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 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注册

鱼生火,肉生痰,萝卜白菜保平安

2015/4/2 18:07| 发布者: david92003| 查看: 1983| 评论: 1

摘要: 民间有一些有关育儿的俗语,乍看上去和我们通常的认识不同,例如“鱼生火、肉生痰”,鱼、肉不是我们的营养来源吗?怎么会变成导致疾病的痰和火呢?引子:吃虾仁会“上火”有个家长抱着孩子来看“上火”。原来孩子的 ...

民间有一些有关育儿的俗语,乍看上去和我们通常的认识不同,例如“鱼生火、肉生痰”,鱼、肉不是我们的营养来源吗?怎么会变成导致疾病的痰和火呢?

引子:吃虾仁会“上火”

有个家长抱着孩子来看“上火”。原来孩子的脸颊及后背密布着红色的丘疹,这是典型的“湿疹”。细问一下才知道,心急的爸爸给11个月的宝宝吃了一只虾仁,随后孩子就浑身瘙痒、哭闹不安,长出“湿疹”。

为什么会“鱼生火、肉生痰”?

鱼和肉等食物是我们营养的主要来源,怎么会变成“痰”和“火”影响健康呢?我们的脾胃就像一个“加工厂”,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必须在这里经过加工才能被消化、吸收。孩子的脾胃不必成人,这个“加工厂”生产能力有限。因此孩子的食谱也很讲究,例如婴儿都吃乳类食物,长大后才能逐渐添加辅食。如果给宝宝的“加工厂”增加过多的工作任务,例如不间断的吃零食、或者饮食的量大质优,就会损伤脾胃。“机器”损坏了,就不能生产合格产品,大量的残次品在体内堆积,就会导致疾病。比如,宝宝如果不能充分消化食物,大分子的蛋白颗粒就会进入血液中,变成抗原引起湿疹。

另外,很多孩子睡眠时呼吸音粗,甚至打呼噜,医生检查常会发现腺样体肥大或扁桃体肿大,这些都是“肉生痰”的表现。也是由于孩子脾胃功能较差,“加工厂”出产残次品,痰浊阻于气道,凝结成肿块所致。孩子脾胃功能不健全还会引起腹痛、消化不良等其他疾病。

“鱼生火、肉生痰”的关键在哪里?

合格产品就是食物经过充分消化并吸收的营养物质,残次品就是影响健康的“痰”和“火”。而生产合格产品的前提是“机器”工作良好。脾胃虚如同“机器”运转不良,关键不是给发动机用汽油还是柴油,而是减轻“机器”负担,及时维修。因此,保护好孩子的脾胃比吃任何营养补品都重要。

很多人容易“上火”,老百姓错误地认为“上火”就是火力壮、内热重,总想着清热降火,吃了大量的黄连上清丸、牛黄上清丸等清火药,病情还是反复不愈。其实,“上火”并不都是内热重,而是跟鱼肉等饮食结构有关,归根结底还是由于脾胃虚弱。因此,上火清脾胃,脾胃越清越虚,越清越上火。

怎么吃才不生痰、不上火?

而今说到“鱼生火、肉生痰”,不能不说说食品安全问题。近年来食品安全已经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话题。从媒体报道可以得知,现今市场上丰富的猪肉、鸡鸭肉、鱼肉等大多是在养殖场经激素饲养产生的,这种生产方式缩短了养殖周期,提高了产量和经济利润,但却带来了健康隐患。甚至草莓、苹果、香蕉等农作物的种植也采用激素催熟。另外,孩子的零食、牛奶以及各种营养品是否添加了某些不良材料都是值得大众关注的话题。因为现代孩子的性早熟肿瘤年轻化等社会问题大多与此有关。很多表面靓丽的“美味”其实早已失去昔日的营养价值,甚至含有莫名的毒素,这就是现代特有的“鱼生火、肉生痰”的意义。

