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 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注册
楼主: 蓝天百云

(哲学)--对中国古代传统文化“气功”作一些分析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7/3/26 20:21:09 | 显示全部楼层

气功养生术与隋唐佛学思潮

原始禅宗思想与《楞伽经》有很大关系,从达摩到弘忍及其旁出诸大德,都很重视《楞
伽经》,甚至可以称他们为楞伽师。《楞伽经》虽不是专讲禅法的,但其中涉及到不少
禅法问题,且多是讲渐修的。19 实际上,慧能以前禅宗的几位宗祖都主张坐禅静修。禅
的始传,自释尊拈花示众,将“正法眼藏”(“伟大佛法”)传授给摩诃迦叶后,二十
八传至菩提达摩,形成直指单传的禅宗。达摩被视为中国禅宗的初祖,相传他曾折苇东
渡,隐居嵩山少林寺,面壁九年,开创出纯粹中国化的禅宗。达摩禅的特点是 “壁观”
、“安心”,正如唐僧宗密所说:“达摩以壁观教人安心,外止诸缘,内心无喘,心如
墙壁,可以入道”(《禅源诸诠集都序》)。达摩祖师以自己的行动给修禅者树立了榜
样。他之后,二祖慧可、三祖僧璨、四祖道信、五祖弘忍,都是提倡独宿孤峰,端居树
下,终日寂寂,静坐修禅的。
禅宗传至五祖弘忍门下,分为南北二宗。北宗神秀一派重视坐禅积修,主张由定发慧,
被称为渐法;南宗慧能一派提倡定慧一体,强调豁然悟道,被称为顿法。然而,不管是
渐法还是顿法,都与气功养生有内在相通之处。禅宗北宗盛行时期,正是道教内丹家司
马承祯的生活年代,北宗禅法对司马承祯的内丹养生理论产生了直接的影响,以致两者
有许多相似之处。首先,司马承祯的内丹养生理论与北宗禅法都主张“渐修”。北宗以
“拂尘看净”为标识,认为修习应该有次第地进行。“看净”就是看心净,“拂尘”是
比喻。唯有经常拂拭,不使尘埃沾染,才能保持心的明净。为此北宗特立“五方便门”
,以助渐修。司马承祯也把自己的养气长生之法称为“渐门”。他说:“易有渐卦,道有
渐门。人之修真达性,不能顿悟,必须渐而进之,安而行之,故设渐门。”(《天隐子
·渐门》)在他看来,只要按照一斋戒、二安处、三存想、四坐忘、五神解的程序依次
渐修,即可成仙。其次,司马承祯和神秀都强调 “观心”。北宗认为“心者万法之根本
”,唯有“观心”才是成佛的简便方法。“观心”也就是“净心”,即“凝心入室,住
心看净,起心外照,摄心内证”。司马承祯也认为“思”是 “道之器宇”,道即在人心
中,要得道就要收心。所谓:“学道之初,要须安坐,收心离境,住无所有,不着一物,
自入虚无,心乃合道。”(《坐忘论·收心》)如何收心呢?《天隐子·真观》曰: “收
心简事,日损有为,体静心闲,方为观妙。”真观是收心的方法,即以一念代万念,进
入无念状态。总之,长生之法就是 “安心忘法之法”。
南宗慧能主张活参顿悟,强调寓修行于日常生活之中。表面看来,慧能之禅与气功养生
似乎没有关系。其实不然。慧能认为,不管行、立、坐、卧,只要心不散乱,就算坐禅
。这种以不坐禅为坐禅,以任其自然为坐禅的方法,正是气功养生的高层境界。再说,
气功养生也不唯坐禅--法,只要保住禅心,行、立、坐、卧皆可进入气功态。正像永嘉
禅师 《证道歌》所说:“行亦禅,坐亦禅,语默动静体安然。”明代内丹气功的重要著
作《性命圭旨·亨集》也说:“行住坐卧,各各有方。行则措足于坦途,住则凝神于太
虚,坐则调丹田之息,卧则抱脐下之珠。故曰:行住坐卧,不离这个。”从书中的记载
看,行、立、坐、卧四禅法大致是这样的——
 楼主| 发表于 2007/3/26 20:22:04 | 显示全部楼层

