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 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注册

【茗德中医】医学实践录——临床篇(3—2)

2014/4/21 06:00| 发布者: david92003| 查看: 1995| 评论: 0|原作者: 茗德中医

摘要: 桂枝汤证汇集和应用释义汇编(2)【组成用法】桂枝去皮三两(9g)芍药三两(9g)甘草炙,二两(6g)生姜切,三两(9g)大枣十二枚,擘(3g) 上五味, 咀三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适寒温,服一升。服 ...
桂枝汤证汇集和应用释义汇编(2)
【组成用法】桂枝去皮三两(9g)芍药三两(9g)甘草炙,二两(6g)生姜切,三两(9g)大枣十二枚,擘(3g)

上五味,
咀三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适寒温,服一升。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温覆令一时许,遍身漐漐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若一服汗出病差,停后服,不必尽剂。若不汗,更服依前法。又不汗,复取小促其间。半日许,令三服尽。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时观之之。服一剂尽,病证犹在者,更作服。若汗不出,乃服至二、三剂。禁生冷、粘腻、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  
【本方功用】解肌发表,调和营卫
【适用范围】外感风寒。头痛发热,汗出恶风鼻鸣干呕,苔白不喝,脉浮缓或浮弱者。
【方论选录】王绵之:桂枝汤证的主要症状是发热、汗出、恶风或恶寒,是表寒表虚的症状,有时简单地称为表虚证。从卫气来理解,卫气的作用是温分肉,充皮肤,肥腠里,司开合。卫气属阳,是温养人体的,所以能够卫外而为固,全靠卫气的功能。当其处于病态时,汗出就不是正常的出汗,作为一个症状,恶寒发热同时幷见,也不是简单的表虚自汗,而是表虚兼风寒。由于虚,毛窍开合不正常,卫气与风邪相争,时而卫气胜,时而卫气败,胜则开,败则合,开则汗出,合则无汗,所以汗出是一阵一阵的。同时见风就怕,说明该人素体卫气不足。根据外界的气候和受邪的轻重,恶风或者恶寒。既然是虚,就不能用麻黄汤来发汗,而且已经有汗出,虽然汗出,但却不能解其表,但汗出津液就伤了,汗不仅伤津而伤气,因为人体的汗出是靠气和津液,吴鞠通汗以阴津为材料,阳气为运用,哪一方面都不可缺,哪一方面功能不正常,汗也就不正常。反之,汗出人受损必然损伤人体的阴津和阳气。
在此情况下,就不能用麻黄汤发越人的阳气,要改用桂枝温通血脉,和营散风,就是所谓的解肌发汗,既然是解肌发汗,就要考虑它已经汗出,因为卫气虚,不能保护营气,营气随卫气外泄,便是自汗,要考虑发汗解肌,又要考虑汗出表更虚,所以加芍药,既可补其不足,又能防止汗出更伤津液,芍药酸收(酸苦微寒),习惯上讲桂枝一散,芍药一收,这是简单的理解。芍药可以益阴、养血,不仅益肝阴,而且益脾阴,它酸性故可收敛,但它还可以行,酸收之中还有行的作用,甚至有人讲其有走气的作用,散结的作用,现在讲,一味药可存在着多种作用,有一些是双向的,相互矛盾的,作用于一起两都能发挥作用,就是双向调节,实验证实,无论赤芍,还是白芍,都可延缓血栓的形成,现在只从酸收这点理解白芍的作用是不够的,这里配芍药,今天证明它是科学的,它用的恰到好处,不影响解表。针对营气与卫气,阳气与阴津失调,不能用麻黄时怎么办?它一方面加甘草,用至二两,侧重补气,与桂枝相配,辛甘发散,有利解表,与芍药相配,酸甘化阴,补营补阴,通过生姜与大枣,姜协桂草发汗解表,另一方面它鼓舞胃气,使胃气上行,大枣益脾气,滋脾阴,姜枣合用升腾脾胃升发之气,蒸液以为汗,生姜大枣在《伤寒》中多处就依此道理而用。后世有的用姜枣为引,量少如姜三片,枣三枚,与这里有规定分量还有点不同,说明了它在方剂中的位置比较重要,与后世姜枣为引重要,姜枣本身是主药,作为使药是甘草,身兼两职,芍药与桂枝酸与苦,辛与甘是相对的,使两者调和是甘草的作用之一。
归纳起来是桂芍发汗解肌,调和营卫。因为桂枝汤证既有发热汗出,又有恶风,是卫气虚而又有风寒,可是汗出伤营血阴津,既要发散风寒,又要考虑卫气虚,营血伤,所以既用了桂枝与芍药作为主要药,又加生姜、甘草助桂解表,加大甘草更好地滋阴养血,生姜跟大枣又能鼓舞脾胃之气,升腾脾胃升发之气,使津液上行。还要注意一点,服后啜热稀粥,一者加强热力,二者增加水谷之气,以生津液,说明姜枣虽能升发脾胃之气,但以水谷之气,作为鼓舞之用,只有有了才能升腾。轻感冒或并不是感冒,桂枝汤“解表和营卫,化气和阴阳”,在《金匮》里有此用法,治疗内科杂病,不时自汗发热,营卫阴阳失调,有那种情况下,不强调什么时吃,什么时间再吃,也没提及嗓粥,在《伤寒》根据发汗的要求不同,有的连续吃,有的规定就服一次,有的服完要温覆衣被,覆汗跟方剂的功效、发挥的作用、达到的目的相关。

