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 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注册
楼主: 励杏老人

(转帖)从徐文医生被严重砍伤所想到的--医生是弱势群体(张友平医生的BLOG)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2/6/27 19:59:35 | 显示全部楼层
医患角色互换,换来了什么?2012-06-28 08:30 来源 解放日报




    医生患者小翁用最精练的语言描述病情,想为医生节约看病时间。丁医生还是用了10分钟为他完成诊断。

    丁顺(中)今年高考志愿是交大医学院。一天的体验结束,道别时,徐医生笑着问丁顺,还会学医吗?

    在抢救室体验的张圣良,在微博中写到 “生老病死一目间,颇为触动。”
    除了体制机制等深度“老大难”问题,医与患,是否还有互解的“桥梁”?

    或许这也是种探索:6月中旬,上海瑞金医院联合上海团市委,举行“角色互换体验营”活动,让患者做一天医生,让医生做一次患者,期盼多一份来自相互的理解与支持,为化解医患矛盾寻找新的可能。

    这样的活动,究竟会有多大效果?能化解多少心头疑惑?记者有意延后几日,当最初的热情逐渐回归普通生活,再听亲历者们“冷却”而更加清晰沉淀的亲身感受。

    “患者医生”说

    了解是理解的开始


    口述者:叶蔚绚,物流公司职员

    我记得小时候,大家都很相信医生,医生也很好。为什么矛盾就在这近10年激化了呢?

    在医院这一天,经历的事挺多,有位一大早从昆山来的患者,下午才排到看病,但因为没带多少诊断材料,必须要做检查。而检查结果3天后才能出来,医生2分钟了解完病情开好单子就结束了。患者很激动,想让医生提前些给出检查结果,但医生也没办法。在医院做一个甲状腺B超,6月12日这天排队,等排到就要7月了。要是遇到着急的,这时候不发火才怪。午饭后,隔壁的诊室还差点打起来,医生下午1点半上班,但患者1点15分见医生到了诊室,就想让医生开始看病,这时没叫号,病人都往前挤,医生说等等,有人就发急了。我觉得这一幕已经挺激烈,但有位女医生说,这还算小意思。

    经过一天体验,以前觉得最火大的“排一天看5分钟”的问题,现在明白了医生也真没办法。而且医生无法解决的问题还有很多,比如床位问题、诊疗流程。原因很简单,人太多,好的医疗资源和好医生太少。其次是医生与患者信息不对等,医生每天面对那么多雷同病人、雷同问题,将心比心,时间久了难保次次都在最佳状态,这时矛盾实际上说爆发就爆发了。

    对这次活动,我觉得更多起到的是安抚作用,虽不能解决根本问题,比如我现在理解了医生,但下次问题发生在自己身上,还是会生气。但是,这样的活动还是有必要的,因为了解是理解的开始。

    “做人的工作”有要求

    口述者:国敏健,社工

    我这次体验主要是跟护士,观察她们的工作情况。之前有耳闻,但这次亲眼所见,她们的劳动强度还是超出了想像。如肾脏科病房,护士一早随医生查房,到给药、注射,几乎没停下来过。那天下午我又去了抢救室,那里的护士更是坐的工夫都没有。能在这么大强度的工作环境下保持操作准确、到位已非常不容易。且据我观察,她们的态度也不错,基本是随叫随到、有求必应,脸上虽然看得出疲惫,但没人说过不该说的话。

    相反,患者有的非常急躁,护士或医生晚来一会儿就抱怨。当然我明白患者的心情,但他们也没闲着吧。通过这次活动,身穿白大褂、用医生护士的眼睛观察,真正让我体会到了这身白衣的不易。

    我从事社工27年,现还在居委会做调解工作。从经验出发,我认为医患关系的好转还需要医生护士多些耐心。做社工会接触各类人,有的非常不讲道理,动不动就开口伤人,这时候就不能在意甚至回嘴,只能让他去说,只当没听见。医生也应这样,患者态度恶劣也不能光火,否则不但于事无补,反而会加剧矛盾。当然,这对一些比较有个性的医生护士来说要求有点高。但我想,医生护士和我一样,也是“做人的工作”,职业要求如此。

    患者增强对医生护士的理解也很重要。记得一次我家长辈挂吊针,小护士两次都没有扎准,亲戚就开始指责了,我知道后对那位亲戚说,这有点过分了。我想,患者看病过程中,能为医生想一想,或者站在大多数患者的立场想一想,而不是只考虑自己,医患关系一定会好很多。

    重要的是沟通交流


    口述者:张圣良,同济大学大一学生

    现在还让我记忆清晰的,是在抢救室一幕:当时新推进来位病人,父母一直守在床边哭,一位路过的护士轻轻叹了一口气,“可怜天下父母心”。那一瞬,我觉得其实医患关系并非那样难解,同有父母兄妹子女,遇到同样的危急状况,就会有同样的感受,这应是矛盾化解的基础之一。

    那天让我印象最深的,其实是抢救室的护士们,我观察了2个多小时,她们一刻也没停下过,后来又去查床,挺辛苦。所以这次体验给我的感受,是两个“没想到”:没想到医院病人这么多,没想到医生原是这样辛苦。而我遇到的一个状况,比如一位家属为了床位问题要吵架,这也是一线医生没法解决的问题,就这么多床位呀。

    其实,参加这次活动前我在广州,离回上海的火车开车还有1小时,我突然中暑,去医院挂号后和医生、排队的患者一沟通解释,大家就让我优先看了。有时候理解并没有那么难,重要的是沟通与交流。所以,我觉得在目前大环境没有改变时,改善医患矛盾也应从两方面入手,一是医患双方素质的提升,这当然需要时间和更多沟通的渠道。另一方面也有些制度应建立,比如香港最近在广州新开了家医院,医院规定医生一旦收红包立即开除,这一点我想可能大多数医院都没法做到吧。

“医生患者”说

    “1和101”

    口述者:翁一鸣

    作为医生,我深知大医院看病人太多,所以做好了充足的心理准备,打算排很久的队,没想到,一个多小时就结束了,蛮快的。

    有了这样的心态,看病时就不那么急了。若是看热门科室,加上重病大病,等候时间可能会长得多,心态就不会那么好了。

    同样一次问诊,病人和医生有根本性差别,我称之为 “1和101”:病人第一次踏入诊室,但医生说不定已接待了101个。一个惴惴不安、满怀期待,一个疲惫不堪、千篇一律,双方心理上的落差、对彼此的要求差别巨大。若医生不了解这种差别,就很容易造成矛盾。因此,我们总强调医生要站在患者角度,这当然正确,但我希望,患者也能体谅医生的辛苦。这才是医患良性互动的共同心理基础。也是从这个意义上说,我认为这次活动,患者体验医生更有意义。

    医患关系紧张,根子在看病难。我所在的放射科有两台CT,一天最多能为200名患者检查,但患者远远超过这个数目,而这检查还只是就诊的一个环节,加上挂号、候诊,时间会拖得很长。老实说,来三级医院看病的人,至少一半是可以在基层医院解决问题的。可病人也没有错,他们担心社区医院的水平不高,会误诊,可能把小病拖成大病。

    我认为,要解决看病难,不能光靠增加大医院设备和人手,而应更注重加强基层医院实力,建立良好的就医秩序。如果全科医生担起健康守门人的责任作用,如果家庭医生能有效指导,病人就不会再那么盲目扎堆大医院了。患者一分流,医患沟通时间长了,心态和关系都会好很多。

    用制度设计鼓励理性

    口述者:蔡佳翌

    体验日活动中最大的感受是“等候时间实在是太长了”。我陪一位糖尿病病人挂内分泌科,8点开始排队,20分钟后挂到150号,轮到我们已近12点。

    说实话,医院的服务已做了很大改进。比如过去午饭时医生停诊,我特地问护士,说现在采取轮班吃饭,保证上午挂到号的病人能看完,即使拖到下午1点多。也有小缺陷:自助挂号机很方便,但指导不清晰,很多病人不知道,还是选择排队。

    病人多了,医生接诊的时间必然短。轮到我们时,医生只简单问了几句,调整了一点用药,两三分钟就结束了。虽然病人早就有心理准备,但还是说“等这么久,似乎也没什么特别,以后不来了”。

    我曾在急诊室流转,发现与门诊相比,急诊发生医患矛盾的机会高许多。120救护车送来的病人能马上看,但自己来的病人常要等很久,高峰时甚至长达4小时。关键还是资源与需求不匹配。资源有限不必多说,病人的需求也未必合理:病人往往舍近求远,放弃家附近的社区或二级医院不去,直奔三级医院,以至人满为患,大家都一肚子怨气。

    对这次体验活动,我感觉实际意义并不大。资源紧张、医患互不信任日积月累、积弊已久,一两天的角色互换虽然可能有所启迪感悟,但一回到真实的生活环境中马上就会忘记。无论医生还是患者,对对方的切身感受不可能完全体会。要真正缓解医患矛盾,关键还是采取措施,增加资源供给、合理分布,用制度设计鼓励病人理性就医。