在这样的社会大环境下,怎么给孩子选择放心、营养的食谱呢?中医理念提出两个原则:1.注重调护孩子的脾胃功能。2.选择适合孩子的天然食物。

中医认为“脾常虚”是孩子的生理特点。所谓“脾常虚”就是孩子的消化功能不健全,如果家长不懂科学育儿的道理,给孩子吃大量的或者不易消化的食物,就很容易损伤脾胃,食物不能充分消化就会引起很多新的问题。因此,“鱼生火、肉生痰”说的不是食物的问题,而是孩子脾胃的问题。不是不能吃鱼和肉,而是要合理、适量地吃。总的来说,孩子的食谱以清淡、简约为好。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各地自然环境下生长的动植物比较适合当地生活的人。所以,吃当地应季食物最为健康、养生。在我们的生活中,常会见到或听到某些去外地工作或旅游的朋友出现水土不服的情况。另外,吃外地特产引起胃肠不适的情况也时有耳闻。因此,家长不应以猎奇、跟风、拔苗助长的心态选择孩子的食谱,应以孩子经常吃、容易消化的粗粮为主。食材尽量选择放心的有机无污染的农家。总的来说以返璞归真为好。

哪些食物容易生痰化火?

中医对各种食物按寒、热、温、凉作了详细的分类,例如鸡肉、羊肉偏温,猪肉偏凉等。但是否生痰化火取决于孩子的脾胃功能。就自然生长的鱼和肉而言,总的来说脾虚的孩子多吃鸡肉、羊肉、鱼虾、尤其是海鲜都容易生痰化火。

食物有寒、热、温、凉的偏性分别对不同体质的人有一定的调理作用。有人根据这个原则提出“把吃出来的病吃回去”。

吃出来的病能吃回去吗?

要做到“把吃出来的病吃回去”,身边必须有高明的中医指导。因为无论是判断各人的体质,还是弄清食物的性味都绝对是个专业问题,不是简单了解像山药莲子扁豆等几个健脾食物就能轻松解决的问题。

“把吃出来的病吃回去”的根本是要改变错误的生活方式,这是我们家长必须重视,而且能够做到的。俗话说“病从口入”,因此,中医认为治疗疾病最好的良方莫过于节戒饮食。所谓节戒饮食就是要节制欲望、戒除贪心,改掉好吃的毛病。据有关统计显示,古代老百姓的饮食构成基本是天然谷物和有机作物,人均每年吃10斤天然生长的肉。不是因为古人生活条件差,前辈们懂得中医智慧才特别注重养生。

萝卜白菜保平安,如何让孩子多吃点菜?

如果家长看完本文,心血来潮给孩子做了蔬菜,自己却在一旁大鱼大肉,我想孩子打死也不会吃菜的。所以,要想孩子吃菜就得家长先做表率。

找我看病的妈妈为了让孩子配合就医,常许诺孩子回去吃肯德基、麦当劳,孩子以为这些才是好东西,等吃习惯了,妈妈又抱怨孩子只吃肉不吃菜。我们用错误的价值观教育孩子,怎么可能要求孩子有正确的行为呢?因此,妈妈首先要形成正确的营养观。当你想到“鱼生火、肉生痰”,想到“美味佳肴”可能就是激素的时候,你还忍心往孩子碗里夹鱼和肉吗?

鱼肉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等营养物质,经常食用对促进儿童智力发育、预防心血管疾病均有一定帮助。不过,带鱼、鲢鱼、胖头鱼、鳝鱼等都是温性食物,过多食用容易上火,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鱼生火”。因此,内热偏盛及阴虚火旺体质者要少吃温性的鱼类,在烹调时最好选择炖汤、清蒸或红烧。同样,肉类也不能吃得太多,人们说的“肉生痰”并不是说吃肉过多就容易咳嗽生痰,而是说过多食用肉类食物后,会导致体内津液代谢失常,产生痰浊。肉类含有大量的脂肪,过量摄入容易引起血脂、血液黏稠度升高,临床检查时常会表现为血液浓稠性、聚集性和凝固性增高,而这正是中医痰淤互结的一种客观表现,也正是“肉生痰”的外在反映。

  与鱼类和肉类相比,自古以来,老百姓对萝卜、白菜的依赖性似乎更强。民间“萝卜上了街,药铺无买卖”的谚语虽近乎夸张,但萝卜的确对多种疾病有辅助治疗作用。中医认为,白萝卜具有消食化痰、下气宽中的作用,适合积食腹胀肺炎支气管炎、咳嗽等患者食用;胡萝卜具有健脾化滞、润燥明目的作用,适用于消化不良、夜盲症角膜干燥症等患者食用。

  白菜的药用价值也一直颇受历代医家的重视。中医认为,白菜具有清热除烦、通利肠胃、利尿的作用。现代医学研究表明,白菜含有丰富的纤维素,可刺激胃肠蠕动,起到通便作用。此外,白菜所含的纤维素还能促进人体对动物蛋白质的吸收,在维持人体血糖正常平衡方面具有一定作用,所以糖尿病患者不妨多吃点白菜。