    柯琴:此为仲景群方之魁,乃滋阴和阳、调和营卫、解肌发汗之总方也。凡头痛发热,恶风恶寒,其脉浮而弱,汗自出者,不拘何经,不论中风、伤寒、杂病,咸得用此发汗。若妄汗妄下,而表不解者,仍当用此解肌。如所云头痛发热、恶寒恶风、鼻鸣干呕等病,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惟以脉弱自汗为主耳。(《伤寒来苏集·伤寒附翼·太阳方总论》)

    吴谦等:名日桂枝汤者,君以桂枝也。桂枝辛温,辛能发散,温通卫阳,芍药酸收,酸能收敛,寒走阴营。桂枝君芍药,是于发汗中寓敛汗之旨;芍药臣桂枝,是于和营中有调卫之功。生姜之辛,佐桂枝以解表;大枣之甘,佐芍药以和中。甘草甘平,有安内攘外之能,用以调和中气,即以调和表里,且以调和诸药;以桂芍之相须,姜枣之相得,借甘草之调和,阳表阴里,气卫血营,并行而不悖,是刚柔相济以相和也。而精义在服后须臾,啜稀粥以助药力。盖谷气内充,不但易为酿汗,更使已去之邪,不能少留,将来之邪,不得复入也。又妙在温覆令一时许,絷絷微似有汗,是授人以微汗之法也。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是禁人以不可过汗之意也。此方为仲景群方之冠,,乃解肌发汗、调和营卫之第一方也。(《医宗金鉴·订正仲景全书·伤寒论注》)
    陈修园:此方最切于时用,中风汗自出者用之,服麻黄汤复烦者用之,下后脉仍浮者用之。气冲利不止者用之,阴症脉浮为欲愈亦用之。桂芍辛甘化阳,助太阳融会肌气;芍、草苦甘养阴,启少阴奠安荣血;姜佐桂枝行阳,枣佐芍药行阴。此方本不发汗,藉热粥之力,充胃气以达于肺,令风邪从皮毛而解,不伤气血,为诸方之冠。时医以桂枝汤、麻黄汤,地非北方,时非冬月,戒不敢用;以羌、独、苍、芎、荆、防代之,而不知此等药,更燥烈害人也。桂枝汤以桂枝为君,色赤入心生血,得芍药之苦以和之,为阴阳调和之剂。麻黄汤以麻黄为君,此物轻清走表,绝无辛烈之味,悍浊之气;又佐以桂枝入心化液,杏仁入肺降气,甘草安内攘外,又加姜之上行,枣之留中,迳走肌表,不伤津液。视苍、芎、羌、独之类,孰和平?孰峻烈耶?(《伤寒真方歌括·卷-》)


本帖最后由 茗德中医 于 2014/2/20 20:29 编辑

【茗德中医】医学实践录——临床篇(3—2)续2

桂枝汤(经方
刘景祺)


