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hbffq 发表于 2014/4/10 22:04:48

47太阳病,脉浮紧,发热身无汗,自衄者愈。C48 这一条接着上一条再论太阳伤寒表实可自衄而解。 .脉浮紧,发热身无汗.,属于太阳伤寒表实证无疑。太阳伤寒表实,如果未经发汗,那么阳气必然闭郁得较重,邪气内迫于营分。对于身体壮实的病人来说,他的机体发挥自然抗病能力,会有祛邪外出的转机,其途径常常是鼻衄。通过衄血,可以将营分的寒邪驱出体外。如果病人不能以衄血自愈,也可考虑施以针刺放血的办法。现在民间还在用这种办法治疗各种热病,就是这个道理。例如,对那些外感所致的高热病人,用三棱针在曲池、少商、太阳穴等处放血,都能取得疗效。因此,对于临床上外感高热的病人发生鼻衄,也要想到可能是自解的机转,不要轻易地用犀角地黄汤等一些凉血之剂,以致冰伏邪气。
48二阳并病,太阳初得病时,发其汗,汗先出不彻,因转属阳明,续自微汗出,不恶寒。若太阳病证不罢者,不可下,下之为逆,如此可小发汗。设面色缘缘正赤者,阳气怫郁在表,当解之、熏之;若发汗不彻,不足言阳气怫郁不得越,当汗不汗,其人躁烦,不知痛处,乍在腹中,乍在四肢,按之不可得,其人短气,但坐,以汗出不彻故也,更发汗则愈。何以知汗出不彻?以脉涩故知也。C49 这一条论述太阳阳明并病的成因和证治,可分三段进行分析。 第一段从.二阳并病.至.续自微汗出,不恶寒.,主要论述太阳阳明并病的成因。太阳病汗出不彻,可以转属阳明。太阳初得病时,用汗法是正确的。但是,如果发汗不够彻底,也达不到祛邪外出的目的。表邪不解,就有可能转属阳明。阳明是多气多血、阳气昌隆之经。里热盛,逼迫津液外越,故见汗出;表邪已尽,就不恶寒了。因此,汗出、不恶寒是表邪全部入里,阳明燥热已成的表现,治疗应用下法。 第二段从.若太阳病证不罢者.至.当解之熏之.,主要论述太阳阳明并病的证治。如果太阳之邪只有部分入里而太阳病证不罢者,那就称为.二阳并病.。二阳并病,邪气入里并于阳明,又有入腑与入经的不同。如果太阳表证不罢,即使阳明燥热已成,也不能先用下法,否则就会使
表邪内陷而发生他变,因此要先解表后攻里。由于部分的邪气已经入里了,在表的邪气也已经有所减轻,如果用大汗之法,就会使津液外出,反而助阳明燥热,因此以小汗为宜。如果太阳表邪不罢,部分邪气内传阳明,就会出现.面色缘缘正赤.。赤为红之甚,正赤就是深红之色。.缘缘正赤.指满面通红,而且从表皮到深层都很红。这种红色既不是局部发红,也不是浮红、泛红、嫩红,与虚阳上浮的面赤截然不同。同时,这种红色也比.以不得小汗出.而有小邪不解的.面有热色.之红为深。由于阳明经中之邪怫郁不散,使阳气不得发越,那么还应伴有恶寒、发热等一些证候。.解之熏之.,都是指汗法而言,可用葛根汤清解阳明经热,兼解太阳表邪。 第三段从.若发汗不彻.至结尾,进一步论述二阳并病的成因和主证。造成二阳并病的原因,是太阳病发汗不彻所致。当汗不汗,不仅不能使表邪发散,而且使阳气怫郁不得发越。阳气闭郁,进而化热,故见烦躁。邪气外闭,肺气不利,故见.短气,但坐.而不能平卧。太阳主皮毛,阳明主肌肉,这二经邪气不解,营卫之气滞涩不利,就会出现痛无定处,一会儿在腹中,一会儿在四肢,如果按的话又找不到明确的痛处。究其原因,以上这些症状都是汗出不彻,两阳经的经气闭郁所致。怎么知道是汗出不彻呢?除了以上证候外,还能见到涩滞的脉象。脉涩反映了邪气凝滞未散,营卫郁遏不畅。治疗就应当再发汗,以疏解两
阳经表之邪,这个病才能治好。 49脉浮数者,法当汗出而愈。若下之,身重心悸者,不可发汗,当自汗出乃解。所以然者,尺中脉微,此里虚,须表里实,津液自和,便自汗出愈。C50 这一条论述伤寒夹虚的证治。 .脉浮数.,含有脉浮紧之意。一般说来,浮紧之脉略带数象,浮缓之脉略带迟意。脉浮紧,说明是太阳伤寒证,应该用麻黄汤发汗。如果误用了下法,就会伤里气。正气受伤,气虚乏力,故见身重。气虚则心无所主,故见心悸。如果表邪仍在,那就是伤寒夹虚之证,不能再用发汗之法。误下后正气亏虚,不仅会表现为身重、心悸,而且从.尺中脉微.也可以得到证实。.尺中脉微.,指尺脉微。尺候里,候肾,微是虚脉,尺脉微反映里气已虚。这时如误发虚人之汗,常会导致邪气未去,而正气被伤,使病情恶化。怎样处理才好呢?一方面,可借助于饮食调养,待正气恢复,阴阳自和,表里正气充实,能祛邪外出,就可以自汗出而愈。另一方面,如果不能自愈,虽等待日久,正气仍不能恢复,表邪也不能自解的,根据后世医家的主张,可用小建中汤扶中补虚,外调荣卫,此即所谓的.实人伤寒发其汗,虚人伤寒建其中.。 在《伤寒论》中,既有冲锋陷阵之方,峻烈凶猛之药,大刀阔斧地去攻病逐邪,也有周全细腻、非常谨慎地遣方
用药,还有立足于调养之法,寄希望于正复。这是因病、因人制宜,量虚、量实用方,这些事例称得起辨证论治的典范。 50脉浮紧者,法当身疼痛,宜以汗解之。假令尺中迟者,不可发汗。何以知之然?以荣气不足,血少故也。C51 这一条进一步论述伤寒夹虚不可发汗的原则。 .脉浮紧.,如果阴阳俱紧者,就是太阳伤寒表实证的脉象。伤寒表实,寒邪凝滞,营卫不利,必见身疼痛之证,应该用麻黄汤发汗。这就是.脉浮紧者,法当身疼痛,宜以汗解之.的意思。但是,如果这个人脉象并非阴阳俱紧,而是尺中脉迟,尺以候里,迟是营血涩滞不足之象,故为里虚之征。虚人外感,虽有表邪,也忌用汗法。否则,强发虚人之汗,犯了.夺汗者无血.的禁忌,就会更伤营血而有劫阴之变。 许叔微《普济本事方》记载有这样一个医案:.昔有乡人丘生者病伤寒,予为诊视,发热头疼烦渴,脉虽浮数而无力,尺以下迟而弱。予曰:‘虽属麻黄证,而尺迟弱。仲景云:尺中迟者,荣气不足,血气微少,未可发汗。’予与建中汤加当归黄芪令饮。翌日脉尚尔,其家煎迫,日夜督发汗药,言几不逊矣。予忍之,但只用建中调营而已。至五日,尺部方应,遂投麻黄汤,啜第二服,发狂,须臾稍定,略睡,已得汗矣。信知此事是难是难。仲景虽云不避
晨夜,即宜便治;医者亦须顾其表里虚实,待其时日。若不循次第,暂时得安,亏损五脏,以促寿限,何足贵也!.可以看出,许氏对.虚人伤寒建其中.的原则是有深刻认识的。虽然后世对虚人外感的治疗方法有不少新的发展,如助阳解表、益气解表、滋阴解表等等,但在使用这些方剂对虚人发汗时,仍要小心谨慎。至于使用麻黄汤发汗,则更是绝对的禁忌。 51脉浮者,病在表,可发汗,宜麻黄汤。C52 52脉浮而数者,可发汗,宜麻黄汤。C53 这两条承接上条并与之对比,指出凡太阳表实证,非尺脉微、尺脉迟者,可以考虑用麻黄汤发汗。 浮脉主表,数有紧之意。从.可发汗,宜麻黄汤.看,其证当属太阳伤寒表实,应发汗以解表,用麻黄汤。但是,必须是脉阴阳俱紧才能用。如果尺脉微或尺脉迟,则当禁用汗法。因此,这里说脉浮或脉浮而数,意在言外,就是尺脉不微不迟,才.宜麻黄汤.,而不禁之。 53病常自汗出者,此为荣气和。荣气和者,外不谐,以卫气不共荣气和谐故尔。以荣行脉中,卫行脉外,复发其汗,荣卫和则愈,宜桂枝汤。C54 这一条论述荣卫不和,常自汗出的证治。 .病.,泛指已病之人。证见经常性的自汗出,是荣气无病而在外的卫气不与荣气相和谐的缘故。在正常的生理情况下,荣行脉中为卫之守,卫行脉外为荣之使,荣滋卫
而使卫气不亢,卫护荣而使荣阴不泄。两者相互为用,相互制约。如果在外的卫气与荣气相离而不相将,卫气失却固外护荣的作用,使荣气不能内守,故常自汗出。虽然荣气本身无病,但卫气不能固密,二者仍然不能互相协调,即所谓的.以卫气不共荣气谐和故尔.。这种营卫不和的自汗出,可以用桂枝汤治疗。因为病本自汗出,又用桂枝汤发汗,所以说.复发其汗.。桂枝汤有滋阴和阳,调和营卫的作用,以其发汗可使营卫和合,卫外为固,荣阴内守,则汗出自愈。这是用发汗来止汗的方法。 对于这一条荣卫不和的自汗证,注家有两种不同解释。一种意见认为,卫气不和的原因是受风邪所伤,用桂枝汤复发其汗,以祛风邪而和荣卫。另一种意见认为,卫气不和的原因是荣卫本身失却协调,和风邪无关。根据条文,既没有说太阳病,也没见寒热、头痛、脉浮的表证,因此无太阳证的荣卫不和的说法比较妥当。临床上对于没有寒热、头痛等表证的自汗出病人,用桂枝汤治疗都有效,也是一个很好的证明。 54病人藏无他病,时发热,自汗出,而不愈者,此卫气不和也。先其时发汗则愈,宜桂枝汤主之。C55 这一条论述卫气不和,时发热自汗出的证治。 .病人脏无他病.,是指饮食、二便、睡眠都正常,无内证可述,说明里气和。文中又没有提到太阳病或脉浮、
恶风寒等表证,说明也不是太阳中风。病人只是出现时而发热、汗出的症状,而且缠绵不愈,吃了一些药也不见效。这也是卫气不和,荣卫失调的表现。荣卫分别为阴阳之属,阴不制阳,则卫阳亢盛而发热;阳不护阴,则荣阴外越而汗出。治疗上也应选用桂枝汤调和荣卫,但一定要在发热、汗出发作之前服药,阴阳荣卫才比较平衡稳定而易于调节,而且可以避免在发作时服药汗出太多而损伤正气。这类疾患在临床上并不少见,尤以妇女更年期时更为多见,在使用滋阴、助阳、清热、敛汗的方法都难取效时,可以试试桂枝汤,往往都有效。