  要避免偏嗜大鱼大肉、肥腻厚味,做到素食为主,荤素搭配。另外,辛、甘、酸、苦、咸五味对人体肝脏器官气血筋骨各有所利,因此,不可偏嗜。

鱼生火,肉生痰,萝卜白菜保平安

先来看看现代汉语词典:痰tán〈名〉呼吸道分泌而由口、鼻腔排出的粘液[phlegm]。如:痰厥(中风不省人事);痰诞(痰与口水。偏指痰);痰沫(带痰的唾沫);痰病,痰气(中医指精神性疾病);痰火,痰症(中医术语).
其实,本文民谚中所说的痰,并非我们传统意义上说的从呼吸道里排出的痰。而是从我们消化道里排出的垃圾。为什么这么说呢?
我们注意一个现象,什么时候会有痰?一般来说,有两种情况会有:
第一,当人得感冒了,或者呼吸道感染了以后,会有痰,但一般这种痰,都伴随着咳嗽而发,也就是咳出的痰;
第二是我们并没有感冒,但是,当我们大吃大喝之后,也会排出痰,但这种排出的痰,多是嗽嗓子嗽出来的,这种痰,多是从消化道里排出的,这种痰,正是本文需要讨论的痰。
为什么多吃肉会生痰。这种说法有没有道理呢?先来看看我们吃的是什么肉,或者在什么季节吃的肉?本民谚中说的肉,一般多指猪肉。先来看看,猪肉的特性:
猪肉:中医认为:猪瘦肉有补中益气、丰肌体、生津液、润肠胃和强壮身体的功用,有利于滋补阴虚不足、头晕贫血,以及老人和青少年营养不良等症。
换言之,阴虚之人,瘦弱之人,宜食猪肉。但因猪是杂食动物,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都吃,包括泔水,所以,自然也就会产生一些体内垃圾物质,这些物质,如果没有被代谢掉的,一部分会被当作脂肪存储在体内,或者在组织内脏之间,当人进食了这些猪肉的同时,也一起把这些肉中的垃圾物质吃了进去,所以,人在大吃大喝之后的排出痰过程,实际上是一种正常的生理反应。换言之,能排出痰,说明人的机体还算健康,吐痰,就像排便一样,也是一个排毒的过程。
如果我们吃的不是猪肉,而是牛羊肉。因这些动物吃的都是草,因此,肉质中垃圾的成份也相比猪肉少,所以常吃这些肉的人,并不容易生痰,如果吃羊肉,反而容易上火。下面我们先来看看牛、羊肉的特性:
牛肉:中医认为:牛肉有补中益气、滋养脾胃、健骨强筋、化痰息风、止渴止涎等功效,对中气下陷、气短体虚、筋骨酸软、贫血及面黄目眩等症,有良好的食疗的作用。加红枣炖服,有利于肋肌生长和促进伤口愈合。
羊肉:中医认为:羊肉既可食补,又可食疗,为优良的祛疾食品,有益气补虚,温中暖下,补肾壮阳生肌健力、抵御风寒等功效。
在了解了食物的特性之后,我们就会明白,如果是胖人,本身就脾虚,运化不好,再多吃猪肉,那一定会多痰饮。下面我们看看,什么叫痰饮。
“痰”就是湿气的凝聚,如果湿气凝聚起来老不能被运化的话,就会造成血液黏稠、经脉不通畅,甚至血栓等情况。
那么,中医里边的“饮”是指什么呢?饮就是水饮,水宣泄不出去的话就会在人体内造成肿胀,比如像脾虚的人会出现虚胖这类症状。
痰饮会对人体造成很大的损伤。中医里讲像精神疾病,很大程度上也是由于痰饮闭塞所致。
俗话说:“肥人多痰,瘦人多火。”这句话其实来源于清代名医程芝田写的一本叫《医法心传》的医书,原话是“肥人气虚多痰,瘦人血虚多火”。意思是说形体肥胖的人大多阳气偏虚,体内有痰有湿,动作较缓,不大喜欢活动,活动时容易肢体疲乏困重。这类人容易罹患动脉硬化、中风、冠心病等疾病;而形体偏瘦的人则往往阴虚火旺,行动敏捷好动,有时容易亢奋冲动,易患失眠口腔溃疡等疾病。中医理论认为,不同体型的人具有不同的体质,不同的生理特点,通过适当的养生手段可以使机体处于更为平衡的状态。
中医是什么,不只是中国的医学,还是阴阳调和,以达到平衡的医学。因此,如果是胖人,少吃猪肉,多吃一些牛羊肉,阳气足了,湿气就容易散发,慢慢的,人也就不会那么虚胖了;如果你是瘦人,因为体内阳气相对足,血亏,不妨多吃一些猪肉,以求得阴阳平衡。
■鱼为什么会生火
在说鱼生火之前,我们先来看看,什么叫上火。
