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身体 完善生命——依照《道德经》修行
序言道——走向健康,回归真人之路当我们走到郊外时,看到好的风景,你的心里就会有一种放松的感觉,这种感觉可能会有种轻微的眩晕,然后你可能会感觉到有股热流从在你的头部流下来,这就是你体内的气在流动。
当你的脚扭伤了,请不要动你扭伤的脚,或者就原地坐下,静静的去感觉你扭伤的脚,心里不要慌。很快钻心的疼痛就会变成一股暖暖的,一股热流从你扭伤的地方流过,疼痛就会减轻了。而你这次的扭伤会比你过去用了好多方法治疗的扭伤都好得快,这就是你体内的气的作用。
这样的经验,远古时代的人们也有,那时的人们还没有发明语言,他们对身体的感觉会更容易。在他们吃饱睡好以后,他们就会静静地去感觉自己的身体。就和其它的动物一样,在吃饱睡好以后,就会在阳光下或树荫里静静地感觉自己的身体。他们不会象我们现在的人,大脑里的思绪纷飞,语言一刻也不停。
当人类发明语言以后,人们的这种静静地去感觉身体的时间就少多了,这时有智慧很高的人发现了人们因为这一原因而身体开始不好了,寿命减少了,于是就告诫人们,要把心静下来。当心静下来时就会产生一种不一样的感觉,身体里有东西在流动,大脑的感觉在扩散,有种和天地相融合,身体很空旷虚灵的感觉。他们认为这是走向健康的道路,于是就叫这一感觉为“道”。同时,他们也认为这是他和神灵相通的方法,也是和神相通的道路。这种方法一直在流传,只是由于人类社会的发展,语言越来越丰富,懂得这一方法的人却越来越少了。直到后来文字的产生,有人把这一方法记载了下来,他就成了圣人,他就是中国的老子。
在古老的古印度,人们同样能记得这一让身体进入内部可调整的,能感觉气血流动的状态的方法。但是也是随着社会语言的发展,有这一感觉的人越来越少,人们于是努力地去追求这一感觉,这就形成的修行的传统。当释迦族的王子释迦牟尼终于进入这一感觉,打开了自己的大智慧时,他就成了佛,就产生了佛教。
在其它的地区,也有人在语言文字产生以后,得到了这一方法的传承,或者偶然这种感觉苏醒了。他们为这种感觉加上了神圣的色彩,于是产生了宗教,产生了上帝。他们不断的去传扬他们获得的神秘的感觉,却没有或没法告诉人们获得这一感觉的方法,于是就只是产生了宗教崇拜。而这种崇拜的心态有时也能让人进入这一让人们迷幻的状态,人们也可以因崇拜而获得身体里有气流动的感觉,也可以让心灵得到安宁,也有可能获得健康,于是宗教就传开了。
今天,人们已经完全忘记了在没有语言时的身体感觉了,人们也因语言文字的发展,因社会的发展,大大地丰富了人们掌握自然的能力。人们也很为自己发展起来的科学技术而骄傲,可是就没有想过我们现在的身体仍然是和上古时代的人们是一样的哦。我们现在仍然需要道,仍然需要大脑来对我们的身体进行调控。随着现代医药的发展,开始人们充满了希望,以为可以把身体完全交给医院,交给医生。而现在人们越来越感觉到了医药的局限,听说那些站在医学前沿的专家学者,反而更为人类的前途而担忧。我们现在在与疾病的对抗中,并没有多少优势可言,抗生素的发现,本来为人类的健康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现在的细菌越来越适应了抗生素。对病毒,人类更是无能为力。而且现在的非感染类的疾病却越来越多,越来越恶性。虽然医学的宣传,什么器官移植,基因技术,看似医学科技有多么先进,然而只有病人才知道,那些技术所带来的往往是生不如死。经济上的巨大负担,生命质量的严重下降,而且最终也没有真正战胜疾病。
难道真的是人类没有希望了吗?不是,人类的希望大着呢。我要大声告诉你们,人类今天之所以陷入这样的境地,是我们对疾病的认识有错误!我们与疾病的对抗本身就是一个错误!我们生病其实是身体对我们行为和生活方式的反馈,是我们的身体在苏醒!我们应当以纠正我们的生活和行为的错误来纠正我们的疾病,而不应当是以抑制我们的反馈,抑制我们的感觉来治疗疾病!
本书作者以自己的身体作为实验室,揭示了疾病与我们的健康之间的关系,同时也给出了一系列的养生方法,指导我们如何得到完全健康的身体。还和大家一起讨论了人生的意义这一永远的话题,给出了自己对于人生意义的答案,认为对于上天的崇拜是人类信仰的核心。同时也符合远古圣书《道德经》的宗旨,并在实践的过程中完全解开了上古天书《道德经》之迷。
道,就是从凡人到真人之路,愿我们的身体远离疾病,并且都能象《黄帝内经》里说的上古之真人那样活到天年,尽百岁乃去!
一章忘言 让大脑的语言功能暂时休息一会
我们的大脑每天都很忙,一直不停地在转,但是你知道吗?我们的大脑的语言思维能力并不是我们大脑本来的功能哦,这只是我们大脑的副功能,是我们大脑功能的异化!也就是说我们大脑每天的绝大多数时间里都是不务正业的。
这话可能很多人都想不通,我们往往认为这个人聪明,大脑发达,就是说这人能思考。现在我反而说思考是大脑在不务正业?
