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 民间中医网!
手机版
加入我们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切换到宽版
用户名
UID
Email
记 住
找回密码
密码
立刻注册
快捷导航
民间中医网
民间中医网首页
中医论坛
民间中医网论坛
中医社区
中医社区各地名家医案荟萃
医人博客
博客
常见疾病
常见疾病的病因和治疗方法
购买VIP
中医理论 |
中医临床 |
中医学习 |
中医书籍 |
针灸推拿 |
中医本草 |
男性保健 |
女性保健 |
育儿知识 |
老年保健 |
佛家文化 |
儒家文化 |
重症辨析 |
中医养生 |
求医问药 |
中医饮食 |
中医畅谈 |
爱生护生 |
医药信息 |
休闲新闻 |
常见疾病 |
中医方剂 |
中药材网
搜索
搜索
热搜:
民间中医奇才
雪山来客
伤寒论
新冠
肾虚
湿疹
黄帝内经
乙肝
糖尿病
减肥
感冒
倪海厦
本版
文章
帖子
用户
99华人网 民间中医网 重视您的隐私
我们在本网站上使用Cookie,包括第三方Cookie,以便网站正常运行和提升浏览体验。单击“全部接受”即表示您同意这些目的;单击“全部拒绝”即表示您拒绝非必要的Cookie;
全部接受
全部拒绝
拒绝后网站无法存储Cookie,会导致平台无法正常使用,请谨慎操作!(清除浏览器缓存即可恢复)
确定
取消
99华人网 民间中医网
»
中医论坛
›
养生之道
›
净密禅房-
›
金 刚 经 说 什 么
1 ...
3
4
5
6
7
8
9
10
11
12
/ 12 页
下一页
返回列表
楼主:
wanbingzhensuo
金 刚 经 说 什 么
[复制链接]
wanbingzhensuo
wanbingzhensuo
当前离线
积分
3562
楼主
|
发表于 2005/12/13 17:10:08
|
显示全部楼层
天眼是什么
第二种是天眼,我们普通人几乎是没有的。天眼的能力是超乎物质世界,譬如说看
到鬼魂,看到天神,甚至于看到其它的世界。现在人讲的千里眼,是根据道家的传说而
翻译的。天眼能够看到欲界系统里面的东西,包括太阳、月亮,其他星球等的人事;也
可以看到银河系统外面的东西,这是属于真正的天眼。有些人打起坐来看到些影子啊,
星光点点啊,认为是天眼,那个不是的。那个只能说是,我们无法名之,叫做眼天吧!
眼啊,天啊,不晓得什么东西!(众笑)
宗教里形容天眼,是把塑的佛像多塑一只眼睛,以代表天眼,也代表了慧眼。有些
人和有些生物,不但有三只眼睛,有的还有四只眼。所以佛法里有修天眼的,也有修十
只眼的方法,前面、后面、头顶、心里头、喉咙里头,都有眼睛。当然,这与普通眼睛
不一样,而是像摄影机、录影机一样,能够照射东西罢了!
天眼有两种,一种是报得,是多生多世修持,修定,才有这一生的天眼业报;是与
生俱来的,自然有这个能力,因为善行的报应所得的结果。另一种是修得,是这一生修
来的,因为修戒、定、慧的成就,这一生成就了天眼。
天眼不是多长出一只眼睛来,是肉眼的本身,起了另一种功能。得天眼通的人,也
与我们普通人一样,但他自然会看到多重的世界。
修持作功夫的人,气脉到了后脑,视觉神经受到刺激,眼睛里经常出现许多幻象,
那可不是天眼通!不要弄错。真正有了天眼通的时候,此人目光清澈如电,看得非常透
彻;换句话说,物质东西不能障碍他,他的眼睛自然有透视的能力。
春秋战国时候有一个医生名叫扁鹊,据说他有一次碰到一个神仙,给他一个能透视
的宝贝,他的眼睛就变得比X光还要厉害,可以看到人的五脏六腑,所以他的诊断就不
会有错。还有许多唐代以后的记载,有人的眼睛天生就会看风水,能看地下几丈深,不
须要探测器,地下的水脉,他看得很清楚。
像这一类的眼还不算是天眼,只能算是报通的鬼眼,所以真正的天眼,就是法华经
上所说父母所生眼,必须修持定力到了,这双肉眼就能够看见十方世界一切东西。
肉眼是观看物质世界通常的现象,天眼则能够透视到肉眼所不能见到的世界;所以
天眼是定力所生,是定中所得的神通力量。当人的生命功能充沛到极点时,可以穿过一
切物理的障碍,就是所谓的神通。神通必须要定力够了,所谓精、气、神充沛了,才能
作到。
慧眼 法眼 佛眼
再进一步是慧眼,慧眼也离不开肉眼,也是通过父母所生的肉眼而起作用的。所谓
慧眼就是智眼,是戒、定、慧的功力显现;因为修定而发慧。这不是普通的智慧,是慧
变成了力量,成了慧力,才有这个智眼。
智慧怎么变成力量呢?我们普通聪明人,想一个道理想通了,譬如说抽烟对肺不好,
应该改,道理上通了,但习气上不行,慧没有力量,改不过来。又譬如脾气坏,贪、嗔、
痴,道理上都晓得,就是扭转不过来。尽管研究佛法,道理上讲的很通,碰到事扭转不
过来,这是慧的力量不够,也就是不能证果,不能成道的原因。
所以真正的慧眼,是智慧的力量够了才能成的。
法眼又是什么眼呢?慧眼观空。而能够真正认识自性空、空性的体,就是法眼。法
眼观一切众生平等,非空非有。光落在空,还是小乘果的一边,要能够真正观空里的妙
有才行。在凡夫的境界来说,是性空缘起;在悟道智慧境界里来说,是真空起妙有,这
是法眼的道理,是平等而观。
第五种是佛眼,佛眼不只是平等,而是观一切众生只有慈悲,只有慈爱。慈悲是两
个观念组合起来的佛学名辞,慈是父性,代表男性的爱,至善的爱;悲代表了母性至善
的爱,慈悲是父母所共性的仁德。是至善,无条件,平等,所以叫大慈大悲。佛眼看来,
一切众生皆值得怜悯,所以要布施众生,救众生,这也就是佛眼的慈悲平等。
真正学佛依法修持而有所成就者,本身一定具备了这五眼。如果说,世界上有人顿
悟而成佛,立地就转而具有这五种功能的话,那么他所证的佛法,大致就是对的;如果
在理论上认为自己悟了,而这个五眼功能没有发起,那是自欺欺人之谈。
所以我们晓得佛说的五眼,是戒定慧到了所成就的,是自然成就的法门。这也是每
一个人本性所具有的功能,只是我们因为没有经过修持,所以发不起来。假使经过修持,
我们生命的本能中,自然就发起五眼的功能,这是第一层问题。
第二层问题,金刚经讲到这里,佛为什么突然提起来五眼的问题呢?他自己问,下
面又没有作结论,至少对于五眼这一段,他只提出来问题。接著又讲别的去了,其中的
道理在什么地方?释迦牟尼佛今天好像当眼科医生一样,把你的眼睛翻开检查检查,而
且他是自动的,他又不要你挂号,什么道理呢?