hhbffq 发表于 2014/4/13 23:27:35

55伤寒脉浮紧,不发汗,因致衄者,麻黄汤主之。C56 捂捂浮紧不发汗 鼻子流血麻黄干 这一条论述汗以代衄的证治,应该与前面的第C47、第C48两条衄以代汗合参。 .伤寒脉浮紧.,指出是太阳表实证。.不发汗.,一是指出病人无汗,一是意味着没有及时治疗,或虽然治疗了,但是没有用麻黄汤发汗。表证不得汗出,阳气被寒邪闭郁,如果是体质壮实的人,就有邪从衄解的机转。如果衄后脉静、热退身凉,病好了,就不必再发汗了。如果虽衄但表邪不解,可能是衄而不畅,就像发汗不彻一样,不足以解表达邪,起不到热随血减的作用。为什么会衄而不畅呢?主要因为在经的邪气太重而难出。应当用麻黄汤发汗,以
分消太阳经中之邪。汗出邪散,则鼻衄自止,热退病愈。因为仍需从汗而解,故属.汗以代衄.之法。 56伤寒不大便六七日,头痛有热者,与承气汤。其小便清者,知不在里,仍在表也,当须发汗。若头痛者必衄。宜桂枝汤。C57 屋漏伤寒不大便 头痛有热承气先 小便清者不在里 仍须桂枝来发汗 这一条通过小便的清与赤以辨表里,并论述表里的不同证治。 .伤寒.,泛指外感热病。在外感热病的发病过程中,六七天不大便,又出现头痛有热。这里不具体说是翕翕发热,还是蒸蒸发热,或是日晡潮热,是为进一步辨证留有余地。从.其小便清者,知不在里.一句可知病仍在表。如果头痛有热是由阳明里热上熏所致,则小便必黄赤,发热必是蒸蒸发热或潮热,治疗自然应当用承气汤泻下。现在是小便清,说明里无燥热,病邪仍在于表,其证应该是头项强痛、翕翕而热、恶风寒,尽管不大便六七日,但是腹部无所苦,因此不可用泻下之法,而应考虑用桂枝汤发汗。.宜桂枝汤.应接.当须发汗.之后。如果太阳经邪不解,头痛日久,阳郁过甚,也可能出现鼻衄代汗自解的情况。 《续名医类案》记载李士材治疗一个患伤寒六日的病人,.谵语狂笑,头痛有汗,大便不通,小便自利,众议承
气汤下之。脉之,洪而大,因思仲景云:伤寒不大便六七日,头痛有热,小便清,知不在里,仍在表也。方今仲冬,宜与桂枝汤。众皆咋舌掩口,谤甚力,以谵语为阳盛,桂枝入口必毙矣。李曰:汗多神昏,故发谵妄,虽不大便,腹无所苦,和其营卫,必自愈矣。遂违众议用之。及夜,笑语皆止,明日大便自通。.这一病案中的谵语狂笑、头痛有汗、大便不通,好像是阳明里热可下之证,但是小便不短赤而自利,是里无热;脉不沉实而洪大,是里无实;腹无胀满疼痛之苦,是无可下之证。李士材抓住了以上辨证眼目,果断地使用桂枝汤调和营卫以解表,使病得以速愈,可以说是深得仲景的辨证要领,值得我们学习和效法。 57伤寒发汗,解半日许,复烦,脉浮数者,可更发汗,宜桂枝汤主之。C58 吾气发汗解复烦 脉浮数者可更汗 这一条论述汗后余邪复聚的证治,应和第C46条合参。 太阳伤寒表实证,用麻黄汤发汗,汗后脉静身凉,说明表证已解。但仅仅半天左右的时间,又出现发热、脉浮数的证候。烦者,热也。脉浮数,即指浮紧而言。这些仍是邪在外的表现。伤寒解后复见表证,这个表邪由何而来呢?一般认为是汗后大邪已去,但是余邪未尽,半日后又复聚为患,但也不排除复感风寒的可能性。无论余邪复聚或复感外寒,只要表证再现,就仍然应当再发汗解表,故曰.可更发汗.。但是,前面已经用过麻黄汤发汗,腠理已
开,不能耐受麻黄汤峻汗,应当选用桂枝汤调和荣卫,解肌发表,祛邪而不伤正。这属于一汗不解可以再汗之法。 58凡病若发汗、若吐、若下、若亡津液,阴阳自和者,必自愈。C59 这一条指出凡治病要求使人体达到阴阳自和则病必自愈。 .凡病.,泛指一切病证,不单指中风、伤塞。汗吐下用之得当,是治病祛邪之法,可以调阴和阳而达到治疗目的。如果使用不当,又可损伤正气,如伤阴、伤阳、伤血、伤气等。如果邪去正衰,就不一定非要再用药物治疗,可以通过饮食调补、休息疗养,等待人体阴阳自我调节而达到新的平衡,即可自愈。此即所谓的.于不治中治之.’。 当年我在营口学医的时候,一位张姓邻居患了伤寒,时间也比较久了,先后经过几个医生治疗,好得也差不多了,但只有呃逆不止久治不愈。后来,延新民县的一个老医生来治,问过病史后,让他用粳米煮汤送服西洋参末二三分。吃了六七日,呃逆就好了。其他的医生觉得奇怪,就问他是怎么回事?老医生说:.仲景说过:‘凡病,若发汗,若吐,若下,若亡血、亡津液,阴阳自和者,必自愈。’这个患者经过很多天的治疗,邪气虽去,但胃中气阴已衰,胃气不调,所以作呃。如果再用药物去损伤胃气,只能有害而无益。用米汤调养,借五谷之气以养人,胜于药石,再加上少量的洋参以扶胃家气阴,效果更为理想。.医生们
听了以后都叹服不止。这位老医生的认识可谓学有所得。 这一条明确说明中医治病的目的就是要达到阴阳自和。临床上既可通过药物治疗来达到这一目的,也可不用药物而通过自身功能的恢复与调节来达到这一目的。但绝不能盲目地滥用药物以破坏这一目的的实现,而违背了医经之旨。 59大下之后,复发汗,小便不利者,亡津液故也,勿治之,得小便利,必自愈。C60 勿救下汗尿不利 津回得尿必自愈 这一条举倒说明阴阳自和者必自愈。 表里同病,治疗应当先解表后攻里。如果先下后汗,为治疗失序。大下之后又发汗,出现小便不利,是因为汗下津伤所致,并非水饮内停。因此,不可见到小便不利就误用渗利之品。针对这种情况,当以饮食水谷调养为主,待体内津液慢慢恢复,小便必然通利。小便通利反映阴阳已经自和,所以说.得小便利,必自愈。. 这一条告诉我们,临证时不要见到小便不利就利尿。如果属于亡津液的尿源不足之证,越用渗利方药,津液损伤越重,小便也就越不利。因此,可以通过饮食水谷调养,滋其源而开其流,等津液回生,化源充足,阴阳调和的时候,小便自然畅利。 60下之后,复发汗,必振寒,脉微细。所以然者,以内外俱虚故也。C61
这一条论述误治伤阳以致表里阳气皆虚的脉证。 太阳病,如果下后复汗,治疗失序,邪气虽去,正气也会损伤。.振寒.,就是寒冷而振慄,是表阳不足之证;.脉微细.,是里阳虚衰的脉象。病人在经过泻下与发汗后出现了表里阳气俱虚的脉证,因此仲景断为.内外俱虚.之证。阳气的根本在于肾,少阴是一身阳气之总司。表里阳气俱虚,实际上是少阴之阳已衰。 上一条为下后复汗而伤阴,这一条为下后复汗而伤阳。两条前后呼应,互相发明,论证了治疗不当可以导致伤阴、伤阳及阴阳失和的种种变证。 61下之后,复发汗,昼日烦躁,不得眠,夜而安静,不呕不渴,无表证,脉沉微,身无大热者,干姜附子汤主之。C62 流失阳,治用干姜附子汤 干姜附子汤方 生附一枚一两姜 昼间烦躁夜安常 脉微无表身无热 幸藉残阳未尽亡 干姜一两 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顿服。 这一条论述阳虚阴盛烦躁的证治。 凡表里同病之证,治疗应先汗后下。如果先下后汗,则属于误治,病不仅没好,反而使表里阳气俱伤。阳虚则阴盛,盛阴搏击弱阳,故见烦躁不宁。阳旺于昼,阴旺于
夜。白天人体的弱阳得到天阳相助,能与阴争,故见烦躁而不得眠;晚上阴气用事,弱阳无力与盛阴相抗衡,故见夜而安静。烦躁多见于阳热证,如太阳病有不汗出而烦躁或反烦不解,阳明病有大烦渴不解,少阳病有心烦喜呕。此处虽见昼日烦躁,但.不呕.,则知非少阳病;.不渴.,则知非阳明病;.无表证.,则知非太阳病。三阳无邪可言,而又见.沉微.之脉,沉主里病,微为阳衰,是少阴真阳衰微,阴寒独盛之象,说明昼日烦躁不得眠属于阴证无疑。肾为阴阳之根,如果阴盛阳衰至甚,阳气难藏,就有离根之险。根之虚阳外越,被逼于上,为.戴阳.;被格于外,为.格阳.,两者均是阳亡的先兆。戴阳于上,面红如妆;格阳于外,身大热而欲得近衣。这一条说.身无大热者.,就是说尚有微热,说明残存之阳幸而没有完全外越。因此,以干姜附子辛热纯剂急煎顿服,力挽残阳于万一。 干姜附子汤由干姜、附子组成。姜、附都是大辛大热之品,能复先后天脾肾之阳。附子生用则力量更加峻猛。一次顿服,使药力集中,收效迅速。本方加上甘草就是四逆汤,加上葱白就是白通汤。没有阴盛阳郁之象,故不用白通汤;阴寒很盛,顷刻就要亡阳,治当急温,故也不用四逆汤。本证阳气暴虚,阴寒独盛,寒极发躁,残阳欲亡,故不用甘草之恋缓,单取姜附之迅猛,急以扶阳抑阴为先。