    和蔼些、耐心些、多问些

    口述者:蔡懿婷

    我那天是陪一位气管炎患者复查,可能这一科并不热门,挂号15分钟,等待45分钟,就进了诊室。医生询问她吃的药和病情,叮嘱几句,没检查没开药,很快就结束了。其他组就没我幸运,一位一起挂号的同事直到中午也没看好。我也和其他患者聊天,发现现在大家到大医院看病都有了心理预期,“至少半天”是正常的。

    作为医生,对排队问题我真的没有办法,还有更多都是我们没法解决的。有人说“排半天看5分钟现象”,其实一些简单病情医生可能一眼就知,用不了多久,遇到复杂的,你不说医生也会追问。再说,要是一人用10分钟,那后面排队的时间就得增加一倍,这样更多人不愿意接受。

    作为医生,对病人的苦我真的不是不知道。比如在医院急诊室,每天爆满,能睡到走廊就不错了,还有的只能睡地板,要是没带被子枕头,谁看了不可怜?这时病人心里不痛快也是人之常情。而且睡地上护士打针也难操作,忙乱中万一出错就是大问题了。

    医患关系紧张这一话题,我觉得实际上大多数病人和医生都是好的,同样也不能否认有态度、脾气不好的医生,急躁、挑刺的病人也存在。很多矛盾的爆发,有事故等因素,但我觉得更多的是出在一些小细节上。如果接诊的医生能更和蔼些、耐心些,多问两个问题,可能患者的感受就会差别很多。患者因为专业知识少,有些重要情况只有医生问到才会说,比如那位气管炎患者,小时候就得过肺结核,这还是在医生追问下他才想起来的,这对诊断很重要。医生要更耐心、多问,这也是这次活动给我的一个提醒吧。

 楼主| 发表于 2012/6/27 20:00:58 | 显示全部楼层
革除以药补医重在创新机制2012-06-28 09:19 来源 健康报



    从今年7月1日起,广东省深圳市将对所有医保定点机构向参保人销售医保目录药品取消以药补医,启动综合改革。同日,北京友谊医院将正式试点医药分开。此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的意见》,而到目前为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已全面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破除了以药补医机制。在公立医院破除以药补医,已在各个层面付诸实践。日前,卫生部副部长马晓伟接受本报记者专访,就革除以药补医及相关问题一一回应。

    ■破除以药补医核心在于政策落实

    记者:公立医院革除以药补医机制,各地已多有探索,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请问这项改革目前正处于一个什么样的阶段?就已有实践看,改革的难点和急需解决的问题主要有哪些?

    马晓伟:突出重点、分步实施、先行试点、逐步推开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推进策略,围绕这一改革策略,公立医院改革的总体推进路径是先易后难、先基层后中心、先农村后城市。取消以药补医作为公立医院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其改革探索也遵循这样的改革策略和推进路径,首先要在县级医院予以突破。目前,已在全国18个省(区、市)确定311个试点县(市)开展改革探索,同时在17个公立医院改革国家联系试点城市进行探索,力争在总结经验、完善政策的基础上,实现“十二五”期间的改革目标。

    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公立医院取消以药补医机制的改革原则和政策措施是明确的,就是通过价格、医保、财政联动,调整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医保支付方式,落实政府财政投入政策。很多地方都结合实际情况,创新性地落实既有政策。例如,浙江省调整了医疗服务价格调整权限,深圳市通过调整医保支付价格、完善价格体系等,既因地制宜解决了地方问题,又为完善改革的政策措施和实施路径提供了思路。

    但是也要认识到,破除以药补医是对公立医院补偿机制的重构,涉及一系列重大政策调整。需要落实财政补助政策,确保公立医院破除以药补医机制具有经济保障和可持续性;合理调整医疗服务价格的方向已经明确,需要加快医疗服务价格体系调整的进度;而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则对医保经办机构的管理能力和卫生行政部门的监管水平提出了很高要求。因此,在政策框架已经明确的背景下,破除以药补医,核心在于政策落实。

    革除以药补医涉及公立医院多项补偿政策的调整。改革不能“一刀切”,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希望各试点地区按照“走小步,不停步,不走弯路、回头路”的原则,多学习借鉴兄弟城市的做法和经验,积极稳妥地推进改革。

    ■县级医院改革能为城市公立医院提供经验

    记者:如何把握破除以药补医在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中的地位?在县级公立医院开展取消以药补医试点对于深入推动公立医院改革有哪些借鉴意义?

    马晓伟:国务院《关于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的意见》明确,要以破除以药补医为关键环节,推进县级医院综合改革。这里包含两个层面的意思:一是破除以药补医、完善补偿机制是县级医院综合改革试点的重要任务。二是要围绕破除以药补医,在公立医院改革的一系列关键政策上取得突破。例如,要同步推进药品生产流通体制改革,坚决治理医药购销领域的不正之风;要加强政府医疗服务监管职能,防止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后出现服务不足、推诿病人等情形;要改革医院内部分配制度,保障医务人员积极性在改革后不降低。

    县级医院与城市公立医院相比,虽然在功能定位、服务对象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但是取消以药补医的政策选择是一致的,国家的财政经费补偿是没有差别的,用通俗的话说,“发展建设靠财政,运行服务靠医保”的基本补偿政策是相同的。公立医院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取消以药补医,还应同步推进管理、补偿、运行、监管等方面的综合改革,要充分认识改革政策间的联系与制约关系,完善政策措施。因此,在县级医院率先破除以药补医,能够为城市公立医院提供经验。

    ■公立医院要实现“三个转变”“三个提高”

    记者:据卫生部门估算,深圳市取消以药补医,改革后一年可减少全市市民自付医药费近2亿元。请问您如何评价深圳市此次的改革?

    马晓伟:今年1月,我曾经前往深圳市调研取消以药补医的推进情况,当时我的感受是,深圳市实行的分级医疗、社区首诊、分级付费制度,特别是通过“院办院管”形成的公立医院与社康中心之间的上下联动机制,为探索我国现代城市医疗服务的基本格局提供了宝贵经验。7月1日,深圳市在全市所有医保定点机构取消以药补医,决心不可谓不足,手笔不可谓不大。深圳市紧紧把握医疗保障体系与医疗服务体系的衔接配套,适应我国国情和购买服务的基本格局,正在探索破解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解决之道,即通过完善医疗服务体系、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提高基层服务能力,解决看病难问题;通过发展基本医疗保障、改革医保支付方式、对医院控制费用形成约束,解决看病贵问题。

    在深圳市破除以药补医的改革中,尤为引人注意的是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在其中发挥的作用,我总结了一下,至少有三方面作用:一是通过支付方式改革,对医院控制费用、合理诊疗形成激励约束机制;二是通过分级定价和分级支付,引导患者在基层就医,推动形成分级诊疗、双向转诊的就医格局;三是通过对医保支付价格调整,提升了价格体系调整的灵活性,促进医保支付价格体现医务人员劳务价值。(下转第2版)(上接第1版)

    我想,在我国基本医疗保障制度不断完善、购买服务基本格局逐步确立的大背景下,城市公立医院破除以药补医都要充分发挥医保的补偿、引导和监控作用,促进医疗服务体系和医疗保障体系的协同发展,以此两大体系为支柱构建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的主体框架,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要通过改革,促进公立医院实现“三个转变”,即在发展方式上,要由规模扩张型转向质量效益型;在管理模式上,要从粗放的行政化管理转向精细的信息化管理;在投资方向上,公立医院支出要从投资医院发展建设转向扩大分配、提高医务人员收入水平。要在“三个转变”的基础上实现“三个提高”,即提高效率,通过资源纵向流动提升服务体系整体绩效;提高质量,以临床路径管理为抓手加强医疗质量管理;提高待遇,通过改善医务人员生活待遇切实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

    ■基层医卫机构与公立医院须分类改革


    记者:在城市大医院、县级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取消以药补医机制,既有共同点,又有各自要侧重解决的问题。在您看来,不同级别和类型的医疗机构应如何把握各自改革的侧重点,从而少走弯路,最大限度地节约改革成本?