桂枝三两(去皮)芍药三两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


方中桂枝发散通阳,温经行血,既能调营,又能和卫,祛除肌表风寒之邪,芍药益血养营,收敛阴气;生姜助桂枝解肌祛邪;大枣佐芍药和营益阴。甘草既能助桂枝行血,又能助芍药舒筋缓急,并可安中益气,调和诸药。


【无名热】粟xx,女,24岁;1976213日就诊。患者低烧(37.638.2)已半年。背恶寒为甚,全身倦怠无力,曾服西药解热剂和抗菌素无效。化验检查:血、尿、便常规检查正常。舌苔薄白,脉浮缓。印象:发热。辨证:表虚不固,邪犯肌腠,营卫不和。治则:调和营卫。服桂枝汤三剂,低烧退,恶寒和全身不适消失,观察二年无复发。


此案正合《伤寒论》中文:病人藏无他病,时发热自汗出而不愈者,此卫气不和也。先其时发汗则愈,宜桂枝汤


面神经麻痹】张x,男,26岁,工人,1975129初诊。感冒已两天,因夜在室外值勤,又感受风冷,右侧面肌瘫痪,右口角下垂,右鼻唇沟消失,口向左偏,右前额皱纹消失,右目不能闭,咀嚼不便,畏风。苔薄白,脉浮缓。印象:面瘫。辨证;风寒郁滞,经络瘀阻。治则:散风祛寒、温通经络。处方:桂枝9克,芍药9甘草6克,大枣3个生姜9克,僵蚕9克,蝉退9克,。服三剂后,口眼歪斜明显好转,又服三剂痊愈。观察二年无复发。


【妊娠恶阻】董x,女,28岁,xxx月初诊。停经已三个月,近半月来时觉气自少腹上冲胃脘,同时恶心呕吐,纳呆,倦怠无力,怕冷。苔薄白,脉寸关浮缓,尺滑。辨证:气血不和。治则:调气血,和阴阳。服桂枝汤六剂而愈。


【痹证】陈xx,男,65岁,退休工人,198341日就诊。耳鸣口渴多饮,四肢麻木酸胀已二十余年,上肢明显,阴雨天加重,全身困乏难忍。曾长年服脉通、地巴唑、六味地黄丸杞菊地黄丸,注射ATP等,无效。苔薄白,脉浮缓。辨证:年老表虚,邪搏肌腠,郁而不出,营卫不和。治则:调和营卫。处方:桂枝9克,白芍9克,生姜9克,甘草6克,大枣3个,蛤粉15克,生龙牡各15克,服药六剂,47日二诊时,四肢麻木己明显好转,口干减轻,耳鸣同前。于41日方中加麦冬30克,又服六剂,414日三诊时,四肢麻木已消失,耳鸣同前。


瓜蒌桂枝汤


瓜蒌根二两,桂枝三两(去皮)芍药三两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


栝蒌根味苦入阴,清热生津,柔润筋脉,桂枝汤调和营卫,疏泄风邪,促使经气畅通。


结核性脑膜炎】杨x,女,42岁,工人,1975811日初诊。半月前感冒后,出现低烧、盗汗睡眠不安,易怒,纳呆,近两天出现头痛,呈喷射性呕吐,项强。十五年前有肺结核史,现在右肺尖有钙化点。巴彬斯基氏征阳性,克尼格氏征阳性。脑压增高,脑脊液乳白浑浊,蛋白(++),细胞计数200/mm3淋巴90%,氯450mg%,未查到结核杆菌苔白厚,脉浮数。西医诊断:结核性脑膜炎。中医诊断:痉病。辨证:风淫于外,津伤于内。治则:和营卫,养筋脉。服加一倍量的栝蒌桂枝汤一剂呕吐止,服十二剂痊愈。疗后二年追访,无复发。


脑震荡后遗症】张xx,男,25岁,农民,197968日初诊。二十天前被人用拳打伤头部,又加生气,受惊,引起终日嗜睡,反应迟钝健忘,项强,恶心,全身麻木疼痛,眼球上翻。神经反射未见异常。西医诊断:脑震荡后遗症。脉左浮,右关滑。苔薄白。中医诊断:多寐。辨证:阴阳失调,阳虚阴盛。治则:和营卫,调阴阳。服加倍量的栝蒌桂枝汤三剂,症状减轻,睡眠减少,意识较清楚。又服三剂,症状消失。