hhbffq 发表于 2014/4/13 23:28:58

62发汗后,身疼痛,脉沉迟者,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主之。C63
流失阴,新加汤方义蕴深 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方 汗后身疼脉迟沉 新加方法轶医林 生姜芍药各增一 三两人参义蕴深 于桂枝汤方内,更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余依桂枝汤法服。 这一条论述汗后营气不足的脉证与治法。 汗法本来是治疗表证的。表证常见身疼痛,汗出后表邪解,身疼痛就应该消失了。如果发汗后仍有身疼痛,这是什么原因呢?应当凭脉辨证。如果脉浮,是表不解,可以再发汗。如果脉沉而迟,沉主里病,迟为血虚,说明身疼痛并不是表证,而是发汗太过,损伤了营气,以致四肢百骸失养所致。应当调补营卫,用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 所谓.新加汤.,是指仲景在前人所创桂枝汤的基础上,重用芍药、生姜,又加人参而成。由此可知,《伤寒论》中的113方绝大多数是张仲景.博采.所得,并非他一人所首创。本方以桂枝汤调和营卫,加重白芍的用量以养营血,加重生姜的量以使药力达表,专治营卫气血不足的身疼痛。《金匮要略》中治.血痹.的黄芪桂枝五物汤,就是桂枝汤去甘草加黄芪而成。本方生姜用量最大,是因其辛而外达,能领药力走表而治身疼痛;再加上人参,可以补汗后之虚,以益气生津养营为急务。
本方治疗营卫气血不足的身疼痛效果很好。我曾经治过一个妇女,产后半个月,身疼不止,服生化汤无效。实习学生给她开过八珍汤等方药,虽有效却不能根治。我一看,她六脉无力,就用了桂枝新加汤原方,三剂后病就好了。 63发汗后,不可更行桂枝汤。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主之。C64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方 四两麻黄八两膏 二甘五十杏同熬 不行桂枝为阳盛 汗喘全凭热势操 麻黄四两,去节 杏仁五十个,去皮尖 甘草二两,炙 石膏半斤,碎,绵裹 上四味,以水七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本云:黄耳柸。 这一条论述邪热壅肺作喘的证治。 风寒在表,可以用发汗之法。但是,当外邪闭郁,肺有蕴热的时候,如果用辛温发汗,常会使肺热加重。邪热迫肺,肺失清肃,故见喘息。肺热蒸腾,逼迫津液外泄,故见汗出。因此,汗出而喘是肺热的明征。汗出而喘,但不恶风寒,是表无寒邪,故.不可更行桂枝汤.;汗出而喘,并不是无汗而喘,故也不能用麻黄汤。这样就把太阳病表证之喘排除在外了。汗出而喘,身.无大热.,也没有烦渴
证,又把阳明内热上迫于肺之喘排除在外了。不过,也有注家把.无大热.当做无太阳病表证来解,亦通。根据临床观察,邪热在肺作喘,由于肺合卫而主皮毛,常常可见到发热,甚至高热不退,故不要被.无大热.之句迷惑。麻黄汤证的无汗而喘都是太阳之邪影响肺气宣降所致,而本证是邪热壅肺,肺失清肃作喘,与风寒没关系。治疗重点在于清肺热,不在于发汗解表,因而用麻杏甘膏汤治之。 麻杏甘膏汤由麻黄、杏仁、甘草、石膏四味药组成,以清肺热、平喘为主。方中麻黄不配姜桂,是因为并不以其发汗,而是以其宣肺平喘。无论寒喘、热喘,只要配伍得宜,麻黄都可以用。麻黄配石膏,清宣肺中郁热,可以治疗热喘。石膏剂量用到半斤,超过麻黄用量的一倍,清肺热的效力就显而易见了;杏仁降肺气之逆,佐麻黄以平喘咳;甘草调和诸药,补中益气。 临床用这个方子治疗肺热作喘效果很好,尤其对小儿麻疹并发肺炎属于肺热者更有可靠的疗效。根据临床经验,肺热重者,可加羚羊角粉;痰热壅盛,痰鸣气促者,可加黛蛤散或鲜枇杷叶;喘而大便不下者,可加瓜萎皮、炙桑皮;大便燥结者,可加大黄,使下窍通则上窍利而喘自愈;肺气不利,憋气胸闷者,可加甜葶苈以泻痰热。如果麻疹不透,疹毒内陷,以致喘促不安、鼻翼煽动,唇甲紫绀,可用五虎汤,就是麻杏甘膏汤加上等好茶叶,同时用三棱针点刺耳背紫色络脉出血,往往都有效。总之,只要随证
化裁,多能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64发汗过多,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桂枝甘草汤主之。C65 桂枝甘草汤方 六四动乱心下悸 叉手自冒欲得按 叉手冒心虚已极 汗多亡阳是根源 桂枝甘草取辛甘 四桂二甘药不烦 三升取一快顿服 急救心阳人安然 桂枝四两,去皮 甘草二两,炙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顿服。 这一条论述心阳不足而致心悸的证治。 .阳加于阴谓之汗.,汗为心之液,由阳气蒸化津液而成。因此,过汗必然要耗伤心阳。心阳被伤,心脏失去了阳气的庇护,空虚无主,故见心中悸动而又喜按,借以安定心悸之苦,正是所谓的.外有所护,则内有所恃.,也就是条文中的.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根据临床观察,患者还可以见到心前区憋闷不适的证候。治疗当用桂枝甘草汤来调补心阳。 桂枝甘草汤由桂枝、甘草组成。桂枝辛甘以补心阳,甘草甘温以滋心液,二药相合,辛甘合化为阳,以补阳为主,阳生阴化以奉于心。心阳得充,则悸动自安。桂枝去芍药汤治疗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满,除了有这两味药外,还有生姜、大枣,就有调和荣卫之意;桂枝甘草汤单用辛甘合化助阳,不用生姜、大枣,是为了使药专力锐,能直
达病所的意思。虽然本证在临床上也可见到胸满,这是阳虚不运所致,并不是由于邪气干扰,故治疗上只宜温补心阳。 65发汗后,其人脐下悸者,欲作奔豚,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主之。C66 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方 六五千珠水一斗 煮茯减二三升满 汗后脐悸欲奔豚 苓桂枣甘煮甘澜 大枣十五扶中土 八茯四桂二两甘 茯苓半斤 甘草二两,炙 大枣十五枚,擘 桂枝四两,去皮 上四味,以甘瀾水一斗,先煮茯苓,减二升,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作甘瀾水法,取水二斗,置大盆内,以杓扬之,水上有珠子五六千颗相逐,取用之。 这一条论述心阳不足,镇摄无权,欲作奔豚的证治。 .奔豚.是一个证候名。《金匮要略〃奔豚气病脉证治》指出:.奔豚病从少腹起,上冲咽喉,发作欲死,复还止.,基本描述了此证的主要临床表现。病人自觉有气由下向上游走,如豚之奔,其气所过之处,会出现许多症状。如果气到了胃脘,就会感到胃脘胀满;到了胸部,就会感到胸闷心悸;到了咽喉,就会感到憋闷窒息欲死,甚至冷汗淋漓;有的还可上冲至头部,就会出现眩晕欲仆地。一旦气
下去了,则诸证尽失。这个病时发时止,呈阵发性发作,间歇期则多无所苦,其病因多为中、上焦阳气不足,下焦水寒之气上犯,即水来克火,阴来搏阳所致。 所谓.豚.,就是指小猪。以豚命名,一是说气的上冲有如小猪奔跑,一是因为豚为水畜,借以比喻水气上冲为患。因为常突然发作,所以就有.奔豚.之称,比喻其气上冲如怒豚之奔。脐下悸是奔豚病发作的前驱症状,也即.欲作奔豚.,是水与气相搏于脐下,欲上冲而未冲之证。在生理情况下,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为阳中之太阳,坐镇于上,普照于下,使下焦水气安伏不动。脾为中土,运化水湿,像堤坝居中,可保护心阳不被下焦水寒之气所犯。如果过汗损伤心脾之阳,或素体心脾阳虚,心阳不能坐镇于上,脾土不能守护于中,下焦水寒之气就可能蠢蠢欲动,乘机上干而表现为脐下悸动。应当治以苓桂枣甘汤温阳伐水降冲,防患于未然。 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以桂枝甘草汤为基础方,辛甘合化为阳,以补心阳乏虚。茯苓甘淡,健脾气,固堤坝,利水邪,行津液,还可安魂魄,养心神。用量达到半斤,又将其先煎,目的就在于增强健脾利水的作用,以制水于下。大枣健脾补中,使中焦气实,堤坝坚固,以防水气上泛。由于是水气为患,故用甘烂水而非普通水煎药,以防助邪之弊。甘烂水,也叫.甘澜水.或.劳水.。据考证,《内经》中的半夏秫米汤也是用这种水煎药。
66发汗后,腹胀满者,厚朴生姜甘草半夏人参汤主之。C67 厚朴生姜甘草半夏人参汤方 厚朴半斤姜半斤 二两甘草一两参 半升半夏除虚满 汗后调和法出群 厚朴半斤,去皮,炙 生姜半斤,切 半夏半升,洗 人参一两 甘草二两,炙 上五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这一条论述脾虚腹胀的证治。 腹胀满为临床常见症状,病机有寒热虚实的不同。大便燥结,腑气不畅,腹中痞满,疼痛拒按,是阳明胃家实证;便溏下利,腹中胀满,疼痛喜按,是太阴脾家虚证。但是,本条所说的腹胀满与以上两种都不同,是由于发汗损伤了脾气,或脾气素虚,因而运化水湿的功能低下,湿留生痰,痰湿中阻,气机被遏所致。以实证辨,有脾气不足的一面;以虚证辨,又有痰湿凝结,气机壅滞的一面。此证非虚非实,属于虚实夹杂之证。虚与实哪个突出呢?应当以虚三实七来看待,治以健脾利气、温运宽中,用厚补生姜甘草半夏人参汤。 在厚朴生姜甘草半夏人参汤中,厚朴下气燥湿,消满除胀;生姜辛散通阳,健胃以散痰水;半夏和胃开结燥湿去痰。这三味药的用量均较重,以开痰气之滞。人参、甘
草是半个理中汤,有健脾气,促运化之能。如果单用消痰利气之药,恐怕会使脾气愈虚,因此必须配甘补;如果多配甘补,又恐怕使中满益甚,因此参、草之量都不宜过重。全方轻重配伍,共成三补七消之法,攻补兼施,堪称是虚中夹实证治之典范。 临床上,对汗下后或未经汗下而见脾虚气滞之腹胀满证,都可选用厚朴生姜甘草半夏人参汤。我曾经在一个传染病院会诊一位慢性肝炎病人,主诉就是腹胀难忍,午后更重,自己觉得有气壅滞在腹部,上下不通,暖气不出,放屁不能,要求医生解除他这个腹胀之苦。于是,我就开了这个方加减治疗,使胀满得以缓解。在用厚朴生姜甘草半夏人参汤的时候,应该注意厚朴、生姜要等量而且用量要大,参、草用量宜小,反之则胀满难除。

hhbffq 发表于 2014/4/13 23:30:35

67伤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振摇者,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主之。C68 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方 漏气伤寒吐下后 心下逆满气冲胸 起则头眩脉沉紧 发汗动经身振从 苓死桂散术草二 温中降逆效从容 茯苓四两 桂枝三两,去皮 白术二两 甘草二两,炙 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