是的,本来我们的大脑的主要功能是用于感觉我们的身体,调节我们的身体的。而由于我们大脑现在主要的功能反而是语言思考了,你说是不是不务正业?我们身体的每一个部位在大脑里都有一个相应的感应区,而这些感应区所占的位置远比语言区的位置要多要宽要复杂,然而现在我们主要是用大脑的思维功能,而思维主要是为身体以外的事情来思考,就算是对身体的思考,也是利用语言来思考,并没有去感觉我们的身体。特别是身体内部的感觉在我们成人以后基本上就消失了,只有在我们生病的时候,我们才能感觉到我们身体的内部。是什么原因让我们身体内部的感觉抑制了呢?后面我们才去解决这个问题,现在先来说说怎样唤醒我们对身体的感觉吧。
唤醒大脑对身体内部感觉的方法,古来的圣贤都是以忘言为主的,先来看看《道德经》是怎么说的。
(原文)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注释)道:前一个道,原训为路,现在大多引伸为方法、原理、规律,有的从哲学上解释成世界的本体。其实这些都多余了,这道的本来意思就是路,就是从普通凡人走向真人圣人之路,也就是让人们能自我完善之路。第二个道就是表述、述说之意。
常:原来当是恒,也就是固有的,本来的、原始的、真实的、恒久的、不变的,这些意思。
名:前一个名是名词,就是名称、概念的意思,后一个名是动词,是命名、取名的意思。
无:是大脑里没装有语言概念的大脑状态,也就是感觉身体自身的状态。
有:是大脑里有语言思维思考的状态。
妙:是真实客观和微妙的意思。
徼(jiao):是明晰清楚的意思。
玄:是暗黑、幽深和眩晕旋转的意思,在这里是为了描述在没有语言干扰时,大脑和身体所获得的感觉。
门:也就是一种间隔,也是一个通道。进门和没有进门是两种明显不同的感觉。在这里用门来描述应该说是非常的准确,当你某个地方放松了,那个地方就相应的会变得敏感和灵醒,就像打开了一道门一样。如果那个地方紧张凝结僵硬麻痹了,就像关上了门一样的不通了。
(注意)我在意译时,有时为了生动,不一定就完全照注释的来解。中国文字本来就是可以一字多义,一词多解的,后面的也相类,这样也可以让大家对《道德经》有更深的认识。
(意译) 我今天在这里给大家讲道,但是,我是使用语言给大家讲道,而要让大家真正感觉到道的存在,只能在你们没有使用语言,并且还要在心里也没有使用语言的时候,你们才有可能感觉得到道的存在。所以说我说出来的道,并不是真正的道。
这就好比我们给事物命名一样,这个事物的名字也不是事物的本身。没有语言、没有名称、没有概念,才是天地间万事万物的本来状态,也就是说在人们给它们命名之前,它们也同样的存在。但是,正是人们给它们命了名,万事万物才得以区分开。在没有给它们命名之前,它们在我们的内心里只是一片混沌。所以,我们也可以说正是有了语言名称,万事万物在我们心里才得以诞生。
这名称和实物虽然相互对应,但还是有区别的,所以,通常我们应当要在没有语言名称干扰的情况下来观察事物的本来面目和固有规律;通常要在有语言名称的引导帮助下来思考万事万物,才能使我们对事物的认识更清楚明白。而我们今天要说的这个道,更是要在不使用语言的状态下才能体会感觉得到,但我又必须使用语言来让大家知道怎样才能感觉到这个道。
其实这两件事情都是在说同一个事,都是在说一种“玄”的感觉,只要大家能停下语言思维,就可能感觉到这种玄的感觉,而只要能保持住这种感觉连续一会儿,你的身体和心灵就打开了这道众妙之门,你就可以获得对你身体更真实的感觉,就可以进入了下面讲的更有意思、更奇妙的状态,这时你也就走入了自我完善之路了。
(解释)人类的语言思维是在人类的后期才产生的,顶多有十万年左右的时间,而人类的诞生已经至少有三百万年的时间了。人类在没有语言的时间里,可能也是和其它的动物一样具有敏锐的直觉思维。而这时大脑的主要功能可能就是感知和调节我们的身体,而这种功能对身体保持健康非常的重要。
关于玄之又玄的“玄”的认识,可以说是你明不明道的一道分水岭。明道的人是清楚这是真实的,是一种实实在在的感觉。而那些把《道德经》当成是哲学书、人生感悟等等的书的人,会把这“玄”解释得千奇百怪。其实这个“玄”就是一种幽远、幽深、黑暗和微微旋转的感觉。
如果你是在静坐,当你停下语言思维以后,你的感觉神经也跟着会放松下来,这时你就会出现这种感觉。
我对这种感觉在开始时也感到很神奇,后来慢慢感觉清楚了,其实是我们的身体完全放松以后,大脑听觉和视觉中枢也进入了休息状态,所以出现对光和声音的感觉模糊。但是身体在对外界的感觉抑制以后,反而对身体内部的感觉变得敏感起来,这样大脑就会感觉出体内血液和脑脊液的流动对大脑的影响,而这些体液的流动会受到地球的自转的影响,特别是上下流动的体液就会产生像旋涡一样的旋转,而这时如果大脑不够饱满会感觉得更明显。修道之初我们的大脑还是和普通人一样的不够饱满,这样大脑更会漂浮在脑脊液中而更容易产生旋转的感觉。