这代表见处,所谓明心见性的见。真正达到了有所悟证,明心见性,这一见之下,
真的现量境呈现,它自然具备了五眼的功能;所以见处即真,就是所谓明心见性之见。
在金刚经这一品中,没有把这个奥秘说出来,但是我们真研究佛法,看佛经的经典,这
种地方不能放过去,它的问题就在这里。接著佛又说了:
无量数的宇宙世界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恒河中所有沙。佛说是沙不。如是。世尊。如来说是沙。】
佛又提出来第二个问题,把眼睛检查完了,又来检查沙子;再问须菩提,像恒河里
头所有的沙子,依你看,在佛的眼睛看来,是不是沙子?
我们假使先不看金刚经,照现在一般年轻研究佛学禅宗的人问起来,很多人一定说,
佛眼看到这些不是沙啦!再不然,花啦,什么啦,神里神经,这样都是不老实。你看!
须菩提答的很老实,当然看到的是沙子,难道佛的眼睛有什么不同吗?是沙子就是沙子,
非常平实。你说佛看到人家哭了,而说笑了,那不叫做佛,那叫做神经!他看到哭就是
哭,非常平实。这里要注意!
你如果说,佛的眼睛看这个世界是空的,请问是谁说的?佛看到恒河里的沙子就是
沙子,看到这个世界,水泥就是水泥,墙壁就是墙壁,同我们一样,没有两样。要特别
注意这种地方!不然学佛的人就流入一种毛病,叫作高推圣境。讲好听一点,把佛的境
界推测得太高远,假想得与人完全两样,那是不平实的。
高推圣境的结果,往往变成一种不正观。不正观就是不正的思惟,不正的思想,变
成神经了。所以,金刚经是能断金刚般若波罗密多,把你一切的妄念都切断了,真正的
佛法平常就是道。
所以佛问须菩提,佛眼看这个世界,恒河里的沙子是不是沙呢?须菩提说当然是
呀!佛的眼睛同我们的眼睛看的一样,沙就是沙。如果你问佛怕热否?那么假设佛在这
里的话,我们的答话,佛!你在这里一样的怕热,还是要我们开冷气才可以,除非他是
化身来。化身就是另外一件事,只要他肉身报身在,冷暖饥寒一样的存在,一样的感受。
在这些地方要特别注意,所以圣人都是人做的,佛也是众生修成的。
讲到这里,使我想到一首诗,据我所知,这一首诗是一两百年前,一位大陆的读书
人所作。这个人是到台湾访神仙的,访到宜兰一个山上,就在崖上题了一首诗:
三十三天天重天 白云里面有神仙
神仙本是凡人做 只怕凡人心不坚
为什么讲到这一首诗呢?就是说,佛也是凡人修的,所以他也是非常平凡的;佛看
恒河里的沙,一颗一颗看得很清楚。下面佛的第三个问题又来了。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一恒河中所有沙。有如是沙等恒河。是诸恒河所有沙数佛世界。
如是宁为多不。甚多。世尊。】
佛问须菩提,你的意思如何?像我们印度这一条恒河里的沙,你看数目多不多?假
如每一颗沙子代表一个世界,如是沙,等,这个「等」字是单独的一句;每一颗沙代表
了一个世界,而每个世界里像恒河沙那么多的恒河,每一条恒河里又有很多的沙子,而
每一颗沙子又代表了一个世界,世界之多,多到不可现量,不可数说。用这个比方形容
恒河有多少条,已经数不清它究竟有多少了。他说,你说这个数字多不多?须菩提说,
当然很多罗!世尊。
佛在这里是说明,虚空之中佛世界多得无数,释迦牟尼佛同时表达一个观念,站在
这个娑婆世界,师道教化的立场上告诉我们,在他方世界,像他一样智慧成就的佛,也
一样多得很;十方三世一切不可数的,无量诸佛。他不但把众生看成平等,把成就的众
生也拉下来与大家一样平等。一切平凡得很,并不是说只有我成佛了,了不起,你们都
不能成佛,都要听我的。没有这回事,那不是佛法了,佛法一切众生平等,一切诸佛也
平等。每一个佛教化一个世界,虚空中有无量数的世界,也有无量数的佛,他说:「宁
为多不」?这是他问的话。你说多不多呀!「甚多。世尊。」这一句是须菩提答话。这
是佛对须菩提第三次的接引。
回复
举报
wanbingzhensuo
wanbingzhensuo
当前离线
积分
3562
楼主
|
发表于 2005/12/13 18:17:12
|
显示全部楼层
你的心
【何以故。如来说诸心。皆为非心。是名为心。】
他说以佛的眼睛看来,所有众生这些心啊,「皆为非心」。换句话说,佛在骂人,
这些众生心里都不是东西,也没有心,心到那里去了?心掉了,「非心」根本不是心。
既然不是心,佛大概又怕我们问他,那又是什么?他赶快又说了:我的眼睛看你们啊!
不是心,不是心,所以叫做心。他说世界上一切众生的心我都知道,须菩提还来不及问,
他就又说了:这一切人的心啊,都不是心。他并没有说这一切人不是人心啊!众生的心
还不只是人的心,包括狗啊,牛啊,蚂蚁啊,小昆虫这一切生命,都不是心,「皆为非
心,是名为心」,所以叫它是心。
金刚经一开头就讲,我们一切众生,有一个「我执」,认为这是我,有个我,把我
的现象,执著的很厉害。认为我还有个心呢!把自己所有的妄念,意识分别,烦恼,一
切不实在的这些观念、往来思想当成是真实的。人,一切众生,犯了根本上的错误。我
们一切的思想、心理、意识的变化,都是那个真正心所起的一种现象变化而已,不是真
正的心。可是一切众生把现象变化抓得很牢,看成是心。学佛的晚课上,每天都念到,
「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如少水鱼,斯有何乐。」今天已经过完了,这个寿命又少了一
点,今天过去,今天不会再来。年轻的过去了,衰老也没有多久的停留,所以非常的悲
哀。
其实都被现象骗了,人生永远不断的有明天,何必看过去呢?明天不断的来,真正
的虚空是没有穷尽的,它也没有分断昨天、今天、明天,也没有分断过去、现在、未来,
永远是这么一个虚空。天黑又天亮,昨天,今天,明天是现象的变化,与这个虚空本身
没有关系。天亮了把黑暗盖住,黑暗真的被光亮盖住了吗?天黑了又把光明盖住,互相
轮替,黑暗光明,光明黑暗,在变化中不增不减;所以一切的用是虚妄不实的,而虚空
之体却是不增不减的;所以一切众生,不要被变化不实的现象所骗。佛知道这个道理,
但是众生不知道,佛说是名为心,众生自己都把虚妄不实的这个感受,执著的作用,当
成为心。
永远得不到的心
【所以者何。须菩提。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前面这一节的结论,是佛自己提出来心的问题,由眼见到心。他的结论一切都不是
心,众生一切的心都在变化中,像时间一样,像物理世界一样,永远不会停留,永远把
握不住,永远是过去的;所以「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我们
刚说一声未来。它已经变成现在了,正说现在的时候,已经变成过去了。这个现象是不
可得的,一切感觉、知觉,都是如此。可是一切众生不了解这个道理,拚命想在一个不
可得的三心中,过去现在未来,把它停留住,想把它把握住。因此,在座许多学佛的同
学们要特别注意,你要想打坐把心定住,那还是犯这个错误。
当你盘腿上坐的时候,想定住的那一个心,跟著你的腿一盘已经跑掉了,那里可以
保留啊!说我这一坐坐得很清净,唉呀!下坐就没有了!告诉你过去不可得,现在不可
得,未来不可得嘛!谁要你保持清净?清净也不可得嘛!烦恼也不可得,不可得的也不
可得。那怎么得啊?不可得的当中就是这么得,就是那么平实。
有一般人解释金刚经,说般若是讲空,因此不可得,就把它看得很悲观。空,因为
不可得,所以不是空,它非空,它不断的来呀!所以佛说世界上一切都是有为法,有为
法都不实在。但是有为法,体是无为,用是有为。所以我们想在有为法中,求无为之道,
是背道而驰;因此一切修持都是无用。并不是把有为法切断了以后,才能证道;有为法,
本来都在无为中,所以无为之道,就在有为现象中观察,观察清楚才能见道。
有为法生生不已,所以有为不可限,生灭不可灭。如果认为把生灭心断灭了就可以
证道,那都是邪见,不是真正的佛法。所谓缘起性空,性空缘起的道理,就在这个地方。
这是金刚经中心的中心,也是一切人要悟道中心的中心;这一点搞不清楚,往往把整个
的佛法变成邪见,变成了断见的空,就与唯物哲学的思想一样,把空当成了没有,那可
不是佛法!