这一条论述水气上冲的证治。 太阳伤寒,本应汗解而反用吐下,使中上焦阳气受伤,形成心脾阳气虚而水气上冲的证候。.心下逆满.,指胃脘部因气上逆而感觉胀满,同时还有.气上冲胸.的感觉。关于气上冲这个证候,临床上还可以见到冲至咽喉部而有憋气、窒息感觉者。我在京西城子煤矿带学生实习时,一位学生接诊了一个老妇人,主诉咽中似有一物堵塞,吐之不出,咽之不下,根据病情开了四七汤,连服几剂没效。我一看,舌苔水滑,六脉俱弦,还有气上冲的感觉,等到这个气冲到咽喉部时,就觉得堵闷特别严重,而且有心慌、心跳等症。我诊断为水气上冲,换了苓桂术甘汤,只吃了一剂就有效。临床上类似病例并不少见,只不过这一例较为典型而已。 .起则头眩.,是指病人头晕很厉害,只能静卧而不敢起床活动。造成眩晕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心脾阳虚,清阳之气不足以上养清窍;一是水气上冲,阴来搏阳,清阳被水寒之气所蒙蔽。.脉沉紧.,就是沉弦之意。沉主里,又主水病,弦主饮邪,沉弦正是水气为患的脉象。以上脉证提示,伤寒经过吐下后,病已经离表,当然也不能再用汗法解表。如果再用解表发汗,就可能伤动经脉之气,即.发汗则动经.,使阳气更虚,不能荣养筋脉,.身为振振摇.,就是肢体战振摇动,甚则站立不稳而欲仆。治疗当用温阳健脾,降冲利水之法,轻者用苓桂术甘汤,阳虚重者用真
武汤。 苓桂术甘汤是苓桂剂群的代表,擅长治水气上冲,又能治痰饮内留等证。方中茯苓、白术健脾利水,桂枝、甘草补心阳之虚。同时,桂枝又善降冲逆之气。临床如果对苓桂术甘汤灵活加减,效果十分好:痰湿特盛者,可与二陈汤合方使用;眩晕重者,可加泽泻;兼见面热、心烦者,是阳气与水气相搏而有虚热的表现,可加白薇;兼血压高者,可加牛膝、红花、茜草;兼见脉结代者,去白术,加五味子;兼咳喘、面目浮肿、小便不利者,去白术,加杏仁或薏苡仁;兼夜寐、惊悸不安者,加龙骨、牡蛎等等。 苓桂术甘汤温中降逆,治疗以气上冲逆为主。有的注家认为,水邪属阴,其性沉降,本来不应该冲逆上乘,如果见到心下逆满、气上冲胸、心悸、头眩等上冲之症,多是与夹肝气上逆有关。桂枝辛温芳香,既可温通心阳,又可疏肝降气,治疗水气上冲必用。第C29条也是水饮之证,但它只有.心下满.,而且并不是.心下逆满.,也没有上冲的证候,因此用桂枝去桂加苓术汤。可见,都是水饮为患,治疗有用桂与去桂的不同,关键在于有没有上冲之证。 苓桂术甘汤的治病范围很广泛,加减化裁也很灵活,但减药味时通常都是去白术,而保持茯苓、桂枝、甘草不动。这就是所谓的.苓桂剂.,再加杏仁就是苓桂杏廿汤,再加生姜就是苓桂姜甘汤,再加五味子就是苓桂味甘汤。 68发汗,病不解,反恶寒者,虚故也,芍药甘
草附子汤主之。C69 芍药甘草附子汤方 搂爸发汗病不解 反恶寒者虚故也 少干附子汤治之 芍药甘草三两协 芍药三两 甘草三两,炙 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以上三味,以水五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温服,疑非仲景意。 70发汗后,恶寒者,虚故也;不恶寒,但热者,实也。当和胃气,与调胃承气汤。C71 第C69条与第C71条密切相关。因此,我们把这两条合起来学习。这两条告诉我们:发汗既可伤阳,也可伤津液。伤阳者多从寒化,伤津液者多从燥化。究其原因,发病有寒热之分,有阴阳之别。这些都体现中医辨证思想不是机械的,而是因人而异的。 .发汗,病不解,反恶寒者,虚故也.,为什么要发汗?意在言外,就是有表证。表证就会有恶寒,.有一分恶寒便有一分表证.,经过发汗就会解除。如果发汗以后.反恶寒.,指恶寒不仅没有解除,反而更加严重了。凭脉辨证,如果脉浮,浮为在表,还可以发汗。《伤寒论》有.一汗不愈而再汗.、.一下不愈可以再下.之说。如果脉不浮,反见沉、迟,则恶寒就是.虚故也.,发汗以后伤了营卫之气,不能固密体表,也不能温分肉,肥腠理,就会出现恶寒。 针对这种情况,就不要再发汗了,应当以.芍药廿草
附子汤.主之。芍药配甘草,酸甘化阴,主补营阴;附子配甘草,辛甘化阳,主补卫阳。 .不恶寒,但热者.,.但.字有限定的意思,强调只有发热,没有恶寒。不恶寒,提示发热并非表证所致。发汗以后,津液耗伤,胃中干燥,虽表解而里未和,就会出现蒸蒸而热,也就是.但热者.。.实也.,阳明胃家实了。 虽然是阳明实证,但还没达到大便燥结的程度,只是蒸蒸而热,所以既不能用小承气汤治大便硬,也不能用大承气汤治大便燥结,只需用调胃承气汤.微和胃气.,清胃泄热即可。 这一条是一个问题,两个方面,都是发汗后病不解,既有阳虚生寒者,也有津伤化燥者,体现了中医的辨证论治思想。 69发汗若下之,病仍不解,烦躁者,茯苓四逆汤主之。C70 搂救四逆煮神父 茯苓四逆汤方 汗下不解烦躁者 汗伤心液下伤肾 肾躁心烦得媾昌 茯苓四逆用之真 四逆汤中加参茯 六两茯苓一两参 茯苓六两 人参一两 甘草二两,炙 干姜一两半 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 上五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七合,日三服。
这一条论述误治后阳虚烦躁的证治。 .发汗若下之.,这个提法不是说发了汗,又泻下了,经过了两次的误治,而是说或者发汗,或者下之,只是一次误治。.若.是未定之词。 .病仍不解.,这个病仍然还没好,出现了下利、四肢厥冷、烦躁。其中,烦躁这个症状比较突出。这是由于误汗或者误下之后,不但伤了阳气,也伤了脾气。阳虚则阴盛,阴阳相搏,故见烦躁。大青龙汤的煎服法后有.汗多亡阳,遂虚,恶风烦躁.,可以印证这一条,包括干姜附子汤证那一条。久病见到烦躁,往往是阳气将亡,阴气独盛的反应,是很危险的一个现象。相比而言,干姜附子汤证是.脉沉微,昼日烦躁不得眠,夜而安静,不呕、不渴、无表证,身无大热者.,已有亡阳的征兆,烦躁通常较重。茯苓四逆汤证是.烦躁者.,只是阳虚,烦躁通常较轻。 针对这种情况,应当以.茯苓四逆汤主之.。茯苓四逆汤就是四逆汤加上人参、茯苓。四逆汤回阳救逆,人参、茯苓补中益气,茯苓还能安神定志。成无己注曰:.若病仍不解,则发汗外虚阳气,下之内虚阴气,阴阳俱虚,邪独不解,故生烦躁,与茯苓四逆汤,以扶阴阳之气。.也就是说,这个病是阴阳两虚,用四逆汤以补阳,用人参和茯苓以补阴,是阴阳两补之法也。不过,他把.发汗若下之.看作是同时进行的,这一点是不对的。 茯苓四逆汤治疗阳虚前提之下的烦躁,药力比干姜附
子汤轻,服法也和干姜附子汤不同,.上五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七合,日三服.,不像干姜附子汤.顿服.以急温,刻不容缓。 71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烦躁不得眠,欲得饮水者,少少与饮之,令胃气和则愈。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与五苓散主之。C72 五苓散方 七十一,五苓散;太阳病,就发汗, 大汗出,胃中干,心烦躁,不得眠, 欲饮水,少少舔,胃气和,则愈然。 若脉浮,小便短,身微热,消渴见。 五苓散,用之痊,方寸匕,白饮含。 白猪茯苓十八铢 泽泻一两六铢符 桂枝半两白饮和 多饮暖水汗出苏 猪苓十八铢,去皮 泽泻一两六铢半 茯苓十八铢 桂枝半两,去皮 白术十八铢 上五味为末,以白饮和,服方寸匕日三服,多饮暖水,汗出愈。 这一条论述太阳腑证中五苓散证的证治。因为膀胱是寒水之气,所以太阳病里寒水证比较多。《内经》曰:.太阳之上,寒气治之,中见少阴.,说明太阳是本寒标热之经。 这一节要分两段来体会,.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烦躁,不得眠,欲得饮水者,少少与饮之,令胃
气和则愈.为一段,是假宾定主的笔法。.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五苓散主之.为另一段,才是条文的主题,就是五苓散证。 .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发汗太过,就会.胃中干.,胃是水谷之海,津液干涸,阳气有余,就会.烦躁,不得眠.。 .欲得饮水者.,胃里津液一干涸,就求诸于外,就要喝水来滋润胃燥。.少少与饮之.,这种欲饮水是一种病态,已经胃气不和,如果喝急喝多了,就容易产生停水的问题。.令胃气和则愈.,水到胃了,胃燥缓解,胃气调和,这个病就好了,实际上就是.阴阳自和者必自愈.。胃燥较轻,尚能化生津液者,可以通过这种补水法来治疗,不必用药。胃燥较重,通常补水也不能自愈,要考虑用白虎汤、白虎加人参汤来治疗。 .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脉浮、微热,说明表不解。太阳之表叫太阳经证,经与腑如树之有枝也,是整体联系的。由于经表之证不解,加之大汗,膀胱腑气不利,气化功能失常,就会出现小便不利。小便不利,津液就不行,就又会出现消渴。什么是消渴?渴欲饮水,饮后小便不利,形成蓄水,就是膀胱里停水了。膀胱停水,津液就不能敷布。凡有所停而必有所缺,依然口渴,就是消渴。 五苓散证被称为假白虎汤证。.白虎烦渴热阳明.,也
会出现烦躁、口渴,但却是阳明气分大热所致。五苓散证是膀胱蓄水所致,其辨证要点是小便不利,与白虎汤证不同。与第一段的胃燥也不同,胃燥的病位在阳明胃,在中焦;五苓散证的病位在太阳膀胱,在下焦。 五苓散证实际上就是太阳的表里证,或者说是太阳的经腑证,外有太阳经证,内有膀胱气化不利的腑证,治当发汗利小便,以.五苓散.主之。五苓散由茯苓、猪苓、泽泻、桂枝、白术五味药组成,作散剂服,散者散也。.以白饮和.,就是用白米汤把药散调好。.服方寸匕.,方寸匕是古代量药的一种器具,约一寸见方大,一方寸匕以药不落为度,估计有现在的三钱左右。一天服三次。.多饮暖水,汗出愈.,《外台秘要》第四卷在五苓散的服法后说多饮暖水.以助药力.,也就是增强发汗之力,就像服桂枝汤后啜热稀粥来助发汗解肌之力一样。 五苓散是两解之法,既发汗又利小便,使外窍利而下窍通。外窍就是皮毛腠理,下窍就是尿道。五苓散的组方意义和小青龙汤有一定共性,小青龙汤是外解表寒,内散寒饮;五苓散也是外散表邪,内利水气,都是表里两解之剂。如果没有表证,只是小便不利的蓄水之证,五苓散也可用,因此,不要被表证所局限。苓者,令也,能行肺,利三焦,以至于膀胱,.肺为相傅之官,治节出焉.,也就是所谓的.五苓散者,通行津液,克伐水邪,以行治节之令也。.大而言之,就是能调节人身上的阴阳气水。《内经》
曰:.少阳属肾,上连于肺,故将两脏?.,少阳就是手少阳三焦,.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水道就是三焦。水和气是阴阳平衡的物质基础。五苓散利小便,实际上就是利三焦,也是利肺气。因此,也不要被膀胱所局限。 五苓散的临床应用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利水以行津液;第二,利湿邪;第三,治风湿疫气。利水,体现在五苓散治疗太阳蓄水证。利湿,体现在《金匮要略》茵陈五苓散治疗湿重于热的黄疸。治风湿疫气,《博文类纂》记载了春夏之交和夏秋之交,.淋雨乍歇,地气蒸郁,令人骤病.,不但下雨,天气还热,地气向上蒸郁,自然界湿气太盛,使人发病,可以用五苓散治疗。

