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 民间中医网!
手机版
加入我们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切换到宽版
用户名
UID
Email
记 住
找回密码
密码
立刻注册
快捷导航
民间中医网
民间中医网首页
中医论坛
民间中医网论坛
中医社区
中医社区各地名家医案荟萃
医人博客
博客
常见疾病
常见疾病的病因和治疗方法
购买VIP
中医理论 |
中医临床 |
中医学习 |
中医书籍 |
针灸推拿 |
中医本草 |
男性保健 |
女性保健 |
育儿知识 |
老年保健 |
佛家文化 |
儒家文化 |
重症辨析 |
中医养生 |
求医问药 |
中医饮食 |
中医畅谈 |
爱生护生 |
医药信息 |
休闲新闻 |
常见疾病 |
中医方剂 |
中药材网
搜索
搜索
热搜:
民间中医奇才
雪山来客
伤寒论
新冠
肾虚
湿疹
黄帝内经
乙肝
糖尿病
减肥
感冒
倪海厦
本版
文章
帖子
用户
99华人网 民间中医网 重视您的隐私
我们在本网站上使用Cookie,包括第三方Cookie,以便网站正常运行和提升浏览体验。单击“全部接受”即表示您同意这些目的;单击“全部拒绝”即表示您拒绝非必要的Cookie;
全部接受
全部拒绝
拒绝后网站无法存储Cookie,会导致平台无法正常使用,请谨慎操作!(清除浏览器缓存即可恢复)
确定
取消
99华人网 民间中医网
»
中医论坛
›
休闲广场
›
医药看台
›
转贴专栏
›
(转帖)从徐文医生被严重砍伤所想到的--医生是弱势群体 ...
1 ...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 60
/ 60 页
下一页
返回列表
楼主:
励杏老人
(转帖)从徐文医生被严重砍伤所想到的--医生是弱势群体(张友平医生的BLOG)
[复制链接]
励杏老人
励杏老人
当前离线
积分
11807
楼主
|
发表于 2012/7/10 21:11:37
|
显示全部楼层
医管局回应友谊医院“医药分开”改革
2012-07-11 08:44 来源 新华网
北京市友谊医院从7月1日启动医院改革试点工作至今已有一周时间。试点工作主要涉及到取消15%的药品加成、挂号费及诊疗费,设置医事服务费等改革措施。网友们十分关注,医院、医生和患者各方反应如何?试点一周对患者与医院产生哪些实际影响?北京市医管局相关负责人9日上午接受新华网《第一回应》栏目记者采访时介绍,7月1日至7月6日,友谊医院出现了“三降三升”情况。
这位负责人介绍,北京市医管局为试点工作设置了一整套评估体系,包括29项监测指标。所谓“三降”是指监测显示医院门诊次均费用、次均药费、医保自付费用等三项费用都有下降。其中,门诊每人次均费用与试点前一周同期相比下降了11.82元;每人次均药费下降了32.04元;医保患者自付部分从133.53元下降到105.16元,下降了28.36元。
“从目前监测数据看,运行一周来,药费总计为患者让利164.82万元。现在医事服务费总量与以往同期没有取消15%药品加成、挂号费、诊疗费时相比较,医院的收入是基本持平的。”这位负责人说。
据北京市医管局问卷调查显示,88.4%的患者认为,试点以来,专家门诊的交流和解释时间比以前增加了;对医生服务的总体满意率为90.2%,其中十分满意为35.8%,不满意为2.6%;44.4%的患者明显感觉到药品支出下降了。
“从这个调查结果可以看出,无论从患者满意度、医院服务质量还是医院收益等三方面都有利好的变化,这就是‘三升’。”这位负责人说。
有网友提出,设置医事服务费后,来京看病的外地患者及没有享有医保的患者无法享受40元医保,要承担42元到100元不等的费用。怎样才能解决外地医保患者享受40元医保报销的情况?