佛讲过去心不可得,并没有说过去心没有了,佛没有这样讲吧?对不对?佛说过去
心不可得,「不可」是一种方法上的推断,他并没有说过去心不「能」得,现在心不能
得,未来心不能得。这一字之差,差得很远,可是我们后世研究佛学,把不可得观念认
为是不能得,真是大错而特错。所以啊,佛说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
可得;是叫你不要在这个现象界里,去求无上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求无上的道心,因
为现象三心都在变化。
高明的法师们、大师们,接引众生往往用三心切断的方法,使你了解初步的空性,
把不可得的过去心去掉,把没有来的未来心挡住,就在现在心,当下即是。当下即是又
是一个什么?可不是空啊!也不是有!你要认清楚才行;要先认清自己的心,才好修道。
第十八品是一体同观,同观是什么?同观是见道之见,明心见性之见。所谓了不可
得,可也不是空啊!也非有,即空即有之间,就是那么一个真现量,当你有的时候就是
有,空的时候就是空,非常平实。你在感情上悲哀的时候就是悲哀,悲哀过了也是空,
空了就是说这个现象不可得,并不是没有,是悲哀过去了,后面一定来个欢喜。欢喜的
时候也是不可得,也会过去,也是空。空不是没有,空是一个方便的说法,一个名辞而
已。不要把「空」当作佛法的究竟,这样就落到悲观,那不但证不到小乘之果──空,
那还是个邪见,也就是边见。所以见、思惑不清楚,是不能证果的,也不能成道的。学
佛法就有这样的严谨,一定要注意。
现在有许多著作,我认为危险极了,那些佛法的著作,比杀人的毒药还厉害,是有
毒的思想,希望诸位要用真正的佛法眼光甄选,用智慧来辨别,不要走入邪见和错误的
思想。这一品我们给它的偈子如下:
回复
举报
wanbingzhensuo
wanbingzhensuo
当前离线
积分
3562
楼主
|
发表于 2005/12/13 18:17:53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十八品偈颂
形形色色不同观 手眼分明一道看
宇宙浮沤心起灭 虚空无著为谁安
「形形色色不同观」,形形色色,物理世界各种现象是不同的,如人有胖的、瘦的、
高的、矮的、黑的、白的,都是现象差别,无法相同。
「手眼分明一道看」,但是以佛眼、慧眼、法眼看来,是一样的。手眼是什么?我
们大家都看到过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一千只手,每一只手中有一只眼睛。我常说,我
们坐在这里,外面进来一个千手千眼的人,我们的电灯都没用了,大概每一个人都吓得
把脸蒙起来。千手千眼代表他的智慧,无所不照,也就是代表他具有各种接引人的教育
法。帮助你的手,护持你的手,救助你的手,以及观察清楚的眼睛,千千万万的手,千
千万万的眼,也只有一个手,只有一个眼,平等平等。
「宇宙浮沤心起灭」,每一个宇宙,每一个世界,像大海里的水泡一样,所以宇宙
不过是自性心里起的作用。每一个思想、每一个情绪、每一个感觉,都是自性的性海上
所浮起的一个水泡,生灭变化不停,自心起灭。
「虚空无著为谁安」,一切法用之则有不用即空,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本无所住。
二祖来求达摩祖师,说此心不能安,请师父替我安心。达摩祖师说你拿心来,我给你安。
二祖说,觅心了不可得,找心找不到啊!达摩祖师说那好了,替你安好了。其实用不著
他替他安嘛!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你还安个什么啊?所以说,
虚空无著为谁安。那里去安心呢?此心不须要安,处处都是莲花世界,处处都可以安心。
在平实中间,处处都是净土,处处都是安心的自宅,因为处处是虚空,无著无住。这一
品的道理,精要就在此。
回复
举报
wanbingzhensuo
wanbingzhensuo
当前离线
积分
3562
楼主
|
发表于 2005/12/13 18:18:12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十九品 法界通化分
【须菩提。于意云何。若有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是人以是因缘。得福多
不。如是。世尊。此人以是因缘。得福甚多。须菩提。若福德有实。如来不说得福德多。
以福德无故。如来说得福德多。】
福德不可得
【须菩提。于意云何。若有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是人以是因缘。得福多
不。】
讲到这里,又另起一个问题。这个问题非常有趣,金刚经始终在这两个问题里头转,
一个是当讲到最高智慧成就的时候,马上来一个最高潮,说要多大的福报。福、智二严,
是佛学的名辞,一个人要从凡夫成佛,必须要有智慧的庄严,福德的庄严。有真正的福
德,才能得真正的智慧。有时候,我们自己觉得很不聪明,读书没有记忆力,领悟力也
不行;这是因为福德不够!大家都是妈妈生的,为什么我的脑筋不行?难道投胎的时候
把仓库里发霉的脑筋带来了吗?其实功能都是一样,只因为自己福德不够,真正的福德,
心理的健康,头脑的健康,是要自己修持来的。
佛问须菩提,你认为如何?假使有人用金刚钻啊,金银啊,玛瑙啊,这些世界上最
宝贵的七宝去布施,拿充满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宝去布施,你认为这个行为所得的福报大
不大?
【如是。世尊。此人以是因缘。得福甚多。】
这是须菩提的答话。他说是啊,佛啊,假使有人这样来布施的话,那还得了啊!将
来的福报大得很咧!