气功养生术与隋唐佛学思潮

行禅法——行亦能禅坐亦禅,圣可如斯凡不然。论人步履之间,不可趋奔太急,急则动
息伤胎。必须安详缓慢而行,乃得气和心定。或往或来,时行时止,眼视于下,心藏于
渊。即王重阳所谓“两脚任从行处去,一灵常与气相随。有时四大醺醺醉,20 借问青天
我是谁?”
立禅法——或住或立,冥目冥心,检情摄念,息业养神。己往事,勿追思;未来事,勿
迎想;现在事,勿留念。欲得保身道诀,莫若闲静介洁;要求出世禅功,无如照收凝融
。昔广成子告黄帝曰:“目无所见,耳无所闻,心无所知,神将守形,形乃长生。”
坐禅法——坐不必跏趺,当如常坐。夫坐虽与常人同,而能持孔门心法,则与常人异矣
。所谓孔门心法者,只要存心在真去处是也。21 若坐时不持孔门心法,便是坐驰,便是
放心。《坛经》曰:“心念不起名为坐,自性不动名为禅。”坐禅妙义,端不外此。
卧禅法——东首而寝,侧身而卧,如龙之蟠,如犬之曲,一手曲肱枕头,一手直摩脐腹
,一只脚伸,一只脚缩,未睡心,先睡目,致虚极,守静笃,神气自然归根,呼吸自然
含育,不调息而息自调,不伏气而气自伏。庄子所谓“古之真人,其觉也无忧,其寝也
无梦”是也。
虽然六祖慧能曾向薛简说过:“道由心悟,岂在坐耶”的方便语,然而参禅最正确的形式
,还是结跏趺坐。因为行、立、坐、卧四威仪中,坐是最稳重的姿势,它最便于精神集
中入静。禅之可贵全在实修实证、真参真究。故慧能以后,百丈怀海又恢复了坐禅方法
,其《坐禅仪》曰:“放舍诸缘,休息万念。身心一如,动静无间。量其饮食,调其睡眠
。于闲静处,厚敷坐物。结跏趺坐,或半跏趺。以左掌按右掌上,两大拇指相拄。正身
端坐,令耳与肩对,鼻与脐对,舌拄上腭。唇齿相著,目须微开,免致昏睡。若得禅定
,其力最胜。”若仅仅抓住一句“本来无一物”而为所欲为,那便是“狂禅”、“野狐
禅”。诚如南怀瑾所说:“须知禅宗正有严谨修持工夫的层次,不是落在空谈或狂妄自是
上,才会与真正的禅有相近之处。”22 而“严谨修持工夫”正是今日所谓佛家气功。
 楼主| 发表于 2007/3/26 20:23:05 | 显示全部楼层

气功养生术与宋明理学思潮

宋明理学是继魏晋玄学、隋唐佛学之后兴起的又一重要的社会学术思潮。理学批判而又
融合了佛道二教,继承且又发展了儒家思想,体现了“三教合一”的时代发展总趋势。
理学内容繁多、体系庞大、理论精深,与古代气功养生的关系也更为密切。理学家大多
出入佛老,倡导静坐。他们或借内丹修炼图式来建构宇宙论体系,或把修身养气作为“
涵养德性、变化气质”的手段,或将窒欲静修看成“穷理尽性”、“为圣成仁”的方法
。总之,古代气功学为宋明理学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是理学修养方法和哲学思想的
一个重要源头。
1、气功养生与《大极图说》
《太极图说》是道学宗主、理学开山周敦颐的一部重要著作,它包括 “图”和“说”两
个部分,《说》是对“图”的解释,“图”表示的是宇宙万物的发生发展过程。《说》
曰:
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
分阴分阳,两仪立焉。阳变阴合而生水、火、金、木、土。五气顺布,四时行焉。五行
一阴阳也,阴阳一太极也,太极本无极也。五行之生也,各宜其性。无极之真,二五之
精,妙合而凝。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二气交感,万物化生。万物生生而变化无穷焉,
惟人也得其秀而为灵。形既生矣,神发知矣,五性感动而善恶分,万事出矣。
黄宗炎考证,周敦颐的《太极图》来源于陈抟的《无极图》。据传陈抟曾刻《无极图》
于华山石壁,后授穆修,穆修又授周敦颐。《无极图》是道士用以指导内丹气功修炼的
图式,它形象地再现了内丹修炼的全过程:图的最下圈“玄牝之门” 指人身命门两肾空
隙处,乃丹田之所,祖气所在;第二圈“炼精化气,炼气化神”,即运用大、小周天功
法,提炼祖气上升,使有形之精气化为微茫之气,变依稀呼吸之气为出入有无之神;然
后让所炼之气贯穿五脏之中,统领水、火、金、木、土五气,使之凝聚,此即第三圈“
五气朝元”;五气之中,水(肾)火(心)二气最重要,故需通过“取坎填离”之法,使火
气下降,水气上升,如此水火相交,方成圣胎。对此“圣胎”再加以修炼,则进入最上
一圈“炼神还虚,复归无极”。周敦颐将《无极图》顺序颠倒,使原先表示内丹气功修
炼的图式变成演示宇宙发生的图式。所以黄宗炎说:“盖方士之诀,在逆则成丹,故从下
而上;周子之意,以顺而生人,故从上而下”(《易学辨惑·太极图说辨》)。这也说
明了内丹气功养生理论是理学的思想渊源之一,它为理学的宇宙论体系提供了基本框架
 楼主| 发表于 2007/3/26 20:23:55 | 显示全部楼层