这位负责人对此回应称:“北京市医管局以及友谊医院已经关注到此问题,外地患者到北京看的大部分属于‘大病’,通过监测看,看病的整体花费还是下降了。另外,对于外地医保患者在北京看病后是否能够报销40元的医事服务费,现在医管局正在与相关单位研究协调,会给予适当建议。”
“设置医事服务费是要引导患者合理就医,由原来的‘全民看病找专家’,变为‘大病凝难病找专家’。从数据监测看,患者对普通号的需求明显高于既往,对专家门诊号的需求与试点前一周同期相比下降了18.14%。”这位负责人说。
随着患者就医分流,有网友反映,普通门诊出现了挂号紧张的现象。对此,这位负责人说,友谊医院普通号源投放比既往增加了近20%,有15个科室实行不限号政策。现在友谊医院也正在研究具体对策,比如提前就诊时间等。
这位负责介绍,北京市医管局会持续监测友谊医院的试点情况。另外北京市卫生局还将同步监测其他市属三级医院和友谊医院附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病人流向的变化,为下一步推广医药分开工作奠定基础。
回复
举报
励杏老人
励杏老人
当前离线
积分
11807
楼主
|
发表于 2012/7/11 02:04:13
|
显示全部楼层
医生合法合理的收入要有尊严地得到
2012-07-11 13:54 来源 健康报
日前,《北京市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方案》公布,医改打响攻坚战。5家医院分别在医药分开、法人治理机制、医保付费机制等方面进行试点。最引人关注的是北京友谊医院将进行医药分开试点,取消15%药品加成、挂号费、诊疗费,设立医事服务费,医保患者普通门诊医事服务费2元,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和知名专家的门诊医事服务费分别为20元、40元、60元。
目前,我国的药品价格畸高,而医疗服务价格却畸低。“看病的不如算命的”、“拿手术刀的不如拿剃头刀的”、“打针的不如修鞋的”,就是最形象的注解,不少专家甚至发出我国医院医护人员技术收费标准为全世界最低之叹。这一点相信凡是有过看病住院经历的人多少都有所体验,老百姓反映“看病贵”并不是体现在问诊,医生的主要收入也不依靠问诊,而这一环节恰恰最能体现医生的专业知识和业务技能。当医生的专业知识无法获得合理回报的时候,他们的手就往往伸向药品回扣、红包等灰色收入了。
可以预见,随着医改的不断推进,国家对医疗卫生的投入逐年增加,以药补医的现象将逐步得到改善。但必须清醒认识到,医生“灰色收入”与其开出药品得到“回扣”之间的关系,并不会随着以药补医的退出而自然消亡。我们甚至看到一些由地方财政保证经费供给的医院,依然出现医生拿回扣的现象。因此,在健全完善医疗监管机制、切断医生和药品之间利益链的同时,从长远角度和治本之策看,有效遏制医生拿回扣,关键是要尊重医学科学规律,尊重知识技术的价值,引导和鼓励医生通过技术吃饭,让医生有尊严地拿到合理合法的收入。
这次北京市医院设立医事服务费,大幅度提高医生的问诊收入,实际上是变以药补医为以技补医,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医生应有和应得的收入。在这种情况下,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医药分家才会有坚实的基础。我们期待这项制度的试点和推广,在大幅度提高医生收入的同时,最终将大幅度减轻老百姓的医疗支出,这也是医改的最终目标。
回复
举报
励杏老人
励杏老人
当前离线
积分
11807
楼主
|
发表于 2012/7/11 02:05:13
|
显示全部楼层
他山之石:医患沟通规矩多
2012-07-11 17:19 来源 生命时报
前言:
沟通是门艺术,特别是当忙碌的医生遇上急切的患者,良好的沟通更是医患和谐的保证。医生清晰明了地告知病情,温馨体贴的一句问候,都会被患者视为一剂良方。在一些国家,就对医生的言行举止做了明确规定,值得我们探讨和借鉴。
英国不许叫病人“亲爱的”
本报驻英国特约记者 叶 思
近日,英国出台新规定,旨在规范医护人员语言和行为,其中一点就是不许称呼老年病人“亲爱的”。如果医护人员对病人不尊敬,将有可能被辞退。
英国提高尊严护理委员会规定,除要禁止医生和护士用“亲爱的”来称呼年老病人外,类似“赖病床”这样暗示病人很讨厌的表达也要被禁止。委员会认为医护人员应避免对病人这样说:“今天感觉如何,亲爱的?”同时禁止医护人员用“那边那个中风的”、“那个骨折的”等这些带有不尊重的称呼。
委员会主席凯斯皮尔森爵士提出,“同情”应该是医院治疗的核心观念,只有充分理解此核心价值的员工才可以被医院雇用。他认为,医院在选择医护人员时,除了他们本身拥有的学历外,价值观是否正确也应该被考虑进来。“当人们感到无助和脆弱的时候,心情会非常低落”。委员会还提出,“我们目前对老人的照顾并不够好,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经过不断地练习、磨合,从而铲除服务不过硬的护理。”
在过去8个月中,英国国家医疗服务联盟、地方政府协会以及老年人慈善组织“年纪英国”的官员们一直在讨论如何提升医院和养老院对老人照料的工作质量。在一份联合声明中,作者们呼吁:我们需要一个“重大的文化转变”,以确保护理是“以病人为中心”,而非“以任务为重点”。
除了言语方面,新规定还涉及了一些细节,如在诸多新的员工评测项目中,专家希望医护人员在参加工作前要进行品格测试,从而确保他们在未来工作中能给予病人足够的尊重。还有,将病人的生活经历和医疗信息一同放在床边,提醒医护人员把病人同等看待。
