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 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注册
楼主: 蓝天百云

1、中医名词术语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7/8/2 00:59:09 | 显示全部楼层

循衣摸床

心烦       

即心中烦闷。多由于内热所引起。参见“内烦”条。

心愦愦       

愦,烦乱之意。形容心中烦乱不能自主的症状。若心中烦乱而有痞闷之感的,称为“心悗”(悗,烦闷之意)。

内烦       

指内热(实热或虚热)而引起心胸烦闷的症状。因心烦引起意识错乱的,叫“烦乱”。烦乱同时又有闷闷不乐感觉的,称为“烦冤”。

阴躁       

即阴寒极盛所致的躁扰、神志不安的证侯,多属危重之证。临床表现四肢厥逆、冷汗自出、脉微欲绝,躁扰不安。这种烦躁是因阴盛格阳所引起,故称。可见于休克前期、心力衰竭、尿毒症等。

循衣摸床       

形容神志昏迷的病人用手摸弄衣被,或抚摸床缘的症状。这是热伤心神,邪盛正虚的一种危候。

撮空       

指患者意识不清,两手伸向空间,像要拿东西样的症状。如两手向上,拇指和食指不断地捻动,称为“撮空理线”。这是病重元气将脱的表现。

手足躁扰       

指手足扰动不宁。有实证和虚证之别。实证是因内热炽盛,心中烦躁 不宁,故手足躁扰不能安卧。常伴有身热口渴或腹胀痛、大便秘结等实热症状。虚证是因危重病元气将脱,神不自主,故出现循衣摸床、 四肢躁扰等无意识的动作。多伴有神倦昏沉、肢冷、脉微等虚寒症状 。

蓄血证       

伤寒太阳腑证的另一种证侯。主要表现为身热,神志如狂,少腹胀满,拘急不舒,小便自利。是由表热随经入里,与血相搏,瘀热阻滞少腹,上扰心神所致。严重者少腹硬满,小便自利,发狂,或身发黄,色瘀暗 ,脉沉结。

痉病       

热性病过程中出现的背强反张,口噤不开的病症。主要表现:身热足寒(恶寒时觉头热、面赤、目赤),颈项强急,背反张,卒口噤,独头动摇,脉沉细或劲急等。本病是由六淫侵袭,化燥、化风所致。如阳明热盛,引 动肝风;或心营热盛,引动肝风等。凡热盛伤阴,误吐,误下的重症等亦能致痉。《金匮要略》以发热无汗,反恶寒为“刚痉”;发热汗出而不恶 寒为“柔痉”。此外,小儿“脐风”、“产后发痉”、“破伤风”及“暑痉”等,都属痉病范围。详见各条。

三阴痉       

指痉病之出现三阴经症状,故名。临床上除有手足厥冷、筋脉拘急、汗出不止、项强脉沉等症之外,还见头摇口噤(属厥阴);四肢不收、发热腹痛(属太阴);闭目嗜睡(属少阴)等三阴经症状。

项强       

指头部后项的肌肉筋脉牵引不舒的症状。一般是由于外感风寒,寒邪侵入太阳经络,经气不舒所致。项强常与头痛并见,是太阳病的主症之一。也有由于湿邪阻滞肌肉,或热邪灼伤筋脉而致者。
 楼主| 发表于 2007/8/2 05:06:51 | 显示全部楼层

