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 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注册
楼主: 励杏老人

(转帖)从徐文医生被严重砍伤所想到的--医生是弱势群体(张友平医生的BLOG)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2/8/13 17:36:0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励杏老人 于 2012/8/14 09:42 编辑
励杏老人 发表于 2012/8/13 16:42
中国每年50万医学毕业生转行2012-08-13 09:31 来源 中国青年报


50万医学毕业生转行揭示了什么?
2012-08-14 08:59:54
归档在 金亮评时事 | 浏览 292 次 | 评论 0 条


     50万医学毕业生转行揭示了什么?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经济学教授、著名医改专家李玲称,“国家每年培养约60万医学毕业生,只有约10万人能穿上‘白大褂’。”而农村全科医生匮乏,按照理想比例,中国至少应配备60万名全科医生,但目前只有7.8万,且素质不容乐观。(8月13日《中国青年报》)

转行本是一件稀松平常的事,但60万医学毕业生中50万选择转行,应该算是一种集体性“出走”,其背后所显露出的问题值得深刻反思。毕竟,闯过高考的独木桥已实属不易,数年后,又放弃所学选择转行,必然有诸多深层次原因。
实际上,国家、社会投入很多培养出的人才没有尽其用,反而制造了另一个领域里的“就业难”。学医的学子们拼搏数年,消耗了青春和精力,而面临毕业却选择了转行,机会成本很大。他们放弃专业,在另一个领域发展,非但毫无优势,一切还要从零开始,优势变成了劣势。
但他们还是如此决绝地放弃专业,这背后无非有两个原因:一是很难穿上“白大褂”,二是即便如愿,医生也难当。医疗资源分配失衡,尤其是优质医疗资源,主要集中在城市,各类大中型医院都在城市里。对于刚毕业的大学生来讲,明显是僧多粥少,他们想穿上“白大褂”需要过五关斩六将,甚至还要拼爹。
就算当上医生也只是表明光鲜,医患关系紧张,医闹频繁,医生渐趋成为一种高危职业。可以想见,在医患信任出现裂痕,普通医生的待遇远低于外界的想象时,选择转行成为一种现实选择。
而乡村和城市截然相反,现实的情况是,很多名校的大学生连县级医院都难以进去,而一到乡镇,医学专业的大学生趋近绝迹,在城市医学专业的大学生严重过剩,在乡村则是严重匮乏,两极化趋势日甚
调查显示,有约八成的医学毕业生希望留在城市里,愿意下基层的不足两成。这意味着大学的医学教育对乡村医疗的支持太弱。显然,这不仅是一个转变就业观念的问题,基层条件艰苦,待遇低且上升的空间极为有限是主要原因。
对于很多学子来讲,费尽艰辛考上大学,为的是求个好前程。有大学生认为,“基层工作并没有什么,关键社会不公平,越是艰苦的地方待遇应该越好才对,可事实上越是艰苦的地方越没有发展。”毫无疑问,正是骨感的现实让他们毅然地选择了城市,远离了乡村。
让学医的学子们放弃转行,学有所用,学有所成,可行的办法是,合理配置资源,将更多的优质人才引入基层,需要政府部门重视大学生们的诉求,从精神上和物质上给予支持。给他们以尊严,以地位,优待他们,拓宽他们的上升空间,让他们看到希望。
正如李玲教授所说,“要为基层的医务人员设计一套职业规划:有他们单独的上升通道,持续的培养计划,更优厚的待遇,做到了这些,才能让人才愿意来,留得住。”唯此,农村医疗人才的贫瘠才会得到改观,乡村民众看病难才会得到有力缓解,医学毕业生资源才会释放最大的社会正能量。
□重庆晨报评论员 侯金亮

 楼主| 发表于 2012/8/13 18:17:57 | 显示全部楼层
南都:避免浪费医学人才资源配置是关键2012年08月14日03:59  南方都市报 微博
全文浏览
  [社论]
  日前,有媒体报道称,我国医疗行业人才浪费现象严重,医疗资源配置严重失衡。医学院毕业生从事非专业工作现象较为普遍,各级医学院校每年招录的医学生约有60万人,最后只有约10万人能成为医生;与之相对,农村医生岗位闲置,按照理想比例,我国至少应配备60万名全科医生,但目前只有7.8万人,且素质不容乐观
  行业人才浪费现象并非因为人才供过于求。和其他专业不同,医疗领域的人才培养周期较长,我国目前的医学生学制一般分为5年制本科、7年制本硕连读和8年制本硕博连读三种,从培养周期看,“精英化”色彩相对浓厚。如此导致昂贵的医生培养成本,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经济学教授、著名医改专家李玲援引教育部的数据称,“中央本级财政2008年给医学教育生的人均拨款,先从7100元提高到了1.15万元,2011年又提高到1.4万元,今年,还将进一步大幅提高。”
  受社会环境的影响,当前学生选择专业存在较大的不可预知性,学非所用状况较为普遍。然而,医学领域就业明确,大凡选择医疗专业就读的学生,初期往往矢志从事医疗工作。然而,我们看到的却是,这样一个因为专业明确而被外人视为“铁饭碗”的工作,却受到毕业生的抛弃。
  从主观上看,医学院毕业生若想谋求好的前途,就要争取留在经济发达地区的医院,然而,众所周知,城市就业机会有限,这种现象对于医学生来说尤为严重。城市各大公立医院通常对就业者的学历有较高要求,而民营医院通常缺乏医学科研项目,职称晋升难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对于多数毕业生而言,毕业后都将面临赴基层医院工作的现实,然而,基层医院尤其是农村医院对于毕业生的吸引力较小。“练不出好技术,没有好编制,未来缺乏进步资本。”这些因素导致多数医学生规避基层。
  表面上看,毕业生逃避基层是个人的选择,然而,应该注意到,医学生对基层医院的排斥,基层医院工作者对前途的悲观,就其本质而言,是当前公共医疗资源配置失衡的必然结果
  公共医疗资源配置不平衡,从整体配置状况看,早在2005年就有世界卫生组织相关报告指出,在全球187个国家与地区中,我国医疗卫生资源分配的公平水平处于倒数前列。这种不平衡首先表现在医疗资源过于集中在城市,卫生部部长陈竺提及的数据显示,城市所占医疗资源,特别是优质医疗资源的比例高达80%,而城市医疗资源的2/3又在大医院。社区基层卫生服务和农村医疗卫生资源则严重不足,农村医院床位,在1982-2001年间,不但没有增加,反倒从122.1万张下降到101.7万张,降幅为16.7%。近年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深入,此状况才有所缓解,今年4月卫生部发布的2011年我国卫生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1年底,全国3.33万个乡镇共设3.7万个乡镇卫生院,床位102.6万张。但农村医院整体状况不容乐观
  与公立医疗机构过度扩张带来债务负担相比,民营医院发展滞后,其发展过程中,价格、土地、财税、学科建设、人员待遇等显性或隐性的歧视政策普遍存在。近期,国家再次加大了鼓励民间投资的力度,陆续出台了42项实施细则,卫生领域亦在其中。7月11日,卫生部公布了《关于做好区域卫生规划和医疗机构设置规划 促进非公立医疗机构发展的通知》,计划到2015年,非公立医疗机构床位数和服务量达到总量的20%左右,然而截至2011年,民营医院的床位数仅占总量的12.5%。
  不同医疗机构分工扭曲现象也较为明显。国外医疗体系中,社区医疗机构提供了大部分医疗服务,然而,我国医疗资源分配失衡,导致社区、农村这类医疗机构未能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因为资源过于集中,社会大众对基层医院产生不信任感,因此导致恶性循环,只要有条件,患者无论大病小病都选择大医院,这也进一步加剧了医疗资源的集中
  应该看到,公共医疗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大量的资源投入,而财政投入不足是引发基层医院留不住人才的重要原因。但是,盲目强调投入并不能解决问题,随着医疗体制改革逐步深入,医疗资源的投入大幅提高,当下更应该重视医疗资源的分配问题。从整体医疗体制格局看,应该将社区医疗保障体系与中心医院商业运作体系区分开来,重新审视医院的商业化职能与社会化职能,尤其要将局部饱和的医疗资源分配到基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8/13 18:37:04 | 显示全部楼层
成都过度医疗服务将被监控2012-08-14 09:32 来源 成都日报



