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华人网 民间中医网 重视您的隐私
我们在本网站上使用Cookie,包括第三方Cookie,以便网站正常运行和提升浏览体验。单击“全部接受”即表示您同意这些目的;单击“全部拒绝”即表示您拒绝非必要的Cookie;祝由治病见闻 香山公社八大队六队,有李姓老妪,闺字泽秀,年八旬矣。其夫贺某已谢世多年。人因呼渠“贺老太婆”,而忘其姓字。贺老太一生无出,老来孑然一身,系生产队“五保户”。 老太为人谦和,识文断字,便言多才,又精女红,常为邻里缝制衣物,邻人多亲近之。昔日渠以刺绣,出入永清寨大户人家。老来眼花手慢,弗能刺绣缝纫,乃操“推筋”之术,为人治病。老太治病不分贫富,不计酬谢,求治者甚众,日恒数十人,居所院坝常热闹如市。或问治病之术,则谓:“推筋按摩,愈其病也。”余每过往,辄驻足观之。其治病之法,千篇一律,凡求治者但捏其手足指(趾)而已。余顿生疑窦;但捏患者手足指(趾),何能愈百病?稍近之,阴扣其术,乃曰:“吾幼时,尝从表亲周某,学得祝由之术,吾每治一病,必观师默相,心中默念禁文,以此而愈病耳。今但对汝言,幸勿外泄。”又谓:“此术可幼而学,老而行,青年即操此术,恐折寿元”云。 余暗访病人疗效,有言效者,有言不效者。究其效者,多系遍尝诸药,久治不愈病人。 余亲历两例久治不愈患者,经老太治疗两次获愈。现记其“推筋”始末,以博见闻。 陈妇淑辉者,赛龙公社二大队人也,年五旬。1974年8月,背右侧突一肿块,长约八寸,宽逾一掌,高出背面约两横指。皮色不变,顽硬如石,疼痛不已,仅能左卧,稍动则疼痛如锥,昼夜呻吟不息。纳谷不进,唇舌焦燥,枯瘦如柴。先后经治者,如赛龙邹以才、张良君、贺道云,合川码头袁建邦、周寿元,每人二三诊,历半月余,皆未建功。9月初,其子周安民来迎余诊,先后投仙方活命饮、阳和汤,均未稍效。时病家经济拮据,无力坚持治疗,遂荐去贺老太处一试。次日周安民雇人肩舆而去。老太与患者有旧,见其侧卧肩舆中,呈痛苦面容,遂停诊出至院坝,令其子将患者扶入房中先诊。陈妇曰:“动辄痛如锥刺,不敢少动。”老太左手按其左肩,右手在肿痛处,上下描画片时,随即猛击一掌。陈妇为之一惊,猛伸腰背,觉疮痛顿减。老太叫陈妇房中歇息,并送白糖一包。嘱:“回家后,须闭门谢客,静养七日。” 自此未再服药,其肿痛逐日消退。后数日,余出诊彼邻家,专去随访,见背部肿块已平,按之已无痛感,唯体尚虚弱耳。 冉姓孩,7岁,赛龙公社一大队一队冉敬福之子。1975年4月初突发高热,头身疼痛。初经乔某父子治疗三日,发热疼痛未已。余投以银翘白虎汤加减,亦无效果。旋经赛龙卫生院、罗渡区医院、广安某医院治疗半月余,身热稍减,而头身疼痛如故。儿父为治其病,已负债累累,今见儿目陷身枯,精神萎靡,呻呤微弱,揣无愈期,乃出院回家待毙耳。患儿祖母贺氏,系贺老太之侄女。患儿祖父冉诚之,素服老太之术,遂与冉敬福将病孩背负老太家中。老太先捏孩手足指(趾),再令敬福矮坐收腿,将孩仆伏腿上,老太以双手自儿腰尻捏提肌皮,翻滚而上至肩颈,如是者再,又掌按数次,即叫儿起身。儿立且直,曰:“不痛矣!”遂不药而愈。
《中国医学大辞典》释“祝由”云:“祝说病由,不劳药石也。”祝由治病,古已有之,如《素问·移精变气论》云:“余闻古之治病,惟其移精变气,可祝由而已。”唐代医学分十三科,祝由为其一科。《千金方》中,尚有祝由篇幅。古代一些医籍中,还有“祝由”治病的符咒。一些文人的笔记小说中,也记录了祝由治病的过程。如《老学庵笔记》就记载了灸砖、灸屋柱治病之事。摘录如下: 祖母楚国夫人,大观庚寅(1110年)在京师,病累月,医药莫效,虽名医石藏用辈皆谓难治。一日有老道人状貌甚古,铜冠绯氅,一丫髻童子操长柄白扇从后,过门自言:“疾无轻重,一灸即愈。“延入问其术,道人探囊出少艾,取一砖灸之,祖母方卧忽觉腹间痛甚如火灼。道人径去。 毛君妻病,道人为灸屋柱十余壮,脱然愈。 《老学庵笔记》为宋代爱国诗人陆游所撰。这两个病例出自他的笔记,又不能太怀疑,可见“祝由”治病,在宋代还是比较流行的。在第一例中陆游说:“虽名医如石藏用辈皆谓难治,”石藏用确实是宋代名医,而且是针灸科,则事实更可徵信了。 民国以来,科学昌明,言祝由者,皆以迷信嗤之,延至今日,已少传人矣。 补记: 据2004年10月15日《农村医药报》第3版载:“北京仁德州中医药科学院研究院”,招收“祝由科诊治疑病高级研修班”学员之广告,云:“仅需七天,便可学会符章”。“由祝由医家周世明亲自解释”。并引《轩辕黄帝祝由科叙》曰:“太古先贤治病传医家十三科,内有祝由科,轩辕氏秘制符章,以治男女大小诸般疾病,凡医药针灸所不及者,以此佐治,无不立效。医术流传,世多习见,惟其科罕见罕闻,不知者或目为妖妄之说,异端之教,岂知上古圣人之一脉遗流也哉!” 于此乃知,祝由一科,民间仍有传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