    马晓伟:不同级别和类型医疗机构破除以药补医的原则和目标都是一致的,即不增加人民群众看病负担,不影响医疗机构健康发展,不降低医务人员待遇水平。

    不增加人民群众看病负担,就是要建立健全基本医疗保障制度,落实政府财政投入政策,完善补偿机制;不影响医疗机构健康发展,就是要巩固和完善三级医疗服务网络,不断提升医疗机构服务能力,落实功能定位;不降低医务人员收入待遇,就是要沿用改革开放后我国公立医院“多劳多得、优绩优酬”的分配机制,推进人事分配制度改革,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

    与此同时,由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属于政府财政保障的事业单位,与公立医院在财政、价格、人事、分配、治理等方面有不同的政策要求,必须实行分类改革和管理。具体而言,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破除以药补医的核心,是落实政府财政投入政策和基本药物制度,同时完善医务人员绩效考核制度,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公立医院破除以药补医则更加强调充分发挥基本医疗保障的调控和引导作用,通过推进支付方式改革,引导医疗机构控制费用、合理诊疗,同时调整医疗服务价格体系,落实财政投入政策,改革分配制度,提高医院人员经费占业务支出的比重,不断提高医务人员待遇水平。县级医院由于功能定位与城市大医院存在差异,承担着大量公共卫生等职能,因此在改革中更加需要财政的支持和保障。

    ■调动积极性关键之一是提高医务人员收入

    记者:如果没有医方积极性与主动性的发挥,改革是很难推进的。新出台的《意见》明确提出“提高医院人员经费支出占业务支出的比例,逐步提高医务人员待遇”。请问该如何推动这一政策落实到位?

    马晓伟: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的关键之一,是通过不断提升医疗机构人员经费占业务经费的比重,提高医务人员收入。这一点我国与国外很多国家仍有很大差距。提高医疗机构人员经费支出比例也要双管齐下、内外兼修:一方面,要落实政府保障公立医院基本建设、设备购置等方面的财政投入政策,使公立医院转变支出结构,将支出着重用于改善医务人员收入待遇水平方面;另一方面,要加强医德医风建设,同时还要提升医院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水平,提升效率,节约成本。

    ■公立医院改革各方共识不断凝聚

    记者:革除以药补医,建立新的机制,不是单靠卫生界自身努力就可以办到的事情,该如何协调各相关部门在改革中的步调?为什么要特别强调同步推进医保支付方式改革?

    马晓伟:两年多来,随着公立医院体制机制改革在17个试点城市的稳步推进,以及部分看得准、见效快的改革措施在全国逐步推广,各相关部门和有关方面围绕公立医院改革的共识不断凝聚。破除以药补医、完善补偿机制、推动综合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不断凸显;发挥医保、价格和财政的联动作用,多管齐下破除以药补医这一改革路径已经具备了广泛的共识基础,这也成为当前积极稳妥推进改革的保障。

    然而我们也要认识到,以药补医的破除和补偿机制的完善,需要多项政策措施的配套,如何在现行制度框架下落实改革政策,形成积极稳妥推进改革的实施路径,仍然需要进一步的实践和探索,这也是破除以药补医的改革采用先行试点、逐步推开策略的原因。

    在传统的按项目付费下,医疗机构提供的服务越多,收入就越高,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催生了过度医疗等一系列问题。在破除以药补医的改革中,我们特别强调改革医保支付方式,通过在总额控制下实行按人头、按病种、按疾病分组等支付方式,变药品和检查收入为成本,促进医院控制成本、合理诊疗,最终实现合理控制费用,破除以药补医的目的。

 楼主| 发表于 2012/6/27 20:01:34 | 显示全部楼层
北京试点建立医院法人治理结构2012-06-28 09:17 来源 健康报



    6月27日,北京市医院管理局召开深化公立医院改革推进会。会议宣布,自7月1日起,北京友谊医院、北京朝阳医院将相继组建理事会,试点建立以理事会为核心的医院法人治理结构,实现决策、执行、监督的相互分工、相互制衡。

    据介绍,建立法人治理结构后,试点医院的工作机制将发生变化。作为医院的决策机构,理事会将聘用外部理事,特别是要吸收社区居民参加,使医院在重大决策时不仅要考虑自身发展,还要着眼于更好地服务社会。北京友谊医院将成立由内部理事5人和外部理事4人(包括职工代表、学术界代表、患者代表等)组成的理事会。北京朝阳医院将成立由4名内部理事(包括理事长、执行院长、职工代表、专家代表)和3名外部理事(包括社会知名人士、周边社区居民代表、职工代表)组成的理事会。理事长是医院的法定代表人,对医院执行理事会决策的全过程进行监管。理事会根据理事长提议,按照干部管理有关程序经市医院管理局批准,聘任执行院长和副院长,组成医院的执行机构。医院运营管理实行院长负责制。

    据了解,理事会制度的建立将促进医院内部结构进一步调整,包括改善用人机制、建立激励约束机制、构建精简的行政管理机制。北京友谊医院、北京朝阳医院都将压缩、合并职能处室,使医院更加高效运转;促进用人制度逐步改变,将按人给薪逐渐变为按岗取酬,岗变薪变。

 楼主| 发表于 2012/6/27 23:51:07 | 显示全部楼层
去年中央财政医疗卫生支出低于三公消费引争议2012年06月28日 07:37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作者:谢雪琳
字号:T|T13人参与0条主评论 0条评论0条总评论 打印 转发

中央部委2011年三公消费93亿
谢雪琳
中央部委三公消费公开进入第二个年头。昨天,财政部长谢旭人在北京表示,2011年中央部委三公消费总额为93.64亿元,这个数字与2010年的94.7亿元相比略有下降。
但若与去年95家中央部委公布的三公消费预算数相比,这一决算数字仍高出了29.84亿元。去年,除了外交部、国务院港澳办、国务院侨办未公布外,95家中央部委2011年三公消费预算总额为63.8亿。
目前尚不清楚这一差距是否包括上述3个部委的三公数字。
29.84亿待解
昨天,谢旭人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请审查2011年中央决算报告和中央决算草案。谢旭人报告称,2011年中央行政单位、事业单位和其他单位用当年财政拨款开支的三公经费支出,合计93.64亿元人民币。其中,出国(境)经费为19.77亿元,车辆购置及运行费为59.15亿元,公务接待费为14.72亿元。
去年,中央部委曾公开本部门三公消费2011年预算情况。本报记者对做了公开的95家部委做统计后得知,2011年95家部委三公消费总预算为63.8亿,其中,出国(境)经费为10.83亿,车辆购置及运行费为38.61亿,公务接待费为14.36亿。
去年没有公布三公消费的外交部曾发表声明说,由于涉及国家秘密,所以不公开。国务院港澳办、侨办则未做解释。
在已经公布三公经费的部委中,不管是2010年决算,还是2011年预算,国税总局都名列榜首,其2010年三公消费额为21.66亿,2011年预算为21.38亿。
而来自审计署的报告也指出了部委三公消费方面存在的问题。审计署长刘家义昨天向全国人大常委会做审计报告时表示,三公经费存在概念不清晰、口径和标准不够规范等问题,不利于发挥约束和控制作用,也容易造成社会公众误读。
而刘家义也在会上透露,审计发现个别部门存在超标准列支三公经费现象。此外,民航局等20个部门本级和国土资源部土地规划院等62个部门所属单位在预算科目、支出项目间调剂使用预算资金7.75亿元。
在披露不全面的情况下,部委三公消费预决算数字差异的原因为何,仍待随后各部委的详细公开解释。
去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在6月底批准了2010年中央决算后,便拉开了部委三公经费公开大幕。
谢旭人昨天也表示,中央部门要细化三公经费的解释说明,公开车辆购置数量及保有量、因公出国(境)团组数量及人数、公务接待有关情况等。
医疗卫生支出低于三公消费
昨天,谢旭人还报告了中央财政的各项支出。其中,在中央本级主要支出项目中,医疗卫生支出71.32亿元,低于三公消费的93.64亿,引起了民众争议。数位网友表示不难理解为何医疗卫生的满意度多年垫底。
而昨天社科院发布的报告也显示,在义务教育、医疗卫生、自来水、电力等9项公共服务中,对医疗卫生的满意度在6个年度均排名倒数第一。报告称这说明医疗卫生服务是当前公共服务的薄弱环节。

 楼主| 发表于 2012/6/28 19:39:13 | 显示全部楼层
收支落差大导致医患矛盾突出2012-06-29 10:21 来源 新民周刊 分享到: [url=]
[/url][url=]
[/url][url=]
[/url][url=]
[/url]






杨秉辉教授
    做了50年医生,当了近20年上海中山医院院长,历经中国医疗体制大大小小改革,杨秉辉教授对中国医患关系的变化了然于胸。恐怕再难找出像他这样适合谈论中国医患关系的人,更加难得的是,在远离行政岗位后,他对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有着更加客观的认识。

    在这样一位年逾七十,而又从未间断观察社会的老医生、老院长眼中,中国医患关系走向今天这样的局面,虽然存在众多历史的、社会的原因,但医疗体制和医学教育难辞其咎。

    病人为何不领情?

    记者:每个去医院就医的患者,似乎都一肚子怨气,医生能够理解患者的感受吗?

