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 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注册
楼主: 蓝天百云

1、中医名词术语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7/8/1 02:35:47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刺过程中"针"的处理

折针       

针法操作时的异常情况。指毫针刺人体内的部分在皮下折断。多因用针有损伤、剥蚀等缺损,和患者体位的较大移动有关。处理方法要沉着细心, 让病人保持原来体位,尽量用镊子夹出折针断端。必要时以手术取出。

滞针       

针法操作时出现的异常反应。部将毫针刺人体内后,出现不能捻转、提插或手法操作困难等现象。多因病人精神紧张引起肌肉痉挛或捻转手法幅度 太大,肌纤维缠绕针尖所致。处理方法首先要解除病人顾虑,然后在滞针 部位的周围轻度按摩,并将针轻轻提插,或在附近再刺一针,使局部肌肉 松弛,再将针拔出。

弯针       

针法操作时的异常情况。即针入体内后;针体产生弯曲的现象。多由于外界刺激使病人肌肉突然收缩或移动体位,或手法操作不熟练等原因引起。 处理方法应先轻轻地挪动、恢复原来体位,根据针的弯曲角度和方向,顺 势将针徐徐拔出,切勿用力猛拔或捻转,以防折针。

调气       

针法名词,见《灵枢.官能篇》。应用针刺的补泻方法,可以调节人体阴 阳,改善人体的机能。也就是通过针刺以增强身体的抗病能力,纠正体内 各种组织和内脏的病理状态。针刺的这种治疗作用,称为调气。如《灵枢 .终始篇》:「凡刺之道,气调而止」。调气治病的道理和经络系统有关 ,也是主要通过中枢神经系统完成的。

得气       

针法名词,语出《素问.离合真邪论》(《灵枢.九针十二原篇》称“气至”,义同),即针感(或针响)。在针刺穴位后,经过手法操作或较长 时间的留针,使病人出现酸、麻、胀、重等感觉;行针者则觉得针下沉紧 ;称为得气。这种针感产生的程度及其持续时间的长短,往往和疗效有密 切的关系。特别是与镇痛效果的好坏有关。得气与否也是针刺麻醉成功的 一个关键性问题。

导气       

针法名词,语出《灵枢.邪客篇》。是促使针刺“得气”的一种手段。得气所出现的感觉之有无(也就是气至与否),一般多通过各种针刺的手法 操作(控制一定的刺激强度等因素)而产生。如《灵枢.九针十二原篇》 ,「刺之而气不至,无问其数;刺之而气至,乃去之,勿复针。」

候气       

针法名词,语出《素问.离合真邪论》。就是在针入穴位后用较长时间的留针来促使“气至”的一种方法,属于针法中补法的一种。此法多用于身 体虚弱,不适宜接受较强刺激手法的病人。

补泻       

补和泻是治疗上的两个重要原则。“补”,主要用于治疗虚证。“泻”,主要用于治疗实证。在针灸疗法中的补泻主要是通过应用不同手法以产生 不同刺激强度与特点而取得的。古代应用的针法补泻种类很多,主要有“ 迎随补泻”、“提插补泻”、“疾徐补泻”、“捻转补泻”等,参见各条 。
 楼主| 发表于 2007/8/1 02:38:36 | 显示全部楼层

迎随补泻 (针头补泻、针芒补泻)

大泻       

针刺手法中泻法的一种。即针刺入穴位后用一手紧按并固定针刺部周围的皮肤,另一手持针柄向左右前后大幅度地摇动,使针孔开大的一种方法。

开阖补泻       

古代针刺手法的一种。主要是在出针后用手揉按针孔,使针孔闭塞,称作“阖”;也就是补法;如在出针时摇大针孔,不加揉按时,称作 “开”;也就是泻法。

迎随补泻(针头补泻、针芒补泻)       