产后发痉】肖x,女,36岁,农民,1979317日就诊。产后半月余,受风,引起项强,眼球上翻,头向后仰,步履蹒跚,身体倾斜,不能向正前方走,行路必须有人搀扶,已二十余日,无呕吐。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因病人不同意腰穿,脑脊液未查,X线透视,心肺未见异常。舌淡,边有齿痕,苔白。脉左浮,右关滑。辨证:血虚津伤,腠理不密,感受风邪。治则:调和营卫,益阴养筋。用加倍栝蒌桂枝汤六剂,诸症状消失,追访二年,无复发。


【阵发性半身麻木】梁xx,女,60岁,农民,19791027日初诊。患者阵发性舌强,言语不清,右手发麻已二十余日,每于生气和受凉后发作,每天四、五次,每次持续一、二小时,多见于下午两点以后,言语艰难。头向右、向后扭转不利,眼球不动,项强,全身无力,右手不能持物。苔薄白,脉左浮,右关滑。中医诊断:柔痉。辨证:外感风寒,耗伤津液,筋脉失养。治则:调和营卫,润燥养筋。服加倍瓜蒌桂枝汤一剂后两小时曾犯病一次,以后再未犯病,服三剂后说话较以前清楚,右手仍稍麻,脉同前,又服前方六剂,诸症状消失,观察二年,无复发。


桂枝加桂汤


桂枝五两(去皮)芍药三两生姜三两(切)甘草二两(炙)大枣十二枚(擘)


本方即桂枝汤另加桂枝二两而成,温通心阳。兼祛寒散邪,可消除心阳虚所致的下焦寒邪上冲之心悸、腹痛等症状。


胃肠神经官能症】叶X,女,38岁,纺织工人,1980516日初诊。阵发性腹痛一月,发时自少腹部有一股寒气上冲到胃脘部,疼痛异常,出虚汗,每日发作二、三次,每次发作约一小时左右。发作时服服颠茄酊等无效。苔白,脉沉滑。中医诊断:奔豚。辨证:中阳虚陷,木气不舒,风木郁动,发为奔豚。治则,温阳平冲。服本方三剂后治愈,疗后追访半年无复发。


桂枝加龙骨牡蛎


桂枝芍药生姜各三两甘草二两大枣十二枚龙骨牡蛎各三两


本方为桂枝汤加龙骨、牡蛎而成。桂枝汤可以调和营卫,祛除肌表之寒邪,发散通阳,温经行血;龙牡收敛固涩,安肾宁心。


阳萎】李x,男,28岁,工人,1979312日初诊。阳萎已半年,怕冷,以背部为甚,曾服西药无效。苔薄白,脉浮缓。辨证:营卫不和,阴阳失调。治则:和营卫,调阴阳,服桂枝龙骨牡蛎汤一剂见效,三剂痊愈。治疗后半年无复发。


遗精】李x,男,24岁,工人,1980720日初诊。遗精已一年,几乎每夜必发。饮食正常,腰痛腿软,怕冷,全身无力,有时头晕。苔薄白,脉浮缓。辨证:营卫不和,阴阳失调。治则:和营卫,调阴阳。服本汤二十一剂治愈。


x,男,30岁,工人,19821227日初诊。排尿时阴茎疼痛,淋漓不畅,小便色黄,经常滑精已二年。怕冷,全身无力。曾在某医院检查前列腺肿大,诊断为前列腺炎,服八正散加减无效。舌苔薄自,脉浮。中医诊断:滑精。辨证:肾气虚损,精关不固。治则;调和阴阳补肾固精。处方;桂枝9克,白芍9克,生姜9克,甘草9克,大枣3个,炮附子6克,白薇6克,生牡蛎15克,生龙骨15克,服十二剂而愈。


《小品》云:虚弱浮热汗出者,去桂,加白薇、附子各三分,故曰二加龙骨汤。作者采用,多不去桂,效果亦佳。
桂枝加附子汤


桂枝三两(去皮),芍药三两,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桂枝汤调和营卫,加附子以退经扶阳,是对桂枝汤证而兼见阳虚者所设。


