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 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注册

养生是运动还是静养?

2015/4/15 23:30| 发布者: david92003| 查看: 1070| 评论: 0|原作者: 老百姓

摘要: 作者 一般认为,要想身体好,就要多进行体育运动。这里的运动当然是指人的外在形体运动。  果真如此吗?  从养生学看,其主体上是偏于错误的。  很多人或许不信,并表示反对,因为国家都提倡体育运动,因为俗 ...




作者

般认为,要想身体好,就要多进行体育运动

这里的运动当然是指人的外在形体运动。

  果真如此吗?

  养生学看,其主体上是偏于错误的。

  多人或许不信,并表示反对,因为国家都提倡体育运动,因为俗话也说:“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天主生物故恒于动,人有此生亦恒于动。”(元朱震亨《格致余论》)“生命在于运动”(伏尔泰)。

  问,运动员长寿吗?尽管运动员肌体强壮,但他们肌肉和筋骨大量的运动,除伤筋痛骨外,必然促使细胞提前老化,体能预支,好些人一退役就体质大降。整个的看,运动员的平均寿命在正常水平以下。

  女性平均寿命(74岁)为什么长于男性(71岁)?其一大重要原因就是中国女性多数安于家庭,合于生命之道:相对说来,一是做家务更多,家务活的特点是有运动,但劳动强度小,伸筋健骨;二是心神方面更有一份安定,精神上不象“男主外”那样的时有激荡;三是更有慈爱心和平常心,侍亲、相夫、教子,对人生不会过高奢望。

  国书画家长寿是有内在原因的。习书学画,调息养气,悦情畅意,炼气安神,外炼形体,内养心性,动静相适,气血顺畅,形神共养,正顺应了生命体的需要。

  形体的运动当然是应该的和必要的,何况生命本就是一种运动状态和运动过程。

  根据现代科学研究发现,运动对健康的影响,主要是加快血液循环的速度,可以使一些闭塞的经络因而畅通,特别是对于心包经的打通有很好的效果。心包经的通畅,可以强化心脏的能力,提升人体的免疫功能,也会加快人体的新陈代谢,加快人体废物的排除。但是并不会增加人体的血气能量。

  以,形体运动有个目的,有个度,它只能是在保障人体筋骨的舒活,引导体内气血运行通畅的意义上进行,做到与静养相合,达到动静相宜,益气调息,和调脏腑,通畅经络,协调平衡,形神共养,以维护生命的目的。因此,运动应以舒缓而非激烈的太极气功、体操、健身舞之类为最合适,比如八段锦“双手托天理三焦,左右开弓似射雕,调理脾胃单举手,五劳七伤往后瞧,摇头摆尾去心火,背后七颠百病消,攒拳怒目增气力,两手攀足固肾腰”。太极拳、气功与西方的拳击运动相比,就绝不仅仅是一种肌肉和骨骼的运动,而更包括了精神的运动、情感的运动、心灵的运动,是感性和理性的协调导引运动。超出导引这一意义范围的运动,必然劳累、拖累形躯,耗散精神,无益于生命。养生不提倡极限运动的刺激。

  作为一个生命体,除了肉身形肢外,还有精神意气,是形神一体(否则就是躯壳一具,而非生命)。“形恃神以立,神须形以存”,“修性以保神,安心以全身”。适量的形体运动能让身体气血导养得理,全身守神;过分运动则使人心神减损,耗能伤命。因此说,保精、养气、守神,是养生延命的主体与关键。

  “一生淡泊养心机”,养生当中,最重要的是养心性。情志过激,势必祸及生命。“常观天下之人,凡气之温和者寿,质之慈良者寿,量之宽宏者寿,言之简默者寿。盖四者,仁之端也,故曰仁者寿”。仁就是要做到温和、善良、宽宏、幽默。仁心仁德、养心立德是一个人健康的内在要素。

  应清虚静泰,少私寡欲。“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上古有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寿敝天地,无有终时,此其道生。……”(《素问·上古天真论篇第一》)。

  这里有个中西生命哲学的问题。

  

  

  

  西方人只见有形之物,没有无形的神、气之类概念,故对待生命也只讲运动养生与饮食、医药养生,而无所谓精神养生;而中国人则不仅讲求运动养生和饮食、气功、房事、医药养生等生理养生,更讲求心理养生,乃至更高层次的哲理养生。

  西方人原始思维中将世界看成是静止的物,运动是对静物的锻炼,是静物的活跃与升华。所以西方医学中将人也当成物,象拆零分解机械器物一样地将人体生命进行解剖、手术,不容分说,强权意味重。