【须菩提。若福德有实。如来不说得福德多。以福德无故。如来说得福德多。】
佛说,你要知道,人世间认为的大福报,就是钱多,寿命长,儿女多,儿女好,样
样都好,好得没有再好了。可是,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都没
有用。所以说人生啊,都是理想,都想把明知道抓不住的现实世界拚命抓住。尤其是寿
命,分明有生必有死,可是人人都想学仙学道,长生不死。福报是有穷尽的,每个人的
光荣都是一下子,就像一支手电筒,每个人那个电筒都要亮一下,可是希望一辈子发亮
是不可能的。世间的福报是不实在的,福德无实啊!所以佛说,世间的福德再多,也不
过弹指之间的空花就过去了,「以福德无故」。
无人希罕的福
真正的福报是什么呢?清净无为。心中既无烦恼也无悲,无得也无失,没有光荣也
没有侮辱,正反两种都没有,永远是非常平静的,这个是所谓上界的福报──清福。清
福每个人都有,我们每一个人都有清闲的时候,可是一天到晚无事,闲在家里,你闲不
了啊!自己会掉眼泪,好像被社会上人忘掉了,又怕被人家看不起!没有一个人递一张
名片来看我,都没有人发个请帖来,也没有人打个电话问候我,唉呀!我好悲哀啊……
他有清福不会享!学佛的人要先能明了这一点。世界上一切人的心理佛都知道;一切人
都把不实在的东西当成实在,真的清净来了,他也不会去享受。学佛证到了空性,自性
的清净无为,大智慧的成就,才算是真福报。真福报那么难求吗?非常容易!可是人到
了有这个福报的时候,反而不要了,都是自找烦恼。
这一节为什么插在这个地方呢?因为是指著三心不可得来的,要了解到三心不可得
这个境界很难;要想修证到这个境界,一定要有真正的福报才行。佛学的基本第一步,
讲到人生要修行则暇满之身难得。开始时我们已经讲过,暇满之身就是健康有闲,可是
世界上的人有清闲不肯享受,有好身体,他要去消耗掉,而且真到了清闲暇满,他自己
反而悲哀起来。所以说,「颠倒众生」,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下面是我们给它的结论
偈子:
回复
举报
wanbingzhensuo
wanbingzhensuo
当前离线
积分
3562
楼主
|
发表于 2005/12/13 18:18:35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十九品偈颂
浮图楼阁立中天 点滴功勋岂自然
倒却刹竿回首望 繁华散尽梦如烟
「浮图楼阁立中天」,浮图是塔,造一个佛塔,七层的叫七级浮屠。中国人有一句
话,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我们做了一件好事,救了别人一命,等于独资盖了一个
庙一样。事实上这话是佛说的,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这是有为功德。
「点滴功勋岂自然」,有为功德要慢慢一点一点做,今天做一点好事,每天做一点
好事,累积起来,等于人独资盖一个庙子。盖这个庙子也是一天一天把它盖成功的。但
是啊,「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到现在都没有了。
「倒却刹竿回首望,繁华散尽梦如烟」。梁武帝一生造了几百个庙子,武则天一生
又造了几百个庙子,都没有了;所以迦叶尊者有一天跟阿难讲,怎么样能够见道?把门
口的刹竿先倒下来,就能够见道。
我们每个人门面都有个自我贡高的刹竿,把这一念打掉以后,大福报就来了,就见
到空性。人世间这一切的福报,甚至当皇帝的大福报,都是繁华散尽梦如烟,一切繁华,
过目云烟就散了;散了以后,你说留一点影像好不好?一切是梦,连梦都没有,梦都像
烟一样的过去了。所以佛说,「以福德无故」,他说真正得一个大福报,得到什么?大
福报是你证到了空性,悟道而成佛,这才是大福报,大成就。
但是要想悟道成佛的话,就要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的一切福德,来培养这个智慧。
智慧不是光靠读书,或靠两个腿子在那里咬紧牙根熬得出来的!那个持戒修定,咬紧牙
关熬腿子,不过是修福德,修有为福德的一种而已。无为福德,处处都是,而你自己智
慧不能到达,修不成。所以学佛果然是真智慧,这个培养智慧的福德,又是一切善行的
功德所完成的。
这一点千万要注意!不要听到佛法是智慧之学,然后嘛,好事不做一件,那就不是
真的智慧;换句话说,如果有真的智慧,自然要作好事了,智慧与善法是不二而一的。
回复
举报
wanbingzhensuo
wanbingzhensuo
当前离线
积分
3562
楼主
|
发表于 2005/12/13 18:19:14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十品 离色离相分
【须菩提。于意云何。佛可以具足色身见不。不也。世尊。如来不应以具足色身见。何
以故。如来说具足色身。即非具足色身。是名具足色身。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可以
具足诸相见不。不也。世尊。如来不应以具足诸相见。何以故。如来说诸相具足。即非
具足。是名诸相具足。】
大丈夫相
【须菩提。于意云何。佛可以具足色身见不。不也。世尊。如来不应以具足色身见。何
以故。如来说具足色身。即非具足色身。是名具足色身。】
金刚经的上半部,都是须菩提编出来的问题,及佛的答覆。到了下半部,佛自动的
说了,怕他不懂,一步步的说。金刚经开始,佛吃饱了饭以后,想打坐,想休息,碰到
须菩提不懂事,拚命问问题。他慈悲来了,乾脆不打坐,一点一点给你讲吧!我们仔细
看看,金刚经就是这样一本书嘛!前面已经一层一层讲过,三十二相都不是如来,若见
诸相非相,即见如来。下面他又婆婆妈妈的,很慈悲的,就怕你不懂,再说的又是这个。
须菩提,你的意思怎么样?「佛可以具足诸相见不」?你注意啊,这里用「佛」,
不用如来了。有些地方,他用如来如去的,有些地方他用佛呀佛的,每一个字都要注意,
不然金刚经是白念了。
这里的佛,代表佛的报身、肉身。佛的报身很漂亮啊!尽管饿了十二年,仍是很漂
亮。佛是一个美男子,三十二相,八十种好,阿难就是因为看到佛那么漂亮,才跟随佛