hhbffq 发表于 2014/4/13 23:32:14

72发汗已,脉浮数,烦渴者,五苓散主之。C73 这一条承上条补述五苓散的脉证。 太阳病发汗后,表邪不尽,故见脉浮数。表邪随经入里,膀胱气化失司,下焦蓄水,津液不能上滋,故见心烦、口渴。.烦渴.,亦有解为渴甚的。既为太阳膀胱蓄水,必见小便不利之主证。其治仍以五苓散发汗利小便。 73伤寒汗出而渴者,五苓散主之。不渴者,茯苓甘草汤主之。C74 茯苓甘草汤方 奇山汗渴水蓄膀 表里两解五苓良
中焦停水不渴者 治用茯苓甘草汤 一甘二桂温心阳 温胃化饮三两姜 二两茯苓畅三焦 通阳利水功效强 茯苓二两 桂枝二两,去皮 生姜三两,切 甘草一两,炙 上四味,以水四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温三服。 这一条以对比鉴别的方法,论述膀胱蓄水与胃脘停水证治之不同。 .汗出而渴者,五苓散主之.,汗后太阳之气被伤,膀胱气化不利,水蓄下焦,津液不能输布上承,故必见口渴、小便不利之证,治应以五苓散。若汗后胃阳被伤,胃失腐熟之权,以致水停中焦,因其无关下焦气化,故口不渴而小便自利,治应以茯苓甘草汤温胃化饮,以安心下之悸。与第C370条所载的茯苓甘草汤证合参,可知有.心下悸.。临床推按此类病人的上腹部,可听到振水音。 茯苓甘草汤由茯苓、桂枝、生姜、甘草组成,与前述苓桂术甘汤仅白术一药之差,但其主治却有所不同。茯苓甘草汤证为水渍入胃,阻遏清阳不伸,故以脘痞,厥而心下悸为主证;苓桂术甘汤证为心脾两虚,不能镇水于下,水气上冲,故以心下逆满、气上冲胸、头眩、心悸为主证。本方用生姜意在温胃通阳以散水邪,用时应注意生姜剂量,一般以12g至15g为宜。由于胃脘停水不易速消,故可连
续多服几剂,或与健脾方药交替服用,才可使疗效提高并得以巩固。 74中风发热,六七日不解而烦,有表里证,渴欲饮水,水入则吐者,名曰水逆。五苓散主之。C75 这一条论述太阳蓄水而致.水逆.的证治。 太阳中风,寒热、头痛,六七日表不解,邪气随经入腑,以致经腑俱病,故称.有表里证.。口渴能饮,饮不解渴,即所谓消渴,是太阳蓄水见证之一。若口渴能饮,水入则吐,吐后仍渴,再饮再吐,则称为.水逆.。水逆即水邪上逆作吐之意。其临床表现特点是饮水即吐,进食却不吐,一般吐水而不吐食。病因非痰、非火、非食、非郁、非寒,而是由水邪上逆所致,故以.水逆.命名。由于此证为水蓄膀胱,气化不行,所以在渴饮的同时必见小便不利一证。此证水遏于下而气化不利,上迫于胃而胃气不降,故见吐水;津不上承,故见口渴不止,从而形成再饮再吐,而渴仍不解之证。吐水而饮不解,我们简称之谓.水吐.。治疗用五苓散解表利水,俾小便利,则气化行,津液通达,胃气因和,而口渴自止,水逆自愈。 这一条提示我们:水性润下,火性炎上,是事物的普遍性。但是,当膀胱蓄水,小便不利,下窍不通之时,水邪也可犯于上而发生种种上逆的病证,是事物的特殊性。水邪上逆,不但可形成水逆证,若影响肺气不降,也可见胸闷而喘;影响头目清阳之气不利,还可见眩晕。证候虽
异,原因却同。《金匮要略》用五苓散所治之癫眩,就是水邪上逆,冒蔽清阳所致。 我曾治河北晋县一王姓男青年,患癫痫,虽屡用苯妥英钠等抗癫痫药物,不能控制发作。自述发病前感觉有气从下往上冲逆,至胃则呕,至心胸则烦乱不堪,至头则晕厥,人事不知,少顷则苏醒。小便频数,但排尿不畅,尿量甚少。脉沉滑,舌质淡嫩,苔白。我辨为太阳膀胱蓄水,水气上逆,冒蔽清阳之证,以利水通阳,温养心肾之法治疗。方用泽泻18g、茯苓12g、猪苓10g、白术.lOg、肉桂3g、桂枝lOg。连服九剂,癫痫发作竞得以控制。临床实践证明,对于阳虚水泛型的癫痫病,还可用真武汤治疗,或以五苓散与真武汤合方使用,皆有良好的疗效。 75未持脉时,病人手叉自冒心,师因教试令咳而不咳者,此必两耳聋无闻也。所以然者,以重发汗,虚故如此。C76 这一条论述重发汗以致心肾阳虚的证候。 .病人叉手自冒心.,以双手护持于心前区。凡有所冒,必有所苦,提示有心悸一证。然而,心悸有虚、实之异,实证者必自护而拒按,虚证者则喜按而使悸动减缓。医生让病人咳嗽,若病人毫无反应,说明病人.两耳聋无闻.。由于两耳聋无闻发生于重发汗之后,故属虚证无疑。汗出太多。伤及心阳,则心悸而.叉手自冒心.;伤及肾气,肾开窍于耳,则.必两耳聋无闻也.。
76发汗后,饮水多,必喘,以水灌之,亦喘。C77 这一条论述误用饮冷或水疗致喘。 .以水灌之.,.灌.当.洗.讲,就是洗澡。这一条说洗澡包括两层意思:其一,指人的日常活动,人有了病以后,尤其是发了汗以后,觉得浑身粘腻不爽,就以水洗澡。其二,汉朝有一种水疗法,属于物理疗法。以后还要讲到的一条.病在阳,应以汗解之.,病在阳就是病在太阳,应当用汗法,.反以冷水潠之.,反而用冷水往身上喷洒,就像淋浴一样,降低体温,就是典型的水疗法。 发汗以后,正气尚虚,如果以水灌之,就容易伤肺气,.形寒饮冷则伤肺.。.以水灌之,亦喘.是形寒,形寒就会毛窍不通而肺气不利;.饮水多,必喘.是饮冷,饮冷就会肺经不通而肺气不利。肺气不利就会发生喘。因此,我们就理解为什么发汗后饮水要.少少与饮之.,这是有预防意义的,带有一定的护理学知识。 76发汗后,水药不得入口为逆,若更发汗,必吐下不止。C78 这一条论述发汗以后因损伤胃阳致水药不得入口。 发汗以后,也有损伤了胃阳之气的,导致水和药都不得入口,就是水药不得下咽,这就是治疗之逆了。.若更发汗.,再给他发汗,就会.吐下不止.。脾胃虚寒更重,胃有寒则吐,脾有寒则泻下。
76发汗吐下后,虚烦不得眠;若剧者,必反复颠倒,心中懊憹,栀子豉汤主之。C79 栀子豉汤方 气死六条栀子豉 汗下虚烦心懊憹 十四枚栀四合豉 先煮栀子豉后熬 呕者再加五两姜 少气二两炙甘草 栀子十四枚,擘 香豉四合,绵裹 上二味,以水四升,先煮栀子,得二升半,内豉,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为二服,温进一服。得吐者,止后服。 76若少气者,栀子甘草豉汤主之。若呕者,栀子生姜豉汤主之。C80 栀子甘草豉汤方 于栀子豉汤方内,加入甘草二两,余依前法。得吐,止后服。 栀子生姜豉汤方 于栀子豉汤方内,加入生姜五两,余依前法。得吐,止后服。 这一条是论述火证的证治。水证和火证,前后衔接,是本着连贯性、联系性的目的来写的。 我们归纳一下第C79条以前的太阳病。一类是太阳表证,不是麻黄汤证就是桂枝汤证,治疗以汗法为主。一类是邪气传里,传到阳明可形成白虎汤证,传到少阳可形成
小柴胡汤证,本经传本腑可形成五苓散证。 栀子豉汤证不是传经,而是通过另一种途径传变,是邪气由表传到胸或上脘。.邪气传里必先胸.,太阳之气受气于胸中。关于这一点,我们在桂枝去芍药汤证条已经讲过。 虚烦是证候名,是由太阳表邪传变而来的。太阳病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也不外乎汗吐下法而已,如果邪气已解,这个病就好了。如果在表的邪气没解,反而由表郁于心胸并化热了,就会形成栀子豉汤证。为什么叫做.虚烦.?.烦.有两种意义:其一,强调是热邪为患,.烦者热也.;其二,证候以烦为主。.虚.是和.实.做对比的。邪气发烦有表里寒热虚实之分。表热郁于胸部,如果再和有形之物相凝结,就叫实烦,譬如大结胸证;如果没有夹杂有形之物,就叫虚烦。.虚.字有鉴别诊断的意义。也有注家认为,这个病发生于汗吐下以后,正气乍虚,热邪未解,故称虚烦。我认为这种看法不很贴切。 热郁胸膈证以.虚烦不得眠.为主症,严重的还会出现.必反复颠倒,心中懊憹.。.不得眠.和.反复颠倒.意思相近,但是后者强调翻来覆去,难以入睡,程度更重,其原因就是.心中懊憹.。.懊憹.念ào nǎo,念ào nóng也对。心里懊憹,愦愦然而有无可奈何之状。刘河间的《伤寒直格》把这种感觉形容为像巴豆或者草乌头中毒一样,难受在里。
针对这种情况,就要清热除烦,用栀子豉汤。方中栀子苦寒,能导心火以下行;体轻,又能寓宣于清。也就是说,栀子既能清内热,还能解火郁。豆豉解表宣热,降利胃气。相比而言,方中栀子主降,豆豉主宣,栀子降中有宣,豆豉宣中有降,得其阴阳寒热升降的作用,才能散郁开结。也有注家认为,栀子色红,豆豉色黑,取象比类,故栀子导火以下行,豆豉引阴气以上升。同时,栀子体轻,有宣有透,清利湿热的效果是很好的,如茵陈蒿汤中就用栀子利小便。 后世医家继承了《伤寒论》的用法,在治疗心烦时用栀子而不用黄连、黄芩。例如,.逍遥利脾而清肝,血虚骨蒸寒热烦.,如果出现心烦,要加栀子和牡丹皮。再如,.越鞠丸治六般郁,气血痰火湿食因,芎苍香附兼栀曲,气畅郁舒痛闷伸.,针对火郁用栀子。 方后注有.得吐者,止后服.之句。如果理解成服后必吐,那么栀子豉汤就成吐剂了。根据我的临床体会,服这个方有时候吐,有时侯不吐,得看具体情况。我治过一位王姓男子,20多岁,感冒发热几天后出现了心中懊憹,心烦,坐卧不宁。我去看的时候,他烦得厉害,脉很数,舌头也很红,还略有黄苔。我开了一个栀子豉汤,他服后当晚就吐了,然后就安然睡着了,脉象也不数了。这种吐就是正气驱邪外出的表现。如果是在肠胃,往往是由大便泻下而解,.虽暴烦下利,日数十行,必自止。所以然者,
以腐秽当去故也.。如果也是烦郁,邪的势力还比较轻,有的时候就不吐。 .若少气者,栀子甘草豉汤主之.,热邪胸中,必然伤气,就会出现.少气.。少气和短气不同,少气是呼吸微弱,自觉气不够用;短气是呼吸促迫,又有所阻隔。因此,少气为虚,短气为实。由于有火郁,故不能用人参、黄芪以补之,只能加甘草以缓之,兼能益气,又不助烦热。 .若呕者,栀子生姜豉汤主之.,郁热迫胃,胃气上逆,就会作.呕.。《医宗金鉴》说过热能迫胃饮而上逆。由于有火郁,故不能用燥烈之半夏,只能加生姜以降逆止呕,兼散胃中的水饮。生姜与栀子相配,既能散火郁,散水饮,还能和胃健胃。