火是什么?人体之阳气也。上火的种类有很多,而本文民谚中的“火”,应该是胃火。人体里本身是有火的,如果没有火那么生命也就停止了,也就是所谓的生命之火。当然火也应该保持在一定的范围内,比如体温应该在37度左右,如果火过亢人就会不舒服,会出现很多红、肿、热、痛、烦等具体表现。
从某种意义上说有火则生、无火则死,正常意义上说来火在一定的范围内是必须的,超过正常范围就是邪火。不正常的火又分为虚火和实火,正常人体阴阳是平衡的,对于实火来说阴是正常的但是阳过亢,这样就显为实火;另一种情况阳是正常的阴偏少,显得阳过亢,这样就显示为虚火。
上火中的“上”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表现的部位,再就是表示的一个动词也就是产生火了。一般人认为上火的具体表现一般在头面部居多,实际上中医认为人体是联系的,身体各个部位都应该有不同程度的表现。有的人很容易尿路感染,这也是上火的一种。所以,上火,并不一定是指往上走的才是上火。
那么人体的邪火到底是从哪里来的?是自身引发的还是外界因素导致的?中医认为邪火大部分还是由内而生的,外界原因可以是一种诱因,总的说来还是身体的阴阳失调引起的。因此,我们现在讨论的火,就是因为吃东西吃的不对付了,而导致的上火。那么为什么鱼会导致上火呢?什么样的鱼会导致本民谚中的生火呢?
我记得一些资料在介绍北京烤鸭时,都有这样的说法,说鸭子生于水中,性寒,需要烤着吃,还要外加葱,以祛寒,以达到阴阳平衡。那同样,鱼也是生于水中的,也应该性寒才对,为什么吃鱼反而容易上火呢?这有什么道理吗?
中医认为:鱼在水里至阴则寒极生热,鸭在水面;即表虚而生寒.换言之,鱼虽然是冷血动物,为了能在水中生存,身体需要有一套能对付低温的机制来。下面我们来看几种鱼的功效:
胖头鱼:中医认为,胖头鱼有补虚弱、暖脾胃、益筋骨、祛风寒、缓眩晕的功能。
草鱼:《本草纲目》说,草鱼能“暖胃和中”,《医林纂要》还说它有“平肝祛风、治痹、截疟”的功效。
鲤鱼:鲤鱼有滋补、健胃、利水、利尿、浮肿、通乳、清热解毒止咳下气的功效。
鲫鱼:中医认为,鲫鱼有健脾利湿,和中开胃,活血能络,温中下气的功效。
好了,我们不再例举更多的鱼了,从上面这几种我们常见的鱼中,我们都发现一个道理,第一,健脾胃,第二,去湿。可以说,这是鱼类的一大功效。所以,我们可以看到猪很肥,但较少看到羊很肥,牛很肥的,就更少看到鱼很肥的了。道理何在?就是鱼的脂肪含量少,蛋白质多。
对于现代人的体质而言,由于空调的使用,以及过食垃圾食品,因此,现代人多寒症,基本上无“火”可言,多痰湿体质,因此胖子居多。因此,这句民谚的肉生痰是对的,但鱼却无法生火。
大家现在注意一个现象,过去我们吃鱼,多是清蒸,或者红烧,但现在,我们却变成了水煮、烧烤了。再加上大量的辣椒放在里面,如果对烤鸭的解释,鱼岂不是火上加火了,但很少听说有人吃鱼上火的,为什么呢?就是因为现在人多寒性体质。吃热性的食物,也是为了祛寒,以达到阴阳平衡的目的。
■萝卜白菜保平安
关于萝卜白菜保平安的说法,来自于前半句。因为现代人,肉和鱼吃的太多了,造成血液粘稠,气血不畅。而萝卜白菜的作用,刚好对前者是一个平衡,这就是中医的道理。下面我们先来看看萝卜的功效。
这里指的萝卜,就是咱们通常所说的大白萝卜.先来看看这大白萝卜的药理效用.
萝卜为十字花科草本植物,又名莱菔,其种子、鲜根、叶均可入药。
萝卜性平微寒,具有清热、解毒、散瘀、健胃消食、化痰止咳、顺气利便、生津止渴、补中、安五脏等功能。《本草经疏》中说:“莱菔根下气消谷,去痰癖及温中、补不足,宽胸膈,利大小便,化痰消导者,煮熟之用也;止消渴,制面毒,行风气去邪热气,治肺痿吐血,肺热痰嗽下痢者,生食之用也”.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提到:萝卜能“大下气、消谷和中、去邪热气”。梁·陶弘景在《名医别录》中对萝卜的药用便有记载:“其性凉味辛甘,入肺、胃二经,可消积滞、化痰热、下气贯中、解毒,用于食积胀满、痰咳失音、吐血、衄血、消渴、痢疾头痛小便不利等症”。