出家的;结果被佛骂了一顿,骂阿难出家是为了好色。佛就是具足色身,大丈夫相,与
一切常人不同;不但有三十二相,还有随之而来的八十种好,是普通人所没有的特点,
这个叫做「具足色身」。
当人成佛的时候,就要具备大丈夫相,佛经上很多地方赞叹大丈夫相之重要,等于
佛经上很多地方说,女性要成佛的时候,必须先要转男身,转大丈夫相,才能成佛。但
是有几本大乘经典,佛都吃瘪了,碰到河上女,碰到胜蔓夫人,都是结过婚,而且生过
孩子,但却即身成佛。她们把佛当面说了一顿,佛说:「如是如是」,夫人啊,对的,
没有什么分别相,女性也可立地成佛,也不须要转男身。所以不要落在小乘知见上。现
在这个金刚经,佛又把女性不能成佛的说法推翻了。佛,可不可以具足色身而见呢?你
看到三十二相,那个相貌堂堂的,叫做佛吗?须菩提说:「不也。世尊。如来不应以具
足诸相见」。
大家天天想见佛,如果你打坐看到佛来,那个绝对是魔,不是佛。佛吃饱了饭在那
里打坐,他不想来看你,只有你去看他差不多。所以,千万不可以著相,你不要以有形
的观念来看佛。佛接著说:
「何以故。如来说诸相具足。即非具足。是名诸相具足。」这是真正告诉你佛法的
奥秘。他说一个真正得道的人,佛经上讲,一得了道,他就现出来大丈夫相,就有特别
的相,这个叫做具足色身。色就是肉体的四大,地水火风,平常我是这样告诉你,但是
真正的道理,「即非具足」,是不可以著相的,有形有像都不是啊,因此叫做「具足色
身」。
世上的肉身菩萨
什么道理呢?得道的人,自然有一股道相,那个道相不是在这个形象上见的。譬如
我经常告诉年轻的朋友们,当年在大陆的时候,看见过几位有成就的老师,有成就的和
尚。有个师父,人家都晓得他是肉身菩萨,有人叫他肉身罗汉;那个样子难看到极点,
两个眼睛比铜铃还要大,露光的,他还戴起近视眼镜,怪里怪气;鼻子有大蒜那么大,
两个大眼睛,配了个大蒜鼻,嘴吧快弯到耳朵边了,牙齿细得像玉米,小小的。反正啊,
五官分析起来一无是处,可是长在他脸上,愈看愈可爱,愈看愈庄严。走路摇摇摆摆的,
但是觉得很庄严。他的衣服几十年也不换洗,一身都是□子,养起来就那么抓,有徒弟
看到□子爬出来了,他还说不可以杀生,就是这么一个怪人。
还有一个和尚,几十年不洗澡不洗脸,不洗脚的,他睡觉的地方有一个帐子,大概
也几十年没有洗了,连眼洞都没有了,只有灰尘。他睡觉也在里头,打坐也在里头。有
一天我要离开了,向他告辞,他正在帐子里打坐。他说:我也懒得出来送你,你过来我
有话给你说。这下要我的命!非要把头伸进他帐子里去不可,我也是个有洁癖爱乾净的
人,可是师父之命,只好硬著头皮把头伸进去。结果发现这个帐子里清香,是什么花香,
也讲不出来,一股清香,头伸进去就不想出来了,心里有个感受,有道的人确实不同。
另外我当年在西藏看到一个活佛喇嘛,他喜欢喝我们中国茶,汉人卖到边疆的茶,
都是最粗的茶,加上牛油、酥油叫做酥油茶,一半油一半茶,喝惯了的很好喝,你们没
有喝惯的,一定第一口就吐掉了。他只有一个钵盂,吃饭喝茶都是这一个,招待客人也
是这一个,几十年也不洗,其脏无比。有时候我们去看他,因为他有神通,他觉得与你
有缘,看得起你,他就把自己喝的那个茶盂,给你喝一口。有些人是怕脏,有些人是恭
敬,不敢喝。你怕脏也好,恭敬也好,他都知道。你恭敬的,叫你勉强喝一口,据说喝
了这一口,消灭了好多的罪业。有些人怕脏,他就骂了,你的嘴也是肉做的,我的嘴也
是肉做的,你为什么不用我这个碗啊?这一类的人,仔细一看他,非常庄严,那个庄严
不在鼻子上,不在眼睛上,五官上看不出来,他有一股道气,也就是这个道理。
所以说,真正成佛的人,不应该以具足色身见;在他的身体上找他的道,那是找不
到的。当然,一个得了道的人,气质一定起了变化,肉身一定也起了变化,自有道气,
色相庄严。但是「即非具足色身」,你不要著相,这个肉体的身还是有生灭的,「是名
具足色身」,所以叫做具足色身。这个具足色身,要注意,就是肉体之身。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可以具足诸相见不。不也。世尊。如来不应以具足诸相
见。】
第一个具足色身是实质的,肉体的这个身体叫做具足色身,所谓的报身。但是第二
个问题来了,可不可以著相来看?譬如说,眼睛里忽然看见佛站在你前面,这是相,现
象。他问须菩提,可不可以著相呢?须菩提当然说不可以,这个问题,金刚经前面已经
说过了,不应该落在宗教偶像的观念,不应该以三十二相见如来。什么理由?
【何以故。如来说诸相具足。即非具足。是名诸相具足。】
真正的佛,是见到法身,才是见到真正的佛。什么是法身?了不可得,一切无相,
法身无相,也没有境界。如果你在一个境界上,就已经有所住,有所著,就不能明心见
性。一切相皆空,才能明心见性,才能见到佛。我们这一节的结论如下
回复
举报
wanbingzhensuo
wanbingzhensuo
当前离线
积分
3562
楼主
|
发表于 2005/12/13 18:19:49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十品偈颂
形象由来不是真 都依心色起闲因
可堪举世疑狂客 偏向枯桩境里寻
「形象由来不是真」,这个形象是一切虚妄偶然的存在,不是真的。但是物质世界
与形象是那里来的呢?「都依心色起闲因」,唯心是道,心物一元,是心的力量生成了
这个形象。「可堪举世疑狂客」,佛法本来叫你不要著相,不要执著物质世界的东西,
可怜这个世界上,这一班没有智慧的凡夫众生们,「偏向枯桩境里寻」,偏偏都向那个
枯了的树桩里头去找。我们打起坐来,一念不起,等于是个枯桩,这个枯桩有个典故,
就是雪窦禅师的一首诗:
一兔横身当古路 苍鹰一见便生擒
可怜猎犬无灵性 只向枯桩境里寻
一只兔子横躺在一条路上,打猎的时候,老鹰在空中一看,大路中间躺著一只兔子,
这个老鹰冲下来就把兔子叼走了。可怜猎犬无灵性,打猎的时候,那个猎狗靠鼻子闻,
跑过来闻了半天,到处找兔子。只向枯桩境里寻,只好向枯树根的空洞里拚命找。雪窦
禅师是禅宗的大师,骂世上这一班学禅宗的人,参公案啊,参话头啊,都像这个猎犬一
样,只向枯桩境里寻。
如果是大智慧的人,会像那个老鹰一样,空中一亮,就把兔子叼上去了,这个境界
就空了。我们后面的猎狗勤快得拚命跑,转啊转啊,跑啊跑啊,就在那里找这个境界,
找一个空!