古代针刺手法的一种。即针刺时使针尖顺着 经脉循行方向(即手三阴经从胸部至手部,手三阳经从手部至头部,足三阳经从头部至 足部,足三阴经从足部至胸部)进针和操作 的叫做“随”,也就是补法;凡针刺时使针 尖逆着经脉循行方向进针和操作的叫做“迎 ”,也就是泻法。

呼吸补泻       

古代针刺手法的一种。指在患者吸气时进针,呼气时出针作为泻法;呼气时进针,吸气时出针作为补法。在针刺得气后进行捻转手法 ,再停针吸气为补法;加果在停针时呼气为泻法。

疾徐补泻       

古代针刺手法的一种。即缓慢进针、疾速出针为补法,疾速进针、缓 缓出针为泻法。

提插补泻       

古代针刺手法的一种,旧称“天、人、地三才补泻”,或“三才补泻”。本法一般是对任何一个穴位的预定刺入深度分为三等分。补法是 分三次按照浅、中、深的顺序进针,而出针时则一次退出;泻法是直 接针入预定的深度,然后按照深、中、浅的顺序出针。

捻转补泻       

针刺手法的一种。具体的操作有向单一方向捻转的,也有向左右捻转的。现在一般多以捻针的强度为准,即在进针和出针时强度捻转的为 泻法,轻微捻转的为补法。

烧山火       

古代针刺手法的一种。用于治疗寒证,属于补法中一种。其操作方法是:让病人呼气,随即迅速将针刺入皮下浅层,并重按穴位周围皮肤,强度捻转多次,稍行进针,作同样捻转,一直刺入到一定的深度,再同样 捻转。在病人感觉局部或全身有温热感后,将针缓缓地捻转退出。此外,也有用其它手法和不配合呼气的,但总的要求是以病人出现热感为原 则。

透天凉       

古代针刺手法的一种。用于治疗热证,属于泻法的一种。其操作方法是:让病人吸气,随着吸气将针慢慢地刺入到预定的深度,然后按压穴位周围皮肤,用手多次轻捻针柄,如局部或全身觉有凉意,就迅速向上稍 行提针,再作同样捻转,再迅速稍行提针和捻转后急速将针拔出。此外,也有用其它手法和不配合吸气的,但总的要求是以病人出现凉感为原则。

子午流注       

是针灸取穴的一种古代学说。以十二经中的“五俞”穴(共 66 个穴位)为基础,配合日、时的天干、地支变易,推算经脉气血盛衰开阖情况,决定出某天、某时用什么穴位。其效验尚待深入研究。
 楼主| 发表于 2007/8/1 02:41:40 | 显示全部楼层

灵龟飞腾 (“灵龟八法”、“飞腾八法”)

灵龟飞腾(“灵龟八法”、“飞腾八法”)       

古代针灸取穴的一种学说。以奇经 八脉中的八个穴位配合不同日、时 的干支来推算出在某一天某一个时 间应用那个穴位(每次针灸取主穴 、配穴各一个)的方法。这种方法 在临床应用上虽也可取得一定效果 ,但总的来说,太过于公式化,故有进一步深入研究的必要。

灸法        是点燃由艾叶等药物制成的艾炷或艾卷,刺激人体上一定的体表部位,以达到治疗目的的方法。

艾绒       

施灸时所用的主要材料。系将干燥的艾叶(即菊科植物的艾蒿的叶)磨碎,去其杂质,制成纤维状的物贺。根据加工的程度,艾绒有粗细之分。细 艾绒的纤维短,杂质少,可塑性大,可制成较小的艾炷,多用于直接灸法 ;粗艾绒的纤维长,杂质稍多,制成的艾炷较大(一般如半枣核大),多 用于间接灸法。

艾炷       

是用艾绒制成供灸法应用的一种材料。形状多为圆锥形,又有大、小之分,小艾炷如大米粒大,多以细艾绒用手指捏成,均用于直接灸法(直接放 在皮肤上点燃);大艾炷以粗艾绒用手或以金属制的艾炷模加压制成,可 用于直接灸或间接灸法。