萝卜:其性凉味辛甘,入肺、胃二经.这就告诉我们,萝卜与肺和胃相关的疾病有关.因此,这两块有病的人,可以多吃一些萝卜.
白菜,指的是大白菜。虽说是大众菜,但却有很高的营养价值。“百菜不如白菜”,就是它价值的真实写照。
白菜含有蛋白质、脂肪、多种维生素、钙、磷、铁,以及大量的粗纤维,可促进肠壁的蠕动,帮助消化,防止大便干燥,保持大便通畅。此外,大白菜中,还含有微量元素锌、锰、铜、钼。锌的含量比肉、蛋还要高,可促进幼儿的生长发育,促进男子精子的活力,促进外伤的愈合,还具有抗癌、抗心血管病、抗糖尿病及搞衰老的作用。铜可以促进人体造血,钼能阻断体内形成亚硝胺,从而起到抗癌的作用。
大白菜有降血压、降低胆固醇的作用。中医认为,白菜具有消食下气、清热除烦、润喉、清肠胃、解毒等功效。
知道了萝卜和白菜的功效,我们发现这两种菜有两点功效是共同的:第一是通气,第二是,促进排便。而正是这两个作用,确保了我们吃进的肉食中的毒素,能尽快的排出体外。可以说,二者的最重要的功效,就是排毒。
好了.我们经常说药食同源.换言之,就是我们吃的很多食物,都具有药性.但大多数食物都是平性的,之所以称之为药,就是它的偏性很强.以前我们的文章中提到,中医为什么被我们称之为中医,其理由是,中医不只是中国的医学,而是指阴阳中和的医学.用药,就是要用药的偏性,来纠正人体出现的另一偏性.热者寒之,寒者热之.比如人如果发热,就要用寒凉的药物,反之,则要用热性药物,这是普通的用药原理.当然,具体问题还要具体的分析.
总结这句民谚,我们发现,对于现代人普遍适用的准则是:多吃菜,少吃肉,特别是猪肉,适量吃鱼;
对于胖人来说,多吃菜,鱼次之,牛羊肉再次之,猪肉则要少吃;
对于瘦人来说,可适当多吃一些猪肉、牛肉次之、羊肉再次之,当然,萝卜白菜,也还是需要适当吃的。
“鱼生火,肉生痰,白菜萝卜保平安”,绝对不可简单的套用,对于不同的人,在不同的季节,在不同的场合,要采用不同的方法,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就是中医,不仅是中国的医学,还是阴阳中和的医学。
冬吃萝卜赛人参,萝卜的几种养生做法!!
秋后萝卜赛人参,比人参还要滋补的东西,吃货们怎能放过呢~~!!在萝卜丰收的季节,一定要试试炒着吃,煮着吃,炖汤,做泡菜——各种简单,没有一点技术含量。据说秋天多吃萝卜,一整个冬天都不会怕冷呢!赶紧一起来学吧~
萝卜营养价值:萝卜含有维生素C,钙、磷、碳水化合物及少量的蛋白质、铁及其他维生素。萝卜性凉味辛甘,入肺、胃二经,可消积滞、化痰热、下气贯中、解毒,用于食积胀满、小便不利等症。有“秋后萝卜赛人参”之说,对秋季常见的消化不良、风热型感冒、扁桃体炎咳喘多痰、咽喉痛等疾病也有辅助治疗作用。

相关阅读

返回顶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