    杨秉辉:我在任的时候,患者投诉最多的情况是“我话还没说完,医生方子就开好了”。大多数医院都是这样的情况。我去问被投诉的医生,你为什么不让患 者说完?医生说,他上周做过胃镜,连他胃里面都看到了,他说什么实在不重要了。我再去问患者,患者说,我家邻居是得胃癌死的,我今天来是想问医生这胃病会 不会变成胃癌,他开的药我家里还有啊。

    医生和患者关注的重点不同,患者很多的抱怨,其实都是因为这样的错位。医生的精力都用在研究病人的病理上了,没研究病人的心理,所以病人并不领情。

    记者: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错位?

    杨秉辉:西方医学鼻祖希波克拉底有一句名言是“了解病人是什么人比了解他生什么病更重要”。医学不仅是一门科学技术,更是一个为人服务的行当。现在 的医学教育,只教学生细菌、病毒、细胞、药理,很少教学生社会是什么样的、病人心态是怎么样的。医生不应该是纯粹的科学家,应该提倡医学人文精神,这一点 是目前中国医学教育欠缺的地方。

    有一个笑话说,国外一个医学团体访问中国后,笑谈中国的医学教育与兽医的教育是差不多的,兽医也教牛生了什么病,是什么细菌引起,用什么药。我们注重医学技术的方面,忽视了医学是为人服务的。

    行政部门对医生的评价也是纯科学性的,只看医生论文有多少,论文的级别有多高。我认为,医生是应该做一些研究,但对他们的评价标准,不能跟对生命科 学院的专家一样,他们的精力都在科研上,而医生的主要精力应该放在看病上的,我认为评价一个医生的好坏,最重要的是看他能不能服务好病人。

    记者:为什么说了解病人比了解疾病更重要?

    杨秉辉:我给你讲一个真实的故事。多年前一位江西农村患者,风湿性心脏病拖了太久,变成严重的心力衰竭。从病情上看,他需要做一个心脏瓣膜置换手 术,但由于他病情严重,手术的风险很大。这个患者到过很多医院看病,医院都不敢给他手术。后来到上海的某三甲医院,一名非常优秀的医生接收了他。这名医生 认为,患者病情非常严重,不手术就只能“等死”,尽管风险大,还是要“搏一搏”。

    患者对医生愿意手术感激不尽,跪下来磕头,说是终于找到救星了。他回老家凑够几万元手术费用,住进医院,接受了手术。手术后第三天,患者因心力衰竭 而死亡。家属自然不能接受这样的结果,到医院大闹。他们认为既然你医生同意手术,就是一定能治好的,现在人死了,一定是医生的责任。

    这位医生的技术是好的,他也是好意想要治好病人,但他没有考虑病人的背景,像这种高风险的手术,患者和家属是无法承担的。这个手术,可能不应该做。

    另外还有一个可以作为对照的真实故事。有一年我带队到江西农村巡回医疗,遇到一名患心脏病的农村妇女。她的疾病是主动脉狭窄,她说经常感到胸口痛。我问她,这里的医生是怎么给你治疗的。这名妇女告诉我,医生说,胸口痛的时候,就回家喝一碗糖水,喝了糖水就会好很多。

    其实,糖水并不能治疗她的心脏病,但这名医生很聪明,胸痛一般总是在劳作时冠状动脉血供不足,患者回家喝糖水就是得到了休息,休息才是症状得到缓解的原因。像喝糖水这样的“缓兵之计”,对于这名妇女来说可能就是最好的治疗。

    医学能做的,是对病人的照顾,包括心理的、社会因素的照顾。

    记者:越是大医院,矛盾似乎越多,这是什么原因?

    杨秉辉:你到大医院看病,医生就有责任。你跟医生讲病情的时候,一定说得严重些,非常不舒服、难过死了。医生能不重视吗?重视了,就要检查,现在的科学发展到超声波能发现肝脏上0.5厘米的肿瘤,医生手摸怎么能摸出来。如果误诊,罪不可恕,尤其大医院。

    所以,如果一个人说自己头痛,他去看神经科的专家,这个专家不敢不给他做CT,若检查不能确定病情,CT做完再做核磁共振,然后医生说“未发现明显 病变”。过两天病人自己头也不痛了,对于患者来说,检查不是白做了吗?所以患者觉得多花了钱,医生多做了检查。但问题是你看了专家,他擅长脑肿瘤的治疗, 当然要给你查清楚。

    记者:还有一种说法是,医生让病人做那么多检查,是为了保护自己,推卸责任。

    杨秉辉:病人、社会都不会轻易饶恕医生的失误,所以现在医生责任很大,必须步步为营。医疗纠纷要举证倒置,医生要证明自己没有错。经常有报道说,看感冒做了多少检查,花了多少钱。我要问,既然你知道是感冒,为什么一定要到大医院去看,自己买点感冒药吃不就得了吗。

    医学越发达患者越不满

    记者:现在医疗技术进步了,很多疾病在早期就能被发现,应该是好事,为什么患者反而不满意?

    杨秉辉:对,医疗技术是先进了,但病人的自我意识也提高了,不只在中国,在其他国家,病人维护自己权益的现象也越来越多,但人家都是通过法律途径,医生常常要应对官司。人对自我价值的理解,是社会进步的一面。

    记者:很多患者的抱怨是,医生故意让我做不必要的检查,让我花更多钱,过去没有这么多仪器,不是也能看好病吗?对此你怎么看?

    杨秉辉:过去医生看病很简单,没有这么多仪器。我是内科医生,来一个发烧病人,医生先考虑呼吸道的感染,问问咳嗽吗?病人说不咳。那我就拿听诊器 听,呼吸音很清晰,不像肺炎。我再问拉肚子吗?病人说不拉,那就基本排除肠炎。我问头痛吗?说不痛,检查一下头颈没有强直症状,基本排除脑膜炎。躺下来压 压胆囊的位置,如果没有压痛,基本不是胆囊炎。如果阑尾没有压痛,不是阑尾炎。排除了这些常见病,医生开点退热药总是没错。

    如果病人第二天烧退了,病人觉得挺好,如果第二天没退烧,他又来了,我们就要查个血,白血球高,表明有炎症,打青霉素。如不高,考虑还是感冒,继续吃药,多喝点水。当时就是这样处理的,病人都没有意见的。

    但是现在,再这样看病就不可以了。比如还是刚才这个病人,第二天没退烧,他肯定去别的三甲医院拍片,如果查出来是支气管炎、肺炎,患者马上倒过来告你,说你不给他检查,说你误诊。

    记者:我们总是怀念过去,很多人说二三十年前,没有医患纠纷,是这样吗?

    杨秉辉:我是1962年从上海医科大学毕业的,毕业后就一直做医生,干了50年。“文革”之前,医患之间的矛盾很少。

    那个时候医院看病的人也很多,病人要排很长的队,医生给每个人看也不过两三分钟时间,和今天的情况没什么差别,但当时病人一般没有意见。

    我们医院当时与周边工厂挂钩,所以很多患者是工人,工厂里劳动很辛苦,能请半天病假出来看病,对一些人来说算是一种休息。所以,男病人带着小说来排队,女病人带着毛线编织来排队是常见的景象。

    当时工厂工人都有劳保,看病不用付钱,到月底医院会与工厂结算,患者经济上也没有压力。所以,等他们看好病回到工厂,顶多是嘴上抱怨几句排队太长,但心里的怨气没那么大。

    记者:看病贵是患者容易对医院不满的主要原因吗?

    杨秉辉:医改以后,患者自付部分增加,的确与医患关系变得紧张有关系。以前看病不用出钱,医院跟单位结算,患者心理压力会小。

    患者到医院闹事的情况,从1980年代开始有,但不多,1990年代开始情况就不妙了。

    六七十年代,也有医疗失误发生,如果出了事,医院会跟患者单位沟通,单位会有补助啊,照顾啊。1980年代后,人变成社会的人了,单位不管了。医改以后病人要付更多的钱,患者经济压力变得很大。像这样的情况,需要社会救助,但我们还没有这样的机制。

还医疗本来的面目

    记者:在中国有一个特别的现象,患者去看医生,医生告诉他没有病,按道理患者应该高兴,但中国患者回家后还是一肚子抱怨。这是为什么?

    杨秉辉:“你说我没病,我们隔壁邻居去年也没检查出有病,今年就得癌症了,你这个医生没给我查出病来,一定是不尽责。”很多病人是这样想的。

    我觉得,我们的公众对医疗的期望值太高,其实医学的能力是有限的,不要把医学看成是万能的。

    从哲学的角度来说,医学是一个“失败”的技术,人最终都是要死的,人死的这一次,对于这一次医疗来说必定是失败的。这就是医学,但很多民众不理解。 中山医院一位医生去世了,医院贴了讣告,一些围观的人议论说:“医生也死啦?”这当然是玩笑,但也表明了大家是怎么理解医学的。

    记者:为什么大家对医疗的期待会如此高?