【汗证】王x,男,15岁,1976126日初诊。一个月前患感胃,服A.P.C.后汗出不止,手足心汗尤多。怕冷,小便困难,大便干,全身疼痛,下肢常拘挛,活动则痛剧。舌苔薄白,脉寸关浮缓,尺沉细。辨证:发汗伤阳,故漏汗不止。治则:调和营卫,固表止汗。以桂枝加附子汤三剂治愈。


桂技加葛根汤


葛根四两,桂枝三两(去皮),芍药二两,生姜三两(切),甘草二两(炙),大枣十二枚(擘)


本方即桂枝汤加葛根而成。桂枝汤解肌祛风,调和营卫;葛根解肌发表,升津止渴,鼓舞胃气上行,升津液以柔润筋脉。


【感冒】梁xx,女,35岁,农民,1980916日初诊。感冒已半月,自汗怕风,项背强,两上肢发麻,倦怠懒言,曾服发汗药无效。苔薄白,脉浮紧。中医诊断:外感风寒。辨证,风邪犯表,经气不舒,阴液被耗,经脉失养。治则:解肌生津,柔润筋脉。以桂枝加葛根汤三剂治愈。


肩周炎】周xx,男,45岁,1979712日初诊。四个月前由感冒引起左肩疼痛,项强,汗出怕风,左上肢发麻,不能高抬,不能持重物。苔薄白,脉浮紧。印象;肩痛。辨证:风寒侵犯,阻遏络脉。治则:调和营卫,解肌发表,柔润筋脉。以桂枝加葛根汤加羌活12克,白芷9克,没药9克,十五剂治愈。


【半身麻木】张xx,女,64岁,退休工人,1983314日初诊。左半身麻木,项强,出虚汗,背部怕冷,大便干已二年,屡治不愈。苔薄白,脉左右浮紧。辨证:太阳中风,经气不利。治则:解肌祛风,舒通经脉。处方:桂枝9克,白芍9克,生姜9克,甘草9克,大枣3个,葛根12克,服十二剂诸症状消失。


【面神经麻痹】李x,女,60岁,工人,198383日初诊。用冷水洗澡后发生右侧面神经麻痹已七天。右目不能闭合,饮水时右口角流水,鼓腮时右口角漏气,右鼻唇沟消失,口角向左歪,面部发紧,项强。苔薄白,脉寸关浮紧。辨证:正气不足,络脉空虚,卫外不固,风邪乘虚中于经络。治则;祛风通络。处方:葛根24克,桂枝18克,白芍18克,生姜18克,炙甘草12克,大枣6个,僵蚕15克,服三剂后,症状明显好转,目已能闭合,鼻唇沟恢复,项强好转。服十五剂治愈。
桂枝麻黄各半汤


桂枝一两十六株(去皮),芍药、生姜(切)、甘草(炙)、麻黄(去节)各一两,大枣四枚(擘),杏仁二十四枚(汤浸去皮尖)


此为辛温轻剂,取桂枝汤和其营卫,麻黄汤疏达皮毛,生姜、麻、桂辛甘发散;白芍、甘、枣酸收甘缓,刚柔相济,微汗祛邪,避免过汗伤正,用于不可过汗又不可不汗的轻证。


荨麻疹】孙X,女,45岁,农民。1952720日初诊,恶寒发热,全身起大片风团己二十余日。发病前曾汗出冒雨,过一日后,即发现全身起大片风团,每日发作五、六次,痒甚,心烦。曾注射钙剂,口服扑尔敏维生素丙等无效。面色苍白,皮肤划痕试验阳性,全身散在大片风团,胸部较多。舌淡苔白,脉弦。辨证:风寒束表,不得宣泄。治则:辛温透表,疏风止痒。处方:桂枝5克,白芍3克,生姜3克,炙甘草3克,麻黄3克,大枣4个,炒杏仁8克,服六剂。临床治愈,随访三个月未复发。



桂枝汤(经方验 刘景祺)