气功养生与变化气质说

“变化气质”是理学家经常谈论的话题之一,它与气功养生有密切的关系。为了解决人
性善恶由何而来的问题,理学家提出了“天命之性”与“气质之性”的命题。所谓“气
质之性”,指人形成后,由于禀受阴阳二气,各人的身体状况互不相同,结果出现了各
人的具体本性,它是恶的来源。所谓“天命之性”,指太虚本体,纯一无缺,它是善的
来源。两者虽有区别,但在根本上又是统一的。张载从气一元论的立场出发,认为两者
都出于气,又都统一于气,两者关系是体用关系(《正蒙·诚明》)。二程继承张载的
观点,认为人性的善恶是由于禀气的不同,得“清气”就善,禀“浊气”便恶。朱熹从
自己的哲学体系出发,用理、气两个范畴去说明天命之性与气质之性,认为天命之性专
指理而言,气质之性是指理与气杂而言。由于理与气相杂,便使气质之性有善与恶的两
重性。他说:“天地间只是一个道理,性便是理,人之所以有善有不善,只缘气质之禀,
各有清浊”(《朱子语类》卷四)。
人身禀气不同,遂有善恶之分。理学的最高目标是“为圣成仁”,达到“圣贤气象”的
理想人格状态,要实现这个目标,就要去恶修善,变化气质,使气质之性复为天命之性
。所以张载说:“为学大益,在自求变化气质。”(《经学理窟·义理》)既然人性的善
恶是由于禀气的不同,那么变化气质的关键当然也就在于养气了。通过养气来聚集清气
,排除浊气,使性格趋于温和,人格臻于完善,进而进入圣人境界。朱熹说:“持养之久
则气渐和,气和则温裕婉顺,望之者意消忿解而无招咈取怒之患矣。”(《宋元学案·
晦翁学案》)明儒刘宗周则说得更干脆:“静坐是养气功夫,可以变化气质。”(《明儒
学案·蕺山学案》)理学家认为,人生来就具有善恶之性,只有为学修德、静坐反省,
才能使气质之性 (恶)发生变化,从而改变自已的气质和命运。张载说得好:“人之气质
美恶与贵贱夭寿之理,皆是所受定分,如气质恶者,学即能移”(《宋元学案·横渠学
案下》)。正因为静坐养气、变化气质有如此重要的作用,所以理学家对它十分重视,
不仅自已笃行之,而且教导学生如何行之。《宋史·张子本传》记载,张载 “敝衣蔬食
,与诸子讲学,告以知礼成性,变化气质之道。”
由于静坐养气、变化气质之道多涉佛法道术,故引起了后人的不满。清代思想家颜元认
为,宋儒程、朱等人名尊孔、孟,实杂佛、老。他说:“魏晋以来,佛老肆行,乃于形体
之外,别状一空虚幻觉之性灵,礼乐之外,别作一闭目静坐之存养。佛者曰‘入定’,
儒者曰‘吾道亦有入定也’;老者曰‘内丹’,儒者曰‘吾道亦有内丹也’。借《四书
》、《五经》之文,行《楞严》、《参同》之事。”这段话从侧面告诉我们:气功养生术
对理学产生了深刻影响。
 楼主| 发表于 2007/3/26 20:25:31 | 显示全部楼层