    杨秉辉:医疗技术这些年进步的确很快,很多以前会导致死亡的病,现在存活的几率大得多。比如急性心肌梗死,在我刚做医生的六七十年代,死亡率 90%,也就是说收进来100个病人,最后能活着出院的只有10个。因为那时候没有办法治疗,当时的办法就是让病人卧床6周不起,吃饭、大小便、洗脸洗脚 都在床上,护士很辛苦。卧床为的是不增加心脏的负担,医疗上没有什么办法。

    心绞痛很痛,就打一点麻醉剂止痛,甚至杜冷丁。如果出现心力衰竭,就用一点强心药,说实话,活下来的算是命大的。

    现在,如果患者能及时送进医院治疗,放置支架,大量病人存活下来,死亡率到下降到30%以下。这个支架很贵,有人说装几根支架相当于身体里开进去一部汽车的钱。但是,人活下来啦,人的生命值多少钱?当然,放了支架不等同于就治愈了冠心病,可能过两年又出现问题。

    技术的进步的确让很多疾病有了治疗的办法,但人的生命很奇怪,有时候很坚强,矿工被困在矿井下,如有水喝,可能维持40天,但生病的时候,可能“转 眼就死”。比如,25%的急性心肌梗死是来不及送医院的,大面积心梗几分钟就会致命,不管他在哪个国家,科学如何发达,交通如何方便,直升机也来不及。

    人的生命是脆弱的,医疗是有很大风险的。终究科学不能让人不死,民众不能认为,患者在医院死亡,一定是医院责任。

    记者:我想,民众对医疗的期待这么高,也是医务界传递给我们的信息。

    杨秉辉:对,医务界是喜欢这样宣扬。我写过一篇文章批评这种现象,我说“医学还躺在过去战胜传染病的功劳簿上”。

    医疗是有风险的,医学能解决的问题是有限的,不但民众要知道,医生更要知道。

    我常跟年轻医生说,你不要以为你本事很大,高血压你不过是用药把血压降低一点,并没有治好。糖尿病患者一针胰岛素20分钟内血糖就会降下来,这个不 是你的本事,糖尿病不可能治愈。一些人认为医学好像无所不能,其实我们面对的大量疾病,不管是糖尿病、高血压、癌症,还是老年病,像骨质疏松、前列腺肥 大、肺气肿,这些都是没办法治好的。老年病是年龄决定的,没有返老还童药,注定这些病是看不好的,人只会越来越老,病只会越来越多。

    疾病能治愈的很少,但整个医学界认识不多。到今天卫生系统还在统计住院病人的治愈率是多少,我说,医院越大,治愈率肯定越低,三甲医院住院的都是疑难杂症,都是治不好的。

    大量的病需要终身照顾,所以医院才会门庭若市,就像滚雪球一样,寿命越来越长,人越来越老,病人会越来越多。医学能做的是避开严重的疾病,推迟生命的结束,让人更健康地多活一些时间。

    中国医患矛盾为何更突出

    记者:为什么中国的医患矛盾,显得特别突出?

    杨秉辉:现在中国的患者以相对低的收入享受世界一流的医疗科技,这中间有很大的落差。

    我曾经举过一个例子,高血压的常用药络活喜,前几年一粒8元,相当于1美元。如果一个患者自费吃药,一天1粒,一月要花240元。如果这个患者只有1000元的退休金,吃这个药负担就很重,生活必定拮据。如果他的血压没有得到很好的控制,患者当然怨气就来了。

    但是,中国退休工人吃的药与美国总统吃的药是一样的。也就是说,如果某美国人每月收入3000美元,他只要花30元吃这个药,当然不觉得贵。按照这样的比例,如果中国患者只花10块钱吃药,抱怨可能就没那么严重。

    有没有便宜的药?有。过去我们用利血平,但这个药现在不生产了,太便宜,工厂不愿意生产。这是医院的责任吗?当然,这个药,有时会引起便秘,其实发生的机会并不多。

    记者:一方面政府认为已经投入很多资金用于医疗保障,一方面民众仍然觉得看病太难、太贵,这样的矛盾能够解决吗?

    杨秉辉:看病难是存在的,比如中山医院,六七十年代每天门诊量800人,我们有病床800张,当时需要住院的病人,医生开个单子基本都能住。现在我们每天门诊8000人,病床1800张,门诊量增加了10倍,但病床数增加远远没有这么多,想要住院自然难。

    但我们的城市居民看病真的有那么难吗?杨振宁回国的原因之一,是他当时的夫人患有心脏病,在美国预约专家要等几个月,实在太不方便了。中国要想看专 家,大医院的专家都挂着牌子在那儿恭候挑选。偏远、贫困地区的患者的确是看病难,他到县城看不了,到省城看不了,只能到上海,租一个小旅馆等着看病。这种 情况,与医疗资源分布不平衡有关,与经济发展水平也有关系。

    因此,解决目前医患关系紧张的一个出路,是政府加大对医疗的投入,让患者经济压力减小。

    国家应该定出基本医疗服务范围,超出这个范围的,应该根据自己的能力付费就医。就像吃饭,政府保证让你吃饱,天天到锦江饭店去吃当然不行。

    目前没有很好地界定什么是“基本医疗”。政府应该保证公民的基本医疗,基本医疗以外的,例如器官移植后的抗排异药物,可以由基金会的形式解决,比如一个大富商,他得了一种病,去世后他将自己的财产建立某某基金,帮助这些病人。

    分诊为何难推行?

    记者:我们常常提到分诊制的好处,很多发达国家也是这样做的,小病找家庭医生或者社区医生,大病才到大医院。但我们的患者,很难相信基层医生的医疗水平。

    杨秉辉:中山医院做过研究,现在每天门诊量8000-10000,其中80%不需要到大医院看,应该到基层医院。

    患者不相信基层医生,是因为基层医生水平的确是差一点,但近十几年有所改善。十多年前,即使上海这样的城市,70%的社区医生没有接受过正规的高等医学教育。

    因为这样的人员结构,卫生部门规定社区里只能开一点“太平药”,一直到今天,有些药在地段医院开不到,也有这个关系。

    大学本科毕业的医生不愿意到基层去,因为那里被人看不起,也没有学术上的深造的机会。

    怎样让患者相信社区医生,我认为首先要培养社区医生人才。我是中国全科医学最积极的鼓吹者。1993年中华医学会成立全科医学分会,中国全科医学的发展比发达国家晚了20年。

    1993年到现在20年过去,全科医学有些进步,但进步不大。上海有一些推进,上海的做法是,到全国各地招收本科医学生来培训,经过3年培训,如果 考试获得全科医学执照,这个医生就可以落户上海,国家在你3年培训期间也有补贴。这个政策吸引了一批外地医学生留在上海做了全科医生。这样的制度是与西方 国家接轨的,英美国家也是让大学本科生接受3-4年的培训,然后去做全科医生。

    最近,上海的全科医生培训受到了一点影响,因为全国推进住院医师培训制度,外地毕业生可以到上海来参加各个科室的培训,毕业后做心脏科医生也可以,做内科医生也可以。全科医生的吸引力还没那么大,所以很多人会放弃选择全科医生培训。

    记者:正如你所说,目前到基层当全科医生的吸引力还是不大。

    杨秉辉:是的,我想一个最有效的办法是提高全科医生待遇。在英美,一个全科医生或者叫家庭医生,挣钱不比大医院专家少。专家名气大,职业声誉不同,但全科医生很“实惠”,这个行业竞争不大,不需要做很多论文,他只要一门心思把病人服务好就行了。中国没有这样的气候。

    国家政策是支持全科医学发展的,去年国务院的文件提出,要发展全科医生制度。我们的全科医学分会,卫生部部长陈竺是名誉主任,他部长来做一个分会做名誉主任,表达的是对这个学科的支持。

    培养更多全科医生,建立分诊制度,是解决目前看病难看病贵的一个途径,当全科医的生名誉、地位都得到提高,就会有人愿意做。当医生素质提高,一些药物就会向基层医院开放,患者就会去社区医院看病。当病人得到分流,看病就不难、不贵,医患关系也会好转。

 楼主| 发表于 2012/6/28 19:40:36 | 显示全部楼层
宁波24家县级公立医院昨日起开展综合改革2012-06-29 11:17 来源 人民网 分享到: [url=]
[/url][url=]
[/url][url=]
[/url][url=]
[/url]





    浙江省卫生厅网站消息,昨日起,宁波市24家县级公立医院将开展综合改革。所有药品(除中药饮片外)实行零差率销售,治疗费、手术费、护理费、床位费的收费标准将调高。

    24家县级公立医院参与综合改革

    按照省政府部署,县级公立医院要统筹推进管理体制、补偿机制、人事分配、药品供应、价格机制等综合改革。去年下半年我省在绍兴县等6个县开展试点,今年6月底前启动29个县的改革,包括我市的慈溪、余姚、奉化、宁海、象山5个县(市),在今年底前覆盖到全省所有县级公立医院。

