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华人网 民间中医网 重视您的隐私
我们在本网站上使用Cookie,包括第三方Cookie,以便网站正常运行和提升浏览体验。单击“全部接受”即表示您同意这些目的;单击“全部拒绝”即表示您拒绝非必要的Cookie; 【原文汇要】伤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振摇者,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主之。(原文67条) 真武汤证见心下悸,头眩,身瞤动,振振欲擗地,脉沉紧或沉弦。苓桂术甘汤证见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见沉紧。 【组成用法】茯苓四两,桂枝三两(去皮),白术、 甘草(炙)各二两 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 【方药功效】温阳健脾,利水降冲。 茯苓、白术,以蠲饮气,桂枝、甘草,以生阳气,所谓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也。(《伤寒贯珠集·太阳篇上>) 张令韶:此治吐下后而伤肝气也。心下逆满者,心下为脾之部位,脾主中焦水谷之津,吐下以伤其津,遂致脾虚而为满,脾虚而肝气乘之,故逆满也。气上冲胸等句,皆言肝病之本脉本证。方中只用桂枝以治肝,其余白术、茯苓、甘草,皆补脾之药,最为得法,即《金匮》所谓知肝之病,当先实脾是也。(《伤寒论直解·辨太阳病脉证篇》) 吴谦等:身为振振摇者,即战振身摇也;身振振欲擗地者,即战振欲坠于地也。二者皆为阳虚失其所恃,一用此汤,一用真武者,盖真武救青龙之误汗,其邪已入少阴,故主以附子,佐以生姜、苓、术,是壮里阳以制水也;此汤救麻黄之误汗,其邪尚在太阳,故主以桂枝,佐以甘草、苓、术,是扶表阳以涤饮也。至于真武汤用芍药者,里寒阴盛,阳衰无依,可大温大散之中,若不佐以酸敛之品,恐阴极格阳,必速其飞越也;苓桂术甘汤不用芍药者,里寒饮盛,若佐以酸敛之品,恐饮得酸,反凝滞不散也。(《医宗金鉴·订正仲景全书·伤寒论注·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 【临床运用】 1.古代临床 (1)《千金要方》:用此方桂枝改桂心,名甘草汤,治疗心下痰饮,胸胁支满,目眩等, (3)《证治准绳》:用本方去桂枝、甘草加生姜,名姜术汤,治疗停饮怔忡。 (4) 《王旭高医案》:胸中之气不足,膻中之火不宣,痰饮伏于心中,胸前如盘大一块冷板,背亦恶寒,三四年来,每交于子夜则气喘,阳气当至不至,痰饮阻遏胸中,阳微阴胜故也。天明则阳气张,故喘平,至咳嗽心悸,易于惊恐,皆阴邪窍居于心中之病,其常若伤风之状者,卫外之元阳亦虚也。当祛寒饮而逐阴邪,尤必斡旋其阳气,譬如离照当空,而后阴邪归经,用仲景苓桂术甘法,先通胸中之阳再议:茯苓(细辛一分炮,汤拌并浸焙)、桂枝、冬术(熟附二分煎汁拌炒)、陈皮、甘草(麻黄一分汤拌浸焙)、半夏、炮姜(五味子五粒同焙)、补骨脂(盐水炒焦)、党参(姜汁炒)、紫石英、胡桃肉、螺蛳壳。 2.现代应用 (1)高血压、脑病:苓桂术甘汤的应用指征有头痛、头重、上逆、眩晕、直立性虚脱、动悸、不眠、精神不安或伴有尿量减少等,其中,以眩晕及精神不安为重点。据此运用苓桂术甘汤治疗高血压眩晕及脑震荡等多种疾病,在辨证论治原则指导下适当增减,均获得较理想的疗效。 