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患角色互换,换来了什么?2012-06-28 08:30 来源 解放日报
医生患者小翁用最精练的语言描述病情,想为医生节约看病时间。丁医生还是用了10分钟为他完成诊断。
丁顺(中)今年高考志愿是交大医学院。一天的体验结束,道别时,徐医生笑着问丁顺,还会学医吗?
在抢救室体验的张圣良,在微博中写到 “生老病死一目间,颇为触动。”
除了体制机制等深度“老大难”问题,医与患,是否还有互解的“桥梁”?
或许这也是种探索:6月中旬,上海瑞金医院联合上海团市委,举行“角色互换体验营”活动,让患者做一天医生,让医生做一次患者,期盼多一份来自相互的理解与支持,为化解医患矛盾寻找新的可能。
这样的活动,究竟会有多大效果?能化解多少心头疑惑?记者有意延后几日,当最初的热情逐渐回归普通生活,再听亲历者们“冷却”而更加清晰沉淀的亲身感受。
“患者医生”说
了解是理解的开始
口述者:叶蔚绚,物流公司职员
我记得小时候,大家都很相信医生,医生也很好。为什么矛盾就在这近10年激化了呢?
在医院这一天,经历的事挺多,有位一大早从昆山来的患者,下午才排到看病,但因为没带多少诊断材料,必须要做检查。而检查结果3天后才能出来,医生2分钟了解完病情开好单子就结束了。患者很激动,想让医生提前些给出检查结果,但医生也没办法。在医院做一个甲状腺B超,6月12日这天排队,等排到就要7月了。要是遇到着急的,这时候不发火才怪。午饭后,隔壁的诊室还差点打起来,医生下午1点半上班,但患者1点15分见医生到了诊室,就想让医生开始看病,这时没叫号,病人都往前挤,医生说等等,有人就发急了。我觉得这一幕已经挺激烈,但有位女医生说,这还算小意思。
经过一天体验,以前觉得最火大的“排一天看5分钟”的问题,现在明白了医生也真没办法。而且医生无法解决的问题还有很多,比如床位问题、诊疗流程。原因很简单,人太多,好的医疗资源和好医生太少。其次是医生与患者信息不对等,医生每天面对那么多雷同病人、雷同问题,将心比心,时间久了难保次次都在最佳状态,这时矛盾实际上说爆发就爆发了。
对这次活动,我觉得更多起到的是安抚作用,虽不能解决根本问题,比如我现在理解了医生,但下次问题发生在自己身上,还是会生气。但是,这样的活动还是有必要的,因为了解是理解的开始。
“做人的工作”有要求
口述者:国敏健,社工
我这次体验主要是跟护士,观察她们的工作情况。之前有耳闻,但这次亲眼所见,她们的劳动强度还是超出了想像。如肾脏科病房,护士一早随医生查房,到给药、注射,几乎没停下来过。那天下午我又去了抢救室,那里的护士更是坐的工夫都没有。能在这么大强度的工作环境下保持操作准确、到位已非常不容易。且据我观察,她们的态度也不错,基本是随叫随到、有求必应,脸上虽然看得出疲惫,但没人说过不该说的话。
相反,患者有的非常急躁,护士或医生晚来一会儿就抱怨。当然我明白患者的心情,但他们也没闲着吧。通过这次活动,身穿白大褂、用医生护士的眼睛观察,真正让我体会到了这身白衣的不易。
我从事社工27年,现还在居委会做调解工作。从经验出发,我认为医患关系的好转还需要医生护士多些耐心。做社工会接触各类人,有的非常不讲道理,动不动就开口伤人,这时候就不能在意甚至回嘴,只能让他去说,只当没听见。医生也应这样,患者态度恶劣也不能光火,否则不但于事无补,反而会加剧矛盾。当然,这对一些比较有个性的医生护士来说要求有点高。但我想,医生护士和我一样,也是“做人的工作”,职业要求如此。
患者增强对医生护士的理解也很重要。记得一次我家长辈挂吊针,小护士两次都没有扎准,亲戚就开始指责了,我知道后对那位亲戚说,这有点过分了。我想,患者看病过程中,能为医生想一想,或者站在大多数患者的立场想一想,而不是只考虑自己,医患关系一定会好很多。
重要的是沟通交流
口述者:张圣良,同济大学大一学生
现在还让我记忆清晰的,是在抢救室一幕:当时新推进来位病人,父母一直守在床边哭,一位路过的护士轻轻叹了一口气,“可怜天下父母心”。那一瞬,我觉得其实医患关系并非那样难解,同有父母兄妹子女,遇到同样的危急状况,就会有同样的感受,这应是矛盾化解的基础之一。
那天让我印象最深的,其实是抢救室的护士们,我观察了2个多小时,她们一刻也没停下过,后来又去查床,挺辛苦。所以这次体验给我的感受,是两个“没想到”:没想到医院病人这么多,没想到医生原是这样辛苦。而我遇到的一个状况,比如一位家属为了床位问题要吵架,这也是一线医生没法解决的问题,就这么多床位呀。