项背强儿儿

《伤寒论》。头项和背部的肌肉经脉俱有牵引不舒之感。是项强病势进一步的发展,是形容患者头项伸直稍向后倾,如小鸟学飞之状 。若伴见外感症状的,为邪犯太阳经络的证候。

角弓反张       

病人的头项强直,腰背反折,向后向曲如角弓状。这是风病或热极动 风的一种症状。可见于惊风、破伤风及多种病因所致的脑炎、脑膜炎等。

转筋       

俗名“抽筋”。多指腓肠肌挛急。是津液脱失的一种症状。

拘急       

指四肢拘挛难以屈伸的症状。多由于风邪所致,也是神经系统疾病常见症状之一。

收引       

收,是收缩;引,是拘急。收引即指筋脉挛急,关节屈伸不利,多由于寒邪所致。

瞤       

指眼皮掣动,也作肌肉跳动的形容词。

身瞤动       

即身体的肌肉掣动。其原因有由于发汗太过,阳气和阴液受伤;有由于阳虚失去促进津液产生的正常功能,气液不足,肌肉失去温养所致。

筋惕肉瞤       

指肌肉抽掣跳动。其病理和“身瞤动”基本相同,不过津液受伤的程度此较严重。

但欲寐       

少阴经主症之一。是一种朦胧迷糊、似睡非睡、似醒非醒的状态。见于少阴病心肾两衰,气血虚弱。
目中不了了        语出《伤寒论》。了了,是清楚分明的意思。目中不了了,是形容 看东西时模糊不清,是由于阳明腑热过盛,津液受伤,邪热上蒸所引起的症状。

眴目       

指眼睛转动不定,即眼目昏花发黑的症状。

不能眴       

眴,是指眼球转动。不能眴,指眼睛凝视不能转动之意。 平素血虚之人,发汗过多,精血受伤,筋脉失养,可以出现这种症 状。

目瞑       

瞑,作合目或寐字解。目瞑指眼睛闭着不想睁开。多见于发热而心烦、眩晕,患者欲闭目求得一时安静的状态。

视歧       

即看东西时把一物看成两物,属肝肾阴精亏损的病变。

戴眼       

指目睛上视而不能转动,为太阳经的经气衰竭,是病在危重阶段所出现的一种脑神经症状。

瞳子高       

瞳子即瞳人。指目睛上视,为太阳经的经气不足,进一步可出现“戴眼 ”。是一种脑神经症状。

结胸       

语出《伤寒论》。指邪气结于胸中的病症。主要症状有两类:一类为胸胁部有触痛,头项强硬,发热有汗,脉寸浮关沉等;一类为从心窝到少腹硬满而痛,拒按,大便秘结,口舌干燥而渴,午后稍有潮热,脉沉结等。发 病原因,是由于太阳病攻下太早,以致表热内陷,与胸中原有水饮结聚;或不因误下,由太阳内传阳明,阳明实热与腹中原有水饮互结而成。胸胁 有触痛,颈项强硬,微汗或但头汗出的,为热与水相结,称为“水结胸”。又称“水气结胸”,或“水热结胸”。心窝部至少腹硬痛拒按、便秘, 午后微有潮热的,称为“实热结胸”。此外,还有“小结胸”、“大结胸”、“血结胸”、“寒实结胸”等名称。各详该条。
 楼主| 发表于 2007/8/2 05:09:12 | 显示全部楼层

结胸

小结胸       

结胸证类型之一。多由于痰热互结所致,又称“痰热结胸”。临床表现有胃脘部硬满、压痛、舌苔黄微腻、脉象浮滑等。

大结胸       

即《伤寒论》中之大陷胸汤证。是太阳表证未罢而误用下法,出现自心下至少腹硬满而痛、手不可近的证候。

血结胸       

结胸证类型之一,是由邪热与血结聚胸脘所致。主要症状有胸脘间满而微硬,不可按,其人善忘,小便反利而口不渴。

寒实结胸       

结胸证类型之一。是因太阳病误用冷水淋洗、邪热被寒气所阻抑,水寒伤肺,寒气结于胸中所致。主要症状为胸痛、心烦、不渴、不发热等。

胸下结硬       

“胸下“指膈间,是胸膈间有胀满痞硬而有疼痛的症状。可因痰湿和邪热相结;或因脾胃虚寒误用泻下,脾胃受伤而致。

胸胁苦满       

即胸胁部满闷不舒。这是足少阳胆经气机失调所出现的症状之一。足少阳经络分布两胁,因为气机郁结,同时胆火又内郁于胸膈,故出现 这种症状。

少腹硬满       

指脐以下部位坚硬胀满的症状。若按之不硬,只觉胀满,拘急不舒的,称为“少腹急结”。都是由于瘀血和邪热互结,阻滞于少腹部;或 因膀胱气化失常,水停下焦所致。前者属蓄血证,后者属蓄水证。辨 证要点,在于小便利与不利。小便通利的,为蓄血证;小便不利的, 为蓄水证。