hhbffq 发表于 2014/4/15 19:57:00

77发汗、若下之而烦热,胸中窒者,栀子豉汤主之。C81 78伤寒五六日,大下之后,身热不去,心中结痛者,未欲解也,栀子豉汤主之。C82 这两条分别论述火郁影响气分和血分的证治。 .发汗,若下之.,是病的来路。.烦热.,既可指心烦而身热,又可指心烦特甚,二说皆通;.胸中窒.,窒者塞也,胸中气窒塞不快。第C81条的重点在于新增的胸中窒,提示只影响了气分,还没影响到血分,因此胸中窒而不痛。热结于气分,症状虽异,病机却没变化,因此仍以.栀子豉汤主之.,不必加枳壳之类的利气药。
.伤寒五六日,大下之后.,是病的来路。.身热不去.,身热还不解;.心中结痛者.,.心中是狭义的,不要当胸字理解,就是心里。火郁进一步加重,影响了心主血脉的功能,不通则痛,就会出现疼痛,所以说.未欲解也.。热结于血分,症状加重,病机依然没有变化,因此仍以.栀子豉汤主之.,不必加丹参、郁金之类的活血化瘀之药。 79伤寒下后,心烦、腹满、卧起不安者,栀子厚朴汤主之。C83 栀子厚朴汤方 朴须四两枳四枚 十四山栀亦妙哉 下后心烦还腹满 止烦泄满效兼该 栀子十四枚,擘 厚朴四两,姜炙 枳实四枚,水浸,去穰,炒 以上三味,以水三升半,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二服。温进一服,得吐者,止后服。 这一条论述虚烦兼腹满的证治。 伤寒误下以后,热邪内入,上到胸中,故见心烦,甚则卧起不安;下到胃脘,胃气不利,故见腹满。这种腹满和阳明胃家实不同,只是热与气结而壅于胸腹之间。如果有实邪的话,就应该出现腹痛便秘。治以栀子厚朴汤清热宣郁,利气消满。 栀子厚朴汤由栀子、厚朴、枳实组成;实际就是小承气汤去大黄加栀子。因其腹满仅是气滞而无腑实,故不用
大黄泻下;因其表邪已化热入里,迫及脘腹,故不用豆豉之宣透。方用栀子清热除烦,枳实、厚朴利气消满。 我到湖北潜江县看过一位董姓妇女,37岁,主症就是心烦懊憹,越到晚上越厉害,必须跑到空旷之地看一看,心里才觉得好些。同时,还有脘腹气胀,如有物堵塞,脉弦数而舌尖红,舌根部苔黄,小便色黄,大便尚可。我辨为胸膈心胃火郁,胃气不和,就开了栀子厚朴汤。她服了以后就好了,也没发生吐。 80伤寒,医以丸药大下之,身热不去,微烦者,栀子干姜汤主之。C84 栀子干姜汤方 八十伤寒医大下 身热不去而微烦 二两干姜十四栀 清上温下利痛安 栀子十四枚,擘 干姜二两 上二味,以水三升半,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二服。温进一服,得吐者,止后服。 这一条论述虚烦兼中寒下利的证治。 .丸药.,就是汉朝流行的一些泻下丸药,一种是巴豆制剂,为热性泻下剂,另一种是甘遂制剂,为寒性泻下剂。这两种泻下制剂的力量都很强烈,所以说.大下.之。 伤寒在表,大下徒伤中气。太阳之邪在表不解,故见.身热不去.;邪热已有入胸中之势,故见.微烦.;大下之后,脾阳受伤,运化失职,故当有续自下利之证。
针对这种情况,应当用.栀子干姜汤主之.。方中栀子清热除烦,干姜温中止利。这是寒热并用的方法。 81凡用栀子汤,病人旧微溏者,不可与服之。C85 这一条论述栀子豉汤的禁忌证。 .凡用栀子汤.,包括第C79条到第C85条,如果.病人旧微溏.,脾胃阳虚之人经常出现溏便,即使出现了烦热证,也不要用栀子鼓汤。这是因为中医治上者必顾下,治热者必远寒,栀子豉汤性寒,走而不守,能使脾肾阳气受损,所以不能服用。我个人的体会,实在要用栀子豉汤,要注意两点:其一,量要小;其二,援栀子干姜汤例,加入温补脾肾的药物,寒热并用。 82太阳病发汗,汗出不解,其人仍发热,心下悸,头眩,身瞤动,振振欲擗地者,真武汤主之。C86 一枚附子二两术 芍苓三两生姜入 汗出不解悸眩瞤 驱寒镇水用真武 这一条论述太阳病过汗伤阳而致阳虚水泛的证治,要和五苓散证联系起来体会。 .太阳病,发汗.,太阳病应该发汗,.汗出不解.,如果汗出太多,会损伤少阴肾中阳气,病必不解。.其人仍发热,心下悸,头眩,身瞤动.,少阴阳气亏虚,水寒之邪内盛,阳气外越,故见发热。肾为主水之脏,阳虚则主水无
权,阴邪搏阳,故见心下悸,头眩。阳虚阴盛,周身经脉失于阳气的充养,故见身瞤动,振振欲擗地。振振就是振摇,欲擗(倒、仆之意)地就是站立不稳。以上就是水邪泛滥周身的典型证候。 关于.心下悸.,有的注家认为是心下(胃脘)悸动,有的注家认为是心悸。根据我个人临床的观察,这两种情况都有。水邪上逆,阴来搏阳,到了胃脘就会心下悸,到心脏就会心悸。陈慎吾老大夫用真武汤和苓桂术甘汤合方治疗水气凌心的心悸,效果非常好。 阳虚水泛证不但会出现头目眩晕,还会出现头疼。我看过一个司机,主症是一到晚上就头疼,有时要把脑袋往墙上撞,或者用拳头打脑袋,才能缓解,屡治不效。我开过三四个方子,也都不见效。我就跟他细谈,病究竟是怎么得的?他说自己是司机,夏天上班喝不着水,下班以后很渴,就喝凉水,喝完觉得挺舒服,可是头疼了。我再一看这个人,脸色黧黑,脉沉,是典型的水证。我就又开了真武汤,服了以后就好了。 针对这种情况,应该用真武汤驱寒镇水扶阳。少阴阳气坐镇于下,镇伏下焦寒水。此方能扶少阴阳气以制水,故原名玄武汤。后来因避讳才改为真武汤。陈修园方歌说:.生姜芍茯数皆三,二两白术一附探,便短咳频兼腹痛,驱寒镇水与君谈。.在这里就不讲真武汤的组方意义了,等讲少阴病篇的时候再介绍。
真武汤证与五苓散证均为水证,应加以鉴别:前者是少阴水脏阳衰,司水无权而水邪泛滥,主症是发热、心下悸、头眩、身瞤动、振振欲擗地等;后者是太阳水腑气化失常而水液停蓄,主症是口渴、小便不利、心烦等。 83咽喉干燥者,不可发汗。C87 84淋家不可发汗,发汗必便血。C88 85疮家虽身疼痛,不可发汗,发汗则痓。C89 86衄家不可发汗,汗出必额上陷,脉急紧,直视不能眴,不得眠。C90 87亡血家,不可发汗,发汗则寒栗而振。C91 88汗家重发汗,必恍惚心乱,小便已阴疼,与禹余粮丸。C92 89病人有寒,复发汗,胃中冷,必吐蛔。C93 从第C87条到第C93条是不可发汗的示例。 太阳病的治疗是以汗法为主的。关于发汗的法则,我们在前面已经介绍过了。这七条分别是.咽淋疮衄血汗寒.,重点论述虚人即使有邪气存在,也不可发汗的情况。 .咽喉干燥者,不可发汗.,这一条的体例和其他六条不一样,没有描述发汗后的坏证,故可能有阙文。咽喉是人身上的要地,喉通于肺,咽通于胃。中医学认为,.头为诸阳之会.,而咽喉则是.诸阴之所集也.,足少阴之脉更是贯于喉的。因为咽喉发声音,进饮食,通呼吸,所以必须有足量的阴液来充养它。咽喉之处出现干燥,说明不是
一般的阴虚问题,而是少阴之阴、太阴之津液不足。即使有伤寒表证同时存在,也.不可发汗.,因为汗.生于阴.,发汗就会伤阴助阳,出现不良后果。 .淋家不可发汗,发汗必便血.,.淋.是小便不利,有时小便还疼痛。病的时间比较长的人,叫做淋家。淋病一般都是膀胱有热,肾阴被伤所致。肾与膀胱相表里,膀胱之热要解,必然要影响所合的脏,就要伤少阴之阴。膀胱腑有热,少阴脏阴虚,因此不可发汗。强发少阴阴虚之汗就会动血,出现.必便血.。 .疮家,虽身疼痛不可发汗,发汗则痓.,.痓.,赵本作.痉.,是指经脉拘急,角弓反张。.疮家.,指久患疮疡,长期流脓流血之人。.虽身疼痛.,有的注家认为是由于长期流脓流血损伤营卫,不能充养肢体所致,有的注家认为是由于疮家又患了伤寒,寒邪束表所致。不管是哪种情况,如果误发虚人之汗,就会发生痉病。实际上,痉既属于外感,也属于内伤杂病。即使疮家不发汗,也有出现痉证的可能。因此,要是再误发其汗,就会促使痉病的出现。《医宗金鉴》在.杂病心法要诀.中说.痉病项强背反张,有汗为柔无汗刚,生产血多过汗后,溃疮狗咬破风伤。.其中,.过汗后.就是发汗以后;.溃疮.,就是疮家。 .衄家不可发汗,汗出必额上陷,脉急紧,直视不能眴(xiàn).,.眴.,也有念huàn或xuàn,三个音都可以。还有的版本作.直视不能瞬(shùn).。.眴.,目摇也。.不
能眴.,就是眼睛转动不灵。这一条有争论,除了原文的断句外,还有这样的断句:.衄家不可发汗,汗出必额上陷脉急紧.。解释也不同。.额上陷.,有的注家认为是额上陷脉,急紧是在边上;.脉急紧.,有的注家认为是寸关尺的脉急紧。我对这两种解释是不同意的,认可.额上陷,脉急紧.。.衄家.,久患鼻衄的人。鼻衄属于阳络出血,大便下血属于阴络出血。阳经有热就会出现鼻衄,出血就会伤阴耗血,反复发作就会形成阴虚内热之证。即使有伤寒表证,也不可发汗。如果强发阴虚之汗,就会伤阴助热。阴血受伤,额上的肌肉就会塌陷,头额的血脉就会急紧。诸脉皆系于目,而脉急紧,就会两目直枧,眼球转动不灵。阳盛阴虚,阴不涵阳,就会失眠。 .亡血家不可发汗,发汗则寒栗而振.,.亡.,作失字讲,不是灭亡之意。凡是反复出现失血的人,就叫亡血家。反复失血,必然血虚。即使有伤寒表证,也不可发汗。如果强发亡血家之汗,不但伤其阴血,也会伤其阳气,出现浑身冷,甚至寒战。 .汗家重发汗,必恍惚心乱,小便已,阴疼,与禹余粮丸.,.汗家.,就是经常出汗的病人。久汗必虚,即使有伤寒表证,也不可发汗。汗为心之液,心主血,也即汗为血之液。强发汗家之汗,心液必然受损,心虚则神虚,就不能任物,出现精神恍恍惚惚,不能自主。.恍惚.,不明之貌,就是似明非明,似暗非暗之状。心和小肠相表里,
心阴虚导致小肠阴虚生热,就会出现.小便已,阴疼.。针对这种情况,应该用禹余粮丸治疗。不过,这个方子已缺。蔡正言在《甦生的镜》中补出了这个方子的组成,可供参考,就是禹余粮、龙骨、牡蛎、铅丹、茯苓、人参共研为末,粳米为丸,朱砂为衣,丸如绿豆大,每次服一二钱。 .病人有寒,复发汗,胃中冷,必吐蛔.,.病人有寒.,就是脏腑有寒,是概括之词。.复发汗.,.复.作.反.讲,如果还发汗,脏寒就更甚了。脏腑虚寒,胃气上逆,就会呕吐。如果肠中有蛔虫,甚至会把蛔虫吐出来。根据临床经验,吐蛔不止者预后不良。如果吐蛔而不能食者,就有胃败的危险。还有一种说法,如果吐死蛔也预后不好。 概括以上七条的内容,就是正虚者不可发汗。关于伤寒夹虚证,我们前面讲过的.尺中脉微.以及.尺中迟者不可发汗。何以知之然?以营气不足,血少故也.,是从脉象说的,这七条是从证说的,要前后连接起来理解。对于这些病证,并非绝对不可发汗,张景岳有补阳发汗之法,《千金方》有滋阴发汗之法,还有补气养血发汗之法。 以上七条提示我们不能只看到邪气,忘掉了正气,必须贯彻保胃气、存津液的思想。后汉时期的医疗条件有限,为了避免出错,就必须有一套防患于未然的方法。另外,还有人认为以上七条是麻黄汤的禁忌证。 90本发汗而复下之,此为逆也;若先发汗,治不为逆。本先下之,而反汗之为逆;若先下之,治
不为逆。C94 这一条论述表证、里证的治法,从病位来讲,是一般性的常规,也就是常法。 这一条有两层意思。第一层意思很简单,.本发汗.,既然是一个表证,就应当发汗,所以加个.本.字。.而复下之.,反用泻下之法,.此为逆也.,是不顺于理的。.逆.就是不顺的意思。如果先发汗,就.治不为逆.。.本先下之。而反汗之为逆.,本属于里证,应当泻下,如果发汗,也是不顺于理的。.若先下之,治不为逆.。 第二层意思稍微深刻一些。.若先发汗,治不为逆.,.本先下之,而反汗之,为逆.,都有个.先.字,有先就必有后,所以这个病不是一个方面的问题,而可能是两个方面的问题。既然是有两个问题,在治疗上就要分先后。.本发汗.,本应当先发汗,发汗是不是病都好了?也不尽然,有的一汗而解,有的汗后不解。表邪要不解,可以再汗,.而反下之,此为逆也.。为什么要泻下?推测有表里证。但是,即使有表里证,表证不解的时候还得先解表,这才是常法。.本先下之,而反汗之为逆.,病有表证,也有里证,但是里证比表证要重一些,这时候就应当先下之,然后再治表。如果按照先解表而反汗的常法来治疗,那也是错误的。