德国医生进病房先敲门
江苏省无锡市人民医院消化科主任 夏 敏
我去年曾到德国菲尔特医院的消化内科学习,这里医患间的和谐融洽让我印象非常深刻。据我观察,德国的医生都很乐于与患者交流,这似乎已经成为了他们的一种职业习惯。
医生在查房时,就像是患者的朋友。医生进入病房前一定会敲门,得到回应后才推门,进去后就立即把门关好。见面会主动和患者握手,并亲切地叫出他们的名字,然后再征询病情,交代诊疗事宜,听取病人的意见。有一点特别值得一提,德国医生绝不会在病人面前汇报病情,以免病人担心、焦虑,影响恢复。在消化内镜中心,内镜医生给病人操作前,总是先与病人握手,并自我介绍:“今天是我给你做检查。”
在德国的医院里,医生和病人是完全平等的,相互之间都非常客气,吃饭在一个食堂,厕所也是共用的。医生乐于交流是一方面,患者对医生的信任也非常重要。德国的医院非常安静,家属一般不会陪床,这也说明他们对医生非常信任,把检查、治疗等事宜全权交给医生处理。因此,在医院里常能见到医生陪着病人做检查,比如急诊室的医生陪着出血病人来做胃镜,儿科医生陪着患儿做胃镜等。
在德国,大多数病人都会听取医生的意见,当然对于一些治疗效果不好的疾病,医生也会和病人及家属沟通,提供可供选择的几种治疗方案,再由他们进行选择。如果医生和患者之间真的出现了纠纷,例如出现手术并发症等情况,患者一般都会理性地通过律师来和医院交涉,绝不会针对某一个医生,更不会进院闹事。
日本讲病情不用术语
本报驻日本特约记者 孙秀萍
日本的医生问诊时非常耐心,而且他们说的都非常浅显易懂。不说医疗术语,深入浅出讲解病情,似乎成为日本医院的一种风气。
一个医生朋友告诉记者,他们通过实习考核要开始正式从医前,前辈都会告诉他们对患者述说病情时,尽量避免用生涩难懂的医疗术语。特别是那些自己进入医学院后才接触到的专业词汇,能不用就不用,即使用了也一定要给患者讲明白,这样患者才能清晰准确地了解自己的病情。记者曾因过度劳累,身体不适,突然感觉天旋地转。到了医院,医生说是因为我的耳石位置偏高造成的。看我有些听不懂,医生马上拿起手边的便签,边画图边讲解,直到我完全听懂为止。然后告诉我开了哪些药,每样药物都有怎样的疗效,连服药的方法都一一讲解。从医生细心的讲解中我获得了安慰,也觉得特别安心。
医学院在学生快要毕业时,会开展一项必不可少的训练——模拟与患者交流。由学生们轮流模仿病人,教授评分,直到过关为止。训练中,如果学生只顾着看病历,忽视了患者的感受,就要减分。设定情景中有一个患者说自己的女儿几个月前刚刚去世,这时如果医生只是“例行公事”地说这可能也会对你的身体造成不良影响就要减分,但是如果说,“女儿突然走了,你现在还无法相信吧”类似的话语,并通过不同的方式反复确认,让患者感受到你很理解他的心情,这样的回答才算合格。除了照顾病人的感情之外,医生还要注意不能使用含糊的语言。以治疗癌症为例,类似于“治疗没有效果”是不允许说的,而是要说成“抗癌剂没有发挥功效”。“癌比以前好多了”也不能随便说,这样会让患者误以为能够治好。这时应该说“癌肿变小了”。因为癌肿变小与可以治好,或者能够活下去没有直接关系。
日本国立国语研究所还专门设立一个研究小组,研究如何让医生向患者做说明时能够简洁明了。研究小组经过现场调查,把医生现场使用的语言汇总并分类分析,最终提炼出“医院用语”。这样的“医院用语”经过了语言专家的简化,很实用。这虽不是强制使用的,但会积极向医生推广普及。该研究致力于找到患者听不懂的话语,然后对症找词。依照他们编选的“医院用语”进行说明,也有效地加强了患者对医生的信赖,避免了很多不必要的医患纠纷。
回复
举报
励杏老人
励杏老人
当前离线
积分
11807
楼主
|
发表于 2012/7/11 02:05:51
|
显示全部楼层
成都试水“管办分离”盘活医院改善民生
2012-07-11 14:12 来源 新华网
在近年来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过程中,成都市探索推进市管公立医院“管办分离”改革,2010年组建了成都市医院管理局,负责举办和管理市管公立医院,而卫生局则主要承担制定医疗卫生发展规划、行业准入标准等职能。这打破了过去公立医院“管办不分”的旧格局,盘活了医疗资源,提升了医院效率,实现了患者满意、医务人员满意和医院的可持续发展。
“逼”出来的“管办分离”
我国大多数公立医院面临着服务质量不高、管理水平低下、运行效率低下,竞争力不足、保障力不足的问题。成都市医管局副局长何杰说,针对这一情况,成都市决定探索实施公立医院“管办分离”机制,“倒逼”医院搞活内部运行体制。
“管办分离”后,医院医疗服务水平考核犹如一把利剑,时刻“悬”在成都市属公立医院院长们的头上。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院长赵聪说:“过去医院是由卫生局举办和监管,就是一家人。医院服务开展不好,也不用担心受上级主管部门处罚。现在‘管办分离’后,不仅卫生局服务监管加强了,发展不好,医管局还要摘我们的‘帽子’。”
正是在这种压力下,各医院相继推出了一系列“亲民温馨服务”:“无假日门诊”改变了“周末只能看急诊”的尴尬;“门诊诚信预付制”减少了患者反复排队交费的烦恼;“病友平台”搭建了医患交流互动的平台……成都市民赵武说:“孩子刚满月就咳嗽、鼻塞,到家附近的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就诊,没想到,周末也一样看到了专家。”