胸闷       

是指湿热或痰湿之邪阻滞中焦,邪气扰及胸中,出现烦闷不舒的一种症状 。

痞       

是胸腹间气机阻塞不舒的一种自觉症状。有因邪热壅聚的,有因气虚气滞的。若兼有胀满感觉的,则称为“痞满”。邪热阻滞在上焦,胸部痞塞的称“ 胸痞”。若夹有痰湿,胸痞程度较甚。如有物堵住的,称为“胸中痞硬”。 邪热阻滞在胃脘部,按之软而不痛的,称为“心下痞”;若按之有抵抗感的,是邪热与胃中停水相阻,称为“心下痞硬”。急慢性胃肠炎、消化不良, 常可出现这类症状。

心下满       

指胃脘间痞闷胀满;若兼有气上逆的感觉,称为“心下逆满”。这是由于中阳受伤,运化失常,以致水饮停于中焦所出现的自觉症状。

心下急       

指胃脘部急迫微痛、胀满不舒的感觉。这是因邪热结于胃,引起剧烈呕 吐后所出现的自觉症状。常伴有心烦、大便闭等症。可见于急性胃炎、 胃肠型感冒等。

支膈       

自觉胸膈下有一股气阻塞似的不适感。
 楼主| 发表于 2007/8/2 05:11:51 | 显示全部楼层

心下支结

胃脘间自觉好像有东西梗阻似的,烦闷不舒,不硬不满的一种症状。这是少阳病胸胁苦满的轻症。

脐下悸       

指下腹部搏动不宁的一种症状,多由于下焦平素有水停蓄,当外感病发汗不当,肾气受伤,水气冲逆时则可出现。

脏结       

语出《伤寒论》。症状和结胸证相类似,但无发热顷躁。病者饮食如常,而时有腹泻,脉象寸浮关细小沉紧,舌苔白滑而腻。是由于邪结于脏,阳虚而阴浊凝结。指病人胁下素有积聚痞块,并连至脐旁,疼痛牵引到 少腹的病症。

杂病       

又名“杂症”。通常指外感病以外的内科疾病。

宿疾        指旧有的病,又称久病,与新病相对而言。

痼疾        是指久治不愈的比较难治的慢性疾病。

咳嗽       

咳嗽是一个症状,中医认为六淫外感,脏腑内伤,影响于肺而引起咳嗽。前人区分有声无痰叫“咳”,因痰作咳叫“嗽”。临床上习惯把有痰而有声的咳,统称“咳嗽”。无痰的咳则叫“咳呛”或“干咳”。但不离外感 、内伤两大类,一般按风寒、风热、燥火、痰湿、劳伤施治。

干咳       

指无痰的咳呛。轻者连咳十数声会有少量粘痰咯出,重者难多咳亦无痰,咳声高亢,喉痒干燥,胸胁作痛,舌边尖红,苔黄而干,脉细涩或弦数。中医认为多系由于燥火伤肺,肺津受灼所致。

燥咳       

是一种痰少干咳的症状,并有咽喉干痛,口鼻及皮肤干燥,气息不利,骨节烦痛,大便干燥,舌红苔黄,脉弦数等。中医认为系由于燥气耗伤肺津引起的咳嗽。

痰咳       

亦称“痰湿咳嗽”,临床表现以咳声重浊,痰多且易咯出,痰出则嗽止为这种咳嗽的特色。伴有胸闷食少,苔白腻,脉浮滑等症状。中医认为本症 多因痰湿内蕴,上干于肺所致。见于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支气管扩张 等病。

暑咳       

是咳嗽的一种。临床表现咳嗽少痰或无痰,身热口渴,心烦或胸胁痛,尿赤,脉濡滑而数等。中医认为系感于暑邪,暑气伤肺而咳。

五脏六腑咳

语出《素问‧咳论》。中医认为咳嗽是肺脏有病的一个症状。五脏 六腑有病时,病气影响到肺也会引起咳嗽。同时咳嗽过久也可以影响到其它脏腑功能的失常。

因此,古人发现咳嗽会引起或并有其它 脏腑功能及脏腑的经脉循行路线的症候,而以五脏六腑来分类辨症。故而有“心咳”,“肝咳”,“脾咳”,“肺咳”,“肾咳”, 胆咳”,“胃咳”,“小肠咳”,“大肠咳”,“膀胱咳”,“三焦咳”等。(详见各条)。但不能误解为除肺之外其它脏腑本身会 出现咳嗽。
 楼主| 发表于 2007/8/2 05:14:07 | 显示全部楼层