艾炷灸       

灸法的一种。是用“艾炷”放在体表的穴位或一定部位上点燃,藉以达到治疗的目的。又有直接灸和间接灸二种方法。

壮数        即每次施灸所点燃的艾炷数。不论用在直接灸法或间接灸法,凡施灸时点燃一个艾炷,叫做一壮。

直接灸        即将艾炷直接放在穴位皮肤上燃烧的一种方法。根据刺激量的大小和瘢痕形成与否分有瘢痕灸和无瘢痕灸二种。

间接灸       

施用灸法时,将艾炷隔着姜片(隔姜灸)蒜片(隔蒜灸)食盐末(隔盐灸)或在药品制成的薄饼(附饼灸、豉饼灸、椒饼灸等)上施灸,而不 直接将艾炷放在皮肤上,这种方法叫间接灸。

瘢痕灸(化脓灸)       

艾炷灸的一种方法。将小艾炷直接放在穴位(或一定的体表部位)上燃烧,灸后局部贴以药膏,促使局部化脓,产生水 泡,最后结痂,形成瘢痕。这种灸法的缺点是病人的痛苦较 大,现在临床上应用较少。

无症痕灸       

炙法的一种,将艾炷直接或间接(以姜片、蒜片等)放在穴位皮肤上燃烧,每次均予以一定程度的刺激,不使其局部形成水泡、化脓及瘢 痕。

隔姜灸        灸法的一种。方法是:用生姜切成一分厚的片,放在施灸的穴位上,再将艾炷放在姜片上燃烧灼灸。

隔蒜灸        灸法的一种。其方法是:用大蒜切成一分厚的片,放在施灸的穴位上,再将艾炷放在蒜片上点燃。

隔盐灸        灸法的一种。其方法是:用食盐将脐窝填平,盐上放较大艾炷点燃,待患者感到灼痛再更换艾炷。可治疗腹痛、吐泻、虚脱等症。

隔饼灸       

间接灸的一种。用辛温或芳香类的药物制成饼状,放在施灸部位上,再在饼上点燃艾炷。常用的有附饼灸、椒饼灸及豉饼灸等种类。
 楼主| 发表于 2007/8/1 02:44:29 | 显示全部楼层

天灸 (自灸、冷灸)

椒饼灸       

用白胡椒末加面粉和水,制成薄饼。饼的中心放置丁桂散药末(丁香、肉桂)少许,在上面用艾炷施灸。多用于慢性风湿性关节炎。

豉饼灸       

用黄酒将淡豆豉末调和,制成厚约二分的圆饼,上置艾炷施灸。多用于痈疽发背,溃后久不收口,疮色黑暗。此法可促使疮口愈合。

附饼灸       

用生附子细末加水制成薄饼状,上置艾炷施灸。多用于慢性疮疡久不收口,仅流水而无脓者。

艾卷(艾条)       

用粗制艾绒卷成圆柱状,长 20 公分,直径 1.2 公分, 是灸法 中常用的一种材料。每支艾卷重约10 克, 可燃烧 1小时左右 。此外,也有在艾卷中掺和某些药品的,叫“药物艾卷”可参见 该条。

药物艾卷       

指用艾绒掺和一定的药物粉末卷制而成的艾卷。 直径约 1 公分左右。古代有两种药物配方,制成的药物艾卷一名“太乙神针”(是用人 参、参三七、肉桂、乳香、没药散、麝香等十六种药物的配方);一 名“雷火神针”(是用沉香、木香、乳香、麝香等七种药物的配方) 。治疗时点燃其一端,间隔数层布,按置在穴位上,常用于风湿性关 节炎等病。虽有一定疗效,但所用药品价格较贵,故有重新研究其实 际价值,或改良其处方,制成新的简、便、验、廉的药物艾卷应用。

回旋灸       

艾卷灸法的一种。指将艾卷点燃的一端在施灸的皮肤上进行前、后、左、右的周旋移动,而不是将艾卷固定于穴位上。

温和灸       

艾卷灸法的一种。将艾卷的一端点燃,靠近穴位,并保持一定距离,使 患者感觉热度适中,以不过分灼热为度。这种灸法一般需保持十至十五分钟。

天灸(自灸、冷灸)       