其实,参加这次活动前我在广州,离回上海的火车开车还有1小时,我突然中暑,去医院挂号后和医生、排队的患者一沟通解释,大家就让我优先看了。有时候理解并没有那么难,重要的是沟通与交流。所以,我觉得在目前大环境没有改变时,改善医患矛盾也应从两方面入手,一是医患双方素质的提升,这当然需要时间和更多沟通的渠道。另一方面也有些制度应建立,比如香港最近在广州新开了家医院,医院规定医生一旦收红包立即开除,这一点我想可能大多数医院都没法做到吧。
“医生患者”说
“1和101”
口述者:翁一鸣
作为医生,我深知大医院看病人太多,所以做好了充足的心理准备,打算排很久的队,没想到,一个多小时就结束了,蛮快的。
有了这样的心态,看病时就不那么急了。若是看热门科室,加上重病大病,等候时间可能会长得多,心态就不会那么好了。
同样一次问诊,病人和医生有根本性差别,我称之为 “1和101”:病人第一次踏入诊室,但医生说不定已接待了101个。一个惴惴不安、满怀期待,一个疲惫不堪、千篇一律,双方心理上的落差、对彼此的要求差别巨大。若医生不了解这种差别,就很容易造成矛盾。因此,我们总强调医生要站在患者角度,这当然正确,但我希望,患者也能体谅医生的辛苦。这才是医患良性互动的共同心理基础。也是从这个意义上说,我认为这次活动,患者体验医生更有意义。
医患关系紧张,根子在看病难。我所在的放射科有两台CT,一天最多能为200名患者检查,但患者远远超过这个数目,而这检查还只是就诊的一个环节,加上挂号、候诊,时间会拖得很长。老实说,来三级医院看病的人,至少一半是可以在基层医院解决问题的。可病人也没有错,他们担心社区医院的水平不高,会误诊,可能把小病拖成大病。
我认为,要解决看病难,不能光靠增加大医院设备和人手,而应更注重加强基层医院实力,建立良好的就医秩序。如果全科医生担起健康守门人的责任作用,如果家庭医生能有效指导,病人就不会再那么盲目扎堆大医院了。患者一分流,医患沟通时间长了,心态和关系都会好很多。
用制度设计鼓励理性
口述者:蔡佳翌
体验日活动中最大的感受是“等候时间实在是太长了”。我陪一位糖尿病病人挂内分泌科,8点开始排队,20分钟后挂到150号,轮到我们已近12点。
说实话,医院的服务已做了很大改进。比如过去午饭时医生停诊,我特地问护士,说现在采取轮班吃饭,保证上午挂到号的病人能看完,即使拖到下午1点多。也有小缺陷:自助挂号机很方便,但指导不清晰,很多病人不知道,还是选择排队。
病人多了,医生接诊的时间必然短。轮到我们时,医生只简单问了几句,调整了一点用药,两三分钟就结束了。虽然病人早就有心理准备,但还是说“等这么久,似乎也没什么特别,以后不来了”。
我曾在急诊室流转,发现与门诊相比,急诊发生医患矛盾的机会高许多。120救护车送来的病人能马上看,但自己来的病人常要等很久,高峰时甚至长达4小时。关键还是资源与需求不匹配。资源有限不必多说,病人的需求也未必合理:病人往往舍近求远,放弃家附近的社区或二级医院不去,直奔三级医院,以至人满为患,大家都一肚子怨气。
对这次体验活动,我感觉实际意义并不大。资源紧张、医患互不信任日积月累、积弊已久,一两天的角色互换虽然可能有所启迪感悟,但一回到真实的生活环境中马上就会忘记。无论医生还是患者,对对方的切身感受不可能完全体会。要真正缓解医患矛盾,关键还是采取措施,增加资源供给、合理分布,用制度设计鼓励病人理性就医。
和蔼些、耐心些、多问些
口述者:蔡懿婷
我那天是陪一位气管炎患者复查,可能这一科并不热门,挂号15分钟,等待45分钟,就进了诊室。医生询问她吃的药和病情,叮嘱几句,没检查没开药,很快就结束了。其他组就没我幸运,一位一起挂号的同事直到中午也没看好。我也和其他患者聊天,发现现在大家到大医院看病都有了心理预期,“至少半天”是正常的。
作为医生,对排队问题我真的没有办法,还有更多都是我们没法解决的。有人说“排半天看5分钟现象”,其实一些简单病情医生可能一眼就知,用不了多久,遇到复杂的,你不说医生也会追问。再说,要是一人用10分钟,那后面排队的时间就得增加一倍,这样更多人不愿意接受。
作为医生,对病人的苦我真的不是不知道。比如在医院急诊室,每天爆满,能睡到走廊就不错了,还有的只能睡地板,要是没带被子枕头,谁看了不可怜?这时病人心里不痛快也是人之常情。而且睡地上护士打针也难操作,忙乱中万一出错就是大问题了。
医患关系紧张这一话题,我觉得实际上大多数病人和医生都是好的,同样也不能否认有态度、脾气不好的医生,急躁、挑刺的病人也存在。很多矛盾的爆发,有事故等因素,但我觉得更多的是出在一些小细节上。如果接诊的医生能更和蔼些、耐心些,多问两个问题,可能患者的感受就会差别很多。患者因为专业知识少,有些重要情况只有医生问到才会说,比如那位气管炎患者,小时候就得过肺结核,这还是在医生追问下他才想起来的,这对诊断很重要。医生要更耐心、多问,这也是这次活动给我的一个提醒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