另外,各市管公立医院还着力控制就医成本,控制抗生素使用、过度检查、过度治疗,缓解百姓看病贵。四川省统计局调查显示:2010年人民群众对市管公立医院综合满意度为78.2分,2011年达到80.5分。
“去行政化”促进医院发展
在此次改革探索过程中,成都市还推进医院“去行政化”。
何杰介绍说,成都市一方面推进院长“职业化”改革,实行岗位聘用制、任期责任制和待遇年薪制,另一方面推行“大部制”改革,通过竞聘上岗,精简人员。例如,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将人事科和党办合署办公等。
为调动医护人员积极性,成都市还建立起了公平合理的绩效分配制度。谈到近年来收入的变化,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护士长陈惠说:“如今,无论是老编制,还是招聘的新员工,大家都同工同酬,积极性比过去高多了。”
在“去行政化”过程中,成都市还下放了发展规划、财务自主、设备采购等8项权力给医院。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院长李丽说,2007年,医院争取到国家开发银行2000多万元贷款,向有关部门申报购买DR等医疗设备,但拖了一年多都没有批下来,最后不得不退还贷款,损失了80多万元利息。“现在医疗设备采购医院自己说了算,医管局只对使用情况进行监管,增强了医院发展活力。”
据了解,2011年,成都市管公立医院业务收入增加8亿元,同比增长近30%。在患者经济负担下降、医护人员收入大幅度提高的基础上,医院收支结余2.9亿元,同比增长120%。通过有效的成本控制,医院收支结余率从6%提高到11%,持续发展能力得到增强。
承担社会责任 构建多元就医格局
在改革过程中,成都市不仅做大做强市管公立医院,还积极推进市管公立医院到农村、下基层、进社区。
走进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住院部呼吸内科,护士长廖蕾正在给48岁的藏族患者桃女士做检查。桃女士说:“我是通过‘绿色通道’从四川阿坝州九寨沟人民医院转过来的。两家医院平时有合作,我们这些重症患者随时都能转过来接受更好的治疗。”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发挥皮肤科优势,通过与区(市)县医院合作,“连锁”经营皮肤科,颇受基层百姓欢迎;成都市第六人民医院积极探索建立和完善双向转诊长效机制,让更多的群众更加方便及时地享受到了优质医疗服务……
据了解,成都市管公立医院还积极参与多元办医。例如,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托管金沙医院,全权负责医院管理运营,实现双赢互补;成都市第二医院创新多边合作办医模式,与香港红十字会、四川省红十字会和市红十字会合作,设立全省首个“红十字博爱康复中心”,持续为汶川地震伤员和其他人士提供专业康复服务。
回复
举报
励杏老人
励杏老人
当前离线
积分
11807
楼主
|
发表于 2012/7/11 02:06:50
|
显示全部楼层
医师应多视角衡量治疗之“度”
2012-07-11 15:29 来源 中国医师协会
治疗必须有度。“度”就是程度或限度,既不能不足,也不能过度。治疗的“度”是通过目标或指标来控制的。但指标值不一定是正常值,且同一种病的指标值、多个指标的权重并不一定相同,因此,我们应当从不同层面衡量治疗“度”的指标。
因疾病而异
治疗不同疾病衡量“度”的指标是不同的,如高血压病衡量血压,糖尿病是血糖,血脂紊乱是血清脂蛋白,呼吸衰竭是血气分析。同为呼吸衰竭,弥漫型间质性肺病引起的呼衰主要考核氧分压,而慢性阻塞性肺病引起的除了氧分压还有二氧化碳分压和pH。可见衡量“度”的指标可以不止一个,本文以主要指标为例阐述。
因病情而异
同一种疾病若病情不同,衡量治疗“度”的指标或靶值也不同。以高血压为例:一般高血压患者血压目标<140/90 mmHg;而合并糖尿病、冠心病、慢性肾脏病患者的血压目标则为<130/80 mmHg,若尿蛋白>1g/天,血压目标还应进一步降为<125/75 mmHg。对病程长的老年糖尿病、冠状动脉严重狭窄的冠心病、终末期肾脏病、双侧颈动脉严重狭窄患者血压目标适当放宽为<140/90 mmHg。
又如糖化血红蛋白(HbA1C)是血糖控制的最基本目标,多数非妊娠成人患者的目标值确定为HbA1C<7.0%。但这一目标对以下人群不需十分严格:严重低血糖史、预期寿命较短、严重微血管或大血管并发症、伴发其他严重疾病,以及虽然经过糖尿病自我管理教育、适当的血糖监测、应用包括胰岛素在内的多种降糖药物仍不能达标的糖尿病病程较长的患者。
因治疗方法而异
如用血管活性药抗休克要考核血压和尿量,血液透析要复查血清肌酐尿素氮、血清电解质和血pH。补充钠盐要测定血清钠,纠正酸碱失衡要观察动脉血气。
因患者而异
糖尿病诊治指南推荐的降糖目标为HbA1C<7.0%、餐前血糖3.9~7.2 mmol/L、餐后血糖<10.0 mmol/L,主要适用于普通成年且无并发症的2型糖尿病患者。而不同人群如儿童和青少年、孕妇、老年人等血糖控制目标与一般人有所不同。
例如儿童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较难接近正常,儿童机体反馈调节机制不完善,缺乏对血糖症状的认知能力与反应,这使得他们发生低血糖及其后遗症的风险增加,同时过于追求血糖达标还可能因营养摄入不足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因此,可适当放宽儿童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目标,将1型糖尿病血糖控制在餐前5~10 mmol/L,睡前5~11.1 mmol/L,HbA1C<8.5% 即可。2型糖尿病血糖控制目标餐前<7 mmol/L,HbA1C<7% 即可。