方法是把毛茛等植物(如毛茛、石龙芮、铁线莲、铁脚威灵仙等)的新鲜全草捣成糊状, 放入直径约 4 厘米的酒 杯内,平杯口为度,不要压紧,然后贴附在一定穴位上固 定约一小时左右、病人觉局部有烧灼或痛痒感时即应取下,此时皮肤上可产生大的深黄色水泡。然后用消毒镊子将 水泡挑破,局部敷以消毒敷料以保护创面(但不要用凡士林纱布处理)。此法多用于治疗疟疾、哮喘、关节炎等病 。
 楼主| 发表于 2007/8/1 05:08:33 | 显示全部楼层

8、中医名词术语

拔火罐(拔罐疗法)        

应用竹筒、陶瓷或玻璃制成的小罐或宽口瓶作为火罐。拔罐时,先将点燃的酒精棉球或纸条在火罐内晃动片刻后,趁热将罐倒扣在一定的体表部位上,使罐口舆皮肤密切接触,由于冷却后火罐内空气减少,产生负压,紧密吸着在皮肤表面,引起局部充血或瘀血,因而能达到治疗的目的 。一般应用于腰痛、胸胁痛、头痛、关节炎和哮喘等多种疾病。

药罐        

拔罐疗法的一种。即将竹罐放在预先配制好的中药煎剂中,煮沸后取出,俟稍凉再进行拔罐的方法。
推罐(走罐)        拔罐疗法的一种。多用于腰背部。要选用罐口光滑的罐,将局部皮肤涂少许油脂,于拔上火罐后在皮肤上平行地上下左右移动几 次。

闪罐        

拔罐疗法的一种。 即将棉花棒蘸 95% 酒精点燃,在罐内绕一周后抽出, 立即将罐按在拔罐的部位上,再马上拔下,再吸再拔,反复多次。直到局部皮肤充血为止。

时病        

又称“时令病”,指一些季节性发生的疾病,如春季的春温、风温、温毒、伤风等。夏季的泄泻、痢疾、中暑、暑温、热病、疰夏等。秋季的疟疾、湿温、秋燥等。冬季的伤寒、冬温等。

时行        

时病中有不少病带有传染性和流行性,古代称为时行。如果引起大流行时 ,则称为“天行”或“天行时疫”。

症候        

症候是由若干症状综合构成的, 可以说是症状的复合,相当于西医 Syndrome。例如发热、恶寒、头痛、脉浮等是一种外感表症的症候。壮热、烦渴、舌红苔黄、便秘等,是一种里实热的症候。又如中风时出现牙关 紧闭、面赤、气粗、痰涎壅盛、两手握固,脉弦滑或沉缓等,称为“闭症 ”。气息微弱,四肢厥冷,汗出如珠,口开目合,手撒遗尿,脤微细欲绝 或沉伏等,称为“脱症”。闭症、脱症,这些都是疾病的症候。

证        

证用作病名,乃表示本病突出的主症。一证之中可包括多种症候。如痹证若 见肢体酸痛,游走不定,属风痹的症候;若见疼痛较剧,遇冷痛增,得热痛减,则属实痹的症喉;若疼有定处,酸重麻木,则属湿的症候。

病候        

疾病外候的总称。即指疾病反映出来的现象,与西医的 Sign 相类似。包括症状和体征。

阴病        

含两义
:指三阴经的病。指一般虚症,寒症的统称。

阳病        含两义:指三阳经的病。指一般实症,热症的统称。

卒病        含两义:指突然发病,也称“暴病”。指新得的病,也称“新病”。新病多与旧病、宿疾相对而言。


[ 本帖最后由 蓝天百云 于 2007/8/1 21:10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07/8/1 05:32:09 | 显示全部楼层