不过这种旋转并不是真的如旋涡一样的会完全旋转起来,一般旋一点你就会自动把它拉回来,不然你的身体就可能扭曲了。
普通人身体内的感觉不敏感,感觉不到这样的感觉,当普通人感觉到这种感觉时,也会把它当成是身体生病了,会吃药物来抑制破坏身体的这种对身体内部的感知机能。
养生修道到了有一定的修为以后,大脑就会饱满多了,旋转的感觉就少了,所以说“玄”这种感觉,只是入道之门户。
(发挥)老子写这本书,相传是在他口传他的道无法让人理解的情况下,为尹喜所请,在陕西楼观台所写而流传下来的,所以老子在这书里应当是费心的想要人们理解他的道。所以他一开篇就把要入道的关键给说了出来,就是不能使用语言思维。
所以这本书和道的关系,就如同佛经和佛教里所说的无字真经的关系一样。在下面的“不言之教”和“道隐无名”把这一问题说得更为明显。
我们凡人总是看到语言带给我们的沟通和交流的方便,而看不到语言使我们的大脑对身体的感知和调节功能的减弱和干扰。只有象老子和佛陀这些圣人才注意到了语言对身体的影响,所以他们都强调修行时停下语言思维的重要。关于佛教方面的,我在这里就不用多作论述了。
而为什么语言会让身体的自我感知弱化呢?这个问题我只能从这上面来回答,我们身体的每一个器官在大脑里都有一个相应的感受区,而语言中枢是人类后期才产生的,但是我们的语言功能由于长期不停的工作,使得提供给大脑的能量被语言思维大量消耗,这样大脑的其它功能就只能长期处于休眠状态了。加上大脑长时间没有感知调节管理我们的身体,还有再加上我们吃进了很多我们不该吃的,对身体具有强烈刺激作用的东西,身体的细胞组织出于保护自身的目的,也只有进入高度的抑制状态了。
只有当身体受损时,在强烈的刺激下,大脑的相应区域才得以苏醒,而这时我们感觉到的可就是病痛了。
而养生修道就是在我们的身体还没有受损时,就去感觉身体,这样就可以让细微的损伤得到及时的修复。而且还在对身体的感觉过程中,让身体的自我修复成为一种完善的强大的机能。
当然,这种机能本来就是我们的身体本身所具有的,我们只是在暂时停下语言思维的情况下把它唤醒而已,只是给这一机能以工作的时间和能量而已。
自从人类进入语言时代,人们在身体上的认识就逐渐的被人类社会积累的经验所影响,而逐渐的不再信任我们自身的感觉,或者说经验干扰了我们对身体的感觉。到了后来,当我们身体里有感觉时,就会被当成是生病而吃对身体有强烈干扰的、很难吃的药物,来使身体内部的感觉进入更加抑制的状态。这样一来,身体内部没有感觉了,我们就反而以为这时的身体健康了。所以佛说:众生颠倒啊!
二章要比较,才能得出正确的认识对于比较的方法,谁都知道,对于我们的身体也是一样的,我们也会比较。我们总是拿我们没有生病的时候来作为比较,总是想我们在年轻时身体如何健康,如何感觉到舒适。但我们的身体总是要成熟啊,总是要变化的。在我们小时候,我们的生命主要是表达出我们的遗传特质,我们不用对我们的身体进行调整,所以这时我们一般不会去对身体进行改变,当然也就不会感觉到很多的不适了。
我把我们的生命,基本上分成几个阶段。
刚出生时到一岁左右,我们的生命主要是在母亲的帮助下,这时主要是积累一点生命的基础。然后在一岁到三岁,就是我们的身体感觉外面的世界的时候,这时我们会老是生病,这时我们也是在和外面的生命相通信息的时候,这时也是我们在对遗传不足进行修正的时候,如果在这时,我们能正确利用外界的生命对我们的不足进行修正,遗传疾病就会得到比较好的纠正。但是,这时往往会表现出发烧,基本上会每个月感冒一次,这时的生命是父母最为头痛的时候。但细心的父母会发现,孩子每感冒一次,会变化一次,会聪明一些。而且每次感冒之前,会是孩子最健康的时候。我也正是观察到了这一现象,才认为我们的感冒,是在适应外部生命的过程中,得到了一次提升。
在这以后,我们对外界的生命适应了一些,也停止了对遗传不足的纠正努力,这时身体也就主要是表达遗传特质了,这时也就是我们感觉最好的一段时间,直到我们生命长成,进入生育时期。在生育时期,我们也不会对我们的身体进行修正,但因为我们现在的人,体内有太多的刺激物,让我们的身体不能安宁地顺利地发展,我们就会把生命的努力,放在对后代的繁殖上,我们的生育机能就会过度消耗,性欲也会格外地亢奋,这样也就会让我们的性器官受伤,所以现在年轻人的前列腺病就成了通病,妇科病也很常见,而这些病现在却成了一个商机。