气功养生与主静居敬说

宋明理学家继承先秦道家清静无为和儒家正心诚意的思想,提出了“主静”、“居敬”
说。主静必须“惩忿去欲”,居敬是要存养“天理”。理学家把虚静无欲、端严静坐的
气功修炼看作修身的法门,为圣的功夫。由于各个理学家的思想观点不尽相同,所以在
修身养性的方法上也有“主静”和 “主敬”两种倾向。
周敦颐首倡“主静”,《太极图说》后半部分讲的是“为圣”的标准、内容和功夫:“圣
人定之以中正仁义(自注:圣人之道,仁义中正而已矣。)而主静(自注:无欲故静。
),立人极焉。故圣人与天地合其德,日月合其明,四时合其序,鬼神合其吉凶。”“
立人极”就是做人的最高准则,符合这最高准则的便是圣人,其内容是“中正仁义”,
方法是“无欲”、“主静”。无欲故静,静则明通,如此修炼便可入圣。《通书·圣学
》曰:
圣可学乎?曰:可。曰:有要乎?曰:有。请闻焉。曰:一为要。一者,无欲也。无欲
则静虚动直,静虚则明,明则通;动直则公,公则溥,明通公溥,庶几矣!
为圣的要旨在“无欲”,这是《通书》的大旨,也即“立人极”。无欲能使人精神集中
,进入虚静状态,保持这种状态就能进入圣人境界,故曰:“庶几矣”。明人顾宪成说
:“周子‘主静’,盖从‘无极’来,是究竟事。”(《明儒学案·东林学案》)就是说
周敦颐的“主静无欲”的修养方法与陈抟的内丹修炼思想有关,它体现了归根复命、天
人一体的内丹修炼特色。周子的“主静”说对宋明理学影响很大,许多理学家如宋儒罗
从彦、李侗,明儒陈白沙、刘宗周等,皆推崇主静说,并进一步把静坐与主静结合起来
。刘宗周说:“主静功夫,最难下于。姑为学者设方便法,教之静坐。日用间,除应事接
物外,尚有余晷,且静坐。”(《明儒学案·蕺山学案》)
 楼主| 发表于 2007/3/26 20:26:27 | 显示全部楼层

气功养生与主静居敬说

宋明理学的奠基者程颢、程颐,在修身方法上以儒家 “正心诚意”、“浩然正气”的理
论为基础,力倡“主敬”说。“天理”与“人欲”问题是理学道德论的核心,二程为“
灭人欲”、“明天理”寻找了各种方法,其中一个重要的方法就是 “居敬”。程颐说:
“存此 (敬),则自然天理明。学者须是将敬以直内,涵养此意,直内是本。”(《河南
程氏遗书》卷一五)居敬就是“主一”。“主”指心不二用,不为外物所诱。“一”就
是庄整严肃。人能端容貌、正言语,庄整严肃,则心一而无僻。若能如此,便是涵养;
长久涵养,天理自然彰明。“涵养须用敬”,“敬”虽是内心的修养,但此修养功夫却
是动静兼顾,内外并修的。正如明儒胡居仁所总结的:“敬该动静:静坐端严,敬也;随
事检点致谨,敬也。敬兼内外:容貌庄正,敬也;心地湛然纯一,敬也。”(《明儒学案
·崇仁学案》)居敬与气功养生的关系,集中体现在“涵泳存养”的方法上。涵泳存养
讲的是如何保守本心,具体可以从三方面进行:
一是 “养心”。二程说:“涵养着落处,养心便到清明高远。”(《河南程氏遗书》卷
六)养心是“涵养”的着落处,所谓养心就是寡欲,使心无私欲。“孟子言:‘养心莫
善于寡欲’,寡欲则心自诚。”(《河南程氏遗书》卷二)
二是“养志”。程颢说:“志可克气,气胜则愦乱矣。今之人以恐惧而胜气者多矣,而以
义理胜气者鲜也。”(《河南程氏遗书》卷一一)程颐也说:“率气者在志,养志者在直
内。”(《河南程氏遗书》卷一五)“直内”即“敬以直内”。养心的方法在寡欲,养
志的方法则在“直内以胜气”。因为气胜则愦乱,只有以“义理”来养志,才能统帅气
,而不为气所动。
三是“养气”,就是养浩然之气。养气的方法是去“私意”。二程说:“气直养而无害
,便塞乎天地之间,有少私意,即是气亏。无不义便是集义,有私意便是馁。”(《河
南程氏遗书》卷五)可见,养气就是使义与气相合。未养之时,气自是气,义自是义。
及其养成浩然之气,则气与义合矣。
二程认为,经过 “养心”、“养志”、“养气”的涵泳存养功夫,便能“敬守此心”,
进入圣人境界。
                              (本文原载《汕头大学学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3/26 20:27:22 | 显示全部楼层