hhbffq 发表于 2014/4/16 04:19:17

91伤寒医下之,续得下利,清谷不止,身疼痛者,急当救里;后身疼痛,清便自调者,急当救表。
救里宜四逆汤;救表宜桂枝汤。C95 这一条论述表里缓急的治法。与上一条不同,这一条讲变法。 .伤寒医下之.,太阳病用了泻下之法,.续得下利.,随着泻下就下利,.清谷.,就是完谷不化,说明少阴阳气虚寒,不能够蒸化水谷,所以叫做少阴下利。其程度是.不止.,泻的很重。误下之后表证好没好啊?.身疼痛者.,太阳的表邪还不解。这叫标本缓急,太阳和少阴为表里,疼痛是太阳标寒,清谷不止是少阴本寒。此时里证急为主,表证缓为次,我们就不能按照一般的先表后里的常规治疗,因为脾肾之气已不固,如果强发虚人之汗,不仅发不出汗来,而且还会拔阳气之根,出现亡阳之变。.急当救里.,下利清谷是主要矛盾,关乎一身阳气的存亡,.救里宜四道汤.,四逆汤回阳救逆,补少阴之阳,治下利清谷。如果少阴阳气恢复了,少阴和太阳为表里,太阳之气也就充足了,表证的身疼痛就可以解了。 .后身疼痛,清便自调者.服了四逆汤之后,虽然下利清谷好了,但也可能表证的身疼痛还没好,表证就上升为主要矛盾了。为什么也加上一个.急当救表.呢?这个病是一个表里证,阳虚而有寒,表邪而不解。虽然现在大便已能自调,但毕竟已经发生过少阴阳虚的问题了,如果不对表证给予应有的重视,邪气还要往里传。.救表宜桂枝汤.,虽然有身疼痛,也不能用麻黄汤,因为误下后,阳气
刚恢复,不耐峻攻,只能用桂枝解肌和表。 92病发热,头痛,脉反沉,若不差,身体疼痛,当救其里,宜四逆汤。C96 这一条论述表里同病当先救里的变法,和上一条的意思类似,不过更具体。 .病发热,头痛.,这是太阳病,当见浮脉,现在不浮,.脉反沉.,沉是少阴脉,主少阴阳虚有寒。脉证不符,是从证,是从脉,还是脉证皆从呢?如果从证,当用汗法,但脉象又不允许发汗。根据太阳和少阴的表里关系,必须重视少阴的沉脉。既然是太阳少阴两感,可以用麻黄附子细辛汤或麻黄附子甘草汤以温经散寒,就是外散太阳之寒,内温少阴之寒。 用了温经散寒法之后,.若不差.,虽然有.身体疼痛.的表证,仍然.当救其里.,不要考虑表证了。因为温经散寒之法都没解决问题,说明少阴阳气虚衰较甚,非专一地补少阴不可了,不能够再加上麻黄、细辛,发散少阴阳气。也就是说,少阴阳气不足是主要问题,太阳表证是次要问题。要舍证以从脉,用四逆汤回阳救逆,补少阴之阳。 我去年冬天看过一个肝硬化腹水的病人,主诉就是腹部有水,憋闷难忍。我一看,面色又青又黑,脉弦软而无力,手也发凉。自述背部总有凉气。一派阳虚之象,所以我没用利水之法,开了附子、干姜、人参、黄芪等温补之药。这人的腹水逐渐消了,也能上楼了,现在还活着。
希望大家很好地体会以上三条。虽然太阳病篇是讲解决表证的问题的,但表证也经常和里证有联系。再讲了太阳表证的汗法常规之后,张仲景紧接着提出表里缓急的问题,是有其深意的。 93太阳病,先下之而不愈,因复发汗,以此表里俱虚,其人因致冒,冒家汗出自愈。所以然者,汗出表和故也。里未和,然后复下之。C97 这一条论述汗下失序以致眩冒的治法。 .太阳病,先下之而不愈,因复发汗.,太阳病应当先发汗,反而先下之,当然治不好。.因复发汗.,下完了以后又给他发汗。汗下的颠倒使.表里俱虚.,下法伤里,汗法伤表。凡是表里两虚,太阳表邪大多不解除,冒者,有所遮蔽,由清阳之气被邪气遮障所致。没有头痛项强,只是眩冒,说明邪气不太重,故不要发汗。经过几天的恢复,阴阳自行调和,就有汗出自愈的机会,.所以然者,汗出表和故也.。.得里未和.,.得.有延迟的意思,眩冒虽然好了,如果还有大便不通或心烦,就是阳明胃气不和,.然后复下之.,可以用调味承气汤之类轻下以和胃。 太阳病表邪不解,不但会有头疼,还会有眩冒。这一条对太阳病的证候给予了补充。以证测因,眩冒者偏于风邪,正所谓.无痰不作眩.,.无风不作眩.。临床上有一些眩冒之人,譬如梅尼尔氏综合征,眩晕得厉害,经常出一身汗就好了。
94太阳病未解,脉阴阳俱停,必先振慄,汗出而解。但阳脉微者,先汗出而解;但阴脉微者,下之而解。若欲下之,宜调胃承气汤主之。C98 这一条论述战汗作解的机理。 在太阳病未解的过程当中,突然见.脉阴阳俱停.。对于.停.字,有的注家认为指停止,也就是脉有停跳。有的注家认为是调停,也就是脉象调和。这两个说法都有一点儿牵强附会。赵本注.一作微.,也就是脉阴阳俱微,或者脉阴阳俱沉。战汗作解以前大多出现脉沉,甚至似有似无,血压也随之降低。为什么脉阴阳俱微或者是俱沉?因为病机是阳气被邪所郁,正气要拒邪予外,就有一个先屈而后伸,郁极乃发的过程。譬如拳击时要把拳头收回来以积蓄力量,然后再打出去。 .必先振慄.。.振.、.慄.是两个症状。.振.是浑身摇动,.慄.是从心里发冷,类似于寒疟。战、振、慄实际上都是对寒战的描述。这种寒战比真武汤证的.振振摇欲擗地.有力。为什么会出现.振慄.?机理与.脉阴阳俱停.类似,也是正气在积蓄力量,振慄后就会发热并.汗出而解.,也就是所谓的战汗。此时脉象也不沉了。振慄时间的长短与正气强弱有关,短者只有十几分钟。 战汗作解,就是邪正相争,正胜邪却,《医宗金鉴》叫.正胜邪却战汗平.。也有寒战而不出汗的,因为正不能胜邪,就必须用一些扶助正气的药了。环境对战汗也很重要,
室温太冷太热都不利于战汗而解。如果寒战的时候出现口渴,或者心里发空,可以让患者吃点儿东西。张景岳医案中记载,寒战而汗不出者,可以把羊肉切成核桃块那么大,煮得烂熟,给患者服用,以补益气血,汗就出来了。还可以喝水、葡萄酒、热米汤,以增加汗源。另外,温病也有战汗,瘟疫也有战汗,瘟疫里战汗更多,所以外感热病都有一个战汗的问题。战汗还可以见于服药以后,譬如服小柴胡汤后就会出现战汗,共同的机理是正胜邪却。 我年轻的时候在大连看过一个患者,一位姜姓男子的爱人生完孩子以后发高烧不退,时值盛夏,为了避免产后受风,他的老母亲把门窗都堵上了,还让儿媳妇穿棉裤、棉袄,捂得很热。我一看,高热,脉洪大,舌苔黄。自述口渴而婆婆不让喝水。我令患者喝水,并开门窗通气。时间不长,患者就出现了寒战,脉也转沉了,然后出了一身汗,热势就退了。这是由于津液不足,战汗没有汗源,喝水补充汗源就可战汗作解了。 95太阳病,发热汗出者,此为荣弱卫强,故使汗出,欲救邪风者,宜桂枝汤。C99 这一条补述太阳中风卫强营弱的病机。 .荣弱卫强,故使汗出.,营弱卫强,卫有风邪叫卫强,卫受邪而不固密营,营就弱,所以发热、汗出。治疗要解肌祛风,用桂枝汤。太阳病篇到了这条,关于伤寒中风、麻黄、桂枝、大小青龙、葛根五个汗法,张仲景已经都交
代了,表里缓急也谈了,禁汗法也谈了,发汗法也谈了。除了蓄血的腑证在后边讲以外,表证都已经讲完了。后面就要讲邪气由太阳之表往半表半里传变的小柴胡汤证了。这一条既总结以前,又指导以后。 96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咳者,与小柴胡汤主之。C100 小柴胡汤方 伤寒中风五六天 往来寒热胸胁满 默默不欲用饮食 口苦咽干两目眩 心烦喜呕腹中痛 胁下痞硬小便短 或渴或咳或不渴 又或不呕胸中烦 身有微热心下悸 小柴胡汤是首选 柴胡八两少阳凭 枣十二枚夏半升 三两姜参芩与草 去滓再煎有奇能
加入一枚栝蒌实 胸烦不呕去夏参 渴者去夏加花粉 四两蒌根两半人 加入三两白芍药 能治腹疼去黄芩 胁下痞硬去大枣 四两牡蛎要记真 小便不利心下悸 芩去四两茯苓神 外有微热不渴者 加桂三两去人参 咳嗽去掉枣生人 五味半升二姜镇 柴胡半斤 黄芩三两 人参三两 甘草三两 半夏半升,洗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三枚,擘
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后加减法: 若胸中烦而不呕,去半夏、人参,加栝蒌实一枚。 若渴者,去半夏,加人参,合前成四两半,栝蒌根四两。 若腹中痛者,去黄芩,加芍药三两。 若胁下痞硬,去大枣,加牡蛎四两。 若心下悸,小便不利者,去黄芩,加茯苓四两。 若不渴,外有微热者,去人参,加桂三两,温复取微汗愈。 若咳者,去人参、大枣、生姜,加五味子半升,干姜二两。 这一条论述少阳病的证治。 .伤寒五六日中风.,是一个倒装句,是汉代的笔法。什么意思?是说以上所说的伤寒也好,中风也好,都是太阳病,这是对前文的总结。到了五六天,邪气不解,就要有个传变的问题了。为什么说五六日?这也是有意义的,指正邪斗争,邪气有一个发展的过程。.往来寒热,胸胁苦满.,这个.满.念懑;.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咳者,小柴胡汤主之。.
中风也好、伤寒也好,邪气经过五六天以后不解,由太阳就传入少阳,少阳的热型特点既不同于太阳病的翕翕发热,也不同于阳明病的蒸蒸发热,是往来寒热。为什么出现往来寒热?这和少阳经所在的部位是分不开的。太阳证叫做表证,太阳经行于背;阳明经叫做里证,阳明经行于腹。背为阳,腹为阴,一表一里;少阳经行于身之侧,介乎于太阳、阳明两经中间,所以古人叫做夹界地位。歌诀说:.足脉少阳胆之经,始从两目锐眦生,抵头循角下耳后,脑空风池次第行,手少阳前至肩上,交少阳右上缺盆.,往底下行,循胸行于胁。少阳经行于身之侧,少阳胆附于肝,也是在胁。所以古人把它叫做半表半里证。这是它的病位。 半表毕里是个什么地方?正邪相争的地方。从生理来讲,少阳主枢,太阳主开,阳明主阖。太阳之气行于体表,向上向外固护于周身,有向外开之势,太阳主开;阳明主于肠胃,其气向里向下,六腑以通降为顺,所以阳明是主里的,主于肠胃的;少阳介于太阳、阳明两经之间,属于胆经,胆和肝是相表里的脏腑,所以,它就外从太阳之开,内又从阳明之阖,游离出入于太阳、阳明之间,这就是少阳主枢,它是在表里之间,有枢机之职。既能开又能阖,少阳之气一利了,对于太阳和阳明之气就有好处。少阳之气不利了,对于太阳和阳明之气也有障碍。 太阳风寒不解之邪传于少阳,正邪纷争在胁下,枢机不利。如果邪气占优势,邪气要往里进,从阳而入阴,从
外要往里进攻的时候,就会恶寒。所以恶寒是邪气向里的一个反映。少阳之气向外抗邪,就会发热。正邪进退于半表半里之间,而使其阴阳的枢机不利,表里的枢机不利,因此就一阵恶寒一阵发热,这就叫做往来寒热。这是少阳的一个主证。 .胸胁苦满.,虽然胸和胁多相提并论,但是以胁为主。因为少阳经循行于胸胁,少阳之经气不利了,就会胸胁发懑。这个懑还不是一般的懑,懑得比较严重,所以加个.苦懑.。 .默默不欲饮食.,.默默.就是静默的意思。三阳经的病往往都有一些烦躁,少阳有病,因为少阳气机不利,肝胆之气就有抑郁,肝胆之气一抑郁,面部的表情就很静默。默默是叠字,这也是一种文法,加强描写症状的特点,意思是这个人的面部表情很静默,也不高兴,反映肝胆气郁的神情。肝胆气郁,疏泄不利,所以.不欲饮食.。 .心烦喜呕.,少阳是胆木,它中藏相火,气一郁了相火就郁而化热,所以心烦。.喜.,当多字讲,.喜呕.就是多呕,或者说是善呕,这是少阳证的主证之一,次数很频的呕逆。少阳病是腑病及脏,.脏腑相连,其痛必下,邪高痛下,故使呕也.,少阳的病影响了胃气,胃气上逆,所以呕。少阳病.喜呕.是多呕。呕是少阳证的主证,将来讲《金匮要略》的呕吐哕篇里还要讲小柴胡汤治呕的问题。 为什么少阳病里或见之证如此之多?.或.是一个未
定之词,不是说是必然出现的。少阳属于半表半里,六经就是十二经,足少阳胆经和手少阳三焦经还都有联系,所以胆气一郁,半表半里之气就不和,邪气就有乍进乍退之机,上焦、中焦、下焦就有在上、在下不利的情况出现,因此它的证候就有或然或不然之异。或者已经出现心悸了,或者小便不利、尿少了,这些都和三焦有关系,和表里的气机有关系。 治疗这个病应该用什么方法?邪在半表半里,正邪纷争进退于半表半里之间,发汗行不行啊?不行,发汗能解太阳之表而不能解少阳之邪。用泻下或者用清法行不行啊?也不行;下法、清法能解决阳明之里也不能解决少阳之邪。它是一个半表半里之邪,是太阳、阳明的夹界,要解除少阳经的邪气,得要解决半表半里的邪气。因为这个病也有发热,发于阳也,是阳经的病,所以古人区别它既不是发汗也不是泻下,也不是吐,同时也能解除发热这个问题,就把小柴胡汤叫做和解之法,即不通过发汗、泻下那些手段,而达到清热的目的,使少阳气机通达,半表半里之气和畅。同时从小柴胡汤的组成来看,既有祛邪清热的药,也有扶正补虚之药,集寒热补泻于一体。 小柴胡汤由七味药组成,包括柴胡、黄芩、人参、炙甘草、半夏、生姜、大枣。剂量方面,.柴胡八两少阳凭,枣十二枚夏半升,三两姜参芩与草,去渣重煎有奇能.。黄芩、人参、甘草、半夏、生姜等量,都可以用三钱,现在
是10g。惟独柴胡用的多,柴胡半斤,柴胡也用三两就不叫小柴胡汤了。

hhbffq 发表于 2014/4/16 04:21:17

为什么不叫柴胡汤而叫小柴胡汤?因为还有一个大柴胡汤。小青龙、大青龙,小承气、大承气,有大小之分,大的力量就大,小的力量就小。小柴胡汤的主药是柴胡,所以柴胡的剂量是要重的。有的人说在临床用柴胡汤效果不明显,甚至没有效,实际上和剂量用得是否恰当,是否足量有很大的关系。所以一定要记剂量。理法方药就包括剂量了。柴胡是主药,必须重用,尤其是少阳证必须多用。 有很多的医学家提到柴胡劫肝阴的问题,尤其南方一些大医学家不大敢用柴胡。怎么正确理解这个问题呢?我们大家看《红楼梦》,林黛玉有病了,肌肤瘦,颧骨红,乍寒乍热,咳嗽,胸胁发闷,也是默默不欲饮食,王太医给看病,脉很细还很数,肝气还抑郁,那怎么办?用逍遥散,方中就有柴胡,鳖甲炒柴胡叫黑逍遥。要用八钱柴胡,林黛玉受得了吗?现在说的是少阳证,往来寒热,胸胁苦满,舌苔黄白,此为丹田有热,胸中有寒故也。也没说舌质红、口舌干燥,为什么不敢用柴胡?劫肝阴要有肝阴虚的征兆。不能因为柴胡劫肝阴就不敢用柴胡了。如果我们用柴胡也是三钱,和甘草、人参的剂量都相等了,小柴胡汤就失败了。因为柴胡.味苦平,主治心腹肠胃中结气,饮食积聚,寒热邪气,推陈致新.,这是《神农本草经》的原话。在推陈致新方面,一个是大黄,一个是柴胡,前者从血分说,
后者从气分说。用三钱柴胡,还配三钱人参、三钱炙甘草,柴胡就无法推陈致新、疏通郁结、透热外出了。就好比一个年轻力壮的小伙子,你把他手也捆上了,脚也捆上了,然后你还叫他发挥他的力量,那就不可能了。所以小柴胡汤就无效,吃了以后烧退不下来。 这七味药针对三个方面,而且是有机联系的,所以叫和解之法。第一,就是柴胡配黄芩;第二,就是人参、甘草配大枣;第三,生姜配半夏。首先治胆,以柴胡配黄芩。按君臣佐使来说,属于君臣,不是佐使。柴胡能够疏解少阳经中的邪热,黄芩能清胆经、胆腑的邪热。不过,柴胡的作用也不是单纯的解热,还有疏利肝胆的作用。因为少阳病虽然是热邪传入少阳了,少阳在三阳里谓之一阳之气,是初生之气也。现在春天了,再往前一点儿就是少阳之气甲子日,夜半起少阳,阳始生谓之少阳,阳气上来了,少阳主升发。所以这个少阳之气是个小阳,是个嫩阳,阳气刚一发动,还没有什么劲。在这时候,邪气把它一闭郁了,它的升发条达就障碍了。因此,光用苦寒的药单纯清少阳之热是不行的。为什么?因为病机里还有邪热使少阳的气机不达、少阳的枢机不利的问题。柴胡既有清热的作用,也有疏郁而使肝胆气机舒畅条达的作用。《伤寒论》用柴胡的方子有七个,我们只承认六个方子属于柴胡剂群,把四逆散排除在柴胡剂以外,因为它有柴胡而没有黄芩。 其次治胃,少阳病有胃气逆,喜呕,.呕而发热者,小
柴胡汤主之.,所以用半夏配生姜健胃以止呕。半夏、生姜叫小半夏汤,.止呕之圣药莫过于半夏、生姜也.,半夏、生姜为止呕的圣药,既能够健胃,又能够下气,散饮祛痰。少阳病要影响脾胃,胃气不和就要呕。半夏、生姜,要和柴胡、黄芩对比着来看,柴胡、黄芩是苦药,而半夏、生姜是辛药。苦就有泄热清热的作用,而辛就有散结的作用,.苦以泄之,辛以散之.,所以半夏、生姜不但能够治胃止呕,同时对于胸胁满,胃气不和,都有好处。 最后治脾,人参、炙甘草、大枣是甘温之药,都是补中益气的。为什么小柴胡汤里要加上补中益气之品?一般治邪气的方子不加人参,要加人参就要斟酌斟酌。人参是个补气的药,有敛邪的作用,加得不适当就把邪气堵住了,叫闭门抑盗。恰恰小柴胡汤里要用人参,现在开方子用党参,党参力量小一些。为什么?小柴胡汤叫和解之法,用八两柴胡、三两黄芩,解热祛邪。同时加上扶正之法,保养脾胃,甘温益脾。加上这些药物,一个是因为少阳是小阳,少者小也,它不如阳明和太阳。阳明者,两阳和明也,明者是昌明也,阳气隆盛才谓之阳明;太阳者巨阳也,主一身之阳气,固密于体表。少阳的抗邪能力不足,在半表半里,处在一个不利的地位。少阳既是太阳、阳明中间之枢,也是三阳到三阴的阴阳之枢。也就是说,少阳之邪气再往里就入脏了,到五脏第一个就到了,足太阴脾中州。同时,这个人默默不欲饮食,脾的健运功能的确是不好了。
.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肝胆的邪气要影响脾,木来克土。为了强壮少阳之气和邪气作斗争,所以要加上人参、甘草、大枣,朴正以祛邪。小柴胡汤里如果不加上甘温补气的药品,恐怕是不能使少阳之气抗邪以外出的。另外,补脾也是一个预防,.见肝之病,知肝传脾.,肝胆都是相连的,先把脾给它健旺起来,就杜绝了少阳之邪入太阴的这条道路。 这个方子有.去滓重煎.之说。.去滓重煎.就是最后要熬空汤,把药渣滓去了就剩药汤了,还把药汤再煮以浓缩药液。.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六升水再煮到三升。为什么去滓重煎?这是古人的一个经验,用和解之法的时候都是去滓重煎。小柴胡汤是和解剂,七味药有取其气的,有取其味的,有甜的,有苦的,有辛的,要是按着一般的煎法,药的作用有先有后,有大有小,有厚有薄,有补有泻,达不到和解的作用,所以去滓完了再重煎,使不至于偏于寒、偏于热,达到和解的目的。 总的来说,小柴胡汤既可以治伤寒外感热病,也可以治杂病,因为它是和解表里,调和阴阳的方子,所以它的治疗范围是很广泛的,加减化裁也是多种多样的。我们学校工宣队一位同志的母亲,前几天来找我看病,她以前得过肝炎,50多岁了。肝炎似乎好了,新近得了糖尿病,尿糖高、血糖也高,浑身乏力,口渴,肚子还胀,大便不调。我一看,脉见弦,有肝胆的问题;小便不畅,又有气化功
能不好的问题,就是肝胆有热,脾和三焦还有虚寒,所以我就用了柴胡桂枝干姜汤。服药以后,血糖和尿糖都降下来了,精神也见好。 小柴胡汤解热效果很好。宋朝的《苏沈良方》对于小柴胡汤的解热作用很重视,它说小柴胡汤治疗的热有五种,往来寒热、潮热、瘥后热。急性病发烧它能治,一些内伤的慢性病的低烧不退,有的时候用它也很管用。《医宗金鉴》里有一个方子叫柴胡清骨散,治疗低烧不退效果是很好的。现代临床有一些无名热,只要有肝胆少阳证,用小柴胡汤效果也是非常之好的。另外,小柴胡汤治疗因情志抑郁所致的低热效果也很好。