当我们逐渐地感觉到了生育和性的劳累,开始节制自己的性生活时,这时我们的生命就可能进入了一个修补时期,而这时我们就会总是可能感觉到生命的疲累,总会感觉到我们生命力的不足。这时是生命能否长寿的关键时期,如果在这时,我们没有认识到这时的不适是我们的生命在感觉自己的不足,在对不足进行修复,我们对这时生命的觉醒不是顺应,而总是想去抑制,那么我们就会没完没了的和我们的生命相对抗了。这时,其实也我们在还债,还我们过去对身体伤害的债。
如果在进行自我修复的这一阶段,我们能掌握正确的方法,我们会健康地活很长的时间,但我们现在的人,却总是在和身体的这一时期的特殊功能相对抗,结果我们会在这一过程中消耗掉了很多的生命力,反而我们会伤痕累累,最后老去。这时生命不再抵抗,会有一段相对安宁的时期,我们这时会以为身体好些了,但最后一下子就会生出大病来,进入了最后。
我只是大概地作了一些描述,对于我们的生命要作详细的描述,那实在不是我的能力所及了,因为还要牵涉到很多具体的疾病的分析,而说那些说多了,我真怕对于人们的一些认识发生动摇,毕竟这只是一本书,而不是一个医院。
让我们泰然地去感觉生命过程中的不同时期吧。
(原文)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注释)天下:天下人之意。
有无相生:有为实,无为虚,虚和实相比较才能相互看得出来.如果我们周围全是实的,也就不成其为实了.比如我们在空气里,却感觉不到它的存在;鱼在水里,可能也感觉不到水的存在一样。
相形:就是相互比较外形。
相倾:就是相互靠在一起,“高下相倾”也就是高和矮要靠在一起才能比较。
音声:音为声之和合,单为声,合为音。
圣人:就是完人,和佛教的佛同义。
无为:也就是顺应自然,不人为。但我们也可以作进一步的认识,要如何确定做一个事情是有为的还是无为的?是顺应了自然还是违背了自然?这就要用无言的方法,排除一切语言观念的影响,来获得最真实的判断.所以,无为并不是不作为,而是根据实际需要的最准确的作为.
不言:也就暂时不用语言,暂时忘掉语言之意。
作:兴起、作为的意思。
辞:言说、推辞、有意见的意思。
生而不有的“生”是帮助和爱的意思,“有”和下面的“居”都是占有的意思。
(意译)我在前面让大家修行时停下语言思维,可能还有人想不通,认为我们人类进入语言时代是一大进步,是人类进化的表现。
但是什么事情都是相对的。就比如我们说这东西美,是因为我们看到过有不如它美的,有丑的东西在作为对比。我们说这人善良,是因为有人不善良,有人凶恶。同样的道理,很多东西经过一段时间的消耗,可以由有消减到无;也可以通过积累而由无到有。困难的事情可以通过学习、钻研而变得容易;容易的事情也可能因为轻视它,或者你干脆不去做而失败,而变成困难的事。长和短也是要比较才能确定,高和低也是有高才有低。你们现在注意听,就是我们说话的声音也是混杂在周围的声音里。就是我们现在的位置也是相对的前后,向着我这边,我在前,你们在后;向着你们那边,你们在前,我就在后了。还有,正是有后面的,才有了在前面的,如果只是一个点,就前后都没有了。
正因为圣人知道事物的相对性,所以圣人才处无为之事,以顺应万事万物;推行不言之教,以引导天下人走向健康。也就说圣人治理天下,以顺应天下,包容天下,不干涉天下为宗旨。教育引道天下人清心安宁,暂停语言思维以启动身体的自我修复功能,进而让天下人都能获得健康的身体和心灵,最终让全社会成为健康的理想社会。这样,天下事都在没有干扰的情况下,按照自身的规律自由发展。
圣人是爱天下而不占有天下,帮助天下而不仗恃能力而向天下索取,事业成功兴旺
也不会和天下人争功。正是圣人不和天下人争功,他的功德才不会被遗忘。
(解释)在这一章,老子在这里努力介绍了他的思维方式,引导人们不要只是看到眼前的“无为”“不言”的不利,要把眼光放长远一点。
这一章的前半部分,可以说已经深入了中国人的思维习惯里,就如常言所说的:寸有所长,尺有所短,就是这类的一种思维。关于无为之治,在后世的影响也是非常的大。在中国历史上,奉行无为之治的,都把历史带入了强盛时期,最有名的就有汉朝的“文景之治”和唐朝的“贞观之治”。
而关于“不言之教”可就一直也比较含糊,这也许给我们中国人带来了少说多做的务实精神,甚至于也为那种阴沉的人找到了理由。然而,只要我们明白是语言的发展,影响了我们人的自我修复机能;明白通过暂停语言思维可以给我们带来健康,我们就能理解圣人推行“不言之教”的用意了。
(发挥)我有时还想到,这一段里的“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的“已”字,是不是“己”之误哦?如果是“己”字,那么这句话就可以理解成:“人们都知道什么是美丽漂亮,可总是还嫌自己不够漂亮;人们也都知道什么是善良,可总是不愿意自己当善人。”但长沙马王堆出土的版本里,这个“已”字,是“矣”,所以也就很明确了。