    记者从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获悉,成都市正式启动了医疗服务监控系统本地化建设试点工作,首批试点将在市医保局、市劳动保障信息中心和金牛、高新、温江、龙泉驿、新津和都江堰6个区(市)县进行。

    据悉,我市是人社部确定的全国首批医疗服务监控系统建设试点的18个城市之一。医疗服务监控系统将强化对各医疗机构的服务监管,对过度医疗服务、欺诈违规等问题进行监控,以日常就医行为的事后监控为主,对已明确的违规就医行为将在医保结算系统中实现事中控制。试点期间将通过研究我市医疗服务监控需求,对欺诈违规重点问题进行分析,制定出适合我市的监控需求并建立违规行为筛查、核查、处理的业务流程和机制。

 楼主| 发表于 2012/8/13 18:38:23 | 显示全部楼层
北京医药分开改革试点效果超预期2012-08-14 09:12 来源 健康报



    “北京友谊医院试点医药分开已经1个月了,从监测数据来看,次均医疗费用、次均药费等指标都在下降,而且降幅超过预期。”在8月12日举行的中国药学会药事管理专业委员会年会暨“十二五”医药科学发展学术研讨会上,北京市卫生局局长方来英介绍了北京市医药分开的制度设计思路及试点情况。

    方来英说,与其他省(市)多以县级医院为突破口进行的公立医院改革不同,北京是从三级甲等医院开始的。7月1日,北京医药分开试点在北京友谊医院启动,该院1500余种药品全面取消药品加成。医药分开1个月后,次均医疗费用由450元下降到380元,次均药费的降幅也在30%以上,医药分开的改革影响了医生的行为和医院的药品供应导向,药品使用总量下降,药占比从原来的58%下降到50%以下。

    同时,医院和医生的收益明显提高。方来英说,北京友谊医院7月份的收益增长了160多万元,而支出降低了900多万元,该院实际收益增长了1000余万元。此外,专家工作负荷率从115%下降到85%,专家的服务技术价值得到进一步体现,医患交流的时间增加了。

    方来英特别提出,监测数据显示,北京友谊医院的试点并未对北京的其他医院和社区医疗机构的负载产生明显影响。今年还将有1家~2家三甲医院进行医药分开试点,明年该政策将在全市医疗机构推开。

 楼主| 发表于 2012/8/14 23:39:41 | 显示全部楼层
直击急诊科:一个急诊科医生的九个半小时2012-08-15 10:25 来源 第一财经日报




    【医生往往会根据自己的经验,推荐自己认为合适的治疗方案,讲清楚其中利弊,由病人和家属选择。但因为西医是经验科学,大样本的积累所得,即便过往病例有大部分好了,但也有没好的。小概率落到一个病人头上,那就是百分百。而医疗效果,往往是引发医患纠纷的原因。因此,急诊科的医生必须沟通能力很强,否则做不好急诊医生】

    换好衣服,疾步走到抢救室内区,这里是急诊科主治医师邓至的“主场”,早晨7点30分,邓至准时入场,一个急诊科医生紧张而忙碌的一天随之开始。

    和夜班同事做好交接,邓至推着chart车(病历车),开始一个个地查床。一间大约40平方米的空间,工作环境没法说好,因为摆放了11张移动病床,再加上护士和医生的工作台,显得拥挤不堪。

    虽然有空调,但这里的空气依然闷热。

    开业于1937年的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是上海的一家三甲医院,急诊科主任童朝阳说,这里可能是上海所有三甲医院中最大的急诊科之一,6月26日,跟随着邓至,《第一财经日报》记者在急诊科里度过了非同寻常的一天。

    例行查床


    这天有4个新病人,与以往相比,查房的进展比较慢。

    8点45分,84床。73岁的徐老太因为前一天突然意识不清、昏迷入院。和所有病人家属一样,老人的女儿热切地看着邓至,想把老人发病前后的所有状况都详细地告诉医生,并心怀忐忑地期待医生给出一些让人安心的答复。

    邓至说,目前正在查病因,有两种可能,一是中枢性的,要看是否有脑梗、脑出血;一是外周性的,因为有发烧、左肺不张以及炎症。“年纪大的人若有这些并发症,也会影响神智。”

    邓至走到床头,抱着病人的头说:“老人家,眼睛张开让我看看好吗?”邓至掏出小手电,照了照病人的眼睛,又走到床尾,检查了一下病人的膝关节,用针刮了一下病人的脚心。感觉到痛,病人的脚迅速收缩了一下。

    “老人家,就是刺激一下。”邓至说。

    徐老太不满意了,嘟囔着说,“这不是刺激。”

    老太太的儿女笑了:“哎呀,今天开始说话了。”

    反复查了查各方面检查报告后,邓至说,感觉不一定是脑梗,而是肺的毛病。检查中间,别的床位家属来叫,邓至没有太多笑容,但是柔声说:“这里看好就过去,今天慢了一点,不好意思啊。”

    检查完转身欲走,老太太儿子再问:“应该不是脑梗啊?”邓至回说:“嗯,我感觉不是。”

    9点09分,32床。那里躺着一位肺癌晚期的80岁老人,已经在急诊室里呆了一周多,目前仅能用药维持生命。

    邓至回头小声对本报记者说:“这其实算是临终关怀了,我们只能让老人痛苦尽量少一些。”

    生命如此让人不忍放弃,躺在那里的老人,嘴巴里插着呼吸机,张大嘴使劲开合,双手时不时在空中抓挠,老人的妻子看着这一切,对邓至说,他很难过的。邓至点点头,拉着老人的手,发现血氧含量测不出,老人指甲都是紫的。

    老人的女儿问邓至,是不是可以给老人买衣服了?衬衫可以吗?邓至小声告诉她,可以先换老人平时的衣服,只要清爽些就好,需要的时候再去轻纺市场买。邓至说,一些家属在料理后事方面没有经验,需要医生指导一下。

    老人的妻子拉着穿着白大褂的本报记者,不停地说,老人的耳朵其实很灵光,什么都能听到,对于女儿提到后事,她觉得老人是听到了,所以有些烦躁。虽然家属需要倾诉,但还有其他病人等着,邓至没时间听更多,转身到了下一个病床前。

    9点30分,39床。这是一个肝癌中晚期患者,女儿陪着病床上的妈妈。

    因为妈妈还不太了解自己的病情,邓至把女儿叫到身边,小声询问病情。然后告诉女儿,一旦病人呼吸出现问题,需要家属选择是否插管,并交代可能出现的问题。

    ……

    9点55分,内区11个病人检查完毕,医生们确定了当天的治疗方案。

    内区、中区和外区

    内区门外就是中区,其实这只是一条走廊,旁边就是急诊室大门,原本的设计是救护车经过这道门穿过走廊直接进入抢救区,但因为病人越来越多,抢救区不得不分出了内区、中区和外区。