    宁波市参加这次改革的县级公立医院共有24家,分别是,慈溪市的市人民医院、第二医院、第三医院、中医院、妇保医院、红十字医院、峙山医院、皮肤病医院等8家;余姚市的市人民医院、第二医院、第三医院、第四医院、中医院、市梨洲医院等6家;奉化市的市人民医院、中医院、妇保院、溪口医院等4家;宁海县的县第一医院、中医院等2家;象山县的县第一人民医院、红十字台胞医院、中医院、第三人民医院等4家。

    市卫生局有关负责人表示,这次改革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改革,充分体现公立医院公益性,破除“以药补医”机制;加大政府投入,消除医院的趋利行为;适当提高与医护人员技术服务密切相关的医疗服务项目价格,鼓励技术进步;调整部分技术服务收费价格,通过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农合等途径给予保障,减轻群众就医负担。

    药价下调手术费等将调高


    这次县级公立医院改革的主要内容是,通过“一减一调一补”建立县级公立医院经济运行新机制。“一减”为减少药品费用,所有药品(中药饮片除外)实行零差率销售;“一调”即调整部分医疗服务收费标准;“一补”即加大政府对公立医院的投入。

    据介绍,这次参与改革的县级公立医院,所有药品(中药饮片除外)通过省级药品招标采购,并实行零差率销售。按2011年数据测算,预计可减少药费3.7亿元。

    按照“总量控制、结构调整”的原则,经省物价局批准,适当调整部分体现医护人员劳务价值的医疗服务项目价格。

    具体来说,一是增设一般诊查费项目。

    普通门诊诊查费:含药事服务费以及现有的挂号费、诊查费,收费标准为门诊10元/人次,急诊为12元/人次。专家门诊另行加收。

    住院诊查费:含药事服务费以及现有的住院诊查费,收费标准为15元/床日。

    二是调整治疗费、手术费、护理费、床位费标准。治疗费项目:在现行收费标准基础上提高40%。手术费项目:在现行收费标准基础上提高50%。护理费项目:等级护理由原来的7-8元/床日调整为20元/床日。适当上调床位费项目,以三人间病房为例,由原来的30元/床日调整为40元/床日。

    调整后的医疗服务项目全部纳入医保、新农合报销范围。群众看病就医的流程不会有任何变化。

    同时,我市将加大对这些医院的财政投入,重点用于基本建设和设备购置、扶持重点学科发展、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单位缴费补助、政策性亏损补贴和承担的公共卫生服务补助等。

    据透露,根据省政府的部署,在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实施之后,明年起省级医院和市级医院也将逐步实施改革。

 楼主| 发表于 2012/6/28 19:42:51 | 显示全部楼层
山东广饶破除以药补医有三项补助2012-06-29 08:59 来源 健康报 分享到: [url=]
[/url][url=]
[/url][url=]
[/url][url=]
[/url]





    山东省广饶县是全国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县,该县日前出台相关政策,从今年7月1日起,加大财政投入,实施三项补助,在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改革补偿机制,破除以药补医。

    该县确定的三项补助政策,一是药品零差率销售专项补助。因取消药品加成减少的收入,由县财政以2011年公立医院药品加成收入2200万元为基数,确定今年财政补助2200万元,列入年度预算。在补助方式上,采取定期拨付的常规补助和与考评结果挂钩的绩效补助两种方式。二是大型基础设施建设专项补助。三是提高医院经费专项补助。该县已从2011年开始,将两家公立医院的经费补助,由原来480万元增加到950万元,今年将继续按去年增加量进行补助。

    据广饶县测算,通过实施三项补助,县财政每年用于公立医院的补助资金将超过3150万元,比2010年改革前的经费补助增加了2670万元。该县还要求公立医院每年从结余中按一定比例提取发展基金,用于购置医疗设备和医院的长期发展。

    该县要求,破除以药补医机制后,将合理提高诊疗等服务项目价格,降低大型设备检查等价格,不增加群众就医负担。

 楼主| 发表于 2012/6/28 20:09:36 | 显示全部楼层
基层改革初告捷 公立医院开启攻坚战2012-06-29 10:44 来源 第一财经日报 分享到: [url=]
[/url][url=]
[/url][url=]
[/url][url=]
[/url]





    三年来,中国医改取得了阶段性成果。虽然还有很多核心问题没有解决,但是以建立覆盖全民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为目标的中国医改,确实已经真正启动,这本身就是很关键的突破

    药价降幅大、看病报销多,新一轮医改交出了一张较为务实的“答卷”

    由国务院医改办公室起草的《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三年总结报告》日前上报国务院。《报告》指出,自《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出台以来,新一轮医改统筹推进五项重点改革,如期全面完成了三年医改各项任务。

    三年来,中央投资630多亿元,支持了3.3万所县级医院和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各级政府也进一步加大了资金投入。

    截至2011年底,城乡居民参加三项基本医保人数超过13亿,比改革前增加了1.72亿,覆盖率达到了95%以上。以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为主体,城乡医疗救助制度为兜底,商业健康保险及其他多种形式医疗保险为补充的中国特色医保制度体系初步形成。

    公立医院改革试点亦有序推进,17个国家试点城市、37个省级试点城市、超过2000家公立医院开展了改革试点。

    《报告》认为,三年医改的成果是初步的、阶段性的,全民医保制度管理体制亟待理顺,公立医院“以药补医”机制亟待破解等。

    记者日前专访了卫生部卫生统计信息中心原主任、中华医学会党委书记饶克勤、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教授李玲、北京大学口腔医院原院长俞光岩、同仁医院院长伍冀湘、北京协和医院变态反应科主任尹佳,共同探讨当前医改进展情况。

    基层改革成绩有目共睹

    《报告》称,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是本次医改的一大制度创新,2011年7月底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面实施,提前实现改革目标,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初步建立。目前基本药物制度主要在乡镇卫生院和城市社区医院实行,这两者也被称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而县级以上医院和城市中主要公立医院尚未全面实施基本药物制度。

    第一财经日报:医改已经进行了三年,医改办主任孙志刚表示,医改三年目标如期完成,取得了巨大阶段性成效。那么,到底应该如何评价这三年的医改工作?

    李玲:三年来,中国医改在争议中谋求共识,取得了阶段性成果。虽然还有很多核心问题没有解决,进一步推进改革的挑战还很大,但是以建立覆盖全民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为目标的中国医改,确实已经真正启动,这本身就是很关键的突破。破除了旧体制,建立新体制,这个工作其实是很大的,也证明只要政府愿意做,还是可以做到的。

    基层医疗体系发生了基本改变,从预防(少得病)到看病、从吃药到保障,进行了综合改革和基层医疗服务制度的再构,解决了基层的基本保障问题,破除了以药养医的问题。我在吉林调查时遇到一个老太太,她抓住我的手说,“现在老好了”。

    不过,由于大的医院改革还没有进行,所以城镇居民还感受不到医改成绩。

    饶克勤:这三年来,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全面启动。2009年各级政府卫生支出3994亿元,比2008年增长40%;2010年各级政府卫生支出4439亿元,比上年新增11%;目前近60%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机构实施基本药物制度、药品零差率销售,药品价格下降30%;今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均服务经费标准由15元提高到25元等。

    过去没有保障机制,农民看不起病,一年收入也不过2000~3000元,看一次病,一年的收入就没有了。约50%的老百姓不看病,30%的老百姓不住院,随着医疗保障体系的完善,老百姓不再“小病拖、大病扛、重病亡”,就医愿望越来越强烈。

    另外,21世纪人口老龄化,也是病人越来越多的一个原因,由于生活方式的改变,农民劳动强度减小,但是口味还是多盐、多油,因此高血压、肾病问题也多了,而且慢性病越来越年轻化,所以现在的病人也越来越多。从统计数字上就可以看到,现在门诊量是62亿人次,住院量是1.53亿人次,与2005年相比,增加了52%。

    现在大家对医改看法不一样很正常,因为主要改的是基层,大型公立医院改革还没有动,由于疾病的复杂性以及看病人数增多,导致大医院患者也多,挤占了城镇居民的资源,所以,感觉看病更难了,各阶层感受不同。

    李玲:医改到目前主要在基层推进,城市肯定感觉不充分。医改效果怎么样,在基层看病的农民感受最深。

    尹佳:这次医改的成绩是惠及了底层人,城镇没有医保的人有医保了,能看病了,有了最基本的保障,这些成绩都是大家能够看到的。

    基本药物制度倒逼改革

    以“零差率销售”和“省级招标采购”为特征的基本药物制度触动了许多人的“奶酪”,打破了原来的利益链,改变了扭曲的医生激励机制,通过药品招标采购这一市场手段,“倒逼”医药行业整合。

    日报:虽然基本药物制度在执行层面上还存着各种问题,但功劳不可小觑。基本药物制度是如何倒逼基层医疗机构改革的?