因疗程而异
治疗过程的不同阶段,“度”可能是不同的。如纠正低血钠症不能一步到位,这样会使病情加重,而必须逐渐上升到正常。呼吸衰竭治疗第一步是使氧分压升到安全水平(>60 mmHg)和pH>7.35, PaCO2可以待病情好转渐渐恢复。
又如高血压急症降压目标是通过静脉输注降压药,1h内使平均动脉血压迅速下降但不超过25%,在以后的2~6 h 内血压降至约160/100~110 mmHg。血压过度降低可引起肾、脑或冠脉缺血。如果这样的血压水平可耐受的和临床情况稳定,在以后24~48h 逐步降低血压达到正常水平。当然主动脉夹层应将SBP 迅速降至100 mmHg 左右(如能耐受)。
回复
举报
无亦
无亦
当前离线
积分
259
发表于 2012/7/12 04:52:32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问题确实严重!急需立法!我们这些希望当医生的都有点怕了。
回复
举报
励杏老人
励杏老人
当前离线
积分
11807
楼主
|
发表于 2012/7/12 04:54:3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是80后医生
2012-07-11 15:20 来源 医师报
曾被冠以“垮掉的一代”、“叛逆的一代”、“特立独行的一代”等各种“称号”的80后,如今,年长些的已过而立之年,在各行各业均能独当一面,医疗行业亦不例外。
在“60、70和80年代医生执业状况”调查中,大家对于80后的普遍看法是:充满激情、大大咧咧、勤奋与懒惰持平、个性太强、缺乏挫折教育、不愿加班等。相比之下,70年代的医生则更多具备好学、睿智、谦虚谨慎等品格;60年代医生们“踏实”属性更为突出。
不管你承不承认,这的确就是现实中的80后,他们在质疑中成长,但他们依然义无反顾地前行。如今,在大部分医疗卫生机构中,80后群体已占到40%以上,他们正在接过前辈们手中的接力棒,逐渐成为推进社会发展的主力军。
带着时代胎记成长
80后有着自己独特的特征,他们思维敏捷、知识面广,身边很多年轻的80后医生都很认真、努力,虽然吃苦精神稍差一些,但这可以培养。
——中国工程院院士 高润霖
孔令超:苍蝇不叮无缝的蛋,既然大家都这么评价,说明我们身上确实或多或少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孔令超今年26岁,不仅是个80后,还是个聚集80后鲜明特点的85后。随着教育体质改革的洪流,孔令超像其他80后一样,在“垮掉的一代”、“叛逆的一代”、“特立独行的一代”的评价声中随波逐流。
如今,成为住院医师已有3个年头的孔令超在北京一家着名的三甲医院
培训
进修。被潮水推到了“而立”门口的当下,他不得不重新认识这几个词,重新认识自己。“要是几年前,估计我会拍案而起,‘凭什么这么说我们?’但是现在不会了。苍蝇不叮无缝的蛋,既然大家这么评价,说明我们身上确实或多或少的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这不是我们故意而为之的,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标志,就像胎记一样。”
孔令超有理想,但并不像60后、70后那样远大,眼光总是停留在3年内甚至1年内。例如,要高考了才意识到命运在前方招手;要找工作了才审视自己的路要怎么走。孔令超从小衣食无忧,不像60后、70后肩负着责任上路,所以他不仅看中付出,更看重所得。
“有时我们确实会被前辈们那种不知疲惫的工作精神震撼,再看看自己容易疲惫的心态,也就理解社会的评价了。但我觉得80后是承上启下的一代,既继承了很多传统,也能接受外界先进的思想。优势是外部环境给我们提供了足够大的选择空间,而且还有老一辈的思想护航,实际上我们是幸运的、也是幸福的。”孔令超告诉记者。
张霖夕:如果大家看看现在的90后,或许会觉得80后还不错。
张霖夕今年同样是26岁,他从祖国大西南的云南一路求学至武汉,后又进入我国神经外科的最高殿堂,如今研三马上就要毕业了,但他扮演更多的角色是医生,而非学生。
角色的转换及对医生职业理解的深入,让张霖夕越来越体会到80后有巨大潜力,现在他们是住院医师,将来他们会成为主治医师、教授,“如果看看现在那些‘非主流’的90后,或许大家会觉得80后还不错。但90后也有着他们优势、积极的一面。其实每个年龄段的人都将会成为他们那个时代的中流砥柱,社会会慢慢影响他们的价值观,而他们的价值观也会逐渐注入这个社会。”
时代发展必然会留下它的烙印,80后的“自我”无须回避,“社会对于我们的评价,慢慢地会变成一种成长的动力。”张霖夕所想所言让记者感觉他不像个80后,但或许这就是80后医生的本来面貌。
我想做一名医生
医生的社会责任感确实与其所处的环境、所在的科室甚至大环境有关。但总的来说,时代在不断进步,我相信60比50强,70比60强,80后也错不了,否则国家就没有希望了。
——解放军南京八一医院副院长 秦叔逵
张霖夕:没有哪一代人的青春是不苦逼的。
白岩松有一句话让张霖夕印象十分深刻,“没有哪一代人的青春是不苦逼的。”这句话同样适用于80后,更适用于80后的医生群体。因为学过医的人都知道:学医难啊!