第二十一品 非说所说分
【须菩提。汝勿谓如来作是念。我当有所说法。莫作是念。何以故。若人言如来有所说
法。即为谤佛。不能解我所说故。须菩提。说法者。无法可说。是名说法。尔时慧命须
菩提白佛言。世尊。颇有众生。于未来世。闻说是法。生信心不。佛言。须菩提。彼非
众生。非不众生。何以故。须菩提。众生众生者。如来说非众生。是名众生。】
什么都没说
【须菩提。汝勿谓如来作是念。我当有所说法。莫作是念。何以故。若人言如来有所说
法。即为谤佛。不能解我所说故。】
这是佛自己提出来的,就是自说自话,提出来告诉须菩提。他说你啊,千万不要有
这么样的一个观念,什么观念?你不要认为佛在这个世界上说了法──实际上,他老人
家三十一岁悟道后就开始说法,八十岁入涅盘,说了四五十年,他这里都一慨否认了。
「莫作是言」,千万不要有这个观念,认为我说过佛法,「何以故」?什么理由?假使
有人说如来有所说法,真正说过某一种法,「即为谤佛」。
譬如说,佛叫我们念佛,叫我们修止观,叫我们修戒、定、慧,所谓三十七道品,
说般若,说法相,说唯识,都是他说的。现在他都说,如果有人讲我有说法,即为谤佛,
就是毁谤他。这很奇怪了!他说这个人在毁谤佛法。什么理由呢?「不能解我所说故」。
因为这个人虽然学佛法,听了佛法,但他不能理解我所说的佛法,他没有懂,所以才说
我有说法,这是错误的话。
我们先从教育来说,一个真正的教育家,会体会到佛说的这个道理,的确一句都不
假的。一个教书教了几十年的人啊,在我认为是受罪,是罪业深重才教书,那真是非常
痛苦。这话怎么讲呢?假使有一百个人听课,同样一句话,这一百个人的反应和理解,
统统不同。有时候甚至老师说是白的,结果很可能有五六个同学告诉你,老师说是灰的。
所以从事教育多年的人,会感觉到教育是一件受罪的事,非常痛苦。另一方面讲,一切
众生有一个最大的障碍,就是语言文字,因为语言文字不足以表达人的意识。所以,现
在有一门新的学问叫语意学,专门研究这个问题。
譬如我们说,「你吃饭没有?」这一句话随便问人,会产生几个结果,一种是觉得
这个人非常关心自己,连有没有吃饭,他都知道,多关心我。另有一种人会觉得是在耻
笑他,分明晓得今天没有钱吃便当,偏要问我吃饭没有,可恨!还有一种人会觉得这个
人很滑头,你看,故作关心状,故作多情的样子,很讨厌。同样一句话,四面八方反应
不同。所以人与人之间意思的沟通,有如此之难。
有时候不说话反而容易懂,一说话反而生误会。不但人是如此,世界上很多的生物,
也不大会用语言的。鱼跟鱼两个眼睛一看,彼此就懂了。蝙蝠在空中飞,两个翅膀一感
觉,就飞开了。人类的语言,除了嘴吧说话以外,身体皮肤都会讲话;我们被人家靠近,
就会感觉热,就想躲开一点,皮肤会说话的原故。语意的道理就是如此,光凭说话是极
容易误解的;所以佛说,他说法的本意是要使一切众生听了不要著相,不要抓住他所说
的不放。
悟道、成佛是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佛所说的法如筏喻者;等于一个过河的船,
你过了河不必要把船背在身上走。换句话说,如果过河不要你的船好不好?当然好!你
会游泳就自己游过去,佛并不要你一定坐他的船过去。禅宗就有许多教育法,有时连船
都不给你,要你自己设法过去,你只要有方法过了这个苦海就行了。
所以佛的说法,就是要我们懂得这个道理,殊不知大家学佛听了他的法,自己没有
明心见性,没有悟道,反而拚命抓住他所说的法,当成真实,真是拿著鸡毛当令箭。所
以他现在否认这个,因为这些人「不能解我所说故」,不能理解他所说法的意思。接著
他陈述理由。
回复
举报
wanbingzhensuo
wanbingzhensuo
当前离线
积分
3562
楼主
|
发表于 2005/12/13 18:20:30
|
显示全部楼层
迦叶笑了
【须菩提。说法者。无法可说。是名说法。】
真正的佛法,佛用一句话说完了,就是不可思议。后世到了禅宗,讲释迦牟尼佛在
灵山会上,有一天上座说法,学生徒弟们都等他讲,等了半天他没有说话,忽然抓起面
前讲台上一朵花,那么一转,大家也不晓得他什么意思,谁都不懂,只有他的大弟子迦
叶尊者,破颜微笑,这是典籍的记述。这个「破」字形容得妙极了,大家等了半天,心
情都很严肃,场面非常庄重,迦叶尊者忍不住了,一下子笑了出来。这一下被佛看到了,
佛就说「我有正法眼藏,涅盘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
摩诃迦叶。」因为迦叶懂了,这是禅宗的开始。
我们可以想一想这个是什么?佛拿一支花那么看一下,到底是什么意思?这正表示
说法者无法可说,没有一个固定的形态来表达。真正佛法到了最后是不可说不可说,不
可思议;说出来都非第一义,都是第二义。无上妙法本来不可说,所以佛在菩提树下悟
道以后,马上要入涅盘,就要走了。本来他也不想讲什么金刚经,什么都不想讲。根据
经典的记载,那时帝释天人都下来向他跪著请求,你老人家不能这样搞啊!你多生多世
发大愿,说大彻大悟之后要度众生,现在你大彻大悟证道了,你反而要走路,不管大家,
这个不行啊!佛讲了一句什么话呢?华严经、法华经上都有:「止。止。我法妙难
思。」就说了这么一句话。
这句话就是金刚经的含义了。他连级续个字,止,止,就是说你停止,你停止,我
证得的法,说了你们也不懂。「止」这个字,也告诉了你一念不生全体现。止,一切妄
念不生,一切烦恼不起,万法皆空,定在这里,然后你可以懂佛法了。所以说,止,止,
我法妙难思,一句话说完了,金刚经都用不著讲了。
实际上只有一个止字,就是此心难止,此心止不了。如果能止,一切戒、定、慧,
六度万行,就都从此而建立,从此而发生。所以所有的说法,都是方便;换句话说,佛
经三藏十二部所说的也都是教育法。教育法只限于教育法,教育的目的是使你懂得那个
东西,如果抓住老师的教育法当成学问就错了。
关于老师教学生,禅宗大师有几句话「见与师齐,减师半德。见过于师,方堪传
授。」如果徒弟的见解与老师一样的话,减师半德,这个学生减掉老师一半了。假定老
师八十岁,徒弟三十岁悟道,见解跟老师一样,但却差老师五十年功夫,所以说减师半
德。见过于师,方堪传授,学生见解超过了老师,才可以够得上做徒弟,继承衣钵。许
多大德祖师都感叹找不到衣钵传人,就是他说的法,也都是教授法,他说出来的法,是
希望你悟道而成佛,见过于师,那就用不著抓住他方便的说法,当成是真实了,这一段
就是这个意思。
下面接著转了一个方向,大家注意!前面都是须菩提,须菩提,接著这里加了几个
字。
须菩提与佛对答
【尔时慧命须菩提白佛言。世尊。颇有众生。于未来世。闻说是法。生信心不。】
这里对须菩提突然加了两个字,称为慧命须菩提,好像鸠摩罗什翻译经典时故意多
写两个字一样。其实佛也没有说什么法嘛!他只叫我们第一不要把肉体身当成佛;第二,
不要著相;第三他说他没有说法。除了这三个要点外,他并没有讲一个什么法门!可是,
好像有一个人懂了,这个人就是我们的大师兄须菩提。懂了就是荷担如来慧命,所以这
里称慧命须菩提。佛的弟子里说般若的空性,须菩提属第一位证得空性的人。今天我们
大家在座学佛的人,一念之间证得了自性空,这个人就是得到了慧命,延续了慧命,所
谓然灯也就是这一念之间证得了自性空,这个人就是得到了慧命,延续了慧命,所谓然
灯也就是这一盏灯可以点下去,不会熄了,可以传灯了。
慧命须菩提听到这里就懂了,佛法是不可说,不可说,没有什么东西可说的。因为
他懂了,所以他担心一件事。他说:佛啊,「颇有众生」,他说也许将来有众生,听你
那么讲,能生起信心吗?