静坐养生与宋明诸儒的读书治学活动

郭沫若曾说:“静坐这项工夫在宋、明诸儒是很注重的。”23 宋明诸儒有一种独特的观
点,认为读书学道与静坐养生之间有着内在的联系。所谓“闭门即是深山,读书随处净
土。”善养生者,学道读书亦为养生;善治学者,养生静坐均可治学。从根本上说,两
者是一回事。所以,理学大师朱熹对学生说:“用半日静坐,半日读书,如此一二年,
何患不进!”(《朱子语类》卷一百一十六)明儒高攀龙《水居》诗云:“兀兀日趺坐
,忻忻时读书。”清儒梁章钜更是一语破的:“学道养生本是一串事,但学道者,虽养
生亦为学道;养生者,虽学道亦为养生耳。”(《退庵随笔》卷十二)程颐见人静坐即
叹其善学,王阳明欲以静坐补小学收放心。翻开《宋元学案》和《明儒学案》,就可以
清楚地看到静坐养生在宋明诸儒的读书治学活动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他们不仅把静坐看
作是进学的基础,而且还把它视为明理的阶梯、见性的法门。
 楼主| 发表于 2007/3/26 20:28:18 | 显示全部楼层

静坐——进学的基础

做任何事都得有一个基础,读书治学也不例外。只是宋明诸儒把静坐当作进学的基础,
在今天看来似乎有点特别。朱熹指出:“始学功夫,须是静坐。静坐则本原已定,虽不
免逐物,及收归来,也有个安顿处。”(《朱子语类》卷十二)朱子把静坐当作进学的
基础,读书的安顿处,不外两方面的意思。一方面,身体是读书治学活动的物质前提,
健康的体魄、旺盛的精力是读书活动能持之以恒的基本保证。读书之前静坐养气,能使
神清气旺、精力充沛,以这样的身心状态去读书治学,效果自然会好。这方面朱子本人
深有体会,他晚年时常头昏目眩,不敢着力读书,静坐后才觉得好多了。梁章钜也深有
感触地说:“余尝十日九疾,生产作业之事,既不能自力,而读书作文,亦皆苦不能精
思,只坐(因)气薄耳。”(《退庵随笔》卷十二)另一方面,读书治学活动首先要求
安心,所谓“须是静方可为学”,心绪不宁是无法读书学习的。因此,朱子告诫门人,
平时少说一点闲话,省去一些交际,抽出时间来静坐养气,这对读书治学大有裨益。晁
补之曾说:黄庭坚“于治气养心能为人所不为,故用于读书为文字,致思高远,亦似其
为人”(《鸡肋集》卷三十三)。这表明“治气养心”的静坐功夫会带来“致思高远”
的读书效果。读书前稍事静坐,整容收心,进入虚静恬淡的精神状态,这就为读书治学
活动提供了良好的心理条件。相反,心猿意马,放心不求,则精神涣散,读书的效果自
然也就很差。有鉴于此,宋明诸儒才强调以静坐求放心、息思虑。朱熹说:“为学大要
,只在求放心。此心泛滥无所收拾,将甚处做管辖处?其他用功总嫌慢。须先就自心上
立得定,决不杂,则自然光明四达,照用有余。”(《宋元学案·晦翁学案上》)王阳
明在《传习录》中也说:“初学时,心猿意马,拴缚不定,其所思虑,多是久欲一边,
故且教之静坐息思虑。”
 楼主| 发表于 2007/3/26 20:29:12 | 显示全部楼层

静坐——进学的基础

宋明诸儒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们把静坐当作入门的课程向门人传授。《宋元
学案·上蔡学案》记载:谢良佐从程颢受学,程对他说:“尔辈在此相从,只是学某言
语,故其学心口不相应。盍若行之。”谢问怎么办?程说:“且静坐。”同书《槐堂诸
儒学案》也记载,詹阜民一日侍坐陆九渊,陆曰:“学者能常闭目亦佳。”詹“遂学静
坐,夜以继日,如此者半月。一日下楼,忽觉此心已复澄莹中立”,乃自吟道:“翼乎
如鸿毛遇顺风,沛乎若巨鱼纵大壑,岂不快哉!”王阳明当年在滁州时,清闲无事,问
学者大增。他“见诸生多务知解,口耳异同,无益于得,姑教之静坐。”(《王文成公
全书》卷三)陈白沙也认为:“作圣之功,其在兹(静坐)乎!有学于仆者,辄教之静
坐。”(《白沙集·复赵提学佥宪》)
由上可知,宋明诸儒提倡静坐之事,与禅师道徒以静坐为出世求仙之术不同,他们只是
把静坐当作读书的手段,进学的基础。对此,王阳明说得明白:“所谓静坐事,非欲坐
禅入定,盖因吾辈平日为事物纷拿,未知为已,欲以此补小学收放心一段功夫耳。”(
《明儒学案·姚江学案》)
 楼主| 发表于 2007/3/26 20:30:12 | 显示全部楼层