但是,说实话,我并不认为马王堆版是善版,里面实在是有太多的文义不通的地方了嘛,老子他再扯拐吗,也不至于尽弄那些文句来让人看不懂嘛。所以我还是认为通行本的《道德经》要好得多,而且我修行也是主要参照通行本来的,也没有什么不合适的地方,所以我这本书也是以通行本为底本的。
本来这话我不必说了,而且那些在马王堆版上下功夫的学者和同修们做了很多很艰辛的工作,我也对他们的工作表示尊敬,但写到这里,我还是顺便说几句,也好让人们理解我不用马王堆版的原因。
好了,我们还是说回来吧。
我们当今的大多数人都是把自己的身体交给医院,交给了医生,自己只管使用身体。然而,医药的作用是有限的,而且在医药上我们还可能存在着基本方向上的错误。
我们的医学是以减轻病人的病痛为目的,而病痛本身往往是对我们生活行为等方面的错误的反馈。我们应当是以纠正我们的错误来帮助身体为主,而不应当以减弱我们身体的反馈能力来治疗。
修行就是尽力排除身外的对大脑产生干扰的信息,仔细接收身体反馈给大脑的信息,引导身体进行自我修复。
(待续) 三章
外部环境对我们的生命有很大的影响
我们总是因为身外之事而累身,常常身不由己。可能是我们的社会就不是以我们身体健康为目的形成的吧?所以人们才会为了物质利益而不停地相互争斗。
本来利益是为了让我们的生命更能健康,但我们常常为了健康却会花很大的代价,获得健康常常在花费上没有底线。也许正是这样,所以我们总是没有保障感,没有安全感。所以我们就会为了利益而不停的去争,不停的去努力。
而这样却又让我的身体真的受伤了,真的丢掉了健康,你说怪不怪?
现在的人,很难开心,不管他是在哪一个阶层,这个现象很奇怪。你的成功,只能让你开心一阵,只能心情愉快短短的一段时间,不久,你又会进入不满意,烦躁难受之中了。就其原因,我们很难说清楚,但有一点,我们是明白的,我们不知道我们的明天,也就是我们的未来究竟会怎样?我们无法把握我们的未来。在我们没有事业成功时,没有财富积累时,我们可以追求财富。可这些能为我们带来健康吗?往往我们听到有人说,说某某不是有钱的话,他的病就会如何如何。可他们却没有想过,也可能正是某某为了他的财富而生起的病啊!
实在是我不善于这样的说教,但我们确实应该思考一下,我们究竟在为了什么?
老子说“不尚贤”,表面看是反对择优录取的意思,这在我们今天看来,真是不可思议。但这里面却道出了我们人不健康的一个原因,也正是这个世界充满了竞争,才让我们的每一个人都活得不轻松,活得不开心。然而如果不竞争,这个社会又如何能发展呢?是不是有更好的方式能让社会发展,又能让人们的生活方式符合健康的需求呢?这就是老子为我们所设想的生活方式了。
我们现在的竞争,是大家都为了身外的物质世界而去争,这对于身体当然是不利的。但如果我们是为了身体的健康而竞争呢?而身体的健康又是要依靠自我的修行才能真正获得的,而你有了真正的健康以后,你的能力也会随之而提高,这不就是两全其美的事情了吗?所以他提出了虚心实腹,弱志强骨这样的生活方式,以这样的方式来引导人民,看似让人民无知无欲,却最终提高了人民的整体素质,这才达到了“无不治”的目标。
在这里是他这本书的刚开始,有些他的理论,人们会感觉到太不可思议,太不合常理。但当你看完了本书,对你过去的观念作了些调整,也就能明白他的观念是多么的有意思,多么的更符合于人的需求了。
我们为什么要为这个本来只是支持我们生命的身外世界,而损害我们的生命本身呢?我们的生命并不是为了这个身外世界的,这在后面我会详细讲解这个话题的。
老子他活了那么长的时间,他是深刻理解生命的意义的,看他的书,不仅只是让你的心灵得到些慰藉,还会为你指明生命的意义,你如理解了他的书,还能让你的生命得以提升,让你更加健康,所以要把他的书,当成圣书来看。
(原文)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注释)
不尚贤:实即人人平等之意,也就是人虽有能力大小的不同,但他们都应得到同样的尊重.
可欲:可以引起欲望.
乱:有欲时,身心在激素作用下,理智难以正常发挥作用,所以心也不安宁而乱。
虚其心,实其腹:心虚才能灵,腹实当可继。心为性,腹为命。所谓虚其心,也就是让自己的大脑里少些思虑.因为一般情况下,我们的心的作用就是思虑思考,当我们不停地思考时,我们的心就没空过,也就是实了.而实其腹呢,是因为我们的生命,是要靠我们的食物来支持的,当我们肚子不实时,吃不饱时,什么事情都成不了,甚至于生命也会受到威胁.
志:意志,志可使气用命,也就是消耗生命,所以当弱其志。
智者:用心之人,非朴之人,也就是多用心机而无情义之人。
无为:不人为,顺自然,顺天而为之意,前面有了解释.