【佛言。须菩提。彼非众生。非不众生。】
嘿!佛答的更妙,根本不理他这个问题。
什么叫众生?本来就没有众生。这个话很严肃了,后世一切众生都被否定了。什么
叫众生?本来就没有众生。
这是什么话!照儒家顾亭林的解释,就是两个桶,一桶有水一个空,倒过来倒过去
就是那一桶水;是法者,即是非法,是名为法。色身者,即非色身,是名色身,都是这
个话。
是啊,表面一看是不通嘛!须菩提一问,将来有些众生听你老人家这样一讲,会起
信心吗?佛并没有说会不会起信心,只说什么众生啊?「佛言。须菩提,彼非众生,非
不众生。」所谓众生,根本就没有众生。
听佛这么说,我们赶快下课吧!大家也不要听金刚经了,因为我们都不是众生。
顽石点头为什么
不是众生是什么呢?个个是佛。一切众生本来是佛,这是佛揭穿的方法。换句话说,
你不要替大家担心,个个都会成佛。这个道理,佛在法华经,涅盘经上就讲过。中国文
学上有两句话,「生公说法,顽石点头」,就是与涅盘经有关的典故。
当南北朝的时候,一位叫道生的和尚,是年轻的法师,现在来讲,就叫做才俊法师。
当时佛涅盘时最后的说法涅盘经,才翻译过来半部,这个翻了半部的经,中间提到一个
问题,就是一阐提人能不能成佛?一阐提是罪大恶极,坏透了的人。他们不孝,杀父杀
母,杀佛杀罗汉,坏事做尽,罪业深重,下无间地狱;就好像世间判罪无期徒刑,永远
不会翻身。这些大恶性众生能不能成佛呢?当时佛法还没有完全过来,涅盘经只有半部,
这位青年法师写篇论文,认为一阐提人也能成佛,一切众生最后都要成佛。
道生这个论点一出,全国的法师都要打死他,这还得了!佛都没有敢这样说过。当
时这个道生年纪轻,文章好,学问好,最后大家看在出家人情面,算他不懂,把他赶到
江南去了。那个时候佛法都在长江以北,道生被赶到江南,就到苏州,金山这一带,在
山上住茅蓬,也没人听他讲了,他只好对著一些石头讲。
有一天他又讲到这个问题时,他仍说一切罪大恶极的众生,最后还是能成佛,你们
说对不对?这时那些石头就摇起来了。这就是生公说法,顽石点头的典故。
道生离开北方的时候曾说:我说的法绝对是合于佛法的,如果我说的法合于佛法,
我死的时候坐师子座。以后涅盘经全部翻译过来了,原来佛也是这样说的,一切众生皆
会成佛。所以金刚经这里,告诉慧命须菩提,所有众生,即非众生,不要看不起人啊!
一切众生都是佛。
众生与佛
【何以故。须菩提。众生众生者。如来说非众生。是名众生。】
这个道理就说明,一切众生生命的存在,都是幻有的,是幻相。三界六道和二十五
有的众生,都是因缘所生,是没有固定的。法身的生命,在六道轮回中迁流不息,也
回复
举报
wanbingzhensuo
wanbingzhensuo
当前离线
积分
3562
楼主
|
发表于 2005/12/13 18:21:06
|
显示全部楼层
迦叶笑了
【须菩提。说法者。无法可说。是名说法。】
真正的佛法,佛用一句话说完了,就是不可思议。后世到了禅宗,讲释迦牟尼佛在
灵山会上,有一天上座说法,学生徒弟们都等他讲,等了半天他没有说话,忽然抓起面
前讲台上一朵花,那么一转,大家也不晓得他什么意思,谁都不懂,只有他的大弟子迦
叶尊者,破颜微笑,这是典籍的记述。这个「破」字形容得妙极了,大家等了半天,心
情都很严肃,场面非常庄重,迦叶尊者忍不住了,一下子笑了出来。这一下被佛看到了,
佛就说「我有正法眼藏,涅盘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
摩诃迦叶。」因为迦叶懂了,这是禅宗的开始。
我们可以想一想这个是什么?佛拿一支花那么看一下,到底是什么意思?这正表示
说法者无法可说,没有一个固定的形态来表达。真正佛法到了最后是不可说不可说,不
可思议;说出来都非第一义,都是第二义。无上妙法本来不可说,所以佛在菩提树下悟
道以后,马上要入涅盘,就要走了。本来他也不想讲什么金刚经,什么都不想讲。根据
经典的记载,那时帝释天人都下来向他跪著请求,你老人家不能这样搞啊!你多生多世
发大愿,说大彻大悟之后要度众生,现在你大彻大悟证道了,你反而要走路,不管大家,
这个不行啊!佛讲了一句什么话呢?华严经、法华经上都有:「止。止。我法妙难
思。」就说了这么一句话。
这句话就是金刚经的含义了。他连级续个字,止,止,就是说你停止,你停止,我
证得的法,说了你们也不懂。「止」这个字,也告诉了你一念不生全体现。止,一切妄
念不生,一切烦恼不起,万法皆空,定在这里,然后你可以懂佛法了。所以说,止,止,
我法妙难思,一句话说完了,金刚经都用不著讲了。
实际上只有一个止字,就是此心难止,此心止不了。如果能止,一切戒、定、慧,
六度万行,就都从此而建立,从此而发生。所以所有的说法,都是方便;换句话说,佛
经三藏十二部所说的也都是教育法。教育法只限于教育法,教育的目的是使你懂得那个
东西,如果抓住老师的教育法当成学问就错了。
关于老师教学生,禅宗大师有几句话「见与师齐,减师半德。见过于师,方堪传
授。」如果徒弟的见解与老师一样的话,减师半德,这个学生减掉老师一半了。假定老
师八十岁,徒弟三十岁悟道,见解跟老师一样,但却差老师五十年功夫,所以说减师半
德。见过于师,方堪传授,学生见解超过了老师,才可以够得上做徒弟,继承衣钵。许
多大德祖师都感叹找不到衣钵传人,就是他说的法,也都是教授法,他说出来的法,是
希望你悟道而成佛,见过于师,那就用不著抓住他方便的说法,当成是真实了,这一段
就是这个意思。
下面接著转了一个方向,大家注意!前面都是须菩提,须菩提,接著这里加了几个
字。
须菩提与佛对答
【尔时慧命须菩提白佛言。世尊。颇有众生。于未来世。闻说是法。生信心不。】
这里对须菩提突然加了两个字,称为慧命须菩提,好像鸠摩罗什翻译经典时故意多
写两个字一样。其实佛也没有说什么法嘛!他只叫我们第一不要把肉体身当成佛;第二,
不要著相;第三他说他没有说法。除了这三个要点外,他并没有讲一个什么法门!可是,
好像有一个人懂了,这个人就是我们的大师兄须菩提。懂了就是荷担如来慧命,所以这
里称慧命须菩提。佛的弟子里说般若的空性,须菩提属第一位证得空性的人。今天我们
大家在座学佛的人,一念之间证得了自性空,这个人就是得到了慧命,延续了慧命,所
谓然灯也就是这一念之间证得了自性空,这个人就是得到了慧命,延续了慧命,所谓然
灯也就是这一盏灯可以点下去,不会熄了,可以传灯了。
慧命须菩提听到这里就懂了,佛法是不可说,不可说,没有什么东西可说的。因为
他懂了,所以他担心一件事。他说:佛啊,「颇有众生」,他说也许将来有众生,听你
那么讲,能生起信心吗?
