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 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注册
查看: 122|回复: 0

钟知霖品老子(曲则全二十三)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6/24 16:59: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第二十三章   曲则全
〖经文〗
曲则全,枉则正;
洼则盈,敝则新;
少则得,多则惑;
是以声人执一以为天下牧。
不自视故明,不自见故章;
不自伐故有功,弗矜故能长。
夫唯不争,故莫能与之争。
古之所胃“曲全”者,几语哉,诚金归之。
〖译文〗
弯曲,意味着保全。歪斜,意味着周正。
低洼,意味着盈满。破败,意味着更新。
少,意味着获得。多,意味着困惑。
因此圣人以不变应万变的自然之道,而成为天下的引导者。
眼里没有自己,反而得到彰显;不自我表现,反而光明耀眼;
不自我夸耀,因此才有功绩;始终保持谦逊,因而能够长久。
正因为圣人不与人争,因此没有谁能够与他争。
古代所谓“曲全”的话,真是精微之语啊!至诚至纯的道理都归到这几句上了。
【提示】
“不自视故明,不自见故章;不自伐故有功,弗矜故能长。夫唯不争,故莫能与之争。”这几句摆在这里,总是觉得怪怪的,当为错简。如果是我来编排的话,会将这几句归为上一章的后面。但是为了尊重原貌,在此不作改动。“夫唯不争,故莫能与之争。”说得真好,“不争”“无为”是老子很强调的东西,无为就是没有怀着任何的目的,不执著任何结果。因为我本来就没有目的,所以任何人都看不出我的目的。由于我本来就不争,所以任何人都没有与我争的机会。但是要注意,不与你争,并不代表你就能肆无忌惮的侵犯甚至伤害我。
本章的主旨在说明“中”道的重要性,这就是圣人所执持的那个以不变应万变的自然之道,并以此来引导天下人的。即站在中正的基础上看问题的两边,这样就不会导致偏颇的出现。面对“曲”,老子看到了“全”;面对“敝”,老子看到了“新”。面对“祸”,老子看到了“福”(祸,福之所倚)。老子赞叹至诚至纯的道理都归到这几句上了,我们应当细自思量,从中悟得几分,并应用到生活中去。可知“舍得”“利害”等义,面对有利可图的时候,是否注意到后面的“害”?
根据传统巴利语佛经的记载,佛祖当年有一个弟子叫做首楼那,由于修学过于精进,而遭到佛祖的批评。佛祖比喻说,琴弦过于松弛自然不好,但绷得太紧的话,也弹奏不出美妙的声音。同样的道理,“过于精进,会导致掉举;而精进不足,则生懈怠。如此,当力图于平稳中精进,令诸根平等通达,应于此处取相。”道佛如此,儒家也是如此。《论语·先进》记载,子贡曾经问孔子:“子张和子夏哪一个贤一些?”孔子回答说:“子张过分;子夏不够。”子贡问:“那么是子张更贤一些吗?”孔子说:“过分与不够是一样的。”这就是“过犹不及”的由来,直接导致儒家《中庸》思想的产生。但老子为什么说“执一以为天下牧”而不直接说“执中”呢?因为用一个“中”字也很难说明,这样会导致一般人会认为是不取两边而站在中间,但其实也没有真正的中间可取,否则这也是一个执著,也不是合道而为。有一个词叫做“万法归一”,请问这个一归何处?当然就是道心了,而这里的“一”,也类似于这样的意思。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