痰积咳

心咳        指咳时心胸部疼痛,喉头似有物梗咀,甚则咽喉肿痛的症侯。
肝咳        指咳时牵引到两胁疼痛,甚则躯体不能转侧,转侧则两胁部胀满的症候。
脾咳        指咳时右胁部疼痛,且牵引到肩背,甚至不可动,动则咳嗽增剧的症候。
肾咳        指咳时腰背相引而痛,甚则唾涎的症候。
胃咳        指咳时会呕吐,呕得厉害时则会呕出蛔虫的症喉。
肺咳        指咳时喘息有声,甚至咳出血的症候。
胆咳        指咳嗽时会呕吐出胆汁或青色苦水的症候。

小肠咳        指咳嗽时会放屁,咳、屁同时出现的症候。
大肠咳        指咳嗽时会出现大便失禁的症候。
膀胱咳        指咳嗽时合出现小便失禁的症候。
三焦咳        指咳嗽时肚腹胀满而不欲饮食的症候。

寒痰        

以痰质清稀色白的痰为特征。如由外感风寒而致病的,必伴有恶寒、发热、头痛、喉痒、咳嗽等症状。由脾肾虚寒引起的,则出现恶寒肢冷,神倦纳呆,脉沉缓等症状。

燥痰        

以痰质稠粘、量少,或带血丝为特征。多伴有口干、鼻燥、痰难咯出,咽痛,脉细数等症状。

伏痰        

又称“宿痰”。指水饮由于内热的煎熬而成的痰,停留在膈间较久而得名。在中医认为伏痰与伏饮意义基本相同,但“饮”多伏于胸腹四肢,(类似于水肿和胸腹腔积水的现象)。而“痰”则全身各处均可潜伏,除一般 有咯痰症状的疾病外,如癫痫,某些关节病,淋巴结肿大的病症等,在辨症施治方面往往均兴伏痰有关。

痰火        

指无形之火与有形之痰煎熬胶结贮积于肺的病证,所谓“窠囊之痰”。平时可无明显症状,如因外邪或饮食内伤等因素则引致发作。其症颇似哮喘,烦热胸痛,口干唇燥,痰块很难咯出等。是头部及耳后有痰核如串 珠状,或脏下有结核的病症。其核按之紧,推之不移,兼见舌红苔黄、脉弦滑数等。因其由于肝火、痰郁所致,故名。

痰积        

主要症状有胸膈痞满隐痛,痰涎咳咯不出,涕唾稠粘,吞咽梗阻,头晕目 眩,腹中有硬块。是由于痰阻气滞,湿浊凝聚于胸膈间所致。

水饮        

水饮是指脏腑病理变化过程中的渗出液。水和饮的区别是,稀而清者为“水”,稀而粘者为“饮”,名实异同,故常水饮并称。(类似渗出液与渗透液之分)。参阅“饮症”'。
 楼主| 发表于 2007/8/2 05:21:14 | 显示全部楼层

隐症,痰饮

隐症       

包括“痰引”、“悬饮”、“溢饮”、“支饮”四种合称。“四饮”见《金匮要略》。是统指各种“水饮”所引起的病症。

四饮       

见《金匮要略》,指痰饮、悬饮、溢饮、支饮四种饮症。详见各条。

痰饮       

广义的痰饮是指多种水饮病的总称,泛旨体内水液转输不利,停积于体腔 、四肢等处的一类疾病。(类似于水肿 Edema)。中医认其主因系脾、肺、肾三脏功能失调,相互影响所致,尤其是脾阳失于健运,三焦气化障碍 留积而成。狭义的痰饮,是水饮病的一种,分虚症和实症两类;虚症主要表现为胸胁支满,脘部有振水音,呕吐清涎、头晕、心悸、气短、形体消 瘦。中医认为系由于脾肾阳虚,不能运化水谷,水饮散在胃肠所致(类似幽门阻塞 Pylon Steuoris 所致的胃潴留)。实症主要表现为胃脘部坚满 ,腹泻,泻后稍感舒服,但胃部又立刻坚满,水液流动于肠间,有沥沥的声响。中医认为这是由于水饮留伏于胃肠所致。(类似痢疾圻 Dyseutery 引起的症状)。