桂枝三两(去皮)芍药三两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

方中桂枝发散通阳,温经行血,既能调营,又能和卫,祛除肌表风寒之邪,芍药益血养营,收敛阴气;生姜助桂枝解肌祛邪;大枣佐芍药和营益阴。甘草既能助桂枝行血,又能助芍药舒筋缓急,并可安中益气,调和诸药。

【无名热】粟xx,女,24岁;1976年2月13日就诊。患者低烧(37.6℃~38.2℃)已半年。背恶寒为甚,全身倦怠无力,曾服西药解热剂和抗菌素无效。化验检查:血、尿、便常规检查正常。舌苔薄白,脉浮缓。印象:发热。辨证:表虚不固,邪犯肌腠,营卫不和。治则:调和营卫。服桂枝汤三剂,低烧退,恶寒和全身不适消失,观察二年无复发。

此案正合《伤寒论》中文:“病人藏无他病,时发热自汗出而不愈者,此卫气不和也。先其时发汗则愈,宜桂枝汤”。

【面神经麻痹】张x,男,26岁,工人,1975年12月9初诊。感冒已两天,因夜在室外值勤,又感受风冷,右侧面肌瘫痪,右口角下垂,右鼻唇沟消失,口向左偏,右前额皱纹消失,右目不能闭,咀嚼不便,畏风。苔薄白,脉浮缓。印象:面瘫。辨证;风寒郁滞,经络瘀阻。治则:散风祛寒、温通经络。处方:桂枝9克,芍药9甘草6克,大枣3个生姜9克,僵蚕9克,蝉退9克,。服三剂后,口眼歪斜明显好转,又服三剂痊愈。观察二年无复发。

【妊娠恶阻】董x,女,28岁,xx年x月初诊。停经已三个月,近半月来时觉气自少腹上冲胃脘,同时恶心呕吐,纳呆,倦怠无力,怕冷。苔薄白,脉寸关浮缓,尺滑。辨证:气血不和。治则:调气血,和阴阳。服桂枝汤六剂而愈。

【痹证】陈xx,男,65岁,退休工人,1983年4月1日就诊。耳鸣,口渴多饮,四肢麻木酸胀已二十余年,上肢明显,阴雨天加重,全身困乏难忍。曾长年服脉通、地巴唑、六味地黄丸、杞菊地黄丸,注射ATP等,无效。苔薄白,脉浮缓。辨证:年老表虚,邪搏肌腠,郁而不出,营卫不和。治则:调和营卫。处方:桂枝9克,白芍9克,生姜9克,甘草6克,大枣3个,蛤粉15克,生龙牡各15克,服药六剂,4月7日二诊时,四肢麻木己明显好转,口干减轻,耳鸣同前。于4月1日方中加麦冬30克,又服六剂,4月14日三诊时,四肢麻木已消失,耳鸣同前。

瓜蒌桂枝汤

瓜蒌根二两,桂枝三两(去皮)芍药三两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

栝蒌根味苦入阴,清热生津,柔润筋脉,桂枝汤调和营卫,疏泄风邪,促使经气畅通。

【结核性脑膜炎】杨x,女,42岁,工人,1975年8月11日初诊。半月前感冒后,出现低烧、盗汗、睡眠不安,易怒,纳呆,近两天出现头痛,呈喷射性呕吐,项强。十五年前有肺结核史,现在右肺尖有钙化点。巴彬斯基氏征阳性,克尼格氏征阳性。脑压增高,脑脊液乳白浑浊,蛋白(++),细胞计数200/mm3,淋巴90%,氯450mg%,未查到结核杆菌。苔白厚,脉浮数。西医诊断:结核性脑膜炎。中医诊断:痉病。辨证:风淫于外,津伤于内。治则:和营卫,养筋脉。服加一倍量的栝蒌桂枝汤一剂呕吐止,服十二剂痊愈。疗后二年追访,无复发。

【脑震荡后遗症】张xx,男,25岁,农民,1979年6月8日初诊。二十天前被人用拳打伤头部,又加生气,受惊,引起终日嗜睡,反应迟钝健忘,项强,恶心,全身麻木疼痛,眼球上翻。神经反射未见异常。西医诊断:脑震荡后遗症。脉左浮,右关滑。苔薄白。中医诊断:多寐。辨证:阴阳失调,阳虚阴盛。治则:和营卫,调阴阳。服加倍量的栝蒌桂枝汤三剂,症状减轻,睡眠减少,意识较清楚。又服三剂,症状消失。