南京市秦淮医院中医科用苓桂术甘汤加味治疗一例小儿脑积水患者,服药36剂告愈。处方:茯苓6g,桂枝3g,白术9g,甘草3g,陈皮5g,姜半夏5g,当归9g,川芎9g,猪苓6g,车前子9g,大腹皮9g。水煎服,每日一剂。 (2)内耳眩晕病:属中医眩晕证范畴。若证见头晕目眩,胸脘痞闷,恶心呕吐痰涎,心悸耳鸣,大便溏烂,小便不利,舌淡白而胖,苔白腻,脉沉紧或滑,为脾虚失运,水饮内阻所致者,用本方随证加减,常可取效。以本方加升麻、代赭石、龙骨、牡蛎、人参、黄芪治疗内耳眩晕病,常取得较好效果。 (3)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二病按中医辨证,若属脾虚失运、痰饮犯肺所致,证见咳嗽痰多,痰稀色白,胸闷腹胀,喘促短气,舌淡胖,脉滑者,可用苓桂术甘汤加减治疗。本方加麻黄、半夏、陈皮、白果,治疗痰湿犯肺的慢性支气管炎,以及用本方治疗支气管哮喘等,均有良效。 (40充血性心力衰竭:若属心脾两虚,痰浊瘀血者,可用苓桂术甘汤加减为治。徐氏报道治疗100例次充血性心力衰竭者,其中属脾肾阳虚、水气凌心型45例次,证见咳嗽痰多稀白,气逆不能平卧,心悸气短,腹胀纳呆,水肿,面色灰暗,苔白,脉细数尺弱或结代。用温阳利水、纳气平喘法,以本方随证加减,取得满意疗效。 金氏认为苓桂术甘汤证中的头眩,身振振摇,心下有痰饮,心下逆满和心下痞坚等证,与左心后向性衰竭相似,其机理因心肌无力,搏血不足的继续加重,已严重累及右心,心脏正向全心衰竭的方向发展。在此情况下,水电解质的代谢已不是处于水气凌心的阶段,而是由于水钠排泄功能的进一步减退,出现了较严重的紊乱。祖国医学则认为此是脾阳不足,枢转水道,运化水湿的功能减低所致,故用本方温中化水。由此说明苓桂术甘汤对心脏储备力轻、中度减低的心衰病人,有较理想的治疗作用。 (5)慢性胃炎、胃溃疡病:患男63岁,慢性胃炎、胃溃疡、胃粘膜轻度脱出已12年,近1月来打嗝,食后半小时许左侧腹部疼痛,可持续3小时之久,伴脘腹胀满,食欲乏味,常吞吐稍粘之清水,睡眠多梦,舌左侧苔白,脉右弦而尺弱。证属脾胃虚弱,水停中焦,用苓桂术甘汤合四逆散加味,服药6剂,吞吐清水消失,脘胀胀满减轻,食欲好转,再与6剂而病症缓解。用于治疗溃疡病;一例脘腹隐痛反复发作5年,西医诊断为十二指肠溃疡并发幽门梗阻,中医辨为痰饮留胃,以温阳化饮、降逆止吐为法,用本方合小半夏汤加代赭石,药虽对症,但药力嫌轻,初服水饮难动。因师仲景“肠间有水气”者治以己椒苈黄之意,予本方加防己、椒目、葶苈子,仅4剂奏功。一例病发胃溃疡,因暴食生冷损伤脾胃,水饮不化,滞于胃肠,心下痞满,腹中雷鸣下利,始投生姜泻心汤,其效不显,因悟仲景“水走肠间沥沥有声”及“短气有微饮,当从小便去之”之旨,予苓桂术甘汤合小半夏汤,以温中化饮,淡渗利湿,加党参助甘草补脾益气以升清,加砂仁佐桂枝通阳化饮止泻,服4剂而收功。 (6)遗尿症:邹氏报道用苓桂术甘汤治疗4例遗尿症患者,全为女性,年龄在20~40岁之间,其病因虽异,但出现的症状则一。4例皆咳嗽时小便淋漓,与《内经》所述“肾咳不已,则膀胱受之,膀胱咳状,咳而遗溺”(《素问·咳论》)的症状相似,辨证为风寒水浊之气内结,升降失司,投以本方,3例痊愈,l例无效。 (7)其他疾病:岳美中老中医介绍曾治一例老年女性,患心下水饮数年,平素心下觉冷,稍胀满,每过5~6日则头晕,呕吐清水,如此反复数年,近日频发加剧入院,西医诊断为“幽门狭窄”,用中西止呕药无效。辨为胃寒积饮,积久则呕,且心下有时逆满,颇与苓桂术甘汤证相近。因久病寒甚,故于原方加干姜。处方:茯苓30g,桂枝10g,焦术24g,炙甘草10g,干姜5g。嘱服3剂,仅服2剂呕吐立止。 |