    按照病人病情的严重程度、紧急程度,病人们分别被安置在不同区域,目前整个抢救区安置了近70位病人。

    因为24小时不能缺人,童朝阳说,这里就像以前的纺织厂,医生要三班倒。早班从早上7点30分上到下午15点30分,中班到晚上23点,晚班再接着到第二天早上的7点30分。

    这周上早班的邓至,为了参加孩子第二天的幼儿园毕业典礼,她和中班同事协调了一下,今天自己下午17点下班,明天可以提前到14点下班。

    相比于中班和晚班,早班的任务较重,往往需要给病人确定诊疗方案,所以这段时间内区、中区和外区分别有一名主治医师负责,而中班和晚班时每班则有2名主治医师负责。

    一般而言,中区病人病情相对没那么严重,数量也不太多,所以中区医生还要负责接救护车。不过,内区、中区、外区的医生并不会界限分明,一旦救护车密集过来,内区和外区的医生也要配合接诊病人。

    邓至说,这是一个更强调协作的地方。比如今天,既要有樊帆医生顶着中区,也要有薛渊医生处理外区几十个病人,加上急诊总值班邵勉医生、心内科总值班、神经内科、肺科、外科同事一起出谋划策,再加上护理部的同事,才能保证抢救区的正常运转。

    刚走到中区,邓至就看到从救护车上接下来一个病人。

    “怎么回事?”

    “脑梗后遗症,反复呕吐,从大华医院转过来的。”樊帆说。

    一般情况下,急诊病人会在预检处被分流到内科和外科,往往内科会占到80%以上,以老年病人为多,其中心血管疾病、中风、脑梗死、肺部感染病例较多,这也与中山医院的医疗特色相关。相对较轻的病人会在台面(诊疗区)治疗,重的则直接进抢救区。

    不管是中区还是外区,都挤满了移动病床。尽管急诊科有170张留观床位,但床位还是紧张,因此抢救区里的病人往往无处可转,只能滞留。

必须沟通能力很强

    这时,又来了一辆救护车,邓至赶紧去接。

    这是一个从山西大同转来的病人,入院两天前失语,出现偏瘫症状,没有当地医院的出院小结,邓至迅速翻看了下病人的片子,一边询问病情,一边叮嘱病人家属赶紧去挂号,并安慰一头雾水有些慌乱的家属说:“不要着急。”

    这个病人刚处理好,10点23分,又是一辆救护车呼啸而至,这是一个脑梗病人,从杨思医院转来的,因为病情突然加重,杨思医院要求病人转院。看着抢救区已经人满为患,邓至对家属解释说,放病床的地方没有了,只能辛苦你们先把床放在门口,等有位置再挪进去。

    10点40分,一个急诊病人从门诊部送到内区,病人在拍CT时发生造影剂过敏。樊帆扯着大嗓门:“没事儿的,嘴巴闭起来,用鼻子透气,慢慢透。”虽然病人家属吓得够呛,但对医生而言,这其实是一个比较普通的急诊案例。

    11点15分,暂时空闲下来。邓至跟同事们交代了一下,决定去吃午饭。

    医生的午饭必须抽空吃,午饭是统一的盒饭,他们经常会坐在急诊预检处后面一个大约5平方米的小隔间里吃,里面有3个位子,其间医生护士会不停来来往往,喝水、洗手,外面的嘈杂声非常清晰。

    匆匆扒完饭,开门又回到了岗位上。

    这天的病人中,病情比较复杂的是96床,可能是心梗,也不排除主动脉夹层,二者的治疗方法不同,所以必须弄清楚病因。

    因为病人不适合移动,12点整,心超室的医生带着便携式心超设备来给她做心超。薛渊、邓至、邵勉都围在病床前等待结果,以更清楚地判断病情。

    随后,包括神经内科总值班、心内科总值班在内的相关科室医生都坐在一起开始讨论96床的病情,他们翻看着病人的各种资料,提出各自的判断。13点37分,邓至又打电话给神经外科,请该科医生在网上查看病人的片子,并给出建议。

    因为病人往往会有各种并发症,急诊室总是需要相关科室一起会诊,而每一次的诊疗方案出来,他们都必须和家属做好沟通。

    薛渊说,医生往往会根据自己的经验,推荐自己认为合适的治疗方案,讲清楚其中利弊,由病人和家属选择。但因为西医是经验科学,大样本的积累所得,即便过往病例有大部分好了,但也有没好的。小概率落到一个病人头上,那就是百分百。而医疗效果,往往是引发医患纠纷的原因。因此,急诊科的医生必须沟通能力很强,否则做不好急诊医生。

    这期间,邓至到各个病床前去看看病人的病情变化,输液的药用完了要再开,一位心律失常的病人到13点30分还没恢复正常心律,邓至去和家属商量换药。

    习惯的忙碌

    偶尔抬眼看了下墙上的时钟,“要2点了,我得赶紧给39床做个胸穿,不然时间来不及了。”

    推着超声波诊断仪和做胸穿的器械,邓至让隔壁床的病人家属把床往旁边挪了挪,把椅子等杂物都收一下,否则她根本没办法把仪器放到39床病人身边给她做检查。

    确定积水位置后,一位姓孟的住院医师来执行这个操作,她目前在中山医院专科医师培训基地进行培训,为期3年,之后她可以出基地找工作,但不一定会留在中山医院。

    薛渊看着她,笑着说,自己当年做小医生的时候,1500元的月收入拿了4年,现在像小孟这样的小医生,收入仍然很低,也只有1000多元钱。

    16点20分,经过沟通,32床家属决定不再输液维持老人生命。老人生命的长度似乎一下子变得可以被量化,或许就在那一袋药水用尽的时候。这样的认知让家属彻底觉得无望,老人的妻子开始拉着老人的手低低的啜泣,嘴里喃喃地说着什么,旁边的子女们也红了眼眶,站在那里,默不作声。

    对于他们的悲伤,抢救室里的其他病人和家属看了看,就转过头去,他们依然需要和自己的病魔抗争。

    而医生们还要继续忙碌。

    又来了一辆救护车,这是一个中年男人,昏迷、室速、测不出血压。邓至的脸红彤彤的,紧皱着眉头,对家属说:“血压测不出,我们要电复律,你们也不要犹豫了。”

    没时间跟家属更多沟通,其他医护人员推过来除颤器,但邓至发现,因为地方狭窄,机器竟然推不进去。中年男人的病床就摆放在中区靠近外区的门口,与墙的距离只能放下一个氧气瓶。

    她低低抱怨了一声,两手拿着电板,身体挤进去,使劲儿前倾,把电板放到病人胸前。“哇”,男人叫了一声,面部瞬间有了痛苦的表情,身体快速弹起,醒了。邓至松了一口气,向下级医生交代了一些监护和治疗的方案后,又迅速走到了斜对面89床,那里的病人也需要她。

    再回到内区,32床老人的家属已经停止了哭泣,那个角落很是安静。邓至说,她已经学会了对生命的离开保持冷静。

    “在这里,你必须做好情绪的隔离,才能保证自己不会乱了方寸,才能保证做事的效率,这是对病人的负责。”邵勉说。

    16点50分,96床病人家属来找邵勉,问为什么病人以前从来没有这种病,现在突然就这么重?这是邵勉经常会遇到的提问,他详细和病人家属做了沟通。

    17点整,中班的医生来接班,邓至把各床病人的病情以及治疗方案,需要注意的事项逐一交代,终于可以下班了。

    近10小时的工作时间里,邓至喝了两次水,大概100毫升,去过一次洗手间。除了吃饭、往电脑上输入病历、讨论病人病情,她几乎没有坐下来过。她说,自己偶尔会累得回到家不想说话,但已经习惯了。