悬饮       

指水饮之留于胁肋部者。因其上不在胸中,下不及腹中,故名。临床症状为胁下胀满不适,或见微肿。咳嗽或唾涎时两胁引痛,脉沉而弦,严重时咳嗽加剧,胸胁痞满而痛,牵引至锁骨上窝,伴有干呕短气,头痛等症( 类似于渗出性胸膜炎,胸膜积水等状况)。

溢饮       

指水液滞留于体表及皮下组织,与一般所谓水气病相同。临床表现为身体疼痛,四肢浮肿沉重,或见喘咳等(类似于心脏病水肿,肾炎水肿等状况)。

支饮       

是指痰饮、水气停留于胸膈胃脘部位的病症。中医认为系由于上迫肺气,肺失肃降,气机的升降受阻,故而胸膈不利。临床症状为喘咳上逆,胸满气短,倚息不能平卧,甚则浮肿。(类似于慢性肺气肿引起的肺心病,郁 血性心脏衰竭等)。

留饮       

指长期滞留不行的水饮。中医认为系因中焦脾胃阳虚,失于运化,津液凝滞所致。临床表现为口渴,四肢关节酸痛,背部觉寒冷,气短,脉象沉等。如中阳不复,旧饮虽得排泄,但新饮又可再留积,故此症迁延难愈。

伏饮       

指痰饮潜伏于体内,经常发作的状况。临床症状是腰背酸痛,恶寒发热,胸胁胀满,咳嗽呕吐,甚则眠泪自出,浑身颤动。

哮喘       

“哮”是指喉间声响而言,开口闭口皆有痰声,“喘”是指呼吸而言,气息迫促,升多降少。“哮”在发作期间,每与喘促相兼,而喘则未必兼哮 。习惯上多以哮喘合称,实际上是有分别的。
 楼主| 发表于 2007/8/2 05:23:23 | 显示全部楼层

哮症

呼吸时伴有喘鸣声(呷呀声)为特征。常与喘互见。哮以声响言,喘以气息言。本病以其有痰鸣咳喘的症状,故俗称为“呷呀”,或“呷嗽”。自幼即患本病者称为“天哮“。中医认为其病因主要是由于内伏痰饮,因外 感,饮食,情志或劳累过度等因素而诱发,尤其与气候变化关系更密切。病久可导致肺、脾、肾三脏皆虚,出现本虚标实的症候。临床上大抵分为 “冷哮”和“热哮”两种类型。“冷哮”,咳痰清稀,呈粘沫状,口不渴,胸膈窒闷,或兼有风寒表症。

“热哮”,则痰浊稠黄胶粘,难以略唾, 面赤、自汗、烦闷、喘胀迫促,或兼有风热表症。

喘症       

以呼吸急促,甚至鼻翼煽动,或张口抬肩不能平卧为其特征。见于外感或内伤等疾患,临床上分“实喘”和“虚喘”两类。“实喘”多由风寒或痰浊、痰热等所致。由风寒引起的,初起有恶寒发热等表症;由痰浊诱发的 ,则见胸中满闷,甚则咳引胸痛。由于痰热的,则发热,咳嗽痰盛,胸痛,烦燥等。“虚喘”又分肺弱、肾虚两种。肺弱的以喘促短气,咳声低弱 ,自汗畏风为主;肾虚的则以呼多吸少,动则喘甚,神疲肢冷为主。

喘急       

或称“喘促”。是形容气喘时呼吸急促之状。

喘促        见“喘急”。

喘鸣       

指喘气时喉间有痰鸣声而言。若痰盛而作喘,称为“痰喘”;痰喘而兼见咳嗽,称为“喘咳”。(见于慢性支气管炎,肺原性心脏病,支气管哮喘等)

