更加是“神圣不可侵犯”了,但等到祭典完成,用过了的刍狗,就视同废物,任意抛弃,不肖一顾了。)
       声人不仁,以百省为刍狗。
  【圣人也不仁,把百姓当作刍狗对待。】
     (在儒家的有为学说里面,仁是很重要的一个观点,这个相信大家已经没有问题。但是到了道家里面,问题就来了。“天地不仁”,“声人不仁”。天地为什么不仁?因为知道其虚幻不真,而且还要一碗水端平。你想一下,有些人很惨,连饭都吃不上,但是天地好像并没有怎么去帮他,反而还有可能让他雪上加霜,“屋漏偏逢连夜雨,船迟又遇打头风。”原因在哪里?其实这是有前因后果的。天地为什么要这样做呢?所谓“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他现在很可怜,其实很有可能之前他做了很多不道德的事情,然后如果你对他好了,其实也就是对另外一个人的不公平,然后之前那一笔账怎么算呢?所以你最好就不要去干扰自然。天地其实是希望我们懂得外来的一切都是治标之举,而真正要改变命运的本原,就是从内在开始,从自我改善开始,这才是真正的仁啊!那圣人效法天地嘛,当然也是“声人不仁”的了。)
      (各位,就仁与不仁这个问题,孔子与老子其实也是有过交流,只不过一个说人道,一个讲天道,都没有错,但如果真要比较,那最终还是人道效法天道。《庄子·天道》中说:“老聃曰:请问,何谓仁义?孔子曰:中心物恺,兼爱无私,此仁义之情也。老聃曰:意,几乎后言!夫兼爱,不亦迂夫!无私焉,乃私也。”翻译过来就是,老子说:请问,什么叫做仁义?孔子说:中正而不以物喜,博爱而大公无私,这就是仁义的主要情况。老子说:唉哟哟!刚才的话,几乎都是虚浮的言辞。世道人心如此之坏,还提倡去博爱,岂不迂腐可笑,未免太不现实。宣扬自己无私,建立榜样的力量,让大家说他好而效仿,这也是某种自私呀。
      《庄子·天运》中更是记载老子警醒孔子:“夫仁义惨然,乃愤吾心,乱莫大焉。”意思是说仁义给人的毒害就更为惨痛,乃至令人昏愦糊涂,可以说是对人类最大的祸乱。然后老子举例说“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若相忘于江湖”。泉水干涸了,鱼儿相互依偎在陆地上,相互大口出气来取得一点儿湿气,靠唾沫来相互得到一丝润湿,虽说情深谊厚大有仁义,其实还不如彼此“相忘于江湖”。
       然后老子还纠正孔子读六经死书,说六经不过是先王的脚印而并非先王的真足。自此孔子闭关不出家门三个月。然后,孔子才真正与天地自然变化相识为友,才真正开始超凡入圣而得道。仁和虽说是孔子的核心思想,提出它是基于世间现实,但是这个概念一旦提出,就有如阴阳相生那样,有了好的一面自然就有不好的一面同时显现,比如有些人就有可能打着仁道的大旗进行各种欺世盗名的活动。
       庄子为此举了这样一个例子。“故跖之徒问於跖曰:盗亦有道乎?跖曰:何适而无有道邪!夫妄意室中之藏(事先推测估计他的财富储蓄),圣也。入先(在行动的时候,必身先士卒),勇也。出后(得手的时候,先要掩护同伴撤走,自己最后退却),义也。知可否(能判断可不可以行动),智也。分均(平均分配所得的利益),仁也。五者不备,而能成大盗者,天下未有也。”看看,说得比唱还好听呢!但孔子没有错,因为他是正五行(人道)的代表,老子也没有错,因为他是上五行(天道)的代表。面对世间大部分的人都在走下五行,老子的上五行虽然道法自然而更加高明,但是却又接不了地气,于是面对世间大众,唯有走正五行的中庸之道而提出仁道,但对于境界层次高而希望修道的人,就应该从正五行往上五行的层次提升,孔子的觉悟得道经历其实是很好的参考。)
  天地之间,其犹橐龠舆,
  【这天地之间,就象个大风箱那样装载着。】
     (橐龠:古代冶炼时用以鼓风吹火的装置,今俗称风箱。“橐”,是指它的外形的箱椟(如图一所示)。“龠”,是指它内在的往来活动的管片(如图二所示)。舆:载。)
  
                                                               (图一)  
                                                          (图二)
        虚而不簴,
   【风箱中看似空虚,但其实并非是什么都没有。】
      (“簴=竹+虚”,其基本义是竹的中间部位那样虚空。在古人的眼中,竹中间部位的虚空具有真空的意思,因为从来没有打开过,外物从来没有进入过,所以用当今的物理术语“真空”二字来表达是比较贴切的。)
  动而俞出;
  【越是抽动,里面的风气就越是外出。】
     (动:字取通行本,帛书甲本原字打不出来,但也是动的意思。俞:古同“愈”,更加。在这里,老子用风箱来类比天地的大活动情况,要注意这里的天地不是指代道,因为天地即是阴阳定义下的产物,也都是道之所生。而天地的大活动情况,从下图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向左还是向右,都是“动而俞出”,所以说,只要是执著的动,无论是善是恶,最后的结果都是一样的。而天下万物,无论是多么的波涛汹涌,还是如何的轰轰烈烈,到最后都是归于静的,于是在第十六章处,老子就说了,“天物云云,各复归于其根,曰静”。老子在这里,主要是通过风箱的活动原理来讨论天地与圣人为什么“不仁”,说白了,即便仁在理念上很好,但并不合道,越是提倡仁,越是将水搅浑,还不如“守于中”,也就是不要动,像风箱的那个抽把那样,不要向左,也不要向右。所谓的不要动不是不做事,而是不起心动念地做事。)
  

       多闻数穷,
     【向外探求得越多就越是走向穷尽。】
     (“闻=门+耳”,其基本义是打开耳朵的门户探听外来的声音。引申义为向外探求。后世往往将此改为“多言数穷”,虽然也不错,但其意义就显得狭窄了很多,远不及“多闻数穷”意义深远。)
  不若守于中,
  【还不如内守于中。】
     (“守=宀+寸”,其基本义是不离家宅半寸,在这里意指不起心动念,无论是善念还是恶念。那什么叫做“中”呢?不偏就是中。无论是善还是恶,是仁还是杀,都偏于阴阳的某一面,都不合道,都不值得提倡。《中庸》里面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用在这里解析“中”,也有近似的意义。“喜怒哀乐之未发”,即是0的状态,绝对的不偏不倚,完全的无为状态。老子在本章,没有直接描述道,而是从天地与圣人的心念状态来旁证无为的重要性,是以“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的缘故。而以风箱作为例子,真是最美妙的类比,总之我是再也想不出有比这更好的例子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