风温、春温、暑病、阳暑

伤寒      

病名或症候名。广义的伤寒是外感发热病的总称;狭义的伤寒是属于太阳表证的一个证型,主要症状有发热、恶寒、无汗、头项强痛、脉浮紧等。与现代医学所称的“伤寒”不同。病因。指伤于寒邪。

太阳中风      

指太阳经感受风邪,是太阳表证的一个证型,主要症状有头项强痛 、恶风、发热、汗出、脉浮缓等,属表虚证。指真中风的一型。即 中风病有寒热的证候中表现无汗恶寒,或有汗恶风的称为“太阳中风 ”。但这种分型对中风病的辨证施治意义不大,现已少用。

病温        

指所患的病证是属温邪性质。

温病        

是感受四时不同的温邪所引起的多种急性热病的总称。古代对于“热病” ,多用“温病”一语以概括;后人有认为“热”轻的为温,重的为热,但 实质上是相同的,故温与热往往互称,又统称为温热病。其临床特点是发 病较急,初起时多见热象偏盛,而且容易化燥伤阴。它的种类较多,常见 的有风温、春温、湿温、暑温、冬温、温毒等。详见各条。

热病      

含两义:指夏天的暑病,指一切因外感引起的热病,见《素问.热论》:「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这里的“伤寒”即指广义的伤寒。 泛指热性病。

风温      

感受春季风温病邪而发生的一类急性热病。叶天士《温热论》:「风温者,春月受风,其气已温」。本病初起,邪在肺卫,主要症状有发热、口 渴、自汗、恶寒、咳嗽、头痛等。在病势发展过程中,有时能出现神昏, 谵语等“逆传心包”的证候及发斑等症。温病发汗后,出现身灼热、自 汗、身体沉重、嗜睡、鼾声、说话困难等证候,也叫“风温”(见《伤寒 论》)。

春温        

是发生于春季的温病。它的临床特点是:初起即出现里热症状,如发高热、口渴、心烦、小便赤等。或出现外寒里热、怕冷、身热、无汗、口渴、 头痛、身痛、烦燥不安、咽干、舌质红、脉细数。里热炽盛时,可出现发 斑和神昏,四肢抽搐等症状。可见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等。

暑病        

暑为六淫之一,是夏季的主气。凡夏天感受暑热邪气而发生的多种急性热病,统称为“暑病”。但狭义的一般多是指暑温、中暑、感暑之类的病症 。

阳暑        

指夏季在烈日下工作或长途奔走,感受炎热曝哂而发病的伤暑证。是由于动而得之,故名“阳暑”。主要病状有高热、心烦、口渴、大汗、舌苔黄 干,脉洪数等。

[ 本帖最后由 蓝天百云 于 2007/8/1 21:33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07/8/1 05:36:01 | 显示全部楼层

暑证

阴暑       

指夏季因气候炎热而吹风纳凉,或饮冷无度,中气内虚,以致暑热与风寒之邪乘虚侵袭而为病。是由于静而得之,故名“阴暑”。主要病状有发热 恶寒、无汗、身重疼痛、神疲倦怠、舌质淡、苔薄黄,脉弦细等。

伤暑       

又称“感暑”。指夏季伤于暑邪,出现多汗身热,心烦口渴、气粗、四肢疲乏、小便赤涩等“阳暑”证候。

冒暑       

指一般的伤暑证。感受暑邪之后,邪阻肠胃,出现恶寒发热、心烦、口渴、腹痛水泻、小便短赤、恶心呕吐、头重眩晕等症。

暍       

即中暑。详见“中暑”条。暍暍,形容热性病的热气极盛。

中暑       

指在夏季炎热气温中因为中于暑邪而发生的病症。症状是突然晕倒、身热 、恶心、呕吐、烦躁、大汗(或无汗)、气粗、面色苍白、脉细数,或昏迷不醒,四肢抽搐、牙关紧闭等,又称“中暍”(即伤于暑热之意)。