(意译)
我要告诉大家的方法是要把心,把注意力收回身体内部,只有这样,才能让身心得到健康,得以提高进化。然而,现实的竞争总是残酷的,这样就会把人们的注意力老是吸引在身体以外。要是整个社会都不尚贤,不贵难得之货,这样人与人之间就不会有竞争,人们内心的压力就小多了。再能减少刺激人心欲望的文化,人们的心灵也就更安宁了。
所以说理想的社会应当是依照能让人人都能健康的原则来建设,就是让人的心念宁静平和放松,让人们的肚子充实。也就是不要让人饿肚子,还有注意呼吸的方法,吸气时鼓起肚子,呼气时放松。让人们不要为了身外之物而过度努力,这样人们的身体才能保持健康,到老了骨骼也不会疏松。虽然这样人民好像无知无欲,但那些有野心的所谓聪明人在这样的氛围中也不会去祸害人,整个社会环境就会和谐轻松。
以无为作为治国理念,天下没有治理不好的。
(解释)
在老子所处的时代,正是社会大变革时期,各种势力纷繁复杂,社会动荡不安。当时的思想界也是百家争鸣,各种学说都在为自身寻找市场。
老子深感这种局面背离了由上古传下来的圣人之道,只是他只站在人们的身体健康的角度来考虑,而在那个时代,社会生产还很落后,如果要整个社会都健康,也只能是降低人们的物质需求了。
如果我们从社会的发展角度来考虑的话,也正是人类社会牺牲了健康和自然寿命,才换来了今天的社会大发展。
我们现在就不一样了,当今的社会已经很发达了,只是如果现在的人心还是不足的话,也不会得到安宁。现在的人如果修道的话,在物质上可要比老子那时好多了,只是现在已经没有多少人有这方面的经验了,加上现在整个的社会都已经树立起了有病一定要吃药的观念,使得人们的身体内部的感知变得更为困难,身体更为抑制,所以修行也更为困难。
现在人们吃的大多的药物都是极苦极难吃的,这些东西对身体的影响就是让身体进入高度抑制的状态,虽然在这种状态下人的感觉会因为没有感觉而好受些,但身体的机能也会减弱,身体的自我控制能力也会减弱甚至消失。当身体没有自控能力时,也就是那种变异基因存活之时,也就是癌细胞不断生长之时。
(发挥)
我们现在有很多人的身体都处于亚健康状态,而且现在的人只要患上慢性的疾病,就只能控制,只能减轻症状而不能根治。现代的生理研究发现,人的脑细胞大部分都处于休眠状态。还有,人的大部分毛细血管也是处于锁闭状态。这样我们也可以推想,我们的身体组织也可能大部分处于较低的生命状态。是什么原因让我们的生命力减弱呢?
我们人的生活条件相比于野生的动物有这么优越,而很多动物在较好的生活条件下都能活到它们的自然寿命,而如果我们人能活到自然寿命就应该活到120-160岁。
关于这样的话题已经有很多了,现在的问题是要有具体的方法,怎样才能让人活尽天年,而且还要可行可信。
现在人们更多的是寄希望于现代医学的发展,然而只要大家想一想,是不是随着现代医药的产生和发展,癌症的发病率越来越高。而且癌症的发病率和现代医药的普及率也有关系,现代医药普及率高的地区,癌症的发病率也高,而在非洲、东南亚等医药落后的地方,癌症反而要少些。
前不久,国家卫生部发文说,在上世纪70年代以前,在我国癌症还是罕见病种,而现在我国每死亡5个人,就有1个人是因癌症而死,癌症已成为我国的首要死因。
现代医学的治疗原理是身体缺了某种能力,就给身体补充某种能力。比如身体感染了,不能抵抗细菌了,就给身体能抗菌的抗生素。再比如糖尿病了,血糖高了,就给身体能降血糖的,以代替身体的胰岛缺陷。
然而,就是因为不断代替身体的能力,而不是培养身体自身的能力,身体的能力就会逐渐的减弱。而且,也正是这些药物对身体的不断干扰和破坏,反而削弱了身体的自控能力。还有,由于药物对细胞基因转录的影响而让我们的遗传基因出现丢失和变异,这也可能就是癌症等恶性疾病高发的一个重要原因。
现在虽然医学界寻找了许多的致癌原因,然而这些更多的只是诱因,根本的原因应当是我们自身不能控制我们的身体,也就是我们的神经调节还有免疫功能等不能正常发挥。
当然,我们身体的机能非常复杂,限于我的水平,我要把它细致的描述比较困难。所以我用身体的自控能力来述说。 哈哈!道德经原来是打坐悟道的过程。楼主你真他奶奶的厉害! 楼主您真是太有才了!向您学习,期待下文。 支持!比我买的书看着生动多了! 谢谢楼主,期待下文 我还以为没人看呢,后面的内容还多得很。这是我的博客地址,有心急的先看这里,不过我在这里发的会是最新的内容哦。http://hdxj1966.blog.tianya.cn/?idWriter=0&Key=0
[ 本帖最后由 火德星君 于 2009/8/9 20:28 编辑 ] 四 章
形象思维启动了