    高强度背后

    对于这种高强度的工作,这里的每个医生都不陌生,薛渊就曾经一个晚班里,负责抢救区的70个病人,同时接了10辆救护车,抢救了4个病人。“都是一个人,下班后脚都肿了,腿直打颤。”

    对于他们来说,这种工作强度,只能是35岁左右的“白菜心”才能承担,因为有足够的体力和医疗经验。

    急诊的工作特点是脉冲式的,病人的发生并不匀速,以至于薛渊6月9日在微博上发了一张图片,说“今天内区空得可以开舞会了”,引得众同事纷纷发言,有说是奇迹,有说是暴风雨前的宁静。

    闲暇的时候,他们也会讨论,为什么会有那么多医患纠纷,为什么大家都在指责医生的医德。当然,他们也不回避灰色收入、医药代表、潜规则。

    樊帆说,医院要考核病床周转率、药比、医保额度等,这些一定程度上都会对医生的行为产生影响。“比如有的病人住得时间长一些,那就必须有人住得短,以实现平衡,这也能解释为何一些医院不喜欢恶性肿瘤,以及晚期病人。”

    这种不喜欢,因为上海市民秦岭的一封公开信,让人们有了更多的了解。

    秦岭患肺癌晚期的父亲被各家医院推诿而无法入院治疗,以至于不得不动用各种人脉“走后门”,还要应医生要求去医院外购买各类自费药物。最后因为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的一封回信和一个电话,秦岭的父亲才能安心地躺在医院病床上,度过了人生的最后一天。

    相对其他科室,中山医院急诊科的指标考核较为宽松,毕竟电光火石之间,人可能就没了,所以一些限制没法考虑太多。也正因此,医院里最重最晚期的病人往往会滞留在急诊室。但恶性肿瘤、慢性病晚期,这本不应该是急诊科的责任。

    童朝阳说,中山医院的急诊科可能是上海三甲医院中最大的急诊室之一,每天的内科就诊量达到500人次。

    实际上,按照徐汇区病人总数和三级医院数量,最初抢救区的设计容量是8个床位,留观区也只有留观一室,但慢慢的,有了留观二室、留观三室,但依然不解决问题。

    有时候,如果医院已经满负荷,也会希望和120协调,尽量不要再送病人过来,但有些病人会要求一定到中山医院去。就像84床,儿子说妈妈从小就是在中山医院看病;比如53床,这个心律失常的福建病人之前在中山医院做过手术,所以每次发病总会打“飞的”飞到这里。

    “看病不是做算术题,不是到了月底我就要担心看了这个病人后,我的考核是否会合格,药比是否超标。”樊帆说。

    对于有人批评医生对病人不够耐心,不够和颜悦色,邵勉说这其实是本末倒置。“你要看有什么样的氛围,如果一天只有十几个病人,有充分时间沟通,医生的表现一定是不一样的。”

    急诊室里也是易发医患纠纷的地方。“你也看到了,这样的环境下大家情绪都比较紧张,应急状况下沟通就需要更多时间,但如果要抢救其他病人,就很可能做不到充分的双向交流。”邵勉说。

    “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美国医生特鲁多的这句话他们都清楚,但现实中做不到。

    邵勉做了10年的医生,他说,目前的环境对医生对病人都是艰难的。他觉得医生只是一个职业,去除职业身份,所有的医生都是普通人。发生在医生、医院的任何事,都只是这个社会的缩影。

    这一天,抢救区共接了22辆救护车,这个数字并不算多,只是极为普通的急诊科一天。


 楼主| 发表于 2012/8/15 22:58:50 | 显示全部楼层
留住基层医生,医疗资源须“下移”2012-08-16 11:58 来源 光明日报



    教育部与卫生部日前联合启动“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教育部高等教育司负责人表示,将面向农村基层培养大批实用型的全科医生,“争取让中西部每个乡镇卫生院,都能增配一名医学本科生”。据悉,该项目将选拔来自农村基层的学生,到医学院校接受免费的全科医学方向的本科教育,这些学生毕业后回到家乡,进入乡镇卫生院服务。

    推动高学历人才进入乡镇医疗机构,可谓一举多得。一方面,乡镇医疗机构长期面临人才短缺,医务人员数量不足,质量更有待提高;另一方面,医科大学生在城市就业持续“过剩”,为了留在城市,一些医科生被迫转行。有目的地引导医学本科生面向基层就业,特别是到乡镇医务岗位上去,非常及时和必要。

    面向基层乡镇培养大批实用型的全科医生,也是深化医疗改革的题中之义。近年来,以新农合为支柱的农村医疗保障快速普及,2011年农村居民参合率已达97%,“不敢看病”“看不起病”现象逐渐减少。但就眼下而言,基层乡镇卫生院普遍缺少专业人才、医疗水平有限,无法满足乡镇居民的就医需要。如此一来,很多人不得不辗转到县城、省城看病,增加了交通和食宿成本不说,能够享受报销的比例也受到影响。

    “十二五”医改规划指出,新一轮医改的重点是县级基层医院,力争到2015年让老百姓“大病不出县”。要实现这一目标,加强乡镇卫生院建设是基础所在。不可否认,对于重大疾病和疑难杂症,乡镇一级医疗机构确实条件有限,但如果能在乡镇卫生院配备专业的全科医生,就能很好地对患者疾病进行筛查,通过首诊“把关”更好地指导患者就医。

    推动医疗资源“重心下移”,是缓解“看病难”的必然趋势。但落实这项政策的关键,仍在于确保医学本科生下得去、留得住。北京某高校的调查显示,八成医学本科生更愿意留在城市,这表明,让下乡医学本科生“安心基层”并不容易。采取定向培养的方式,对培养资格和人才选拔进行源头控制,无疑是有效的,但带有计划色彩,可以说是不得已而为之。

    笔者认为,要真正为乡镇卫生院留住宝贵的人才,除了进一步提高基层医务工作者的福利待遇,给他们更多的政策照顾,更需要在医疗资源分配上向基层乡镇医疗机构倾斜,避免过多集中在大中城市。当然,要让医疗人才真正乐于扎根基层,根本出路还在于加快推进城镇化建设,不断缩小各个方面的城乡差距,只有不断消弭城乡差异观念、实现城乡医疗资源的一体化,才能从根本上激励专业人才服务基层、造福群众。

 楼主| 发表于 2012/8/15 23:00:06 | 显示全部楼层
医生过的是什么生活?2012-08-16 11:49 来源 中国数字医疗论坛




    学医本科五年,学费是别的专业的一倍,辛苦程度是别人的多少倍,别人的大学是怎么混过来的大家都很清楚读硕士研究生三年,不带工资读博士研究生三年,不带固定工资,读出来医生多少岁?30岁,为了这份事业,没有积蓄,没有房子,没有车子,没有老婆,没有孩子,呆在哪个城市还是未知数。

    一线医生的生活

    1、早上7点左右进病房,开始工作,一般会提前一到两天通知病人早上8点不吃早饭来院办理住院手续,8点到11点为病人的高峰期,很多医生是没有时间吃早饭的,等着的病人焦急,我们医护人员只能手脑并用尽快给病人安排好。 然而,这个时候不是每个病人都会配合,病人会不按照预约的时间来,或者觉得先到医院周边转一圈,吃个早点,等到了发现之前患者还没办完,于是乎对着医护人员大呼小叫说收了我们的钱,效率低下,只知道收钱!同志们连去看个电影,坐个海盗船都是需要排队的,为什么到了医院就是医生护士的错?明明医护人员正在紧张有序的为前一个病人在询问登记安排,后来的病人就一定要冲到最台前,指着医生一顿臭骂说怎么还没轮到,都没看到有人抬头招呼,有没有人做事!医护人员又得停下手中的工作,跟病人耐心解释……这样的事情你干过没有?