暑温       

指夏季感受暑邪而发病的热性病。临床表现一开始就发热身困,汗大出,背微恶寒,形似伤寒,右脉洪大而数,左脉反小于右,头晕痛,面垢齿燥,口渴引饮,面赤心烦恶热,大便或秘或泻,或泻而不爽等。 暑温易夹杂有传染性的疠气,是夏季较烈性的一类传染病,前人称为“暑温夹疠”。如流行性B型脑炎、中毒性痢疾、钩端螺旋体病、恶性疟疾等 。

暑风       

暑温病,因热盛而出现昏迷抽搐症状的,称为“暑风”或“暑痉”。表现为突发高热、神志不清、面赤、口渴、小便短赤,甚则角弓反张、牙关紧闭、手足抽搐。暑邪每多挟湿或痰湿互阻,如湿盛的,胸闷恶心,大便溏 泄;痰湿互阻的,喉间痰鸣、面色垢晦、舌苔厚腻等。

暑厥       

指中暑患者出现神志昏迷、手足厥冷至肘膝部。


暑热证       

广义指暑天一般热证。狭义指小儿夏季热(古称“疰夏”)。婴幼儿每逢夏季长时期发热,或暮热早凉,或暮热早凉,伴有口渴、多尿、无汗或少汗等症状。发病原因,多与婴幼儿时期,阴气未充,阳气未盛 ,不能耐受炎热气候的熏蒸有关。病至后期,往往元气受损,出现上实下虚症状。参见“疰夏”条。

暑秽       

感受暑湿秽浊之气而发的病症。表现为发病急速,头痛而胀、胸脘胀闷、烦躁、恶心呕吐、身热有汗,严重的出现神昏、耳聋等症状。

暑瘵       

指感受暑热而突然咯血咳嗽,状似“痨瘵”的病症。是因暑热伤肺,蒸迫 肺络所致。临床表现有烦热口渴、咳嗽气喘、头目不清、咯血、衄血,脉洪而芤等。如暑热挟湿的,则口不渴而苔白滑。
 楼主| 发表于 2007/8/1 06:39:03 | 显示全部楼层

疰夏 (夏疰)

疰夏(夏疰)       

或叫“注夏”。本病因有明显的季节性,每在夏令发病,故名。 好发于幼弱儿童。发病原因一般是由于体质娇嫩,脾胃虚弱或阴气不足,在夏季炎热的环境中,感受温热之气而致。由于体质差 异,临床表现有两种类型:脾胃虚弱型:主要症状有肢体无力、胸闷不适、懒于说话、纳呆便溏。如迁延日久,患儿身体异常 羸瘦,下肢也逐渐痿软无力。暑热炽盛型,主要症状有身热午后增高、有汗或无汗、口渴喜饮、小便量多,后期身热稽留不退 、消瘦、肢体疲乏、精神萎糜,故又有“夏痿”之称。类于小儿夏季热。

湿温       

是长夏(农历六月)季节多见的热性病。因感受时令湿热之邪与体内肠胃之湿交阻,酝酿发病。表现有身热不扬、身重酸痛、胸部痞闷、面色淡黄、苔腻、脉濡。其特点是病势缠绵,病程较长,病史多留连于气分,有湿 重于热和热重于湿的不同。病情进一步发展,可以入营入血,发生痉厥、便血等变证。多见于肠伤寒、副伤寒一类疾病。

湿病       

泛指因湿而引起的病症。湿为重浊粘腻之邪,有外湿、内湿之分。感受雾露,久居潮湿之处,或涉水雨淋,或着汗湿衣,以致湿邪入侵肌肤,出现身重体酸,关节疼痛,或见恶寒发热,身重自汗,属外感湿邪,亦称“伤 湿”。若因饮食不适,过食生冷,或脾胃虚弱,运化失常,水湿内停,出现食欲不振、泄泻、腹胀、小便少,甚则面目四肢浮肿等症的,是湿从内 生,统属湿病。参见“内湿”、“外湿”等条。