    李玲:目前,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已经在全国各省市区基层实施。以“零差率销售”和“省级招标采购”为主要特征的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触及了医药领域的核心问题:以药养医和药价虚高的顽疾,由此引发了基层医疗机构财政补偿、人事、分配制度和医药采购、配送制度的综合改革,开启了体现公益性、惠及老百姓的基层医药卫生制度的实质性改革。

    以药养医以及由此产生的扭曲的医生激励机制,是当前医疗领域中最突出的问题,医保的建立并没有从根本上扭转此问题,甚至更为严重了。

    我们在东北某县医院调研发现,次均住院药品费用从2008年的700多元增加到2010年的2900多元,药占比从43%上升到67%。如果不取消药品加成,不改变以药养医机制,医院就有动机,也有办法推高药品费用;如果不实行药品统一招标采购,医院没有能力和大型药企对等谈判,尤其是没有能力规范药品生产流通秩序,新增加的财政和医保投入很多都耗费在药品上,尤其是药品的流通环节。这也正是最近两年虽然医保覆盖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老百姓得到的实惠还不明显,而药品行业实现较高增长的原因所在。

    基本药物制度改变了医生激励机制,引导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将更多精力放在公共卫生服务上。通过使用防治必需、性价比高的基本药物,规范基层医疗机构的合理用药行为。通过省级招标采购和集中配送等方式,发挥团购优势,减少流通环节,降低药品价格,同时规范基本药物的生产流通,完善医药产业政策和促进药品行业整合。

    这个重大的利益调整和制度变革触动许多人的“奶酪”,把医疗机构和医药产业固有的矛盾暴露了出来,这不是基本药物制度导致的问题,而是基本药物制度产生了作用,打破了原来的利益链。通过药品招标采购这一市场手段,“倒逼”医药行业整合,是提升药品质量、加快药品创新的必由之路,是提高我国药品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必由之路。

    目前,基本药物制度和综合改革确实造成了有些常用药的用药不方便、部分医生积极性下降等问题。这是改革需要不断解决,不断完善的问题。如果在改革尚未完成的情况下,因为一些问题就重新放开基本药物目录,或者允许地方取消“零差率”销售,允许医生通过药品创收,那么旧的机制就永远转不过来。

    尽快实现均等化卫生服务

    从去年开始,我国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标准由15元提高至25元,粗略计算,13亿人口的国家就是325亿元,但经费之外,努力缩小服务质量的地区和城乡差别也至关重要。

    日报:公共卫生是大国的根基,如何能够通过25元保护这个根基?

    饶克勤: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是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五项重点工作之一。从近3年医改实践结果来看,在政府投入到位的情况下,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在基层的实施效果非常明显,尤其是农民得到的实惠更多。

    实施过程中,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需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去实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普及程度、人力资源水平、基本设备装备等,直接影响到服务的内容和质量。而造成服务质量差别的深层原因,是我国东西部之间、城乡之间、人群之间的不均衡。

    首先是医疗卫生机构的普及程度的差距。一些中西部地区尤其是人口密度较低的西部地区普及程度较低,加上服务半径大,服务成本高,部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因服务力量薄弱,尚未开展诸如妇幼保健、慢性病管理、重型精神病人管理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而且绝大部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由乡镇(社区)和村级医务人员提供,对一些公共卫生措施,如儿童生长监测、妇女两癌筛查、慢性病管理等心有余而力不足。

    此外,基层卫生服务机构基本设备装备存在差距。如建立健康档案,东部有些地区已经实现电子化,实现区域联网、信息共享;而在中西部地区,健康档案大多为纸质,即使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配备了计算机,很多人还不会使用。

    目前,流动人口越来越多,登记和管理还不健全,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在衔接上存在盲区,尤其是儿童计划免疫。如何让流动人口享受均等化的公共卫生服务,是国家推进公共卫生服务的重要挑战。

    实现公共卫生服务的同质均等,单纯依靠卫生部门的努力远远不够,比如流动人口的服务均等化,就要通过社会管理的完善来实现。公共卫生服务是一个综合体系,在服务推进的过程中,各部门的配合、各项配套政策的衔接尤为关键。

    李玲:健康档案刚启动时,很多人都不看好,事实上并非如此。它不仅仅给未来的卫生信息平台铺垫了基础,同时医生也得到了应有的尊重。

    我在调研时遇到一个医生,她说,虽然每天跑到各家各户做健康档案很辛苦,可是得到了尊重,每到一户,老人总是拉着她的手说,从来没有医生上门给她看过病,现在医生都上门了,很是感动,于是把家里好吃的都拿出来给医生吃。

    公立医院改革是医改瓶颈

    基层医疗改革效果良好,但是如何巩固成果,关键在于公立医院改革。因此,公立医院改革已经迫在眉睫。

    日报:公立医院改革是当前重点,虽然试点工作已经进行了一年,但进展缓慢,问题出在哪?如何进一步推进公立医院改革?

    饶克勤:当前改革难点越来越集中于公立医院,而公立医院也很委屈。

    目前看病难、看病贵主要集中在三级医院,很多三级医院在看基层就能看的病,原因除了基层医疗服务质量和人员水平有待提高之外,没有分级的制度安排,都拥挤到大医院,也造成了看病难现象。

    这个深水区我们必须趟过。目前公立医院改革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一是政府职责的撤退,包括财政保障,筹资体制;二是公立医院激励机制,现在是按项目付费,按照药品加成;三是归置和监管严重缺失;四是资源配置问题。

    公立医院改革进展缓慢的原因之一是,制约因素没有消除,即医疗卫生机构主动改革的环境条件和氛围尚未建立,此外医疗卫生改革更加尖锐地涉及到体制性、结构性和机制性的矛盾,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利益格局很难突破。

    此外,补偿政策基本没有到位,财政补贴占医疗机构收入的比重仅为6.9%,不足人员工资的30%,在工资、管理费用、各种医用价格上涨的同时,多数技术服务收费价格较低,不能补偿医疗服务中的成本消耗,医疗机构只能从药品销售、医疗设备检查和开展新特项目中得到补偿,致使一些医疗机构的医疗行为继续扭曲。

    目前公立医院的筹资来源一来自于政府,二来自医保,三是各种商业医保及个人缴费。如果财政不给钱,医保不报销或少报销,城镇职工的医疗保险接近6000亿元,最后医院只有患者,也就是现在大部分医院的生存都是靠着病人兜底,由病人交钱发展医院。

    所以,我认为现在的公立医院,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公立医院,是患者医院。因为主要资金来源是老百姓和患者交的钱。

    我们正在试点支付制度改革,即在总额的控制下探索按人头、按服务单元,组合型的支付制度。

    另外,公立医院改革必须建立医务人员的激励制度,体现医务人员劳动价值的薪酬制度;在社会上形成医务工作者风气,体现医生尊严;另外要明确医生职业晋升机制和约束机制,约束医生行为。

    李玲:公立医院改革是医改的瓶颈。截至2009年底,我国共有公立医院14086家,约占医院总数的71%;2009年,公立医院诊疗人次达17.1亿,大致是医院总诊疗人次的92.4%。因此,公立医院改革是新医改的重点和难点,真正让老百姓感受到看病方便、便宜了,主要依靠公立医院的改革。但公立医院的改革目前还在试点阶段,16个正在进行的城市试点还在摸石头过河。

    不过,基层医疗体制改革为公立医院改革进行了实践,一些路径和手段可以应用于公立医院改革。

    目前基本药物制度只在基层实行,且取得了好的效果,但是由于基层和大医院“双轨制”,大医院的逐利机制没有改变,患者流向大医院。要推动县医院回归公益性,目前有效的抓手同样是取消药品加成,当然,县医院服务范围远大于基层,可以制定县医院版基本药物目录,或者直接实行县医院的全部用药统一量价挂钩、招标采购,这样既能扩大投标企业的市场,也能直接促进县级公立医院改革。

    尹佳:直到现在很少有临床医生参与医改,医改也没有解决不同层次的问题。

    我每个单元时间只看20个病人,每个病人都详细与之沟通,以减少医患矛盾。其实有些病医生也无能为力,但医生能够给患者提供一定的帮助。有的医生一个单元时间看100个患者,这样就无法保证质量,而且即使是这样的工作强度,工资却并不高。有的老大夫退休工资只有4000元。

    现在医院的收费都低于劳动价值。医院的运行费用、住院费和手术费都是赔钱的,手术大夫和麻醉大夫的人工费也很低。

    医生收入由基本工资、职务工资和奖金组成,主要来源是挂号提成,14元和7元的挂号费全归医生,特需门诊的挂号费35%给医生。现在很多政策限制了医生,人为降低了医生收入。虽然允许医院设立特需门诊,但不能超过门诊量的10%,医生只能看大量普通门诊号,薄利多销。