    2、于是乎由于病人没有重视之前预约医生强调的空腹,不能吃早餐,而无法抽血进行某些化验项目,甚至没有检验结果的参考,直接影响手术的安排,和某些重要药物的使用,就开始有人说,只知道骗来住院,故意多收一天住院费!殊不知有多少,可怜的边远山区的病人为了排队等床位,还在院外的小旅馆租着最简陋的居室,而你就因为早上硬是由着自己的性子,认为不让老子吃东西,活着还有什么意思,一定要吃下那碗面。这样的事情你干过没有? 请问是谁曾经漫天跟大众下定义一般的说,医院效率差,服务态度差,只知道收钱,又是谁被多收了几万元

    3、查房时间,你曾经对待年轻医生怀疑,嫌弃,不信任,拒绝吗,年轻医师是你的管床医生,是最能够观察你病情变化并且及时汇报沟通的医师,是最在快速成长,最新生的力量,你是怎么对待他们的。他们做过伤害你们的事情吗?很多病人住院时都以为是年轻医师在自作主张的治疗,拒绝和年轻医师对话,医院有严格的制度,年轻医师的医嘱都是严格与高资质医师沟通后,征得主任主治许可后才实施的。你们可曾想过,他们就是你们后代健康的守护力量,你们给他们关上了门,就是给你们的后代关上了门。 是谁屡屡说,年轻医生残害生命,年轻医生玩忽职守,多少个年轻人以医院的病房为家,洗漱搬来了,换洗搬来了,吃的是快餐,睡的是值班室,连续多少天没出过住院大楼没见过太阳的日子有谁知道?而同年龄的年青人在干什么?潮男,潮女,K歌泡吧,年轻医生的日子只剩下工作和睡觉,甚至没有觉睡,没有属于自己的生活。

    4、查完房,外科医生就要开始一整天忙碌的手术,内科医生要开始重新调整药物治疗,在医生下手术之前把开好的医嘱(指的就是每个病人的治疗方案的安排)交代好。就开始一天的手术历程,一台接一台。所有的病人都希望一入院就不要耽误任何时间,手术,一方面不耽误治疗,另一方面不被医院多收治疗费,多么可笑,一个普通床位几十块钱,可能没有你一件衣服的1/10,没有你一个点菜,没有你一包烟的价值贵,现在7天普通房多少钱一天?医生下到手术室开始紧张的核对,开始手术,一台短的一两个小时接着又是下一台,长的10多个小时,一站就是一天,开始了不知道什么时候结束,没有一个医生是按时可以吃饭的,没有一个医生是可以按时下班的,你要是有医生朋友,就肯定知道能和他正常约个饭有多难,一天手术结束的时候 已经是满天星辰

    5、回到病房,发生什么事情?可能是这样,一天中晚些时候送进手术室的病人家属开始抱怨,为什么别人可以先做,(其实一般会按照年龄以及身体的状态好坏评估,青壮年可能会让年老的或年幼的患者先做,牵涉到麻醉禁食的问题),其实医生在术前谈话的时候都有交代,希望谅解,然而家属可以幡然否认说自己不知道!这种情况有两种,一个是明明知道 就是今天等得太久心里烦,要找个对象发泄;二个家里老人动手术,术前这个儿子没时间,那个儿子没时间,最后来个不怎么做主的女儿来签个手术同意书,(一个同意书负责人的医生可能会谈到半个小时),往往谈完的后果是,不做主的女儿说这个我做不了主,等二哥来,二哥极不情愿的请假来了,把字一签,大哥来了,说你开始说的我没听到,医生你再说一遍,大家算算这种家属身上一个医生要说几个小时?或者是大哥术前没来,术后来了什么都不清楚状况,发现哪哪不合心意,就开始大吵,说医生之前没有履行告知义务!这种情况,你家发生过吗?在医院还少吗?

    6、在签字的时候,还有一种情况,干脆不听,把笔一摔,“反正你们医生什么最后都推到患者身上,这就是霸王条款,我知道我不签也得签,要不你们不做啊,做坏了就不关你们的事撒”,每每医生在详尽的解释一切可能和并发症的时候,碰到这样的脸色还少吗? 是谁每每说是医生在推责?笑问什么时候医生推掉过?金钱、名誉、身家性命、安全全都赔了进去为了谁?还不是为了是给你治病,这个病是医生让你得的吗?医生不是在尽一切已知的手段和能力在帮助你吗? 可是大家有没有想过,为什么科技如此发达,乔布斯还是会英年早逝?很多东西病了,坏了,就不能够逆转了,医学发展到今天,很多时候也只能帮助病人延缓生命,减少痛苦,甚至要冒着增加痛苦的危险去治疗,而最后的效果因人而异,这个大家能够理解吗?因人而异懂吗?为什么从小和你一起长大的好朋友,都吃的是米饭猪肉,他1.80米,你只有1.70米。不,等你在病人的位置上时,你是不能理解的!为什么因为我和别人花了同样的钱,为什么别人治好了!而我没有!所以你认为是事故,是失误,是误诊!不是吗?

    7、说到疗效,是谁每每传言说这个癌症病人接受了放化疗还是很快死了,那个什么治疗没治还活着,为什么没有人报道过有的病人密切接受治疗安排存活至今,而拒绝治疗的某某很快辞世?因为毕竟前者是少数,是新闻,是热点所以大家感兴趣,是生命的奇迹。然而这样的宣传,却让人们越来越误认那些信誓旦旦说包治百病的术士,心灵臆想可以健身的骗子有了市场,让人们放弃科学,投入意念的想象中,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期,就因为别人都传说某某不去医院反而好了。 是谁每每在说谁谁谁花了多少钱,最后什么结果都没有,真的是什么结果都没有吗?是没有达到病人的期望值,病人要痊愈!可是可以负责任的告诉你,很多病现在是治不好的,只能缓解,你能够接受吗?你还是不能接受,于是你恨医生没有认真给你治,认为遇到了庸医,你要去告,你要去打,你要去恐吓,不是吗?最后唯一大家平衡的是,你把我付的金钱全部退回来还要加精神损失,我就放过你!到底是谁损失了?

    8、很多病人对病情恶化也不理解,往往放在嘴边上的是,开始进医院还可以怎样怎样,到了最后连什么什么都不能了,这句话大家也很熟悉吧。一个病情是有发生发展的过程的,而这个过程再有效的时间内干预可能有效果,而更多的可能是不可逆转的,病人能够理解吗?也不能够,家属认为我进来的时候还活着,结果是出不去了,是你医生医院的错!所以围攻医院,一场洪水在上游发生的时候,下游是正常生活的,然而你可以把洪水完全挡在上游吗?不可能的,势不可挡的洪水把在一天前还平安的下游瞬间冲毁的时候,你能够接受吗?你还怪河流边看到的居民为什么没有挡住洪水是吗? 是谁每每宣传,一措辞就是医生失职,抢救不及时等等,等一出事,所有家属不是看病情的急缓去评估事情的发生,而是怪医生

    9、说到医生失职,大家都把医院想象成什么神殿般的地位,如果是商场里摔伤了,会及时想着去医院鉴定索赔,如果医院没鉴定出什么结果那是医院你水平差,可是在医院里摔伤了,那不光是索赔,还要给医院盖上个见死不救,抢救不及时,态度冷漠的帽子,请问医生都在诊室里忙碌,请问谁有八只眼睛可以看到外面发生的事情,这回伤者该说了,你医院不是有摄像头吗?呵呵,摄像头是总控室可以看到的,哪怕是隔着一道门里面的医生也不会及时知道走廊发生的事情,摄像头要是有用的话还要**干什么?摄像头有用的话还会有那么多医生惨遭毒手吗?不都晚了吗?