80后的医生总是在羡慕,上大学羡慕其他专业学生不用背书、不用每个星期考试;进了医院羡慕别人不仅工作轻松而且拿着高薪水。由于还是个研三医学生,张霖夕每个月只有1000多的收入,“吃饭刚刚够,找女朋友有点儿困难。”
即使有女朋友,张霖夕也没时间陪她逛街、看电影,因为住院医师是真正的一线大夫,也许他的临床经验没有上级医师那么丰富,但科室里每一件实实在在的事都是他在做。并且,他承担了很大一部分压力。他是患者的首诊医师,还要完成上级医师随时分配的任务……随时都害怕自己犯错误。“住院医的经历就像口腔溃疡——你知道它肯定会好,但真的很疼。”张霖夕笑着说。
其实,与60后、70后的经历相比,80后的这点儿苦不算什么,每当张霖夕想到这一点心中便充满安慰。张霖夕即将硕士毕业,他深知自己所在的神经外科对于学历的高要求,“先把博士读完是第一步,因为就我目前的情况没有博士的学历,在专业上很难有所建树。我感觉我就像《心术》里的郑艾平,应该是一步一个脚印,然后成为一名能够独当一面的好医生。”
孔令超:北京首例甲流治死病例发生在我身边,那一天我连续工作了21个小时。
孔令超有着一次特殊的经历。2009年末,北京甲流盛行,北京第一例甲流致死病例就出现在孔令超所在的医院。他清楚地记得,还有一个多小时下班时,也就是凌晨5点多患者病情加重,于是便与带教老师一起实施抢救。由于医院的防护服不够用,孔令超与老师在没有穿防护服的条件下为患者做了3个多小时的胸外按压,配合医院的重症科主任及急诊主任进行各种抢救措施。那天孔令超本应早上7点交班,但当他准备回家时已经是下午了。回到家泡上一碗方便面,孔令超才意识到这一天他竟连续工作了21个小时。
这次经历不仅没让孔令超打退堂鼓,反倒让他第一次深刻地体会到医者的责任。这种责任不是负担,它意味着成长、经历、喜悦、未来。为了这些,孔令超可以忍耐每天花3个小时奔走于上班路上,为了这些他可以连续加班。
“我从来不担心挤地铁的问题,因为我从不用挤地铁。”孔令超解释说,每天8点上班,但6:30他就要出现在地铁站,这个时间似乎很多人还处于睡梦状态。“有时候还会在地铁上睡一觉,但也因此好几次坐过站。”孔令超笑道。下午正常情况是4点多下班,但在孔令超的印象里好像从没正常过。交班、洗澡、消毒,整装待发时已近7:00,正好能错过人流高峰。
“我之前的理想就是做一名医生,如今我做到了,接下来就是做一名好医生。至于‘专家’之类的头衔我没想过,为更多的患者排除痛苦,做一个问心无愧的医者是我的目标。”孔令超告诉记者。
活着就要思考
高强度工作和终身学习是这个职业无法改变的规则。80后医生性格张扬,但也更耐得住寂寞。
——北京友谊医院心胸外科主任 王天佑
张霖夕:传统的“传帮带”离我们渐行渐远,我们渴望它的回归。
对职业生涯的规划,张霖夕感觉有点儿力不从心。他每天工作最多的两部分就是查房和手术,仅就查房而言,张霖夕绝对算是尽职尽责,他甚至可以背出每位患者的名字,但有一点却让他稍感落寞:平时与导师的交流太少了。“其实有的时候真的希望能够像小时候老师手把手教我们写字那样,言传身教。现在老师们都很忙,患者又多,虽然我们也理解,但还是希望能回到那‘传帮带’的年代。”
如今“专家”、“教授”在天上的时间似乎比在地上还要多。“传统的不一定是守旧的,不光对我们的成长是件好事,对整个医疗卫生环境也同样是件好事。”张霖夕说。
孔令超:每天挂号的人就像是春运买火车票一样。
孔令超原本在一家规模堪比三甲医院的二甲医院,当他来到进修医院后,对我国医疗资源分布失衡的问题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每天挂号的人就像是春运买火车票一样。”一次,一个朋友托孔令超挂个号,虽然有着不用在那里等的优势,但也不能加塞儿,为这一个“非专家”号,孔令超居然从上午上班等到下午下班。
虽然在原来医院时患者也很多,工作也很忙,但到了这里孔令超才知道什么叫真正的忙。“医疗资源太集中,专家们都在北上广,全国各地的患者往这些地方扎堆也是必然的。因此,医患之间尖锐的关系要想得到缓解,让患者病有所医,让医生劳有所得,让制度给双方一个平等的地位是必须经历的过程。”
回复
举报
励杏老人
励杏老人
当前离线
积分
11807
楼主
|
发表于 2012/7/12 04:57:07
|
显示全部楼层
取消药品加成不是“一贴灵”
2012-07-12 09:08 来源 人民日报
●取消药品加成只是降药价的一个方面,并不是治疗看病贵的“一贴灵”。如果综合配套改革措施跟不上,很可能“按下葫芦浮起瓢”
7月1日,北京友谊医院试点取消药品加成。与此同时,广东省深圳市所有公立医院也取消药品加成。这意味着,取消药品加成正成为公立医院改革的突破口。
取消药品加成,究竟能不能解决看病贵?这是老百姓最关心的问题。所谓看病贵,主要是指个人费用负担较重。随着医保支付比例的上升,个人卫生支出占总卫生支出的比例已由2008年的40.4%下降到2010年的35.5%。但是,由于卫生费用的绝对数仍在上涨,老百姓依然感觉看病贵。取消药品加成,对于缓解看病贵有一定的效果,但只是降药价的一个方面,并不是治疗看病贵的“一贴灵”。如果综合配套改革措施跟不上,很可能“按下葫芦浮起瓢”。
对于医院来说,取消药品加成,仅仅是切断了医院收入和药品加成之间的利益关系,还不能从根本上破除“以药补医”的机制。要破除该机制,取消药品加成后,应同步推进医院的补偿、监管等机制改革。政府应增加投入,提高医疗服务收费,重构药品采购方式,解决药价虚高问题。同时,改变医保支付方式,发挥其制约和激励作用,真正改变医生的行为。只有让医生自觉不再多开药、滥检查,才能彻底破除“以药补医”的逐利机制。如果这些配套措施没跟上,很可能把医院逼向另一种形式的“以药补医”,如多检查、多用耗材等,看病贵问题仍得不到解决。