秋燥       

秋燥是秋季感受燥邪而发生的疾病。病邪从口鼻侵入,初起即有津气干燥的症状,如鼻咽干燥、干咳少痰、皮肤干燥等。燥有两种不同的性质:一偏于寒,一偏于热,临床上分为“凉燥”、“温燥”二种类型。详见该条 。

凉燥       

指感受秋凉燥气而发病,即秋燥之偏于寒者。临床表现初起头痛身热、恶寒无汗、鼻鸣而寒,类似感受风寒, 但本病有津气干燥的现象,如唇燥嗌干、干咳连声、胸满气逆、两胁窜痛、皮肤干痛、舌苔白薄而干等症。这 是肺受寒燥之邪、津液耗损而出现的寒燥症状。


温燥       

指感受秋天亢旱燥气而发病,即秋燥之偏于热者。临床表规初起头痛身热、干咳无痰、咯痰多稀而粘、气逆而喘、咽喉干痛、鼻干唇燥、胸满胁痛、心烦口渴、舌苔白薄而燥、舌边尖俱红等症。这是肺受温燥之邪、肺津 受灼而出现的燥热症状。

冬温       

指冬季感受反常气候(冬应寒而反温)而发生的热性病。主要症状有初起头痛、无汗、发热、微恶寒、口渴、鼻干或鼻塞流涕、咳嗽气逆,或咽干痰结、脉数、舌苔逐渐由白变黄;继则汗出热不解、口渴恶热、咳呛、胁 痛、脉滑数、舌赤苔黄而燥等症。以后传变,与风温大体相同。
 楼主| 发表于 2007/8/1 06:44:56 | 显示全部楼层

“瘟疫”与温病

温毒       

指感受温热时毒而发生的急性感染,即所谓“诸温夹毒”。临床以高热、头面或咽喉肿痛、出血性斑疹为特征。大抵包括二类疾病:一是头面、口腔、咽喉感染的化脓性疾患,如继发性化脓性腮腺炎、扁桃体周围脓肿、 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等;一是急性流行性传染病,如流行性腮腺炎、猩红热、斑疹伤寒等。

温毒发斑       

温毒症状之一。由于温热之毒内蕴肺胃,充斥三焦,波及营血,透发于肌肤而为斑。如斑色红活的,热毒较轻,紫暗的为热毒重,黑色的 为热毒极重。类于暴发型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斑疹伤寒等急性传染病 。

温疫       

又称“瘟疫”。是感受疫疠之邪而发生的多种急性传染病的统称。其特点是发病急剧,病情险恶,有强烈的传染性,易引起大流行,常见的有两类:一是湿热秽浊之疫,以恶寒壮热、头痛身痛、苔白如积粉、脉数等为主 症。一是暑热火毒之疫,以高热、烦燥、头痛如劈、腹痛吐泻,或神昏发斑、身发臭气为主症。

风寒感冒       

本病由于感受风寒邪气而发病。主要症状有发热、恶寒、头痛、无汗、鼻寒声重、喷嚏、流清涕、喉痒咳嗽、骨节酸痛、口不渴、苔薄白、脉浮紧等。

风热感冒       

本病由于感受风热邪气而发病。主要症状有发热、头痛、微恶风寒、自汗、鼻塞无涕、咽喉焮痛、咳嗽、痰稠黄、口渴、舌红苔薄白微黄、脉浮数等。

新感温病       

指四时中感受外邪,随感随发的温病。初起为表寒症的,发热较轻、恶寒、头痛、体痛较重,舌质淡、舌苔薄白,口中和,不渴,脉浮紧或浮缓,以后就化热入卅。初起为表热症的,发热较重,恶寒、头痛 、体痛较轻,舌质红,舌苔薄白或微黄,口渴,脉象浮数,以后热入于卅而更甚。风温、暑温、湿温、秋燥、冬温等都属新感温病。