静坐——明理的阶梯

读书期于明理。如何明理?朱熹的回答是“静坐”——“读书闲暇且静坐,教他心平
气定,见得道理渐次分明。这个却是一身总会处。”(《朱子语类》卷十一)“读书闲
暇且静坐,庶几心平气和,可以思索义理。”(《宋元学案·沧州诸儒学案上》)朱子
不厌其烦地强调静坐,说明静坐能使人心平气定,如此方能见得道理,领会书中的义理
。这种观点是有科学道理的。美国学者费尔·纽尔恩博格认为:静坐后身心处于放松状
态,意念高度集中。自然肌体的放松解除了积聚在身体中由于自控系统失调产生的压力
,意念的集中使自身逐渐学会对意念的控制,逐渐抛开外部世界的纷扰、烦恼、失望、
嗜好、幻想等,从而使心理获得平静。而“静”正是明理的前提。朱熹说:“穷理以虚
心静虑为本”(《朱子语类》卷九);王夫之也说:“静而万理皆备”(《张子正蒙注
·太和篇》)。智慧生于精神,精神生于安静。智慧是在静定中孕育产生的,故佛家戒
、定、慧三学,以静(禅定)为核心,主张在静中求得“般若”智慧。宋明诸儒对“静
”的功夫也是非常强调的,丁福保在《静坐法精义》中引清人唐鑑的话说:“静字最为
要紧,大程惟是静字功夫足,王文成公亦是静字有功夫,所以他能不动心。若不静,省
力也不密,见理也不明。都是浮的,总是要静。”正是基于对静字功夫的认识,饶鲁不
惜被人讥为学禅也要行静坐之事(见《宋元学案·双峰学案》)。
静坐——虚心——明理,这是宋明诸儒读书的方法,治学的阶梯。行静坐之法,收散漫
之心,凝思虑之神,此乃读书明理的先决条件。至于如何行静坐之法,高攀龙在《静坐
说》中作了明确的解释:“静坐之法,唤醒此心,卓然常明,志无所适而已。志无所适
,精神自然凝复,不待安排,勿著方所,勿思效验。初入静者,不知摄持之法,惟体贴
圣贤切要之语,自有入处,静至三日,必臻妙境。”一旦臻于妙境,悟性大发,书中义
理自然见得分明。这从朱熹说的一个例子中便可得到证明。《宋元学案·晦翁学案上》
记载,朱熹曾听李侗说罗从彦对《春秋》的理解很肤浅,不若胡文定。后来,罗随人到
广州,在罗浮山静心养性两三年,才把《春秋》看得较透彻,并领悟了书中的大义。朱
熹说他开始对此并不理解,认为读《春秋》与心静有什么关系?以后终于明白:“盖静
则心虚,道理方看得出。”
静坐虚心方能读书明理,反过来,读书明理也有助于心静神定。这大概就是“学道养生
本是一串事”的涵义。这种明理与养静的辩正关系,还是朱熹论述得透彻:“静坐便理
会道理,自不妨,只是专要静坐,则不可。理会得道理明透,自然是静。今人都是讨静
坐以省事,则不可。盖心下热闹,如何看得道理出?须是静,方看得出。所谓静坐,只
是打叠心下无事,则道理始出。道理既出,则心愈明静矣。”(《宋元学案·晦翁学案
上》)这也再次说明静坐在宋明诸儒的生活中,是作为进学的基础、明理的阶梯来修持
的。由于静坐与读书可以互相补助,宋明诸儒在治学活动中每每边静坐边读书。这样做
既是为了劳逸结合,更是为了能在静坐中保持清醒的头脑,以便领会书中的意蕴深旨。
《宋元学案·震泽学案》记载,王蘋初见程颐,程叫他看《论语》。他回去看了一段时
间,“既于大义粗通矣,又往求教”。程则让他“玩索其意味”,他“又退而读之”。
这次,他采取了“读了又时时静坐,静坐又忽读”的方法,忽然有个入处,他赶快跑去
告诉老师,程这才表示首肯。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