我们人的大脑分左右,一般左边的主语言逻辑思维,右边主音乐形象思维。我们平常都主要用左脑,右脑长处于休眠之中。现在有很多人提出开发右脑的方法,主张多用左手左眼,如果再配合老子所说的无言之教,也就是暂停语言思维,肯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不过现在的人,要暂停语言思维,好像非常困难,这一方面是我们从小就在努力发展语言,努力用左脑的原因。另一方面,也是我们对我们的身体用了很多强刺激的,最终让身体高度抑制的东西,如药物、调味料,包括我们平常过激的情绪,还有长期的过度使用身体,根本就没有给身体以调节的时间等等因素。
所以当我们能放慢语言思维,心能静下来时,右半脑就可能苏醒过来。然而这时的身体还是抑制住的,而要让身体也苏醒过来,才是近期的目标。所以当右脑苏醒时,我们仍然不能放任右脑的工作,仍要放松右脑,这样才能让身体进一步苏醒。因为我们现在的人身体已经比较不能承受大脑的过度工作了,必须让身体进一步强起来,才能给大脑提供更好的生理条件,才能支持心灵的进一步发展。
在这里我要说一说感冒和慢性鼻炎,我们现在有种共识,就是慢性鼻炎是感冒失治后形成的,也就是感冒没有及时治疗造成的。为什么我要在这里说这一问题呢?是因为我们养生修行一开始入道,就首先是把大脑该放松的放松,这样就会让大脑有些苏醒,这时可能会有感冒的感觉。而你再进一步修行,你的鼻腔的分泌会增加。其实这时,在我看来是你的身体开始生精了,在开始启动自我修复机能了。而如果这时你认为你是感冒生病了,你吃很多的感冒药,你就干扰了你的养生,阻碍了你身体的进步。
你这时就应该进入下一步的修行,不要吐口水,还包括不要吐痰,多向下吞咽。这时你还可以学习向胃里吞气,这也就是古代的吞气法,我常给人说,只要你学会了吞气,你终身不会得胃病。这里面是有道理的,可能是因为空气进入消化道后,一方面可以为有益菌群提供空气,另一方面也不会让胃壁粘在一起,这样也就不容易让你的胃自己消化自己了。还有在你吞气时也可以让你的心胸宽阔起来,也有利于你身体的气机畅通。
我们现在有好些人习惯吐痰吐口水,认为痰是病理产物,有很多细菌,就是要把它吐掉,这可能也是现代医学的观点。但是,痰应该是我们呼吸道的分泌物,它可以起到保护我们呼吸道的作用。它里面的细菌在进入我们的胃以后就会被完全杀死,而它里面的对身体有用的东西可以很快又被我们的身体利用起来,又去保护我们的呼吸道了。如果我们把它吐掉了,身体就还要重新在食物里面寻找营养来制造,这样就可能造成我们的呼吸道分泌不足,反而让分泌液浓缩,反而是痰老是不干净。我遇到那种痰多的,就是用这种方法让他们的痰减少直至消失的。
我第一次发现这个问题是从我夫人的病发现的,她是老哮喘了,大概从16岁开始,她患上了哮喘,每年她到秋冬时最难受。我认识她时,到了冬天就经常带她去看病,为她煎药。那时我才开始学中医,还把她的病没办法,直到多年以后,我才把她的病治好。在有一年,是1990年吧,那年有我孩子,孩子刚满月不久,夫人的病发作了,那次非常严重,晚上吐的白沫痰可以把半盆柴灰浸湿。当时我就想,要是老这样吐痰,不是把精也吐亏了吗?那时我开始接触了道教的一些知识,知道精气神三宝了。所以我就叫我夫人不要吐痰,试试把它吞进去。开始她是很不情愿的,我给她作了很多的工作,加上她确实也病得难受,也就试试,没想到不久后,痰反而没有了,后来还感觉到咽喉很干。
好了,说了不要吐口水,不要吐痰,我们再回过头来说慢性鼻炎。慢性鼻炎最要注意的,就是不要努力去把鼻子擤通,不要老是向外去擤鼻涕,要向里吸,要把塞着鼻子的地方轻轻地吸进去,把鼻子发胀的地方向里吸进去,再吞下去。那其实是我们的气离了经,不能顺行向下的原因!多去感觉把鼻部的温热感慢慢向下向内引导,最后过咽喉吞到胃里肚子里去。对于那种鼻子很通的,老打喷嚏的,流清鼻涕的,就多去感觉自己的肚子,感觉肚子的虚,不要把眼睛老往外边看,要学会内敛,这样把肚子充实了,你这老流鼻涕打喷嚏的病才能好。
我在这里还要着重说一说小孩鼻炎的问题,小孩的病,大人总是很心急,巴不得很快彻底把它治好。但是我要告诉大家,小孩子的鼻炎,可以说是他生命发展的一个过程,最好不要去干扰它,不要去管它,就是流点鼻涕也比完全没有鼻涕强。那种长期没有鼻涕的,感冒也没有鼻涕的,才是可能患鼻咽癌的。
现在还有好些慢性咽炎的,我也在这里说说吧。慢性咽炎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人们吐痰的习惯。很多人以为吐痰是一个讲究卫生的习惯,巴不得就把咽喉里的所有东西都吐出来,这样就会带着你的肺气和胃气向上逆行了,这样这些逆行的气就堵在了咽喉,加上心情情绪也急躁,就会让气停留在咽喉下不去,形成了慢性咽炎。所以,要让慢性咽炎好的一个关键环节,就是要让病人学会向里吞咽,学会不要吐痰。把心情开朗起来,让肝气舒展开,让咽喉结着的气向下行。
(原文)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注释)
冲:山区的开阔地,比如韶山冲.