    10、刚刚还在说夜晚下手术回病房,还有一类人,明明是昨天做的手术,知道一天医生的状态,在今早已经查看过病人情况的下,开始整个白天在病房闹事,说医生不管他,没见人影等等,明明有白班医生在,却说找不到人,请问昨天在给你 做手术的时候为什么没看到你闹,你明明知道一整天手术医生在手术,而且查房已经评估过你的病情并开了相应的医嘱了,但是不行!医生得24小时守在床边是不是?因为你付了钱的?不好意思,医生不可能分身,治疗阶段你躺在床上要人照顾收你付费的是你的陪护,贵着呢不是吗?如果真要拿钱去衡量,手术医生做到晚上,饭都没吃,首先先回病房看看术后有没有不适的病人,是去接受这些无故的辱骂和抱怨是因为你付了钱的话,我想所有的医生,所有的人不会贱到去要这个钱吧。

    11、于是大家都安睡了,医生还是独自去办公室查对一天的病历,现在大部分医院都是电子病历,于是乎,路过的病人相传,医生在上网,医生在聊天。换句话说,如果真的是值夜班的医生,十几分钟就一个病人喊,完全无法睡觉的情况下,上个网提神,过分了吗?还是趴在桌子上睡觉?还是睁着眼睛,呆坐在办公室?还是在走廊上不断的来回走?哪一种是正常的表现?你觉得医生午夜值班做什么是大众可以接受的?其实值夜班的医生是睡不着的,永远有个神经是紧绷的,易惊醒,大家不知道的是,值夜班的医生,第二天是要正常上班的,一直到中午,或下午晚上才能去睡觉。你的工作时这样的规律吗?而这样的值班很多医院,三四天就是一个,年轻的医生,不是在家陪父母,陪老公老婆,小孩,而都是在医院里。

    12、对了医生是没有假期的,一周里只有周日的下午可以稍微休息,节假日没有休息,没有!大年三十值班!很多人在为一个加班费吵得不可开交,医生是只有上班时间,没有下班时候的,永远在加班,加班费?医院付不起,病人你更付不起!大家都是任劳任怨的站好没一班岗,不到万一不请假,怕给同事增加过重的负担,怕自己的病人没有及时跟进。很多人会说我觉得我没看到我的医生啊,如果一个医生只用管一个病人该是多幸福的事情啊,你没看到他,不代表他没在为别人服务,别人没看到他的时候,他正在为你服务

    13、还有很多人说乱收检查费,每每就是这样宣传的。这样说吧,基本每个医生都是按照你的症状,尽可能考虑全面的帮你排查病症,以求精准,而现代医学随着科技的发展,很多检查指标可以帮助人眼看到微观的东西,医生需要运用所学的知道,把显现出来的阳性病变综合起来,推断病因,这是我们学到的知识。于是乎,病人认为医生一开始开检查就是乱开检查,这是谁宣传的?检查费贵骂医生,检查费的定价和医生没有一点关系,超市的东西卖多少价格,是前线营业员可以决定的吗?检查结果出来没有问题,骂医生,说故意乱开没问题也要做,这是一个伪命题,在诊断的过程中,需要否定一些东西,来肯定一些东西,检查做出来没问题是好事啊,那么说明这个方面可以否决了,按照另一种诊断思路治疗啊!为什么一要做检查就是医生的错呢?一个检查百余元,不过是你随手一个耳麦,随手一个鼠标,一个假皮包包的价格,都是做在你自己身上的检查,为什么那些消费品就值得,在医院就是被欺诈呢? 好吧,不开检查,病人会说你误诊,没有细心看病,耽误病情等等,甚至是当初自己拒绝检查治疗的病人发过来说,医生没有及时治疗,等等又去告啊,打啊,医患啊等等,所以为什么医院会要病人做什么治疗,不做什么治疗都要本人签字以及家属签字(光本人不够,反过头来说没有尽告知家属的义务),医院已经搞怕了,在反过去,病人觉得医院故意没事找事,签字就是为了推脱。

    14、挂号费,很多病人觉得我跟你说几句话你就收钱,太坑钱了。我们看看现在的挂号费,主治号3元左右(医生在30~40岁之间),副教授号6元(医生在35~50岁之间),教授8元(医生在45~55岁之间),专家号高于50元,很贵?现在剪个头发,60元,看个电影80元,3DIMAX140元,不贵?医生提供给你的是多年诊断的积累,思路,学识,思维过程,谨慎的判断分析,这些无形的价值为什么就视而不见?如果我说,10年的经验积累就值3元简直是太廉价了!

    一口气说了这么多,那是因为我不是医生。很多人在网上,媒体抹黑,控诉医生的时候(当然有的确实是医疗事故等等),导向呈一边倒。为什么没有医生群体站出来反抗?因为真正的医生,白天忙了一整天,晚上有时间不会再网上娱乐,有时间宁愿多休息一会陪陪家人,或者看看最新医学进展,学术会议讨论,所以王浩的博客很简单,没有杂谈,没有音乐,大部分医生没时间搞这些。他们可能没有第一时间知道悲剧,也不知道白岩松为他们说了话,他们可能悲愤,但是他们第二天还是一如既往的要迎接新的病人,实现他们的医学誓言和梦想。 而社会上对他们的恨,嘲弄愈演愈烈。

    你会让你的小孩去当医生吗?那不是人过的生活!你以为你的小孩还会愿意去当医生吗?没有人愿意继续当傻子!大家都这么恨医生,还要医生这个职业干什么? 即使面对这么多敌对,医生也没有放弃,医院也没有停止营业,因为真正可怜的老百姓还等着他们的救治,他们希望得到尊重和理解,我到希望所有医生联合起来!**也好,请愿也罢,还他们尊严和理解!可惜这一切,都不可能发生,因为他们明早还要上班,他们看不到这篇文章,看到了也没有时间理我呵呵,他们不工作,正在痛苦的病人怎么办?

 楼主| 发表于 2012/8/15 23:01:01 | 显示全部楼层
国外护士挂错药之后2012-08-16 08:56 来源 健康报



    9个月大的女婴在东莞市妇幼保健院治疗发热时,被护士挂错药,引发家属与医院的诸多矛盾。女婴家属昨日说,护士将邻床2岁男童的药误打入9个月大的女婴体内,7分钟后发现挂错了药。医院证实“误用药”说法,涉事护士已被停职,女婴目前体温正常,呼吸平顺,仍在进一步密切观察治疗中。

    应该承认,挂错药对于患者所造成的风险,当然不言而喻,犯下这样的低级错误,称之为严重的医疗差错,也并不夸张。这样一位“自摆乌龙”的护士,假如不被院方停职,简直没法向公众交代。不过,涉事护士的停职,是不是就是对挂错药事件最恰当也最公平合理的处理方式?涉事护士被停职了,挂错药这种低级错误是不是就保证不会再犯?某种程度上,仅仅是将护士停职,甚至是回避了挂错药背后的真问题,同样的错误,自然还可能再犯。