肺闭喘咳       

此症多见于小儿,中医认为是外邪壅阻于肺,肺气郁闭不宣,而出现发热、气急、咳嗽,甚至鼻翼煽动,颜面苍白,口唇发绀等的病症。(类似肺炎)在病因方面,中医认为其有因风寒外束,或风温犯肺; 也有因火热迫肺而起的。风寒外束的,恶寒发热,头痛无汗而咳嗽气喘;风温犯肺的,寒轻热重或不恶寒,有汗,喘咳胁痛,舌红苔微黄 ;火热迫肺的,高热,自汗,烦渴,喘急,脉洪大。

少气       

即气虚不埕。主要表现为气息低微,说话时感觉气不够用、懒言、倦怠、脉弱。多因中气不足、肺肾两虚所致。

短气       

即呼吸短促而不相接续之意。可见于很多疾病的过程中。有虚有实。实证多突然发病,伴有胸腹胀满。呼吸声粗,多由于痰、食内阻,影响气机升降所致;虚证多实久病,声低息微,形疲神倦,多由于元气大虚所致。

上气       

指呼多吸少,气息急促,是肺经受邪,气道不利的证候。指上部之气心、肺之气)。心肺在人体之上部,故名。
发表于 2007/8/2 22:39:08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提供!学习中.
 楼主| 发表于 2007/8/3 00:20:32 | 显示全部楼层

鼻掀胸挺

咳逆上气       

指咳嗽气喘的病症。“上气”即肺气上逆之意。此症临床上有实证、 虚证的区别。实证主要症状为喘咳胸满、呼吸迫促、不能平卧、痰多粘腻、脉浮滑,是由于肺实气闭所致。虚证主要症状为咳喘面浮、脉 浮大无力,这是“肾不纳气”所致。

膹菀       

这里的“菀”与“郁”音义通,故“膹菀”又称“膹郁”。 是一种喘急痞闷的症状。《素问.至真要大论》:「诸气膹郁,皆属于肺」参见“病机十九条”。

下气       

气由肠道中泄出者,俗称放屁。指人身下部之气。指降气的治法(参见“降气”条)。

息高       

指呼气多而吸气少的喘迫现象,这是肺气将绝,真阳涣散的虚脱证候,类 于潮式呼吸,如《伤寒论》:「少阴病,六七日,息高者,死」。

肩息       

指呼吸困难,抬肩以助呼吸的状态。哮喘病人或其它原因引起缺氧时均可出现这种情况。

鼻掀胸挺        鼻翼煽动叫“掀”;气喘胸高叫“挺”。是形容小儿喘咳、呼吸困难的状态。

肺胀       

即肺气胀满。是泛指喘咳胸满的病症。是由于肺失肃降所致。有虚实之分 。实证多由邪气壅肺,肺气不降;虚证多由肺肾两虚,导致肾不纳气,而肺气上逆。可见于肺炎、急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合并感染等 疾患。

肺痿       

是阴虚肺伤的慢性衰弱疾患。主要症状为咳嗽,吐出稠痰白沫,或伴有寒热,形体消瘦,精神萎靡,心悸气喘,口唇干燥.脉象虚数等症。本病多续发于其它疾病或经误治之后,津液一再耗损,阴虚内热,肺受熏灼而致 。若病久伤气或肺中虚寒而致者,则表现为阳虚,患者多涎唾,常吐出涎沫而无咳嗽。可伴有眩晕、遗尿等症状。

肺痈       

是肺部发生痈疡、咳唾脓血的病症,类于肺脓疡、肺坏疽等疾患。多因风热病邪阻郁于肺,蕴结而成;或因嗜酒或嗜食煎炸辛热厚味,燥热伤肺所致。病情变化一般分为三期:表证期:主要表现为恶寒发热、出汗、咳 嗽胸痛、脉浮数等症;酿脓期:主要表现为咳逆胸满、胸痛、时时振寒、脉象滑数等症; 溃脓期:主要表现为咳吐脓血腥臭。也可续于其它疾 病。