  而中国人则不同,其原始思维中的世界本就是生命体,本就具有运动的属性。阴阳五行,春夏秋冬,都是运动变化的:气、势、意、念更是变幻不居的。人的形体可以是静止的,而其内在的神、气是变化莫测的。人作为万物之灵长,为气神所钟毓。

  对比中西思维理念,中国人将天地、时空视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将自然与人自身都看成是生命体,主张天人合一,显然是更合乎生命之道的。运动养生与饮食、医药等生理养生还只是着眼于外在形体,比较起着眼于内在心神的心理养生来说,当然是等而下之,更别说深入人生命“骨髓”的哲理养生了。可见,心理养生比生理养生更可靠,静养生比动养生更可靠,运动训练形体,静泰休养精神。

  眼而观,从宏观的时间与空间上看,人的生命是短暂的,也是渺小的,而容置其身的天地宇宙却是永恒的,广大的,无穷无尽。人生之来虽不能却,生之去也难于止,以有限之身体,置于无限之宇宙,当然是白驹过隙。如不能怡养自身精神,或吸聚天地之精气为人体所用,以全生命,反而以脆弱之身躯,拼命运动,发散精神,以有限付流于无限,以渺小没身于大海,岂合生命大道?

  “人所以生者,神也;神之所托者,形也。”“神大用则竭,形大劳则毙”(晋陶弘景养性延命录》)。生命主要靠益气、保精、摄神,顺天时,适地理,和阴阳。中和必寿。在此前提下,再去考虑怎样进行静养和动养,以及哲理养生。在运动养生方面,原则是视心神所需,为畅通气血服务。“《中经》曰:静者寿,躁者夭。静而不能养减寿,躁而能养延年。”又“严君平曰:游心于虚静,结志于微妙,委虑于无欲,归指于无为,故能达生延命,与道为久”(晋陶弘景《养性延命录》)。

  道是,内练一口气,外练筋骨皮。气是更关乎生命有无的。所以说,既要适量的外在形体运动,以保障人体筋骨的舒活,导引内在气血的畅通,更要养心立德,恬淡少欲,清虚静泰,做到保精、养气、守神,修德、纳气,以静养精神。

  “接地气”,是老年人最爱说的。其实真是这样。从前笔者并未注意到这个问题,因为从退休后,在家里电脑前一坐就是几小时,结果,全身动脉都硬化了,尤其腿脚症状严重,俗话说“老人先老腿”,一点不假。有时候多走点路,脚都疼的不行。后来,笔者被健康问题,逼的每天早晚都外出走上半小时至一小时,真的感觉好了许多,肯定与“接地气”有很大关系。尤其在眼睛干涩的时候,到外面走走运动一下,同时看看满眼绿色,身心立时舒服很多!现代人连办公带住房,绝大多数都在半空中,能够“接地气”实在不可多得,再加上饮食不善,休息不规律,欲望高、压力大,好多疾病就很快找上门来,那么,许多年轻人患上老年病也就不奇怪了!再者,天地人本是一个整体,我们却偏要把它们分开,你说那还能和谐吗?能不生病吗?所以,尽量多“接地气”,应当成为我们日常保健的最佳妙方,何况“接地气”还是免费的呢?!

  出门接接地气吧,爱光脚的人寿命长

  阳台养了几盆花,虽阳光充沛,精心伺候,但就是生长不快。行家说,阳台养花,有一个最大的缺陷,就是不能“接地气”,而在大地上生长的植物可以“接地气”,因此即使环境恶劣也容易生长。老人也总说人(尤其是小孩)要“接地气”才能长得结实,而年轻人总觉得那是老人家迷信,“接地气”的说法到底是迷信还是真有道理呢?

  “接地气”是动物天性

  自明朝以来,就流行这句口头语:“光脚的不怕穿鞋的。”有人以为这是穷人不怕富人的一句话。这句话的真正含义,是爱光脚的人寿命长(笔者:佛菩萨都是光脚的,所以佛菩萨无量寿!)。

  小孩子不爱穿鞋,脱了鞋袜在沙滩上玩,特别高兴;少女脱了鞋袜,把脚泡在河水里,特别高兴;人们到了海滩,脱了鞋袜走一走,特别高兴。反过来,你给宠物穿上鞋,它死活不愿意。

  难道这仅仅是一个习惯问题吗?不是。这是动物的天性,这就是接地气。因为动物要释放多余的生物电。生物电多余了,不仅易被雷击,而且动物会感觉很难受。

  

  