    相比国内对于犯错医护人员的“一票否决”,国外护士发错药之后又会如何呢?纽约一家医院一位叫玛丽的护士,也曾张冠李戴发错了药,幸好被及时发现,没有酿成事故。医院的管理部门对这一事情也进行了严厉问责。

    首先问责护理部。他们从电脑中调出最近一段时间病历记录,发现“玛丽负责区域病人增加了30%,而护士人手并没有增加”。调查部门认为护理部没有适时增加人手,造成玛丽工作量加大,劳累过度。然后问责人力资源部门的心理咨询机构。玛丽的家里最近有什么问题?询问得知,她的孩子刚两岁,上幼儿园不适应,整夜哭闹,影响到玛丽晚上休息。调查人员询问后认为“医院的心理专家没有对她进行帮助,失职”。最后问责制药厂,专家认为“谁也不想发错药,这里可能有药物本身的原因”。他们把玛丽发错的药放在一起进行对比,发现几种常用药的外观、颜色相似,容易混淆。他们向药厂发函:建议改变常用药片外包装,或改变药的形状,尽可能减少护士对药物的误识。

    而对于拿错药的护士本人,则请医院心理专家走访了她,告诉她不用担心赔偿病人事宜,已由保险公司解决。还与玛丽夫妻探讨如何照顾孩子,并向社区申请给予她10小时义工帮助。玛丽下夜班,义工照顾孩子,以保证她能充分休息。同时医院特别批准她“放几天假,帮助女儿适应幼儿园生活”。这以后,玛丽工作更加认真细致,也没有人发生类似错误。

    事实上,正所谓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护士工作的辛苦众所周知,尽管挂错药的确是个低级错误,但假如医院本身管理混乱,缺乏对于这类低级错误的有效防范机制和管理流程,再头脑清醒的护士,同样可能犯错。从这个意义上说,对于上述挂错药事件,究竟是否完全是护士个人的责任,还是同样存在医院管理上的问题?护士的工作负荷又是否太大?对于护士的心理有没有及时关注?挂药的流程又有没有改善以避免张冠李戴的可能?假如仅仅让护士个人去担责,极有可能掩盖了挂错药背后的真问题。

 楼主| 发表于 2012/8/16 21:51:05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医改困难重重 无明确政府财政担保难获成功2012-08-17 11:27 来源 和讯网



    我国的医改前前后后已经走过了三十多个年头,从最初的“给政策不给钱”到如今的深化体制改革,中间走过了太多的曲折,现在医改仍然存在许多问题等着去一一解决。

    医改,顾名思义,是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从改革开放初期至今,我国医药卫生体制的改革从初期的酝酿,到改革思路的确定和调整,和众多领域的改革一样,经历了艰辛的探索过程。

    第一阶段:1980年代 给政策不给钱


    1979年,就在钱信忠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放言要“运用经济手段管理卫生事业”后不久,卫生部等三部委便联合发出了《关于加强医院经济管理试点工作的通知》。此后,卫生部又开展了对医院的“五定一奖”(即定任务、定床位、定编制、定业务技术指标、定经济补助、完成任务奖励)工作。

    1980年,国务院批转卫生部《关于允许个体医生开业行医问题的请示报告》,打破了国营公立医院在医疗卫生领域一统天下的局面。

    第二阶段:1990年代 大争论

    围绕“医院是不是掉到钱眼里”、围绕政府主导还是市场改革,两种思路开始针锋相对。

    1992年9月,国务院下发《关于深化卫生改革的几点意见》。根据这个文件,卫生部按“建设靠国家,吃饭靠自己”的精神,要求医院在“以工助医、以副补主”等方面取得新成绩。 这样的医改,在给患者(当然是付得起费用的)提供了更多选择、更好治疗的同时,也让各种乱象随之纷至沓来:医德医风被金钱腐蚀,一些医生开大处方、多用高新仪器检查,医院乱收费,以及医院和药商间的药品回扣等等。

    这不仅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也在卫生系统内部引发了大争论。双方围绕着“医院是不是掉到钱眼里”、“医疗应该由政府主导还是市场化”这两大焦点,进行过针锋相对的论争。1993年到2000年的医改,现在最无可争议的成果,要属医疗卫生事业在政府投入并不足的情况下仍然高速发展。1980年中国卫生机构数量是18万家,到2000年时已有32万家。

    第三阶段:2000年 产权改革的号角


    改革指导意见确定了实行医药分业等几项原则。在江苏的宿迁掀开了一个在以后被冠以完全“市场化”的医院改制:卖医院……

    第四阶段:2005年 医改突然变奏


    2005年5月24日,卫生部下属的《医院报》头版头条刊出了卫生部政策法规司司长刘新明的一次最新讲话,标题是“市场化非医改方向”。这篇文章引起高度关注。文章指出,全国各地“看病贵”“看病难”泛滥的现象,根源在于我国医疗服务的社会公平性差、医疗资源配置效率低。要解决这两个难题,主要应依靠政府力量,而不是让医疗体制改革走市场化的道路。

    此后的7月,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葛延风主持的研究报告称,“我国医改基本不成功”。 报告指出当前医疗服务的公平性下降和卫生投入的宏观效率低下,因此得出结论,即医疗卫生体制出现商业化、市场化的倾向是完全错误的,违背了医疗卫生事业的基本规律。

    第五阶段:2006年 医改再见曙光

    2006年9月,国家发改委社会发展司一位官员透露,基本医疗服务和公共卫生服务在任何情况下,都属于公共服务产品,都只能由政府来承担。随着14个部委组成的医疗体制改革小组的成立,一个高规格的医改协调机制已初步建立。

    第六阶段:2007年至2009 医改进入冲刺

    2007年,陈竺表示,“到2010年,在全国初步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框架。”

    2008年10月14日,《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征求意见稿)》公布,并公开征求意见。

    2009年1月21日,国务院通过医改方案。

    第七阶段:2009年至今

    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和《2009~2011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方案》,新一轮医改方案正式出台实施。

中国医改困难

    最大难点是公立医院改


    国政协副主席张梅颖指出,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最大难点是公立医院改革,公立医院的改革应加强其公益性,扭转过于强调医院创收的倾向。医改的难中之难、重中之重是公立医院改革没有同步跟上。这种滞后可能导致前期成果的抵消,比如公立医院逐利机制不破除,政府投入的大量资金被医疗机构、医药流通部门分割。因此,医药卫生改革最难啃的骨头就是公立医院。

    医保支付改革:万能的灵丹妙药?

    医保支付改革按治疗路径进行总额控制,利弊参半。简单按不同等级医院某一病症的平均治疗费用进行调控,并没有考虑患者基础情况和医院基础情况的差异,因而轻度患者就会成为新的过度医疗对象,而很多病症是多病种合并病症,按单一治疗路径处理费用不够用,按多治疗路径叠加处理同样会成为新的费用超支漏洞。医院硬件设施投入与医疗服务水平得不到差异化体现,也会造成新的不平衡。另外,医保部门由被动支付改为主动监管核查,权限调整后也面临着人员经验水平、处理能力以及抗腐能力的一系列考验。

    药价调控措施:能否切实可行

    新出台的《药品流通环节价格管理暂行办法》会导致企业千方百计提高新产品出厂或进口价格,造成更大幅度的虚高;对老产品则缺乏合理运作费用支撑和利润支撑。新政策对高价销售企业出厂价格与流通环节价格中的营销费用重复设计和制定,会造成药价进一步合理虚高;对低价运行企业和新品企业则未预留生存和发展的合理基础费用及利润空间。

    药品挂网采购和医院二次议价:降价法宝?