可喜的是,友谊医院取消药品加成后,进行了配套改革,如设立医事服务费,进行医保总额预付和按定额预付的改革,下一步还将合理采购、引进物流企业负责配送等,挤出药价虚高水分。深圳也提高了诊疗费,市财政为此兜底,并提出了“1+6”综合改革措施,即取消公立医院药品加成后,同步推进支付制度、补偿机制、药品流通采购方式、监管机制等改革。
从两个地方的做法都可发现,取消药品加成只是一个楔子,以此来将改革引向深入。两地政府统筹推进改革,为老百姓谋求长远利益,而不是为了政绩寻求“一贴灵”,其做法尤为难得。可以想见,只要措施落实到位,改革的效果会逐步呈现。
众所周知,公立医院改革是
医改
的“深水区”,利益博弈更激烈,利益格局调整力度更大,此时的改革更需要统筹兼顾,打破部门之间的界限,一盘棋地推进改革。
“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尤其是社会领域的改革,要补的课更多,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如果为求一时政绩,单兵突进地推进某项重点改革,很可能因为未能平衡利益各方,在博弈之下难以为继,使改革走进死胡同。
回复
举报
励杏老人
励杏老人
当前离线
积分
11807
楼主
|
发表于 2012/7/12 04:59:38
|
显示全部楼层
拿什么拯救你,我的病人?
2012-07-11 16:50 来源 八爪
1,2,3,4……很多时候数字的改变意味着不仅是数量的增长,或许是从量到质的飞跃。同样,从个体的治疗到群体的疾病控制,改变的不只是人数,而是看问题的角度。医生关心的也许只是如何为病人提供最佳的治疗,而卫生政策者更关心的却是合理地使用有限的医疗资源,使更多的人能够得到救助。
如果医疗资源非常丰富,而病人的数量非常有限,那么一切都非常合理,没有什么矛盾。在不考虑副作用的情况下,医生可以给任何一个腹痛的病人都做腹部CT以除外各种可能的问题。但问题是,如何用有限的医疗资源应对数量巨大的病人群体,这其中势必会有医疗资源分配不合理的情况,而医生也需面临的两难抉择。拿什么来拯救你,我的病人?本周NEJM的观察栏目中,来自斯坦福大学的Victor R. Fuchs博士将带我们了解医疗决策的两难境地。
在医疗支出方面,究竟多少才是足够而合理的呢?在感叹中国寒碜的医疗投入之余,我们望向了大洋彼岸的美国。美国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7%的医疗支出,让很多国家都望洋兴叹。然而17%这一数字之中却也包含许多辛酸和无奈,美国政府更是绞尽脑汁想要降低政府的医疗投入。
Victor R. Fuchs博士指出,造成美国这一尴尬境地的原因有二:
第一,医学的飞速发展诞生了许多昂贵的新技术,比如新药、新的影像技术和手术。在众多的新技术之中,只有少部分对病人的存活时间和生活质量有显着改善。按照循证医学的理论,一个新技术的使用势必需要很多大规模的临床研究的证据。如果这个新的技术最终被淘汰,那么在临床研究过程中,将会产生很多不可避免的浪费。
第二,目前的医疗费用支付多是由第三方即保险公司进行的。病人上保险后,无论有多少医疗花费,大部分费用将由保险公司支付。这种“看病不要钱”的假象势必会造成医疗资源的浪费。
针对这一两难的境地,Victor R. Fuchs博士从多个方面分析了可能的解决方案:
第一,设定一个保险报销的起始额度,即只有超过这一额度,才能进入保险报销体系。这样一来,很多低于报销额度的医疗费用将由患者自己承担,因为要自己掏钱,患者和医生在选择治疗方案的时候势必会考虑到经济费用的问题。但这一看似有用的解决方案其实存在很多问题:首先,如何确定这个报销额度,才能确保大部分人即能节约又能承受得起。另外,事实上仅占人口总数5%的人使用了医疗支出的50%。因而所谓的报销额度势必也不能影响患者和医生的医疗决策,他们仍然会选择最新的治疗手段,而无所谓花费。
第二,筛选出利弊相较更有优势的治疗方案,在临床实践中推广。事实上这个措施也只能停留在理想阶段。在临床实践中,对于很多新的技术,往往很难提前预测某个治疗方案存在的潜在危害,因而医生很难有足够的理由摒弃最新的治疗方案。
第三,改变医生的收入分配方式,从原有的收入与治疗项目相关变成恒定的年薪或者月薪。从而让医生更多的从卫生经济学的角度为病人提供合理的治疗方案。
似乎Victor R. Fuchs博士也并未找到太多有效的解决方案,诚然这一两难的境界似乎很难仅依靠所谓的良知和觉悟来解决。而更多的还需要卫生政策的支持和调控。
当我们把目光收回到中国这片水深火热的土地上时,似乎也能发现和老美一样的困惑。尽管支付方式不同,中国老百姓依然要承担大部分的医疗花费。而医生的收入在某种程度上也和治疗方案挂钩,不可避免的会有很多过度检查浪费医疗资源的情况发生。而我们也似乎有解决方案,比如医保单病种,就是严格的限定某个常见病的治疗花费的上限,超过上限的部分将由医院自己承担。迫于此压力,医院不得不将患者的检查项目精简到最简。在节省了医疗花销之余,也带来了很多问题,比如很多应该推行的治疗迫于经济压力未得到实施……这让我禁不住回想医疗政策最初的目的,我认为医疗政策,或者说所谓的诊治规范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规范临床诊治流程,让病人得到标准化的治疗方案。而这一标准化的方案并非最廉价的方案,而应该是最适合于病人自身的方案,而目前这种统一规定的治疗方式却很难让每个病人都得到最合适的治疗。
总之,从一个人到一群人,变化的不仅仅是数量。作为医生,心怀天下方才是应有的职业操守。
回复
举报
励杏老人
励杏老人
当前离线
积分
11807
楼主
|
发表于 2012/7/12 05:00:35