    俞光岩:公立医院改革是一个难点,急也急不来,但是改好与否,影响面会很大。现在药品收入占医院收入的40%~50%,如果取消药品加成对综合性大型医院的影响较大。

    医改要和医务人员待遇挂钩,要落实好医药分开后,适当调整医务人员的劳务价值,保证医务人员应有的收入,维持医务人员有尊严的生活,从物质层面给医务人员动力。

    伍冀湘:关于公立医院改革中的总额预付问题,我们已经开始执行,去年超额了700多万元,目前正在研究是由医院承担还是政府和医院分担。不过,在医改过程中,医院不会亏损,医务人员的收入一定会增加,老百姓负担一定会下降,这就是公立医院改革的目标。

 楼主| 发表于 2012/6/28 20:10:08 | 显示全部楼层
山东医改样本:“先看病后付费”推广没那么难2012-06-29 09:49 来源 第一财经日报 分享到: [url=]
[/url][url=]
[/url][url=]
[/url][url=]
[/url]





    来自山东省济宁市鱼台县的周梅英老太太在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做完心脏照影,根据检查结果,她的心脏病并不像想象的那么严重,可以不装心脏支架,继续药物治疗即可。

    再经过一天的观察,周梅英就出院回家了。刚入院时医院垫付的5000元医疗费,使得她只要交上医保之外自己需要承担的那部分费用,不用再承担其他费用。

    垫付医疗费,实际就是这家医院实行的先看病后付费制度。济宁市卫生局相关人士告诉记者,自去年5月在全市公立医院范围内全面推行这一制度以来,截至今年6月4日,全市262家医保、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已经使得44.5万人从中受益,各级医疗机构累计垫付资金11.67亿元,并且未出现一例恶意逃费事件。

    山东省卫生厅相关人士告诉记者,从今年6月开始,“先看病后付费”这一模式在全省范围内逐步推开。

    市场推动的变革

    “先看病后付费”这一模式始于济宁市兖州中医院,而这一模式创立的初衷并无“公益”因素,而是这家医院为了摆脱经营困境采取的市场营销措施。

    2010年10月,兖州市中医院与兖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合并,合并前,医院新建了一栋13层病房大楼,财务亏空,拖欠工程款高达7000多万元。

    同时,从2010年3月起,兖州市开始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所有基层卫生机构全部配备使用基本药物,按进价销售。截至2010年底,兖州市基层卫生院药品售价比2009年同期下降42%,住院日均费用下降三成。这使得本来就举步维艰的兖州中医院经营更加困难。

    受到一论坛上“郑州市金水区医院对特困病人实行先看病后付费”的启发,兖州市中医院院长孔庆民决定探索一下这个模式。

    虽然孔庆民也担心有赖皮出现,但医保和新农合这两项保底资金使得他认为风险并不大。医保和新农合报销款项基本可以让医院保本。

    按照兖州市中医院下发的文件,先看病后交钱这一模式主要针对纳入医保、新农合范围的病人、“三无”病人(无姓名、无陪人、无地址)和病情严重急需抢救的病人。一部分欠款风险较高的群体不能享受这种政策。

    在这一模式下,患者在办住院手续时不用先交住院押金,只要将医保证(新农合证)、身份证或户口本复印件交给住院处,签订《住院治疗费用结算协议书》后就能住院治疗了。实在交不起住院费的患者,可与医院签协议,两年内分期或最终一次性付清医疗费。

    从2010年11月开始,兖州市中医院实行了先看病后付费的模式,病人大量涌入,医院垫付资金压力剧增。实行不到半个月,医院垫付资金就达300多万。这对兖州中医院这家规模并不大的医疗机构说,可谓难以承受之重。

    按照济宁市的医保、新农合报销政策,每年3月底前,财政才将10%的周转金预拨至各医保、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随后按月报销费用。但在孔庆民的努力下,兖州市相关部门提前支付给兖州中医院100万元,使医院得以渡过难关。

    随后,随着医保报销款按月相继支付,兖州市中医院的困境逐步化解。2010年,兖州市中医院全年收入4600万元,2011年几乎翻番,突破了9000万元。2011年底,兖州市中医院的门诊量较往年同期增加85.28%、住院人次增加73.28%,500张床位爆满。

    兖州市中医院先看病后付费的模式为什么能够取得成功?济宁市卫生局相关负责人告诉本报记者,根本在于有医保和新农合这两项保障制度。

   六条保障措施

    在兖州市中医院取得成功的基础上,2011年5月前后,济宁市卫生局决定在全市范围内对这一模式进行推广。济宁市卫生局在相关文件中制定了6条保障措施,进一步规范。

    首先,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的患者,在办理住院手续时,只需与医院签订《住院治疗费用结算协议书》,即可享受“先住院、先检查、先诊疗”,无需缴纳任何住院押金。

    其次,患者住院期间,医院严格执行住院费用“一日清单”制度,每天提供前一天治疗花费清单。临近出院前,责任医生向患者告知住院期间所需的大致费用以及个人应承担部分,便于患者或其家属做好筹资准备。

    再次,患者办理出院手续时,只须支付医保(新农合)报销后个人承担的费用,剩余部分由医疗保险机构划转到医疗机构账户。

    此外,对部分家庭经济困难患者,可凭当地民政部门有效证明,与医院签订《住院治疗费用延期(分期)还款协议书》,约定延期或分期还款期限。对家庭特别困难、确实无法支付医疗欠款的,患者出具当地民政部门有关证明和书面申请后,医院给予适当减免。

    人社、财政、医保等部门还联合出台政策,按照上年度医院结算资金的15%预拨周转金,要求每年3月底前必须拨付到位,用于缓解医院特别是大医院资金垫付压力。同时,要求医保、新农合管理机构每月与医院进行一次费用结算,确保医院资金周转顺畅。

    济宁市还在全市“区域卫生信息大平台”专门设计安装了“先看病后付费”信息模块,将享受过“先看病后付费”的患者纳入信息化管理,实现患者信息资源共享。

    同时,对恶意逃费患者,下次在全市任何医疗机构就诊,将不再享受“先看病后付费”优惠措施,并告知医保、公安、金融等部门,列入社会诚信不良记录。

    做着不如想着难

    从今年6月开始,山东省枣庄市山亭区开始在全区乡镇卫生院中推行先看病后付费模式,取得经验后,在区一级医院中推开。

    山亭区北庄镇卫生院党支部书记刘庆春日前告诉本报记者,实行这一模式近一个月,虽然存在一些困难,但还可以坚持下去,并不如想象中的困难。

    这家医院每月药品采购费用在30万元左右,并且是网上订购,先行付款。实行先看病后付费之后,收取药费要迟延10天左右,这给医院带来一定困难。但这家医院采取了延迟偿还其他债务等方式,还是可以保证医院的正常运转。

    对于普遍担忧的恶意逃费,从实践情况看,并没有那么多的“刁民”。兖州市中医院孔庆民院长说,“在医院为患者治了病、救了命后,绝大部分患者不会恶意逃费。”

 楼主| 发表于 2012/6/28 20:10:46 | 显示全部楼层
北京简化就医程序 医院预约挂号将取消取号环节2012-06-29 09:44 来源 京华时报 分享到: [url=]
[/url][url=]
[/url][url=]
[/url][url=]
[/url]





    北京党代表报到日,多名代表为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支招。昨天,北京市医管局副局长毛羽表示,北京市并不打算通过扩大规模的方式解决这个问题,而是要从改变 管理、提高效率的角度入手,不是单纯地搞规模扩张。为鼓励预约就诊、减少患者的候诊时间,市属公立医院计划逐步取消取号环节。

    毛羽说,北京市的医疗资源丰富,除了解决本地人的就医需求之外,还吸引了众多外地病人。现在北京各大医院的门诊量正在以每年10%的速度递增,今年1-5月,市属医院的门诊量又增加了16.6%,高于去年同期增幅。

    毛羽表示,今年本市设立了目标,要将市属医院的平均住院日缩短一天,从目前的10.8天缩短到9.8天。要实现这个9%的降幅,就要将出院病人量提高 9%。以去年市属医院40万的出院病人总量计算,这意味着出院病人数要再增加3万人,“这相当于安贞医院一年的手术量”。

    毛羽介绍,在下一步的工作中,本市将从管理入手,实现粗放式管理向精细化管理的转变,细致到各个科室,甚至各个病人。要改变过去医院以科室为中心的设置,合并、整合这些科室的工作,对就医环节重新梳理,简化挂号、取号、候诊、检查、取药等程序。

    他举例道,如预约挂号,现在的方式是病人先通过网络或电话预约,之后再按预约时间到医院挂号室排队取号,还是浪费时间。目前,卫生系统正在与114电话 中心协商,希望通过科技手段,实现预约挂号和取号两个环节的整合。今后,随着本市预约号量的不断提升,门诊挂号方式或将被取代,病人打电话预约挂号之后, 就可以直接到诊室就诊了,省去了取号的环节。目前实现这一目标的最大难题就是身份识别,医生难以确定眼前的病人跟挂号的病人是否相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