    从宁夏模式、宁波模式再到安徽模式、福建模式,药品挂网采购价格越拉越低,药价降低的同时医药企业生存维艰,降价的企业在市场中无法生存,未降价的企业也被剥夺了市场的参与权利,企业为保标要投入更多的费用开支而导致负担加重。

    医院二次议价,也更多成为补贴医疗机构费用支出和各项合理与不合理收入的直接来源。而民众的满意度并没有大幅度提高,也没有从中大幅度直接受益。

    取消药品加成与公立医院改革:能否完全奏效?

    公立医院改革困难重重,政府投入无法有效满足和有效激励医疗机构良性运行,行业监管力度和医师行业道德规范不能充分到位,没有医疗体制的良性保障和监管力度,医院和医生只是被动参与——种种不合理问题堵了一处缺口,必然会从其他新的缺口再度管涌。即使像北京这样从香港引入总药剂师,像上海这样由医保部门负责招标,繁杂而浩瀚的监管工程实施起来也并不乐观。

    医改建言

    医改破题仍需强化市场思维


    如果市场上存在大量民营医院与公立医院竞争,那么公立医院很可能会迫于生存压力而自发削减冗员、提升管理效率、积极寻求“以技养医”之路,进而缓解行政补贴压力。

    医改工作关乎民生,但长期难以取得实质性突破。或许随着市场调节机制的引入,相关瓶颈因素可以迎刃而解。
    医改“惠及全民”不能“数字定制”

    民众有了解医改真相的权利,政府也有“阳光公开”的责任与义务。只有让“数字定制”成为“数字参考”,以扎实稳健的步伐推动各项措施全面落实,才能让民众真正享受到医改带来的实惠,“惠及全民的答卷”才称得上名副其实。

    深化医改须直面利益冲突


    医疗体制改革之难,不只是出个方案的问题,更在于重重利益阻隔如何获得突破,特别是体制性、结构性等深层次矛盾需要获得解决。即便在三年医改已取得一些成绩的背景下,缓解和克服“看病难、看病贵”依然是民众最关心、最希望解决的现实问题之一。任何一项改革,无可回避的是,这当中可能的利益冲突会相当尖锐。这也正是改革之难所在。

    深化医改的关键在于善待民资

    2009年曾有上海交大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通过转让50%的股权,吸引国内国外资本投入,而转型为营利性高端医院。所以,对于监管不必过分担心,毕竟,在这种间接投资的过程中,民资和外资进入不会像一批脱缰的野马令我们猝不及防。未来的监管应该厘清的核心是,完善相关监管法规、“管”与“办”分离,明确各类医院的法人角色。

    没有明确政府财政担保 医改难以成功

    在基层医院进行的各种“医药分开”试验给中国带来了一些小小的鼓励。来自紧邻北京的河北省的调查报告显示,医院管理者担心地方政府不会负担医药分开带来的收入损失,最终导致医院经营困难。报告说:“对公立医院的改革竟然无从喝彩。”报告还说,没有明确的政府财政担保,医生的抵触会变强,改革也难以取得成功。

 楼主| 发表于 2012/8/16 22:08:39 | 显示全部楼层
医生忍痛做手术 因阑尾炎反进手术室2012-08-17 10:40 来源 华西都市报




    赁可阑尾手术后带着输液瓶查房,被同事偷拍下来的照片
    “病号”医生 ?

    给病人做手术时,他突然疼痛难忍,后确证阑尾炎被推进了手术室手术

    为何坚持?

    “术后没休息坚持继续做手术,是因为病人在医院呆的时间越长费用越高”

    衣服左边挂着静脉镇痛泵,左手举输液架,在ICU里看望孩子……昨日,这名身穿手术工作服的“病人”,感动了许多网友。他名叫赁可,39岁,是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胸心血管外科副教授。

    4天前的上午,他帮娃娃做手术时,身体不适,只有从手术台上下来。当晚,他就被推进手术室做阑尾炎手术。术后第二天,他从病床上爬起来,探望几个刚做完手术的娃娃。

    在赁可术后的这几天,他依旧将时间留给病人和手术室,术后几天,他已经做了6台手术。

    8月13日

    忍痛做手术 自己反进手术室


    8月13日凌晨4时许,睡梦中的赁可,上腹突然阵阵绞痛。很快,他被难忍的疼惊醒。由于以前时不时会出现胃痉挛的状况,吃颗药喝点热水疼痛就会缓解,赁可没太在意,忍着痛又睡了。

    上午7时,赁可准时出门上班,精神却没有以往好。9时,他站在手术台上,为一个娃娃做心脏手术。然而,就在手术进行了一半时,又微微地开始痛了。赁可强忍住,继续坚持手术。直到他脸色苍白,额头上不停地冒冷汗。同事见状,赶紧劝他停下手术,将其扶到休息室内。他已被疼痛折磨得忍不住发出了呻吟声。

    当晚11时,已确诊为阑尾炎的赁可被推进了手术室。
    8月14日

    术后十几小时 挂镇痛泵查房


    做完手术后,赁可回到病房已是次日凌晨1时。麻醉过后,凌晨4点,赁可醒了。原本在这一天,赁可安排了4台手术。他再三交代,周三的手术一定要排上。

    下午2时过,赁可从病床上坐起来。由于刚做完手术,他还打着点滴,行动不太方便。赁可干脆用左手举起输液架,将静脉镇痛泵挂在了衣服上,来到了小儿ICU里查房。

    赁可说,有一名3岁的男孩,心脏功能很差,前几天做完先天性先心病二瓣反流手术后,恢复功能缓慢。他不放心,巡查了六七个孩子。

    8月15日,赁可没顾上休息,一整天,坚持连续做了4台手术。

    同事眼里的他

    “霸占手术室,轻伤不下火线”


    昨日中午1时许,记者见到了刚做完手术的赁可。他中午仅有1个多小时的休息时间,很快又要投入到下一台手术中。

    对于赁可来讲,从早上9点开始手术,到晚上9点过做完最后一台手术是时有的事。他每天安排的手术一般是4-5台。赁可说,由于经常霸占手术室,手术室的人喊他“赁四台”。

    据同事介绍,赁可做完手术后的第二天中午,大家发现赁可到ICU查房,就用手机偷偷地拍了下来,取名为“轻伤不下火线”。赁可就是闲不住。赁可说,其实这是小事,他一天不看病人心痒痒,真的是“痛并快乐着”。

    对话“病号”医

    为啥不休息?病人久呆医院费用高


    记者:为什么不休息坚持继续做手术?

    赁可:医院里有许多细菌很凶险,娃娃待久了容易发烧、感染等,而且时间越长费用越高。

    记者:为什么立即去ICU里看孩子?

    赁可:这就是我们的生活,手机24小时开机。对于心脏外科医生来讲,从刚毕业我们所受的训练就是,做完手术一定要随时监控病人的情况。即便是节假日、晚上,也要回到医院里查房。

    记者:身上挂着的是什么?赁可:这是静脉镇痛泵,可以镇痛,早点下床活动。

    热帖

    向这位医生致敬


    “病人”医生在术后坚持查房的照片传上网后,网友纷纷转载@华西都市报的相关微博,向这位医生致敬,并向其表示关心。

    @双流正兴镇:了不起的好医生!可是还是要爱惜自己的身体!你好了,你的家人才好。你的病患才好!

    @你可以再甜一点:赞一个,外科医生一向都很有魅力。

    @小莉的地盘201191:太有敬业精神了,向你学习!!

    @机器猫的时光船:如果是真实新闻,这样的好医生天天颂赞他也不过分。

    @岳阳李炳坤:雷锋式好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