|
显示全部楼层
医学生人文素质的核心是‘仁爱’
2012-07-12 13:52 来源 湖南日报
近年来,怀化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针对医学生的特点,把“仁爱”教育作为强化学生思想教育和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大力实施文化育人,积极培养“仁术”精神的现代传人,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日前,记者专程前往采访。
“医学院学生人文素质的核心是‘仁爱’,医生如果没有爱心,就不会全心全意地关心患者,就不是一名合格的医务工作者。我们应该把培养学生的爱心作为首选目标。这是爱心教育的回归,也是医学教育本质的回归。”面对记者的提问,学校党委书记徐华平开门见山,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和立场。
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多年的徐华平,对教育的规律和教育发展的本质,思考得很多、很深,尤其是对素质教育思考得颇为透彻。他说,现在很多人都在喊素质教育,可是素质教育究竟是什么,却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在徐华平看来,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下的人文素质教育。他分析道,就学生教育的内容而言,一般应分成两个部分,一个是技术的部分,即技能。另一方面,就是人文素质教育。现在的教育,很多人都忽视了后者,往往一提素质教育,往往就是唱歌、弹琴,这实际是对素质教育的误解。
徐华平认为,就医学教育而言,技术的部分固然重要,人文素质教育同样重要。那么,医学院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核心是什么?是爱心教育,仁爱教育应是整个教育教学工作的灵魂。因为重疾病、轻情感,重科技、轻沟通,重效益、轻人文,而导致医患关系紧张。因为天价药费、重复收费、过度医疗、忽悠病人等,而常常使医生和患者之间人情冷漠。这些都足以说明,爱心教育在医学教育中何等重要。
正因为如此,近年来,怀化医专把“仁爱”教育列为和专业教育同等重要的位置。“作为医学院校,怀化医专有义务有资格成为学生良好人文素质的‘首善’之区,把学校建设成为孕育爱心的孵化器、实施爱心的辐射源、传承爱心的领跑者,最终培养‘仁术’精神的现代传人。”徐华平如是说。
为此,学校成立了爱心文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专设了爱心文化建设工作办公室,成立了爱心基金。学生中成立了“爱心社”。在思路上,他们以践行爱生如子理念为着力点、以帮扶“厄运”学生为切入点、以爱心文化现状研究为支撑点、以把传统仁爱思想转化为现代“仁爱”精神的传人为出发点,改变了传统意义的帮扶,实现了“四个转变”,即在内容上由单一经济资助向全方位关爱教育转变,时间上由在校关怀向终身关怀转变,在空间上由学校独自承担向学校、家庭、社会共同承担转变,在工作机制上由偶然性、随意性向构建长效机制转变。
学校把每年的11月8日确定为爱心日,而且向特困学生承诺:决不让一个特困学生因经济困难而辍学。2009年学校组织成立了“天使血库”,当天500多名志愿者承担起随时无偿献血的职责,一旦中心血站急需,“天使血库”将联系适合对象进行集中献血。
爱心文化建设成果丰硕,受到上级肯定,引起社会各方好评。2010年3月,在第16次全省高校党建工作会议上,徐华平作了题为《让“厄运”学生走出困境 感受阳光——我们是如何关爱教育遭遇不幸大学生的》典型发言。仅时隔两年,今年3月14日,在第18次全省高校党建工作会议上,他又代表学校作了题为《努力打造爱心教育的“云机制”》的典型发言。学校“爱心社”先后被评为“湖南省优秀大学生社团”、“湖南省雷锋家乡学雷锋先进集体”、怀化市首届道德模范评选活动“助人为乐模范团体”特别奖。
在不断丰富活动载体的基础上,学校还突出了对爱心文化建设的学术研究,以理论厚度来推进实践创新。目前,学校爱心文化理论研究渐成体系,诞生了一系列科研成果,极大丰富了校园文化建设的学术内涵。学校审定通过了《基于“三生教育”的医学生爱心培育问题研究》等校级爱心文化建设课题立项11项,申报的文化建设项目《培养“仁术”精神的现代传人——怀化医专创新爱心文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荣获教育部2010年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三等奖,《天使之韵洒满园——怀化医专传承创新仁术文化的探索与实践》荣获2011年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成果一等奖等等,2011年,徐华平主持的课题《构筑医者仁心的有效培养机制——当代医学院校爱心文化建设研究》成功申报教育部2011年人文社。
回复
举报
1 ...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 60
/ 60 页
下一页
返回列表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积分 0, 距离下一级还需 积分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