hhbffq 发表于 2014/4/16 04:23:01

97血弱气尽,腠理开,邪气因入,与正气相搏,结于胁下,正邪分争,往来寒热,休作有时,默默不欲饮食。藏府相连,其痛必下,邪高痛下,故使呕也。小柴胡汤主之。C101 血弱气尽腠理开 邪气因入进胸怀 与正相搏结胁下 正邪分争热往来 休作有时不欲饮 脏腑相连痛下排 邪高痛下故使呕 小柴胡汤用之差 这一条是对上一条的补充,论述了少阳病,特别是小柴胡汤证的病因,和病机。 .血弱气尽,腠理开,邪气因入.,这是讲病因的。为什么邪气就直中少阳?这个人气血虚衰,腠理不密。.腠理开.就是腠理不固密,不能够抵抗邪气,邪气就因.入.。
.入.就是进来了,邪气就侵入。进到什么地方?在哪个经啊,在哪个部位?.与正气相搏,结于胁下.,这是讲的病位。六经辨证是有范围、有界限的,胁下属于少阳的地面,是由少阳经来管,病位在少阳。 下面就讲病机、症状和它的影响。.正邪分争,往来寒热,休作有时.,在胁下,正气和邪气分争,有的时候正气占上风,邪气退却,有的时候邪气占上风,正气退却。正邪两方的斗争互有进退,这就叫.正邪分争.。进而入阴,所以就恶寒,邪退正气向外,所以就发热,这个寒热就叫.往来寒热.;它不总是持续,要冷一阵,热一阵,是交替性的寒热。.休.就是休止,.作.就是发作,休止和发作言其寒热不同时出现。这个病有一点儿像疟疾。因为胁下是少阳的部位,邪客少阳,少阳经气不利,气机郁滞,影响脾胃,就会出现默默,不欲饮食。 .脏腑相连,其痛必下,邪高痛下,故使呕也.,虽然是胆的病,胆属于腑,又连于肝,肝胆为表里。.其痛必下.,.痛.当.病.来理解,当病的发作位臵来理解。也就是说,胆病影响肝,肝胆之气不利了。它不可能是局限在这一个脏腑,它要有所影响,影响谁?影响肺吗?不是,它要影响它所克的脏腑。肝胆有病都会影响脾胃,按照五行学说来说,这个叫木克土。.邪高痛下,故使呕也.,.高.是指胆病,.痛下.就是影响到胃,胃气不和了。邪由胆而又影响到胃气的不和,或者肝有邪而影响脾气的不和,这
都叫.邪高痛下.。按照五行学说,一个是克,一个是被克。肝胆有病,就犯脾胃,它的势力所及就要影响脾胃,所以叫邪高痛下。脾胃是受肝胆克制的,.邪高痛下.,胃气就不和,脾气就不和了,胃气不和故使呕也,脾气不和则不欲饮食。病因、病位、病理变化、症状都有了,影响所及也有了,病的发展、影响也阐述出来了,最后就是具体的治疗方法了,.小柴胡汤主之.。 97服柴胡汤已,渴者,属阳明也,以法治之。C102 这一条还是继续上两条,论述少阳之邪不解,邪气可以传阳明。 这一条解决了一个什么问题?一个是少阳能传阳明,传了阳明它就要出现渴症,出现了渴症以后,就知道少阳之邪已经传给阳明了,这有辨证的观点;另外一个问题,关于太阳、阳明、少阳,在大家的印象里是太阳之邪传阳明,阳明之邪传少阳,是这么个顺序,实际原文里并不受太阳、阳明、少阳排列的约束,太阳之邪能传少阳,少阳之邪也能传阳明。在这个地方有争论,有人认为少阳主半表半里,应该排在阳明的前面,为什么现在阳明排在少阳的前面了?将这作为一个问魉提出来了。实际上《伤寒论》里排是那么排,在发病的时候,太阳病能够传少阳而出现少阳病,少阳病也能传阳明而出现阳明病,不受排列的影响,主要是讲辨证的。
.服柴胡汤已.,.已.就是病好了,药吃完了,少阳证已经解了。如果少阳的邪气完全解了,三焦通畅,津液敷布,就不应该出现渴;少阳病兼证或见之证,.或渴者,去半夏加栝蒌根.,是不是那个渴?不是,为什么不是,因为它是.服柴胡汤已.,少阳证已经解除了,这时候出现渴,就不是小柴胡汤兼证的渴了,而是一个新的问题。.属阳明也.,这是少阳之邪没解而转属于阳明了,因为阳明有热,津液受伤,所以口渴,这是阳明热证的一个反映。从少阳往阳明转,在这样一个阶段过渡的时候,叫做.属.。既然属于阳明了,就不是少阳的问题了。 .以法治之.,再用小柴胡汤也解决不了问题,应当用治阳明之法而治疗。这一条是总结上面那两条,如果吃小柴胡汤邪解不完全,就有转属阳明的问题。转属阳明的根据是先见口渴。

hhbffq 发表于 2014/4/16 04:24:51

98得病六七日,脉迟浮弱,恶风寒,手足温,医二三下之,不能食,而胁下满痛,面目及身黄,颈项强,小便难者,与柴胡汤。后必下重,本渴,而饮水呕者,柴胡汤不中与也。食谷者哕。C103 这一条是小柴胡汤的禁忌证。 小柴胡汤治疗少阳病有两个根据,一个是胸胁苦满,一个是喜呕。但是也有两种病,就像这条所说的,是湿热的胁下满痛,或者说是胃里有水饮的呕,这两种病虽然也有胁下满痛,虽然也有呕,但是都不属于小柴胡汤的治疗
范围。一个是湿热,一个是水饮,如果辨证不清,误认为是少阳证,还要给他吃小柴胡汤,就是误治。 .得病六七日.,.脉迟浮弱.;.恶风寒.。脉浮而弱,有点儿像太阳中风的脉;脉迟,有点儿像是虚寒证。有表证,所以还恶风寒,脉浮而弱。如果说迟脉属于阳虚,属于中寒,那么就会手足凉,现在手足温,说明这个迟也不属于阳虚的寒证。 .医二三下之.,医生对于这样一个.脉迟浮弱、恶风寒.,他没有用一些解表的方法,因为这里有表证啊。浮脉是主表,恶风寒也是太阳有邪,可以发汗解表,但他用了下法了,还不只用了一次,.医二三下之.,两次三次地、反反复复地给这个人用泻下。为什么医生要给他泻下?当医生的就那么糊涂?人家脉迟浮弱、恶风寒、手足温,就凭这个就给用泻药?也应该有点儿原因。书上没讲,我们推理,也可能当时那个人大便没有下来,但是大便不下来不等于有燥屎,也不等于内里有热,可能是表气有邪,里气不利,大便不通。泻下要伤脾胃之气,在表的邪气随着泻下,就要化热入里。 表邪乘着泻下之机往里传,脾胃之气由于误下而衰,就形成了脾虚。《内经》说:.脾脉者土也,孤脏以灌四傍者也.。现在脾虚了,既不能灌于四旁,又不能运化水湿,湿邪就在内里壅塞郁滞,误下的邪气变成热,就形成了湿热。湿热相合,加上脾气不能健运,所以胁下满痛。同时
还有小便难,因为湿和热结合,三焦不利。湿邪没有出路,郁而发黄,故.面目及身黄.,这是湿热发黄。湿邪不但壅塞于内,同时还往上闭郁太阳,所以.颈项强.。这个颈项强和湿热有关系,它不是外感的问题。 .治湿不利小便,非其治也.,既然是湿热的问题,就应当清利湿热,使湿热从小便而解。如果医生错认为颈项强是太阳,胁下满是少阳,这是太阳少阳的合病、并病,用小柴胡汤而解之,没考虑到湿热发黄、小便不利的问题,.后必下重.。.后.是指大便说,.下重.是指难通而言。解大便的时候,肛门以上的地方就下重难通,里急后重,大便就不利了,像拉痢疾的样子。这是湿热壅塞气机的现象,因为.二三下之.,这人当然腹泻,又吃了小柴胡汤,小柴胡汤里有人参、甘草、大枣,能助湿热,柴胡、黄芩是苦寒的药,对脾气也有影响,这样助增湿邪,所以.后必下重.。 .本渴.,本来是由于渴;.而饮水呕者.,喝了水以后,胃不能够游溢精气,不能够散精于脾,所以胃里有水饮;有水饮则渴,津液不化,喝水则呕吐,这种饮叫饮家。水饮作呕主要是由于渴了喝水,喝完水后就呕,它和小柴胡汤的.心烦喜呕.的病机、证候是完全不同的。如果误把中焦水饮病的呕当作小柴胡汤的喜呕而用小柴胡汤,那是错误的,所以.柴胡汤不中与之.。这个呕就得用半夏茯苓汤治疗了。
水饮病机是胃气不治,胃阳被水饮闭塞,再吃小柴胡汤,柴胡、黄芩伤败胃气,所以.食谷则哕.。.哕.不是一般的暖气,叫呃忒,呃忒之急就是现在的膈痉挛。根据一些注家的认识,这里有缺文,.食谷则哕.下有遗落的文字。《伤寒论》是一个兵火残余之书,经王叔和整理的,这里恐怕有缺文。因为这个句子很不连贯,突然来一个.食谷则哕.,上面有一些话丢掉了,现在我们就这样理解,中焦水饮作呕的不能用小柴胡汤,.小柴胡汤不中与也.。如果误用小柴胡汤后使中焦阳气更受损伤,饮气更逆,吃东西以后要打大呃,膈痉挛,叫哕。 这一条是小柴胡汤的禁忌证,不能够从现象来看问题,要从病机上看问题。从现象上看问题,都有胁下满、呕,看着都像柴胡汤证。从病机上来看,是湿热,小便不利,面目及身黄,吃小柴胡汤,就要助湿,.后必下重.。.本渴,而饮水呕.的,这是水饮未化,这种呕是水饮上逆,应当治水饮,如果错用了小柴胡汤,就要伤胃阳,使饮气更逆,发生.食谷则哕.的问题。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查看完整版本: 刘渡舟教授伤寒论讲稿[z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