【产后发痉】肖x,女,36岁,农民,1979年3月17日就诊。产后半月余,受风,引起项强,眼球上翻,头向后仰,步履蹒跚,身体倾斜,不能向正前方走,行路必须有人搀扶,已二十余日,无呕吐。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因病人不同意腰穿,脑脊液未查,X线透视,心肺未见异常。舌淡,边有齿痕,苔白。脉左浮,右关滑。辨证:血虚津伤,腠理不密,感受风邪。治则:调和营卫,益阴养筋。用加倍栝蒌桂枝汤六剂,诸症状消失,追访二年,无复发。

【阵发性半身麻木】梁xx,女,60岁,农民,1979年10月27日初诊。患者阵发性舌强,言语不清,右手发麻已二十余日,每于生气和受凉后发作,每天四、五次,每次持续一、二小时,多见于下午两点以后,言语艰难。头向右、向后扭转不利,眼球不动,项强,全身无力,右手不能持物。苔薄白,脉左浮,右关滑。中医诊断:柔痉。辨证:外感风寒,耗伤津液,筋脉失养。治则:调和营卫,润燥养筋。服加倍瓜蒌桂枝汤一剂后两小时曾犯病一次,以后再未犯病,服三剂后说话较以前清楚,右手仍稍麻,脉同前,又服前方六剂,诸症状消失,观察二年,无复发。

桂枝加桂汤

桂枝五两(去皮)芍药三两生姜三两(切)甘草二两(炙)大枣十二枚(擘)

本方即桂枝汤另加桂枝二两而成,温通心阳。兼祛寒散邪,可消除心阳虚所致的下焦寒邪上冲之心悸、腹痛等症状。

【胃肠神经官能症】叶X,女,38岁,纺织工人,1980年5月16日初诊。阵发性腹痛一月,发时自少腹部有一股寒气上冲到胃脘部,疼痛异常,出虚汗,每日发作二、三次,每次发作约一小时左右。发作时服服颠茄酊等无效。苔白,脉沉滑。中医诊断:奔豚。辨证:中阳虚陷,木气不舒,风木郁动,发为奔豚。治则,温阳平冲。服本方三剂后治愈,疗后追访半年无复发。

桂枝加龙骨牡蛎汤

桂枝芍药生姜各三两甘草二两大枣十二枚龙骨牡蛎各三两

本方为桂枝汤加龙骨、牡蛎而成。桂枝汤可以调和营卫,祛除肌表之寒邪,发散通阳,温经行血;龙牡收敛固涩,安肾宁心。

【阳萎】李x,男,28岁,工人,1979年3月12日初诊。阳萎已半年,怕冷,以背部为甚,曾服西药无效。苔薄白,脉浮缓。辨证:营卫不和,阴阳失调。治则:和营卫,调阴阳,服桂枝龙骨牡蛎汤一剂见效,三剂痊愈。治疗后半年无复发。

【遗精】李x,男,24岁,工人,1980年7月20日初诊。遗精已一年,几乎每夜必发。饮食正常,腰痛腿软,怕冷,全身无力,有时头晕。苔薄白,脉浮缓。辨证:营卫不和,阴阳失调。治则:和营卫,调阴阳。服本汤二十一剂治愈。

任x,男,30岁,工人,1982年12月27日初诊。排尿时阴茎疼痛,淋漓不畅,小便色黄,经常滑精已二年。怕冷,全身无力。曾在某医院检查前列腺肿大,诊断为前列腺炎,服八正散加减无效。舌苔薄自,脉浮。中医诊断:滑精。辨证:肾气虚损,精关不固。治则;调和阴阳,补肾固精。处方;桂枝9克,白芍9克,生姜9克,甘草9克,大枣3个,炮附子6克,白薇6克,生牡蛎15克,生龙骨15克,服十二剂而愈。