用之:用道,道在这时,才刚萌芽,所以难以为用,一用就可能会消散.
不盈:道不盈,当我们想用道时,在这时对道的虚空感觉就可能减弱和消失.
似万物之宗:也就是这时,你的大脑会不由自主地出现很多事物的形象,还有好多稀奇古怪的东西,如同你感觉的道可以产生万物一样.
挫其锐:打磨锐利锋芒,实即放松自己,不要对这时出现的感觉有紧张和对抗.
解其纷:解是散的意思,纷是这时的图像可能是变换很快的,纷纷而多彩,而不要太注意这些图像,进一步放松,放慢图像的变换,让这些图像暗淡下来,也就如解开纷乱.
和其光:在大脑的形象思维功能增强,而语言功能休息时,有时也会出现在头顶和周围变亮的感觉,虽然这时没有睁开眼睛,也可以感觉到.不要去追求这些光亮,让光亮柔和.
同其尘:主要是指快完全放松时,全身的触觉有如感觉在泡沫里和细尘里一样,周身都能感觉到.
以上的四个其,都是指道.老子认为这些感觉,都是道所给与我们的.
似或存:自己快感觉不到自己了,好像存在与不存在一样.
吾不知谁之子:有如我们现在的“不知自己姓谁了”.
象帝之先:因自己感觉自己在空虚宽广的道的包围之中,感觉自己的神识无限扩展开,而感觉不到天帝神灵的存在,所以生出自己的神识还在天帝之前一样.
(意译)
好了,我现在开始给大家讲具体的修道了。在前面我给大家讲了如何入道,也给大家做了一些思想工作。当我们能静下心来,停下语言思维,至少你能放慢你的语言思维后,你就可能进入玄境了。这时你就可以感到道的空虚宽广。但是,这时只要你心里一动,一使用大脑,你对道的感觉就可能会消散。你首先是感觉到一种幽深、深远的感觉,跟着会在你的大脑,在你眼前出现许多的图像,这些图像千奇百怪,无穷无尽,好像天下万物都可以产生一样。在这时,你的心一定要稳住,放松,不要紧张,不要对抗。尽力不要注意这些图像,放慢这些图像的变幻速度,同时也要把内心的不良情绪解开,平静你的繁乱的心念,放慢呼吸,让呼吸更深。如果出现光亮的感觉,不要去追求,要让光亮的感觉平和暗淡下来。最后,你就只是感觉到你全身的触觉,好像全身都融化在这道的感觉里,让自己得到彻底的放松。当所有的图像都消失以后,你的心灵感到非常的清明澄澈,好像你已经不存在一样,完全和道融合在一起。这道真的太神奇了,我不知道这道是在什么时候产生的,它应当是在所有神灵之前就存在吧,它无形无像又非常的隐晦,然而又是非常的真实,每个人不管你信仰的是什么神灵,只要你放下凡心,宁静心灵,都会有这同样的感觉。
(解释)
当我们尽力减弱直至停下语言思维时,大脑右侧的形象思维就会活跃起来,这时就会出现许多幻像。而这时的形象思维由于缺少左脑的逻辑思维控制而容易失控,会出现图像不断的变幻,变幻的速度越来越快,这样大脑反而会过度兴奋。所以要让这些幻像安静下来,大脑才能进一步放松。如果不能让这些幻像安静下来,只要睁开眼睛就行,睁开眼睛,这些幻象就会消失。所以在这里,老子强调要: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
两眼在过去修行人说是两把慧剑,专斩妖除魔,说得很神秘。其实也就是在这时,当那些图像失控时,一睁开眼睛也就过去了,你的心也就定下来了。学古人的东西,就是要懂得如何把他们的知识落到实处,不能被他们的神秘把你神迷了,呵呵。
(发挥)
修行是要让我们的身体和心灵都得以苏醒,而要苏醒,先是要睡足。充足的睡眠是安全修行的保障。我为什么要在这里强调睡眠,就是因为在这时,修行刚入门时,有人贪功急进可能走火入魔而用坏大脑。其实我们人在自然状态下,左右半脑都在应用时,根本就没有走火入魔这回事,这就是因为我们大脑左侧语言思维的发展,挤占了大脑其它区域的功能,才使得暂停语言思维后,大脑的其它功能开始工作,而我们一时不适应,产生恐慌情绪,出现大脑的混乱。在睡眠时,相比较起来,我们的大脑还是要平衡一些,只是这时大脑两侧都是以睡眠为主。
我的文字写得比较随意,你们不要以为在发挥部分就没有重要的内容,我这书不是一天写成的,也不是如教科书的编写那样多人合作,以一个固定模式来写,所以最好大家不要把我的简单分类当成固定模式。我自己也实在很难把我的思维模式化,只好在这里先给大家一个歉意了。 收藏 学习 在现实生活中能做到不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