【佛言。须菩提。彼非众生。非不众生。】
嘿!佛答的更妙,根本不理他这个问题。
什么叫众生?本来就没有众生。这个话很严肃了,后世一切众生都被否定了。什么
叫众生?本来就没有众生。
这是什么话!照儒家顾亭林的解释,就是两个桶,一桶有水一个空,倒过来倒过去
就是那一桶水;是法者,即是非法,是名为法。色身者,即非色身,是名色身,都是这
个话。
是啊,表面一看是不通嘛!须菩提一问,将来有些众生听你老人家这样一讲,会起
信心吗?佛并没有说会不会起信心,只说什么众生啊?「佛言。须菩提,彼非众生,非
不众生。」所谓众生,根本就没有众生。
听佛这么说,我们赶快下课吧!大家也不要听金刚经了,因为我们都不是众生。
顽石点头为什么
不是众生是什么呢?个个是佛。一切众生本来是佛,这是佛揭穿的方法。换句话说,
你不要替大家担心,个个都会成佛。这个道理,佛在法华经,涅盘经上就讲过。中国文
学上有两句话,「生公说法,顽石点头」,就是与涅盘经有关的典故。
当南北朝的时候,一位叫道生的和尚,是年轻的法师,现在来讲,就叫做才俊法师。
当时佛涅盘时最后的说法涅盘经,才翻译过来半部,这个翻了半部的经,中间提到一个
问题,就是一阐提人能不能成佛?一阐提是罪大恶极,坏透了的人。他们不孝,杀父杀
母,杀佛杀罗汉,坏事做尽,罪业深重,下无间地狱;就好像世间判罪无期徒刑,永远
不会翻身。这些大恶性众生能不能成佛呢?当时佛法还没有完全过来,涅盘经只有半部,
这位青年法师写篇论文,认为一阐提人也能成佛,一切众生最后都要成佛。
道生这个论点一出,全国的法师都要打死他,这还得了!佛都没有敢这样说过。当
时这个道生年纪轻,文章好,学问好,最后大家看在出家人情面,算他不懂,把他赶到
江南去了。那个时候佛法都在长江以北,道生被赶到江南,就到苏州,金山这一带,在
山上住茅蓬,也没人听他讲了,他只好对著一些石头讲。
有一天他又讲到这个问题时,他仍说一切罪大恶极的众生,最后还是能成佛,你们
说对不对?这时那些石头就摇起来了。这就是生公说法,顽石点头的典故。
道生离开北方的时候曾说:我说的法绝对是合于佛法的,如果我说的法合于佛法,
我死的时候坐师子座。以后涅盘经全部翻译过来了,原来佛也是这样说的,一切众生皆
会成佛。所以金刚经这里,告诉慧命须菩提,所有众生,即非众生,不要看不起人啊!
一切众生都是佛。
众生与佛
【何以故。须菩提。众生众生者。如来说非众生。是名众生。】
这个道理就说明,一切众生生命的存在,都是幻有的,是幻相。三界六道和二十五
有的众生,都是因缘所生,是没有固定的。法身的生命,在六道轮回中迁流不息,也
回复
举报
wanbingzhensuo
wanbingzhensuo
当前离线
积分
3562
楼主
|
发表于 2005/12/13 18:21:46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十一品偈颂
为谁辛苦说菩提 倦卧空山日又西
遥指海东新月上 夜深忽闻远鸡啼
「为谁辛苦说菩提」,佛不是说了吗?我没有说过法,别的经典也曾经讲过;我说
法四十九年,没有说过一个字。
佛法是不可说不可说,法身之体是不可说处。所以,他辛辛苦苦说这些菩提证道的
法门,为谁而说?为众生而说。等于唐人罗隐的两句诗,「采得百花酿蜜后,为谁辛苦
为谁甜」。
这一首诗是非常有名的,人生也本来如此,像蜜蜂一样,把百花辛辛苦苦采来,酿
成蜂蜜,结果呢?这个蜂蜜自己吃不到,为谁辛苦为谁甜,这是感叹人生。
那么佛呢,他倒不是为这个辛苦,他为了度一切众生,为使众生个个见自性成佛而
辛苦。可是本来无我,为谁辛苦呢?
「倦卧空山日又西」,所以后世佛的弟子们之中,许多高僧悟了道,永远隐山高卧
不出,不说一句。譬如天台宗的祖师慧思禅师,在南岳悟道后,始终没有下过山,人家
劝他说,你这位大师悟道了,为什么不下山度众生?他独住孤峰顶上,一个人都没有去
过。他说我何必下山度众生呢?我独坐孤峰顶上,已经一口吞尽诸方,一切众生我度完
了。
后来有人也提这个问题来问过我,我说他当然可以那么讲,慧思大师一辈子不下山,
他却有一个智者大师这样的徒弟,号称东方的小释迦;这一个徒弟就够了,用不著他出
来,所以他可以说这样的话。如果没有这样福报,这样成就的人,也得不到像智者大师
这样的弟子的话,这个话就不能随便讲。但是,的确有人悟道以后,一生不说法而度人
无数。
譬如我们晓得禅宗一位大师,画上经常画的布袋和尚,他的说法就是背著一个布袋,
人家问他佛法,他把布袋一放,就在你前面一站,什么都不说,他看你懂了,他笑笑;
你不懂,他把布袋一背又走了。
布袋和尚就是泗州大圣,据说是弥勒佛的化身来的,他永远背个布袋。实际上他说
得很清楚呀,人家问他,什么是佛法?他把布袋一放,我们现在这个布袋还放不了呢!
这个妈妈给我们的布袋永远放不下来,所以他把布袋一放,叉手一站,这就是佛法。
他看看你不懂,布袋又背起来走,你放不下就提起来走,都一样,佛法就是那么简
单,他没有说一句话,这就是佛法了。那么,不说法能不能度众生呢?不见得不能,但
众生还是靠方便教授法来度的。
「遥指海东新月上」,后世的禅宗,把祖师悟道的故事编集为指月录。佛在楞严经
上说,一个人问月亮在那里?有人用手指向月亮,说月亮在这里。但是你不要看指头,
只看月亮,你光去看指头,不看月亮,是没有用的,指头不是月亮。
佛说的法,不是这个指头;我们大家学佛学了半天,都抓到指头当月亮,都错了。
不过这个故事,说明众生都是同样的心理。
另一个是道家吕纯阳的故事,也与指头有关。吕纯阳最后是由禅宗悟道,是黄龙禅
师的弟子,所以吕纯阳也变成佛教的大护法。他就有一句话,「众生易度人难度」,他
说的「众生」不是佛学这个众生,是指人以外的生命。众生容易度,人最难度,「宁度
众生不度人」。
有一天吕纯阳到南京,变成一个很可怜,苦恼的老头子,到一个专门卖枴鮆的老太婆
那里,天天去吃枴鮆,吃了不给钱,吃了好几年,这个老太婆永远不问他要。他后来问这
个老太太,为什么不要钱?我看你这个老头子没有钱啊!吕纯阳说:世界上没有一个好
人,只有你是个好人,你要不要成仙呀?老太婆说我不要成仙,我卖我的枴鮆,很舒服。
你要不要发财?我有一个法子传给你可以点铁成金。吕纯阳说著就在她那个铁锅上一点,
铁锅就变成黄金了。老太婆说:嗯!蛮有道理,我还是不要。
吕纯阳心里想,这个人真好,世界上只有这个人是好人。最后又问:老太太,你究
竟要什么呢?老太太说把你的指头给我就好了。吕纯阳只好摇摇头说,众生易度人难度,
宁度众生不度人。
佛经上有一个指月的公案,叫我们看月亮,不要抓指头,可是一般学佛的人,也同
吕纯阳碰到这位老太婆一样,专抓指头不看月亮。这就是第三句遥指海东新月上。
「夜深忽闻远鸡啼」,不要灰心,远远听到鸡啼了,总归有一个人会出来的,不要
看长夜漫漫,总会有天亮的时候。
回复
举报
1 ...
3
4
5
6
7
8
9
10
11
12
/ 12 页
下一页
返回列表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积分 0, 距离下一级还需 积分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