《小品》云:“虚弱浮热汗出者,去桂,加白薇、附子各三分,故曰二加龙骨汤。”作者采用,多不去桂,效果亦佳。
桂枝加附子汤

桂枝三两(去皮),芍药三两,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桂枝汤调和营卫,加附子以退经扶阳,是对桂枝汤证而兼见阳虚者所设。

【汗证】王x,男,15岁,1976年12月6日初诊。一个月前患感胃,服A.P.C.后汗出不止,手足心汗尤多。怕冷,小便困难,大便干,全身疼痛,下肢常拘挛,活动则痛剧。舌苔薄白,脉寸关浮缓,尺沉细。辨证:发汗伤阳,故漏汗不止。治则:调和营卫,固表止汗。以桂枝加附子汤三剂治愈。

桂技加葛根汤

葛根四两,桂枝三两(去皮),芍药二两,生姜三两(切),甘草二两(炙),大枣十二枚(擘)

本方即桂枝汤加葛根而成。桂枝汤解肌祛风,调和营卫;葛根解肌发表,升津止渴,鼓舞胃气上行,升津液以柔润筋脉。

【感冒】梁xx,女,35岁,农民,1980年9月16日初诊。感冒已半月,自汗怕风,项背强,两上肢发麻,倦怠懒言,曾服发汗药无效。苔薄白,脉浮紧。中医诊断:外感风寒。辨证,风邪犯表,经气不舒,阴液被耗,经脉失养。治则:解肌生津,柔润筋脉。以桂枝加葛根汤三剂治愈。

【肩周炎】周xx,男,45岁,1979年7月12日初诊。四个月前由感冒引起左肩疼痛,项强,汗出怕风,左上肢发麻,不能高抬,不能持重物。苔薄白,脉浮紧。印象;肩痛。辨证:风寒侵犯,阻遏络脉。治则:调和营卫,解肌发表,柔润筋脉。以桂枝加葛根汤加羌活12克,白芷9克,没药9克,十五剂治愈。

【半身麻木】张xx,女,64岁,退休工人,1983年3月14日初诊。左半身麻木,项强,出虚汗,背部怕冷,大便干已二年,屡治不愈。苔薄白,脉左右浮紧。辨证:太阳中风,经气不利。治则:解肌祛风,舒通经脉。处方:桂枝9克,白芍9克,生姜9克,甘草9克,大枣3个,葛根12克,服十二剂诸症状消失。

【面神经麻痹】李x,女,60岁,工人,1983年8月3日初诊。用冷水洗澡后发生右侧面神经麻痹已七天。右目不能闭合,饮水时右口角流水,鼓腮时右口角漏气,右鼻唇沟消失,口角向左歪,面部发紧,项强。苔薄白,脉寸关浮紧。辨证:正气不足,络脉空虚,卫外不固,风邪乘虚中于经络。治则;祛风通络。处方:葛根24克,桂枝18克,白芍18克,生姜18克,炙甘草12克,大枣6个,僵蚕15克,服三剂后,症状明显好转,目已能闭合,鼻唇沟恢复,项强好转。服十五剂治愈。
桂枝麻黄各半汤

桂枝一两十六株(去皮),芍药、生姜(切)、甘草(炙)、麻黄(去节)各一两,大枣四枚(擘),杏仁二十四枚(汤浸去皮尖)

此为辛温轻剂,取桂枝汤和其营卫,麻黄汤疏达皮毛,生姜、麻、桂辛甘发散;白芍、甘、枣酸收甘缓,刚柔相济,微汗祛邪,避免过汗伤正,用于不可过汗又不可不汗的轻证。

【荨麻疹】孙X,女,45岁,农民。1952年7月20日初诊,恶寒发热,全身起大片风团己二十余日。发病前曾汗出冒雨,过一日后,即发现全身起大片风团,每日发作五、六次,痒甚,心烦。曾注射钙剂,口服扑尔敏、维生素丙等无效。面色苍白,皮肤划痕试验阳性,全身散在大片风团,胸部较多。舌淡苔白,脉弦。辨证:风寒束表,不得宣泄。治则:辛温透表,疏风止痒。处方:桂枝5克,白芍3克,生姜3克,炙甘草3克,麻黄3克,大枣4个,炒杏仁8克,服六剂。临床治愈,随访三个月未复发。

相关阅读

返回顶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