伏气温病       

是有别于新感温病另一类温病。有因感受外邪后,因邪轻未能随即构成发病条件,蕴伏于里;或因平素内有积热,到了一定时间,感受时邪,内伏的郁热,自里透出。均称为“伏气温病”(亦有说是感受温 邪较深,发病时一开始就见里症的)。本病的特点是一开始即见烦渴、舌绛、尿赤、脉数等里热症候,而往往卫分症候不明显。如“春温 ”,“伏暑”,“温疟”等,都属于这类温病。伏气温病与新感温病,实质都是感受温邪而发的病,所不同者,是临床表现的差异,这可 能是由于病邪性质,致病途径,病变部位,病人体质等因素不同而来,故必须以症候为依据,不能离开症候空谈成因,也不应把“伏气” 看成是疾病的潜伏期。古人所说的伏邪,从冬伏至春夏而发病,或暑邪伏至冬季而发病,此说只可以做参考。从临床上辨别新感与伏气, 对病机转变、预后、治疗等,有一定的临床意义,尤其伏气温病的治疗经验,有很多值得借鉴。
 楼主| 发表于 2007/8/1 06:47:48 | 显示全部楼层

寒栗鼓颔

两感        

指阴阳两经表里同病,又称“伤寒两感”。如既有太阳经表证的发热、头痛,同时又有少阴经里证的神倦、肢冷、脉微。“重感”的别称,即重复感受两种病邪。如脏腑本有积热之邪在内,又再外感风寒,出现表里 同病的证候。

晚发       

“伏气温病”的别称。指春秋季末期所发生的里热证候较重的温热病。但“晚发”一词,现已少用。

阴阳交       

语出《素问.评热病论》。热病出汗后,仍发热,脉躁疾。发热和脉象不因出汗而见和缓,反有狂言、不能食的症状,前人认为这是阳邪交入于阴分,消耗阴气所致,故名。属危重证侯。

恶寒       

即怕冷、畏寒之意。恶寒的症状,在外感表证或阳虚里证都可出现。外感恶寒,是因风寒在表,必兼有发热、头痛、脉浮等表证;阳虚恶寒,是内脏虚寒,阳气不足,必见身冷、脉沉等里寒证。此外,还有里热盛而外现 假寒的,虽有恶寒、手足冰冷的症状,但患者口渴、呼吸气粗、便秘、溺赤、脉多滑实。

憎寒       

是一种外有寒战,内有烦热的症状。这是由于热邪内伏,阳气被阻,不能透达所致。
寒热往来        指恶寒时不发热、发热时不恶寒,恶寒与发热交替出现,定时或不定时发作的情况。这是少阳病正邪相争所出现的热型。

寒栗鼓颔       

简称“鼓栗”,或“振栗”。寒栗指因恶寒而发抖,也叫“战栗”。 鼓颔是形容恶寒时全身发抖,上下齿不断地叩击的样子。温疫或疟疾患者的恶寒,往往出现这种症状。

洒淅恶寒       

形容病人恶风寒时好像被冷水喷洒在身上,或被雨水所淋的感觉。

振寒       

形容发冷时全身振动,即冷得发抖的意思。

发热       

临床最常见症状之一。发热的类型和兼症此较复杂,概括可分为外感、内伤两大类。
“外感发热”:多属实证。由六淫或疫疠等外邪侵入人体之后,正气与之相抗而引起。分表热、里热、半表半里热。表热多兼恶风寒 、舌苔薄白、脉浮,或咳嗽、鼻寒等肺经卫分病状。半表半里热,主要特 点是寒热往来、胸胁胀满不舒,或见呕吐、口苦咽干、脉弦数。里热则不 恶寒而反恶热、口渴、舌苔黄干,或大便燥结或泄泻臭秽稀粪,脉多沉数而有力。若邪盛深入“营分”、“血分”则出现昏迷、抽搐、斑疹等危重 症状。

“内伤发热”,

多属虚证。主要由于脏腑阴阳失调所致。分为阳虚(气虚)和阴虚两类。详见“阳虚发热”、“阴虚发热”条。

恶热       

即发热而怕热的意思。外感表证,一般是发热恶寒,但当表邪入里(邪入气分)或外感风温,则往往不恶寒而反恶热。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