虚劳       

是“虚损劳伤”的简称,又有“劳怯”之称。也是五脏诸虚不足而产生的多种疾病的概括。凡先天不足,后天失调,病久失养,正气损伤,久虚不复,表现各种虚弱证候的,都属虚劳范围。其病变过程,大都由积渐而成 。病久体弱则为“虚”,久虚不复的则为“损”,虚损日久则成“劳”。虚、损、劳是病情的发展,又是互相关联的。由于虚劳证的范围很广,所 以前人对这方面的分类,有“五劳”、“六极”、“七伤”等名称。但总的病理变化,不离阴虚、阳虚、阴阳两虚等方面。参见有关各条。
 楼主| 发表于 2007/8/3 00:22:41 | 显示全部楼层

痨瘵

是指具有传染性的慢性消耗性疾病,或称“肺痨”。类于肺结核病。其发病原因,是由于某种因素使机体的抵抗能力降低,从呼吸道感染痨虫(结核杆菌)所致,故又称“传尸痨”,以形容它是一种互相传染的病。主要临床表现有咳嗽、咳血、潮热、盗汗、身体逐渐消瘦等,以阴虚为多见。在整个疾病演变过程中,开始则阴精亏耗,继则阴虚火旺,后期则阴损及 阳、阴阳两亏。

痨疰        痨瘵的别称。“疰”有注入和久住之意,形容痨瘵患者的病程长,又能转注给别人,故名。

心劳        五劳之一。由于耗损心血所致。主要症状有心烦失眠,心悸易惊。

肝劳        五劳之一。由于精神刺激,损伤肝气所致。主要症状有视物不明,两胁引胸而痛,筋脉弛缓,活动困难。

脾劳        五劳之一。由于饥饱失调,或忧思伤脾所致。主要症状有肌肉消瘦,四肢倦怠,食欲减少,食则胀满,大便溏泄等。

肺劳        五劳之一。由于肺气损伤所致。主要症状有咳嗽、胸满、背痛、怕冷、面容瘦削无华、皮毛枯槁等。即肺痨。

肾劳        五劳之一。由于性欲过度损伤肾气所致。主要症状有遗精、盗汗、骨蒸潮热、甚则腰痛如折、下肢痿弱不能久立等。

干血劳        虚劳证候之一。多见于妇女。主要症状有面目暗黑、肌肉枯干而粗糙、肌肉消瘦、骨蒸潮热、盗汗、口干颧红、易惊、头晕痛、月经涩少,或闭经。是血枯血热积久不愈,肝肾亏损,新血难生所致。

骨蒸        “骨”,表示深层之意;“蒸”是熏蒸之意。形容阴虚潮热的热气自里透发而出,故名。这种热型,每兼盗汗,是肺痨病的主症之一。有“骨蒸痨热”之称。


冷劳        妇女虚劳病之属于阴寒证者。多因气血不足,脏腑虚寒所致。主要症状有脐下冷痛、手足时寒、月经不调、饮食不化、间有呕吐、时寒时热、骨节酸痛、形体羸瘦等。


六极        指六种劳伤虚损的病证。“血极”则发堕善忘;“筋极”则拘挛转筋;“ 肉极”则肌削萎黄;“气极”则短气喘急;“骨极“则齿浮足痿;“精极 ”则目暗耳聋。


风消       

古病名(见《素问.阴阳别论》)。指因情志郁结而形体瘦削的一种证侯。妇女则见经闭,其发展可因血虚气郁而生内热,阴液不断被消耗,故形体日渐消瘦。《张氏医通》说:「风消者,发热消瘦」。

心悸       

是自觉心跳悸动不安的病证。一般多呈阵发性,每因情绪波动,或劳累过度而发作。本病的发生,除精神因素外,多因心血不足,心阳虚弱,肾阴亏损,或因水饮内停、瘀血痰火所致。心悸若因惊恐、恼怒而发作的,称 为“惊悸”,但多先有心气内虚的内在因素。因心血不足的,则见面色萎黄,头晕目眩;因心阳衰弱的,则见面色[白光]白,头晕神倦,肢冷形寒 ;因心肾亏损的,则见心烦少寐,头目昏眩,耳鸣腰酸;因水饮内停的,则见心下胀满,小便不利,头眩晕,甚则浮肿气喘,形寒肢冷;因痰热上 扰的,则见痰多胸闷,善惊,恶梦纷扰;因瘀血内阻的,则见胸闷不舒,甚或心痛阵作,短气喘息,舌色紫暗,脉涩或结代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