  “接地气”符合古今养生哲理

  中国古代哲人认为,天地之机在于阴阳之升降,天为阳气,地为阴气,一升一降,太极相生。《素问·生气通天论》说:“阴阳乖戾,疾病乃起”、“阴平阳秘,精神乃治。”认为人体内的阴阳不平衡会导致各种疾病,只有保持阴气充盈平和,阳气固密秘守,生命活动才会旺盛,身体才能健康无病。阴为阳之基础,无阴则阳无以化。大地是阴气的矿藏,因此经常赤足踏土地,可使地之阴气通过涌泉穴升入体内,从而起到养阴的作用。

  有周期性的疾病是生物电的充电放电所致

  “接地气”的说法不仅符合我国古代养生哲理,更为当代科学所证实。现代科学研究表明,由于人的身体是一个导体,所以,它常有机会吸收静电。尤其是在气候干燥的地方,人体所积存的静电,可高达几百到几千伏特。当人体静电积存过多,又没有地方可“放电”时,静电就会在人体内作怪,影响人体内分泌的平衡,从而干扰人的情绪,造成人体失眠、烦恼。

  尤其是现代的世界,电磁波已经无处不在,其强度也是越来越大,由于外界的电磁波也干扰了人体生物电,当然就会使人产生许多莫名其妙的疾病。许多人食欲下降、乏力、记忆力衰退、失眠、易激动、头晕目眩、头部肿瘤胸闷白细胞血小板减少、免疫功能降低、白内障、大脑功能异常、生殖能力降低、孕妇流产、死胎或畸胎等症状,都与生物电异常有关。现代的电磁波太厉害了,几乎无孔不入,每个人都躲不开,这可能就是许多人有病的一个重要原因。

  有些疾病的症状具有明显的周期性。比如,一个躁狂抑郁症病人会非常准确地三天大闹一次,又莫名其妙地安静了。又如,一个癌病人会非常准确地五天发一次低烧,又非常轻易地退烧了。再如,一个周期性麻痹病人会非常准确地七天瘫软一次,又糊里糊涂地站了起来。总这样下去,谁也受不了,可是怎么办呢?于是许多人高价聘请专家会诊。

  其实,古人早已注意到这个周期性,刘纯在《短命条辩》里说:“病家不接地气,故阴阳不通。是之阳气自行消长,而症候随之消长。嘱病家每日赤足走路,半时辰即可。”也就是说,这个周期性是生物电的充电与放电的过程。

  水泥磁砖让你接地气,木地板、地毯会伤身

  有人说,我的屋里铺着高级的木制地板,这是我有钱的象征;

  有人说,我的屋里铺着高级的地毯,这是多么豪华;

  有人说,我的屋里铺着高级的橡塑地板革,这是多么干净。

  我说你们处于危险中,因为你们与地球绝缘。屋里一定要铺水泥或者瓷砖。

  每天光脚一小时预防很多病。

  

  
人体静电对健康有这么多的危害,且又难以避免,怎么办?医学专家认为,人们应常与大地有“肌肤之亲”,将静电释放到大地中去。赤足行走或赤足坐在、躺在草地上,不仅会感到特别舒服和清爽,而且可以驱除因体内积存静电过多而导致的失眠、烦恼等症状。“接地气”现在在国外很流行。也就是说,你不必请专家会诊,每天光脚走路一小时,就可以慢慢消除这个周期性的症状。据我的经验,大概需要一个多月才能见效。有人说,这太慢了;是的,平常不养生,有病就不轻。

  总之,不要认为古人很笨。他们思考的问题比我们现代人细致,许多经验教训,他们已经写下来。然而许多现代人不明白的问题,却不去请教古人;费了几十年的努力,才明白古人已经明白的道理。应当指出,药物不是万能的,因为科学家至今也没有研究出防止雷击的药物。倒是光着脚丫子走一走,就能够防止雷击,还能预防许多疾病,这就是古人提倡七分养的道理。

  

  

  

  
穿棉布底鞋也可“放电”

  如果实在不能赤足,可穿棉布底鞋,棉布是具有导电性能的“静电亚导体”,穿布底鞋在土地上走,人体静电能通过棉布鞋底释放到大地中去。

  现在人们穿的鞋子基本都是不导电的人造塑胶鞋底,加之城市地面普遍“硬化”(柏油、水泥、地砖都是不导电的物质),住楼房,乘汽车,都市人时时刻刻被包裹在“绝缘体”中生活,人体自然会聚集起很多的静电。日本就明确规定童鞋不准使用绝缘胶鞋底,否则便以违法论处,目的就是防止过多的静电影响儿童发育。

  
走到户外,与大地尽情地亲近吧,接接地气你会变得更强壮。

  

  

相关阅读

返回顶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